《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基金投资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相对于过去的会计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1.分类和衡量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更加强调金融工具的实质特征,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和衡量时更加关注其合同条款和实际运作方式,避免了过去凭借表面特征对金融工具进行简单分类的问题。

新准则也进一步厘清了不同分类的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资产减值准备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了重大改革,引入了更加前瞻性和动态的减值模型。

根据新准则,企业需要根据预期信用损失对金融资产进行计提减值准备,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资产的会计信息质量。

3.避免套期保值会计过去的会计准则在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导致企业对套期保值工具的滥用。

新准则对套期保值会计进行了更加细化和规范的处理,明确了套期保值的会计确认条件和方法,有利于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套期保值行为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对投资者决策的指导作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衡量、资产减值准备、套期保值会计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和改进,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符合投资者的实际需求,投资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这有助于投资者在进行金融工具投资决策时更加理性和科学,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3.提高金融工具的比较可比性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为新准则强调了金融工具的实质特征和会计处理方法,有助于消除过去不同企业对同一金融工具进行不同会计处理的情况,降低了金融工具投资者进行跨企业比较时的难度,提高了投资者对金融工具的评估和选择的精准度。

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方面有诸多优势,但其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1.会计处理方法的复杂性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分类、衡量和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化和复杂的规定,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行《金融工具与确认》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执行《金融工具与确认》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执行《金融工具与确认》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准则体系,其中:第22号准则《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对银行影响最大。

本准则主要用于规范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的有关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一、与现行有关规定相比,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关于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财政部在2001年11月27日印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中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作了规范,但只涉及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只要求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风险头寸,并且对基础金融工具的确认、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减值准备等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较大差异。

财政部2005年8月25日印发(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财会(2005)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

从条款内容看,暂行规定与本准则差异只存在细微差距。

但从实务看,由于操作上和系统支持上等多方面原因,暂行规定并未得到真正执行,只有少数银行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如对债券投资进行“四分类”)按暂行规定进行核算。

因此,本比较的基础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中涉及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与暂行规定不做详细比较。

(一)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比较1.适用范围不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只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执行。

而本准则全面实施后,不仅在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非金融企业对所涉及的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也应采用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

2.规范内容不同:本准则规范了完整的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不涉及衍生工具问题。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的部分业务,如长期股权投资,在新准则体系中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作者:金国蓉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05期[摘要]在国家积极推进科创板落地之际,财政部要求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减少金融资产的类别,加强金融资产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以更加及时、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

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分类和计量方法,使创投业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化主体,其公司的估值所受影响将可能是非常大的。

文章从公司的投资价值方面,分析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公司估值;创投业务[DOI]10.13939/ki.zgsc.2020.05.047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华西集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上市公司。

公司于2015年在传统主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已进行战略转型,在原有化纤产业基础上,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开展并购投资业务,在建立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生态圈。

截至2018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120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6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约16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约4亿元[1]。

股权投资合计约8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2%,可以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资产管理公司。

至2020年,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借助战略股东的资本实力和产业资源,将子公司一村资本打造成为一家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前50强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设定为第三方投资机构排名评价机构的年度排名前30强资产管理公司[2]。

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概述2017年国家财政部分别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新准则要求,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需施行新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网络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网络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投资价值的影响-网络会计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国家积极推进科创板落地之际,财政部要求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减少金融资产的类别,加强金融资产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以更加及时、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

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分类和计量方法,使创投业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化主体,其公司的估值所受影响将可能是非常大的。

文章从公司的投资价值方面,分析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公司估值;创投业务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华西集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上市公司。

公司于2015年在传统主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已进行战略转型,在原有化纤产业基础上,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开展并购投资业务,在建立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生态圈。

截至2018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120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66亿元,长期股权投资约16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约4亿元[1]。

股权投资合计约8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2%,可以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资产管理公司。

至2020年,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借助战略股东的资本实力和产业资源,将子公司一村资本打造成为一家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前50强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设定为第三方投资机构排名评价机构的年度排名前30强资产管理公司[2]。

1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概述2017年国家财政部分别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新准则要求,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需施行新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新准则中规定:以“业务模式的目标是为取得合同现金流”和“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两个条件为维度,具体分类成: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则需划分为“摊余成本类”;但如企业业务模式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同时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并“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时,则划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尚足合同现金流测试的企业,或其他业务模式的,一律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规定执行。

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主要变化及会计处理

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主要变化及会计处理

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主要变化及会计处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主要变化1.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2.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3.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式更新4.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方式二、新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3.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三、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1.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2.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3.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正文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主要变化及会计处理一、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主要变化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1.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新准则放弃了原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方式,采用了新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新方法强调以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图进行分类和计量,不再按照原有的流动性分类方法。

2.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和负债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3.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式更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式进行了更新,要求企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以更准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4.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方式新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纳入表内,要求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和计量。

二、新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新准则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信赖的会计信息。

2.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新准则要求企业对金融工具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和计量,并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有助于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读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我国银行业股改步伐的深度推进,海外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加强国际协调、降低上市成本和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看,现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银行改革的需要,银行财务会计报告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趋势成为必然。

在这种背景下,为真实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财政部日起在1月1年2007规定自,)《准则》(以下简称号22年初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06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试行。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号39该准则基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准则》一、是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

的相关内容,容及特点新出台的《准则》重新确立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方式、更新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式、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纳入了表内,这些都突破了现有会计体系,将对金融企业的改为按持有意图将金融资产和取代现行按流动性的分类方式,(一)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

《准则》负债进行分类和计量分为长短期资产负债的做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现行以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图进行分类计量。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贷款和应收可供出售金融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包括立即出售或近期出售的)款项产。

金融负债划分为两类: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资产负债的分类决定了计量关(二)取代现行风险准备金按五级分类法的计提方式,改为逐笔系,并对损益产生影响。

按现金流折现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现行的金融资产准备金制度主要有:财政部会计司年最新出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2005、财政部金融司年制订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提取管理办法》三个在专项准备方面,。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年制订的2002人民银行制度基本趋同,都按贷款五级分类设定相应的比例按大类计提。

矛盾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对于一般准备的规定上,财政部的两个制度中规定的一般准备是在税后计提的,而人民银行规定的一般准备是在税前计提,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并且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年会计制度相关准备金内容,在计提减值2001《准则》替换了原率时,纳入银行附属资本。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投资类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投资类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投资类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作者:李建玺来源:《中国民商》2020年第09期摘要: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势必会对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投资类公司的影响及对策值得研究,目的是让投资类公司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降低新旧准则转换带来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投资类公司;投资策略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旧准则在核算金融资产方面存在的很多缺陷,例如金融工具分类的主观性,资产减值计提的滞后性等等,使得报表未能体现出资产真正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我国修订发布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投资类公司势必会产生影响,投资类公司也必须采取对策来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背景及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金融工具准则存在很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国财政部在2017年3月31日修订发布了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随后于2017年5月2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这思四项准则统称“新金融工具准则”。

新准则对于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新金融准则是新的时代的全新尝试,目的在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经济体系,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新的金融工具准则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使企业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有效地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

首先,减新的金融工具准则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金融资产减值等信用风险的能力。

同时,合格的金融资产必须以公允价值模型进行计量,使企业对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形成坚定的防范意识。

更重要的是,国内资本市场也可以得到改善。

也能够向投资者传递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

第二个变化是新准则提供了分类框架。

金融资产分类具有较强的刚性标准,不同企业间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基金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基金财务报表的影响

ACCOUNTING LEARNING77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基金财务报表的影响刘峰 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摘要:为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提升金融工具准则的前瞻性,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四项新金融工具准则,这类准则已在我国陆续实施。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化情况、基金财务报表受到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并深入探讨了相关建议,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金财务报表;资产减值;金融资产分类引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愈发活跃,各类基金企业掌握的资本金额日渐增大,国家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受到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但随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施行,基金财务报表受到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如何较好适应这种影响正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化情况分析(一)金融资产分类金融资产在原有准则中的划分与新准则不同,以往被分为四类。

以持有能力、持有目的为依据,具体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中存在属于兜底项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划分任何金融资产。

原有准则的分类过于复杂且主观性较强,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效应,该分类下存在较为简单盈余管理,这会导致风险放大,严重威胁金融市场。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标准为“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业务模式”,以此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包括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期损益将变动计入的金融资产,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将变动计入的金融资产,最后一种金融资产计量依据为公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权益性工具投资,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在当期损益中计入其变动,计量依据选择公允价值,同时企业的金融资产可选择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采用需要将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除应收股利外,该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在指定后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所有变动,不能转入利润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