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轨道杂化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杂化轨道理论》知识要点精华

高一化学《杂化轨道理论》知识要点精华

高一化学《杂化轨道理论》知识要点精华1.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要点为了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鲍林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我们不妨先以甲烷为例说明杂化轨道理论的出发点;甲烷分子实测的和VSEPR模型预测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

若认为CH4里的中心原子碳的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一一2s和2 px,2py,2pz分别跟4个氛原子的Is原子轨道重叠形成。

键,无法解样甲烷的4个C-H 键是等同的,因为碳原子的3个2p轨道是相互垂直,而2s轨道是球形的.鲍林假没,甲烷的中心原子一一碳原子一一在形成化学键时,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并不维持原来的形状,而是发生所谓“杂化”,得到4个等同的轨道,总称sp3杂化轨道。

除sp3杂化,还有两种由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一种是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杂化后得到平面三角形分布的3个轨道,总称sp2杂化轨道;另一种是1个s轨道和 1个P轨道杂化,杂化后得到呈直线分布的2个轨道,总称sp杂化轨道。

图2-6画出了sp3、s P2和sp三种杂化轨道在空间的排布。

在该图最右边画出了未参与sp2杂化和sp杂化的剩余p轨道与杂化轨道的空间关系一一未参与sp2杂化的1个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形成的平面;未参与sp杂化的2个p轨道与sp杂化轨道形成的直线呈正交关系(即相互垂直)。

注意:杂化轨道总是用于构建分子的。

轨道,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才能用于构建n键,在学习杂化轨道理论时既要掌握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也要掌握未杂化的p轨道与杂化轨道的空间关系,否则难以全面掌握分子的化学键结构。

f...芸厂……二IIIHS诿化Q+00(=>OO=—O—讨论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基础是预先知道它的立体结构。

如果没有实验数据,可以借助VSEPR模型对分子的立体结构作出预沉这是我们为什么在讨论杂化轨道理论之前先讨论VSEPR的原因。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有采取。

2.2.3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2.2.3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B.BF3
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3+
1 (3 31) 2
3
,所以为平面三角形结构,键角为
120°;
SnBr2
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2+
1 2
(4
2
1)
3
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 BF3 键角为 120°,
SnBr2 键角小于 120°,B 错误;
杂化轨道 理论四要点
能量相近 数目不变 成键能力增强 排斥力最小
杂化轨道 的类型
sp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形 sp2杂化轨道——平面三角形 sp杂化——直线形
杂化轨道类型与分 子空间结构的关系
情况一:当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σ键时,分子或离 子的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相同
情况二:当杂化轨道中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时, 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会使分子或离子 的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的形状有所不同
3

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 正确;
故选 D。
03 课堂练习
5.三溴化砷(AsBr3)常应用于医药和化学分析领域。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分子含非极性共价键 B.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 C.键角等于120° D.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03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A.该分子只有As-Br键,属于极性键,A错误; B.As有3个σ键和1对孤电子对,故价层电子对数为4,即sp3杂化,B 正确; C.该分子属于三角锥形,键角大约为107。,C错误; D. 该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D错误; 故选B。
01 杂化轨道理论
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杂化轨道数目判断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即: ➢ 能量相近 ➢ 数目不变 ➢ 成键能力增强 ➢ 排斥力达最小
杂化轨道数目=孤电子对数+σ键数=价层电子对数
2.原子轨道的杂化过程
3.杂化轨道的类型 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


孤电子对数+σ键数



型 判
价层电子对数

杂化轨道数目 VSEPR模型
导思
1.VSEPR模型呈四面体形的分子中心原子一般采取sp3杂化,如H2O和NH3,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H2O和NH3分子的空间结构。 提示 H2O和NH3分子中心原子都采取sp3杂化,水分子的氧原子的sp3杂化 轨道有2个被孤电子对占据,分子空间结构呈V形,氨分子的氮原子的sp3杂 化轨道中有1个被孤电子对占据,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孤电子对对成 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键角小于109°28′。
2
V形
H2S、NH-2 H2O
导练
正误判断
(1)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与分子的空间结构不一定一致( √ ) (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一定相同( × ) (3)凡AB2型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 ) (4)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 ) (5)C2H4分子中的键角都约是120°,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 )
归纳总结
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三种方法
杂化轨道类型
sp
sp2
sp3
杂化轨道数目
2
3
4
方 杂化轨道空间分布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或三角锥形

杂化轨道夹角
180°
120°

高三化学杂化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杂化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杂化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中的杂化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按照适当的格式进行说明。

杂化是指原子轨道在形成共价键时重新组合的过程,是通过混合已有的电子轨道来形成新的轨道。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轨道的性质及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化学性质和分子构型。

杂化主要包括sp杂化、sp2杂化和sp3杂化,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一、sp杂化sp杂化是指原子中的一个2s轨道和一个2p轨道混合形成的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常见于线性分子,比如一氧化碳(CO)。

在sp杂化中,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通过线性组合形成两个等长等强的sp轨道。

sp杂化的角度为180度,对应线性分子的形状。

sp杂化轨道上的电子云分布呈现线性排列。

二、sp2杂化sp2杂化是指原子中的一个2s轨道和两个2p轨道混合形成的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常见于三角平面分子,比如亚甲基离子(CH3+)。

在sp2杂化中,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通过线性组合形成三个等长等强的sp2轨道。

sp2杂化的角度为120度,对应三角平面分子的形状。

sp2杂化轨道上的电子云分布呈现平面三角形排列。

三、sp3杂化sp3杂化是指原子中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混合形成的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常见于四面体分子,比如甲烷(CH4)。

在sp3杂化中,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通过线性组合形成四个等长等强的sp3轨道。

sp3杂化的角度为109.5度,对应四面体分子的形状。

sp3杂化轨道上的电子云分布呈现四面体排列。

总结:杂化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共价键形成以及分子构型的确定。

主要的杂化类型包括sp杂化、sp2杂化和sp3杂化,分别对应线性分子、三角平面分子和四面体分子的形状。

了解和掌握杂化的原理和特点,对于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请注意,上述内容只是对高三化学杂化知识点的简单总结,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杂化轨道理论(重点高中)

杂化轨道理论(重点高中)

高中杂化轨道理论(图解)一、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二、共价键理论和分子结构价键法(VB法)价键理论一:1、要点:⑴、共价键的形成条件:①、先决条件: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②、配对电子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要满足对称匹配、能量相近以及最大重叠的原则;③、两原子具有成单的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服从保里不相容原理。

⑵、共价键的本质:是由于原子相互接近时轨道重叠,原子间通过共用自旋相反的电子使能量降低而成键。

⑶、共价键的特征:①、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包括激发后形成的未成对电子),便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而未成对电子数是有限的,故形成化学键的数目是有限的。

②、根据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原子轨道沿其角度分布最大值方向重叠,即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⑷、共价键的类型:单键、双键和叁键。

①、σ键和π键。

ⅰ、σ键:沿键轴方向重叠,呈圆柱形对称,称为σ轨道,生成的键称为σ键σ是希腊字母,相当于英文的s,是对称Symmetry[`simitri]这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σ键形成的方式:ⅱ、π键:两个p轨道彼此平行地重叠起来,轨道的对称面是通过键轴的平面,这个对称面就叫节面,这样的轨道称为π轨道,生成的键称为π键(π相当于英文的p,是平行parallel[`p?r?lel]的第一个字母)。

π键的形成过程:,σ键和π键的比较 σ键 (共价键中都存在σ键) π键 (只存在不饱和共价键中)重叠方式(成建方向)沿两电子云(原子轨道)的键轴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遵循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原理进行重叠 两互相平行的电子云(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遵循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原理进行重叠 重叠程度重叠程度较大 重叠程度较小电子云形状 共价键电子云(重叠部分)呈轴对称 共价键电子云(重叠部分)呈镜像对称 牢固程度 强度较大,键能大,较牢固,不易断裂强度较小,键能较小,不很牢固,易断裂 化学活泼性不活泼,比π键稳定 活泼,易发生化学反应 类型 s-s 、s-p 、、p-p 、s-SP 杂化轨道、s-SP 2杂化轨道、s-SP 3杂化轨道、杂化轨道间p -p π键,、p -p 大π键 是否能旋转 可绕键轴旋转 不可旋转,存在的规律 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有一个σ键,有一个π键;共价叁键有一个σ键,有两个π键。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二、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空间结构的关系
1.杂化轨道的类型
(1)sp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形
sp3杂化轨道是由 1个 ns轨道和
3个 np轨道杂化而成,每个sp3
杂化轨道都含有
1 4s

3 4p
的成
分,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
109°28′ ,空间结构为正四面
体形。如右图所示。
(2)sp2杂化轨道——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轨道是由 1个 ns轨道和 2个 np轨道杂化而成的,每个sp2杂化轨道
4.下列有关甲醛(HCHO)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原子采取sp杂化 ②甲醛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
③C原子采取sp2杂化 ④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5.在BrCH==CHBr分子中,C—Br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A.sp-p
√C.sp2-p
B.sp2-s D.sp3-p
12 含有 3s 和 3p成分,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都是120°,呈平面三角形,如 下图所示。
(3)sp杂化——直线形
sp杂化轨道是由 1个 ns轨道和 1个 np轨道杂化而成的,每个sp杂化轨道含

1 2s
和12p
的成分,sp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如下图所示。
2.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空间结构的关系 (1)当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σ键时,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 的空间结构相同。
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孤 ABn型分子 杂化类型 电子对数 空间结构
实例
AB2
sp2
1
_V_形__
SO2
AB3 sp3
AB2或(B2A)
1
_三__角__锥__形__ NH3、PCl3、NF3、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s
sp
ppp
z
z 180° z
z
y
y
y
y
x
x
x
x
任务二 杂化理论-类型 3.sp杂化 CH CH
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
任务三-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关系
杂化类型 轨道组成 轨道夹角
杂化轨道示意图
实例 分子的空间结构
sp 1个ns和1个np
180°
sp2 1个ns和2个np
120°
sp3 1个ns和3个np
④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
体形。( × ) ⑤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
素养提升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H2O的空间结构。
H
C
2p
2s
1s
1s
C价层
2s
2p
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 — H单键都应该是σ键, 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 轨道和1个球形的2s 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构型的 甲烷分子。
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任务一 杂化理论
C:2s22p2
融会贯通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H2O和NH3的VSEPR模型与CH4一样,四面体形 H2O和NH3的中心原子也采取sp3的杂化
2个杂化轨道被σ电子对占据 2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
3个杂化轨道被σ电子对占据 1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
杂化轨道用于构建分子的σ轨道和孤电子对轨道
任务二 杂化理论-类型
BF3分子的形成
2s
2p

杂化轨道理论 课件 高中化学新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2022年)

杂化轨道理论  课件  高中化学新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2022年)

(1)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 的过程中才会发生。 (2)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 (3)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轨道成分相同、能量相等、 形状相同。 (5)杂化轨道有一定空间取向。
新知讲解
2.共价键的形成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键角109.5°
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σ键。 表示为σsp3-s 杂化轨道所形成的化学键全部为σ键。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决定分子空间构型。
为了解释CH4等分子的空间结构,美 国化学家鲍林于1931年提出了杂化轨 道理论。运用该理论,可以较好地解 释CH4分子的空间结构。
美国化学家鲍林
新知讲解
杂化轨道理论中,CH4是如何形成的呢? 1.杂化轨道的形成
基态原子轨道
激发态原子轨道
杂化轨道
新知讲解
4个sp3杂化轨道在空间呈正四面体形, 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09°28',每个轨 道上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答案:sp2 sp2杂化轨道与sp2杂化轨道 2p和2p sp2杂化 轨道和1s
( 3 ) AsH3 中 的 As 为 ________ 杂 化 , 分 子 的 结 构 式 为 ________ , 空 间 构 型 为 __________。
答案:(1)sp O=C=O 直线形
(2)sp2 (3)sp3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
课堂检测
5.已知苯的结构如图所示,苯分子是平面结构,苯环中的碳 碳键由6个σ键形成正六边形,6个碳原子的2p轨道上的一个 电子形成大π键。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碳碳键的成键轨道有________和_______,C-H的成键轨道是 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物的结构
Ag(NH3)2+
H2 O H3N NH3 Cu H3N NH3 H2 O
Zn(NH3)42+
孤对电子、重键电子对斥力较大,会影响分子几何构型。 如 NH3 4原子成三角锥形键角107.3; H2O 3原子成三角形键角104.5; O=CCl2 4原子成三角形,键角124.3、111.4。
了解极性有无的含义与判断方法、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 子 的 极 性
极性有无决定于 :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电偶极矩 为0)
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决定于:键的极性与分子构型
分子构型主要考察:配位原子是否对称分布(怎么理解 对称?)在中心原子周围使键的极性抵消。
(为什么NH3、H2O中H原子不认为是对称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
手性 分子 和手 性碳 原子
初步了解对映异够构体及其形成原因与学习的意义 从物体与镜像、海螺壳旋向、攀缘缠绕植物的茎蔓 旋向引入手性,认识手性现象的普遍性; 理解镜像、叠合与重合的含义。
价电子对数目n从左至右依次为2、3、4、5,6,分子构型为直线 形、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如HgCl2、BF3、 CCl4、PCl5、SF6 。
分子中价电子对数目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所有配 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2 如,CO2 n=(4 + 0)/2=4 两C=O 键夹角为1800; 价电子对按直线分布,
备课参考 ABm型分子价电子对数n的计算:(O与S配位原子以不提 供计价电子计) 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各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 子数)/2 HgCl2 (2+2)/2=2 H 2O (6+2)/2=4 BF3 (3+3)/2=3 CCl4 (4+4)/2=4; O=CCl2 (4+2)/2=3 PCl5、 (5+5)/2=5 NH3 (5+3)/2=4 SF6 (6+6)/2=6
初浅了解等电子原理:可用于推测分子、离子 的空间结构
具有相同价电子数(或电子数) 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 的结构特征,它们的某些物理性质也 很相似。这些物质互称为等电子体。 如,CO与N2(2原子10电子,键型物性 相似), Si与Ge、AlP、GaAs(2原子8电子, 半导体), SiCl4与SiO44-、SO42- (5原子32 电子,正四面体构型)。 NH4+与CH4 、BH4- (5原子8电子, 正四面体构型)。 1919年Langmuir 提出等电子原理: 原子数相同、 电子总数相同的分 子,互称为等电子 体。等电子体的结 构相似、物理性质 相近。 理论发展:具 有相同价电子数和 相同原子数(H除 外)的分子或离子 可能具有相似的结 构特征。 备课参考
sp3
sp2
sp
sp2
正四面体
平面结构
直线型
平面结构
分子空间构型的教学
从化学2 已学实例出发: HCl、H2S、CH4 ,讨论: 1. 分子的组成决定与什么?成键原子的化合价、形成共 用电子对的数目。 2. 分子的空间结构决定于什么?---杂化轨道理论
3. 分子空间结构的预测、解释与判断的一些理论----价 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
4. 为什么有对映异构?手性碳原子的存在形成具有对映 异构体的手性分子。
关于分子空间结构的推测
1。运用杂化轨道概念---如甲烷、乙烯、二氧化碳分子 的空间构型 CO2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与两个O原子的 一个 P电子形成σ键,C原子的两个P电子分 别和两个 O原子的另一个P电子和孤对电子形成两个三电子 键。 2。价层电子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子中的价电 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尽可能趋 于彼此远离,形成单键的价电子对,在空间尽可能取对称 结构,使电子对斥力最小。 价电子对数目n=2、3、4,电子对几何分布呈直线、三 角形、正四面体。以此,可以确定分子构型。
理解认识对映异构体性质差异的重要性。
认识配合物
学习目标: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1.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配合物的成键情 况) 问题解决:通过实例讨论配合物的形成条件、成键 情况 2.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交流讨论:配合物的顺反异构 3.配合物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通过实验与资料阅读,了解 配合物的的应用
编写 思路 实验 观察铜氨离 子的形成
几种配合物 的空间构型 Cu(NH3)42
+
认识配合 物结构 了解结构 与性质的 关系 配合物的 应用
Zn(NH3)42+
顺反异构
叶绿素结 构示意图 碳铂的结构模型
配合物的形成与结构
1。通过实验分析认识配合物的形成与应 用—CuSO4与过量氨水作用不生成沉淀, 难检验出NH3与Cu2+,可检验出SO42- ,用 硝酸溶解后,恢复蓝色,可用碱检验出 NH3,说明NH3与Cu2+的结合。 2。通过NH3形成NH4+的分析,认识配为位 键的形成,应用于分析NH3与Cu2+结的结合, 认识Cu(NH3)42+的结构,配位键形成的条 件。
H2O n=(6 + 2)/2=4 价电子对按四面体分布, 两对孤对电子的斥力使两O-H键夹角变为104.50; NH3 n=(5 + 3)/2=4 价电子对按四面体分布, 一对孤对电子的斥力使三个N-H键夹角变为106.45/ 。
3。用等电子原理判断:具有相同原子数(或重原子数) 的分子或离子,如果有相同的电子数(或价电子数),则具有 相同的结构特点。 如 CO、N2、C22-、C2H2 (10 个价电子、2个原子), 直线型; CO2、N2O、C3H4 (16 个价电子、3个原子),直线型; O3、SO2、NO2- (18个价电子、3个原子),角形; NO3-、CO32-、BO33-、SO3(24个价电子、4个原子)三角 形 固体等电子体:金刚石、AlP、Si、AgI(8个价电子、2个 原子) 4。从分子的偶极矩判断— 备课参考 5。从是否形成离域键π或多中心键判断
分子的空间结构
1.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分子空间构型
拓展视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 2.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 3.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对映异构)
中心内容:分子结构怎样影响物质性质的关系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含义、 能运用原子轨道、杂化轨道理论说明简单分子的空间 构型; 了解如何运用结构原理分析、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运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运用等电 子原理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认识分子的极性并能简单说明分子极性的缘由、对物例说明分子立体结构对物质性质(极性、稳 定性、手性、物理性质的相似性等)的影响; 能运用分子结构的原理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编写 思路
结构模拟
揭示分子构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认识杂化 轨道
理解分 子构型
图4-8
NH3、H2O分子结构示意图
说明物 质性质
极性、旋光性、溶解性
杂化轨道
在成键时,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形成杂化轨道。
NH4+
有机分子 碳原子轨 道 杂化方式 分子形状 特点
CH4
CH2=CH2
CH≡CH
C 6 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