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复习笔记-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点特征【圣才出品】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复习笔记-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点特征【圣才出品】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6版)复习笔记-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点特征【圣才出品】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1.木构建筑的优势

(1)取材方便

①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茂密的森林,包括黄河流域,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

②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

(2)适应性强

木架建筑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是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4)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

(5)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2.木架建筑的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森林的大量砍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了发展的前提。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各地城镇因火灾而烧毁大片房屋的记载不绝于书。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也是一大缺点。

(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二、木构架的特色

1.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1)穿斗式(又称“串逗”式)木构架

①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②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图0-1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

(2)抬梁式木构架

①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②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

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图0-2 清式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2.斗栱

斗栱在宋代又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栱”;在江南则称“牌科”。

(1)斗栱作用

①在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②在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上的斗栱,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作用。

③在角柱上的斗栱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也是主要结

构部件。

(2)斗栱的主要构件

栱、斗、昂。向外悬挑的华栱是短悬臂梁,是斗栱的主干部件;“斗”是栱与昂的支座垫块;“

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栱的作用相同。

(3)斗栱的挑出距离

当建筑物非常高大而屋檐伸出相应加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必须增加,其方法是增加栱和昂的叠加层数(即出跳数),每增加一层华栱或昂,斗栱即多出一跳,最多可加至出五跳。

图0-3 宋式斗栱承托屋檐示意图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1)“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

(2)“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在各类建筑物中,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构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

(3)“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2.屋顶的作用

屋檐、屋面、屋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四、建筑群的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1.庭院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因素侵犯的社会里,这种封闭的庭院是最合适的建筑布局方案之一。庭院是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也是进行室外活动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理论著作。主编刘敦桢。1965年书稿完成,1980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旁征博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考证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书共64万字,图片487幅。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传统延续最长的建筑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特别长,社会变化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周边有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少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更因为中国的文化一般地高于相邻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使某些外来因素传人中国,也会很自然地融人,而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国建筑自其萌芽,直到今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

稳定性,与历史上西欧建筑的剧烈变化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国画、民乐等相似,有中国自己特有的传统,是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体系。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乃至于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总结,还可以为当今的建设提供可贵的借鉴。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2)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2) 1.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2.木架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的优势? 3.木架建筑存在的根本缺陷? 0.2 木架构的特色(3) 1.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2.抬梁式和穿斗式的比较? 3.斗拱?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6) 1.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形式? 0.4 建筑群的组合(9) 1.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2.庭院的围合方式? 3.北京故宫曲阜孔庙苏州留园? 0.5 建筑与环境(11) 1.古代建设者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 0.6 建筑类型(12) 1.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是巢居和穴居。 2.古代建筑类型? 0.7 工官制度(14) 1.隋代宇文恺、宋代李诫、明代蒯祥徐杲?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两种发展模式? 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7) 1.1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17) 1.巢居——干阑式建筑穴居——木骨泥墙房屋? 2.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窑洞类型? 4.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5.祭坛、神庙、城市的萌生和发展? 1.2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21) 1.2.1 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21) 1.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2.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1.2.2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22) 1.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中宫城内的宫殿遗址的主殿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3.河南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平面的三个分区?

建筑构造的概念

建筑构造的概念: 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一、填空题 第1章绪论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燃烧性能、)和它的( 耐火极限)来确定。 第2章墙体 1、砖墙的组砌原则是:(墙面美观、施工方便、内外皮搭接、上下皮错缝)、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5、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其中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全部断开的是( 沉降缝)。 第3章楼地层 2、地面的垫层分(刚性垫层、)和(柔性垫层)两种。9、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为(基层、垫层、面层)。 第4章饰面装修 1、饰面装修是对建筑物(墙体楼地面顶棚)三个主要部分进行的加工处理。 第5章楼梯 1、楼梯踏步尺寸的经验公式(g+2r=600~620mm )。 2、双股人流通过楼梯时,设计宽度为(1100~1200mm)。 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4、楼梯平台部位净高应不小于(2000mm 、),顶层楼梯平台的水平栏杆高度不小

于(1000mm)。 5、楼梯中间平台宽度是指(墙面)至转角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6、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扶手)等部分组成。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结构形式有(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 8、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 9、板式楼梯传力路线:荷载→(踏步板)→(平台梁)→(墙体)→(基础) 10、台阶由(平台、)(踏步)组成。 11、电梯由(井道、轿厢、机房、平衡重)组成。 12、常用的垂直交通设施有(楼梯、台阶、坡道、扶梯、电梯)。 13、单股人流通行时梯段宽度(不小于850、)mm 1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小于(900)mm,顶层楼梯平台水平栏杆高度不小于(1000)mm。 15、踏步前缘应设置(防滑条),距墙面或栏杆留不小于(120 )mm,便于清扫。 16、楼梯间有通行式和(非通行式)两种形式。 第6章屋盖 6、屋顶由(屋面,保温(隔热)层、承重结构、顶棚)四部分组成。 7、屋顶主要有(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三种形式。 第8章基础 3、按所用材料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 刚性基础、)和( 扩展基础)。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

智慧树20XX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 ?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百分制 ?题目数 5 ?总分数 1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 ? 1 【多选题】(2分) 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 A.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 B.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 C. 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 2 【多选题】(2分) 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 A. 结构方式 B. 所用材料 C. 实用功能

【多选题】(2分)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 色彩 B. 对建筑形象的追求 C. 所用材料 4 【多选题】(2分) 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 A. 价格便宜 B. 采集较易 C. 加工较易 D. 运输方便 5 【多选题】(2分) 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 A. 台基 B. 天花 C. 梁枋 D.

E. 门窗 ?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百分制 ?题目数 7 ?总分数 14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 ?总题数:7 ? 1 【多选题】(2分) 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 A. 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 B. 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 C. 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 D. 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 2 【多选题】(2分) 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 A. 色彩不绚丽 B.

色彩鲜丽 C. 气势恢宏 3 【多选题】(2分) 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 A. 10年 B. 清朝 C. 13年 D. 明朝 4 【多选题】(2分) 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 A. 考中状元 B. 皇后完婚 C. 出征武将 5 【单选题】(2分) 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国家长治久安 B. 国家统一 C.

建筑构造第一章绪论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1M=(100mm)。 5、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楼梯和电梯)、(饰面装修)、(屋盖)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它的( 燃烧性能 )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震级)和(烈度)。国家规定(6级及6级以上)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1-3低层 4-6层多层 7-9中高层 10以上高层 二、判断题 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 )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 门窗洞口的尺寸( =) 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 三、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6、C 7、A 8、B 9、C 10、B 1、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 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 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 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 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 A 25~50年B 40~80年C 50~100年D 100年以上 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 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 5、下列()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Ⅰ3000mmⅡ3330mm Ⅲ50mm Ⅳ1560mm

《建筑构造》试题及答案-精华

《建筑构造一》试题及答案精华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楼板和屋顶为()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和(),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和它的( )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建筑。 二、判断题 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 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三、选择题 1、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 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 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 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 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 A25~50年B40~80年C50~100年D100年以上 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 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 5、下列()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Ⅰ3000mm Ⅱ3330mm Ⅲ50mm Ⅳ1560mm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练习题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北京故宫内廷有三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 2.清代帝王陵全部集中在辽宁和河北两省境内。() 3.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线脊组成,故又称为九脊顶。() 4.在古建筑中,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5.南京古城的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6.天坛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弧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方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7.我国古城的城垣一般有两重,外面的称城,里面的称郭。() 8.文溯阁是雍正时期在沈阳故宫西路营造的建筑。() 9.自产生灵魂观念以来,人们有了筑坟的念头。大约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10.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由祭祀建筑区、神道和护陵监三部分组成。() 11.我国古代的墓室结构依次经历了土穴墓、砖石墓和木椁墓三个发展阶段。() 12.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 13.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4.社稷坛以五色土覆盖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5.我国古代建筑的彩画共有三种,按等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和旋子彩画。() 16.祭天、地、日、月等活动都在郊外进行,统称郊祭。() 17.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18.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北宋陵位于河南开封。() 19.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其得名始自汉代。() 20.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兴平县,周围有霍去病、卫青等20余个陪葬墓。() 二、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崇拜“中”的意识与古代人们对()的崇拜有关。 A.北极星 B.泰山 C.皇帝 D.祖先 2.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A.重檐庑殿顶 B.重檐攒尖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3.下列古桥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4.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的木构架结构形式是()。 A.穿斗式 B.井干式 C.抬梁式 D.混合式 5.屋面四坡五脊,前后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侧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斜脊的是()。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6.为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在京城南郊,时间在()。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7.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屋面在顶部交会于一点,形成锥形的是()。

建筑构造上册试题及答案

建筑构造上册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楼板和屋顶为()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和(),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和它的( )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建筑。1-3低层 4-6层多层 7-9中高层 10以上高层 二、判断题 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 )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2 )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1)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1 )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 门窗洞口的尺寸( 1 )

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2)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2 )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1 ) 三、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6、C 7、A 8、B 9、C 10、B 1、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 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 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 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 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 A 25~50年B 40~80年C 50~100年D 100年以上 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 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 5、下列()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Ⅰ3000mm Ⅱ3330mm Ⅲ50mm Ⅳ1560mm 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Ⅳ 6、民用建筑中的开间,进深等其他模数尺寸是选用() A 1/2MB 1MC3MD6M 7、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分为() A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B居住建筑C大型建筑D大量民用建筑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尺寸=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C实际尺寸=构造尺寸D实际尺寸=构造尺寸+误差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全国导游资格统一考试知识点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陵墓 汉茂陵: ①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②位于陕西兴平市 ③时53年才修成,是汉兴厚葬的典型 ④茂陵周围有霍去病、卫青等20余个陪葬墓 ⑤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秦始皇陵: 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 ②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 ③1974年春在此发现 ④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 ⑤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 北宋陵:位于河南巩义市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清代帝王陵墓主要集中在: ①辽宁新宾(永陵) ②辽宁沈阳(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 ③河北遵化(清东陵) ④河北易县(清西陵) 封土(陵寝): 秦汉、宋:方上明清:宝城宝顶唐代:以山为陵周朝:封土为坟帝王陵墓的地面建筑主要由祭祀建筑区、神道、护陵监三部分组成。 木椁墓: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 古城、古镇古村、古长城 南京古城: ①明太祖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历经21年建成; ②原有城门13座,其中聚宝(中华)、石城、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 ③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始建于南宋末年,未受中原建城礼制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城墙 平遥古城:城中街道、市楼、商店等均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明代县城建制实物资料的古城 古城的城垣一般分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 春秋时期楚国最早修筑长城数百里,称“方城” 八达岭长城: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嘉峪关:建于明洪武年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其得名始自秦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秦、燕、赵三国北方长城作为基础,修缮增筑 汉长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 朱雀门指的是南门

《建筑构造》

一、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一、1、4 2、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板 3、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 4、基本模数、导出模数 5、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地面、楼梯、屋顶 6、燃烧性能、耐火极限 7、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8、震级、烈度、6 度及6 度以上 9、开间、楼板长度、进深、梁得长度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 11、上一层楼面上表面 12、中高层 1、建筑物得耐火等级分为( )级。 2、砖混结构就是承重墙为( 砖墙 ),楼板与屋顶为( 钢筋混凝土楼板 )得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 )、( )、( )三大类。 4、模数分为( 基本 )与( 导出 ),基本模数得数值为( ),1M=( )。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 )、( )、( )与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得(耐火性能 )与它得(耐火极限 )来确定。 7、新得建筑方针:( )、( )、( )、( )(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得强弱程度用( )与( )。国家规定( )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得距离称为( 开间),一般就是按(楼板长度)得模数数列选定得;纵向定位轴线之间得距离称为(进深),一般就是按(梁得长度 )得模数数列选定得。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就是实现建筑工业化得前提。 11、楼房得层高就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得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二、1、× 2、× 3、√ 4、√5、√ 6×、7、× 8、√ 二、判断题 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与圈梁。( ) 2、建筑物得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得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得距离。( )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 5、建筑物得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 门窗洞口得尺寸( ) 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 7、构造尺寸就是指建筑构配件得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 三、1、C 2、B 3、C 4、C 5、A 6、C 7、A 8、B 9、C 10、B 三、选择题 1、建筑物最下面得部分就是( ) 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 2、符合模数数列规定得尺寸为( ) 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 3、按建筑物主体结构得耐久年限,二级建筑物为( ) A 25~50年B 40~80年C 50~100年D 100年以上 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得结构形式为( ) 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 5、下列( )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得要求。 Ⅰ3000mm Ⅱ3330mm Ⅲ50mm Ⅳ1560mm 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Ⅳ 6、民用建筑中得开间,进深等其她模数尺寸就是选用( ) A 1/2MB 1MC3MD6M 7、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分为( )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 建筑概述 一、中圈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木为巢。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在北方,我们的祖先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官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官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多层建筑逐步增加。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和石墓。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砖结构被大

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琢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其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城市。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的应用逐步增多,砖墓、砖塔的数量增加;琉璃的烧制比南北朝进步,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建筑技术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的做法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建筑与雕刻装饰进一步融合、提高,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唐朝的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高峰。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仅有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其建筑特点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章节简介】 绪论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架空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森林地区往往则采用井干式壁体。为了防止野兽也有采用干阑式构造。 第二节中国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1、商朝已经有了成熟的夯土技术。 2、北宋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该拜年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里坊制度,改为沿街设店。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结构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结构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抬梁式使用范围最广。 2、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斗栱最初用于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撑出檐的

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拱的层数也越多。 3、斗栱的发展商末已有,到汉朝大量使用,到唐朝斗栱样式逐渐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坊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这种基本尺度发展成模数制,即是“材”。“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宽。这种做法简化了设计手续,可预制加工,提高了施工速度。 4、宋朝以后随着柱身加高,房屋空间的扩大,木构架节点上使用的斗栱越来越少,这种由复杂趋向去简练的过程到明清两代更为显著。 5、穿斗式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间距小,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其主要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架构。这汇总架构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 6、井干式使用天然圆木或者方形矩形断面木料层层累叠,商朝后期的陵墓已使用井干式木椁。 7、古代木架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优点: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类似于框架结构,建筑物灵活性极大;b便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c又减少地震危害可能性;d材料供应方便。 8、周初有了瓦,战国时代出现花纹砖和大块空心砖,汉代已经有预制配装的空心砖坟墓,且出现了各种花纹的贴面砖(类似瓷砖装饰)。而砖拱结构用于地面早起仅见于塔的局部,至元朝开始

中国建筑史讲义[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重点复习内容及复习题 1. 试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建筑有四个特点为: (一)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构架”,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因地区和建筑种类的不同而有好几种,但以抬梁式为最重要。所谓“台梁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见的以梁柱为骨架的斗拱结构。这种斗拱结构以宫殿、寺庙和其他高级建筑运用最多。 (二)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但不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回廊构成封闭式的整体。这种布局是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 (三)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主要建筑讲究宏伟高大,讲究气势,并以次要建筑来衬托主要建筑。许多建筑有意利用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的形态,使整齐、对称的平面布局在主体上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至于园林建筑,它所追求的不是整齐、对称,而是曲折变化和诗情画意。 (四)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还往往采用高台基。这种高台大顶造型,给人以稳固、庄严、雄伟的感觉。至于组群建筑的造型还要讲究主次分明,有起有落,由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要象戏曲和音乐一样,显出序幕、高潮和尾声。 2.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有哪几种屋面形式? 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 3.文字填空: ①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 建筑…。 ②《老子》第11章:“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③建筑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空间…。 ④木构建筑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 分工……明确;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抗震性能…较强…;不耐…火…, 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4.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穿斗式、抬梁式、井干。 5.北宋都料匠喻皓《木经》中的文字:“凡屋有三分”是指什么? 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6.说明什么是“间”。 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 7.识图:①给下图填空。 第一排:重檐、庑殿、歇山

建筑构造知识点总结

建筑构造(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饰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 2、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饰、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4、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5、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6、基本模数:1M=100mm。 7、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3、6、12、15、30、60M。 分模数的基数:M/10、M/5、M/2。 8、模数数列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 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 水平扩大模数的数列幅度为: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 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数列为M/10-2M、M/5数列为M/5-4M、M/2数列为M/2-10M。 9、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水平基本模数数列:门窗洞口、构配件断面尺寸。 竖向基本模数数列: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洞口尺寸。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建筑物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分模数数列:缝隙、构造节点、构配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0、定位轴线:确定主要结构位置关系的线,如确定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 1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 12、构造尺寸:建筑构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的设计尺寸。标志尺寸扣除预留缝即为构造尺寸。 第二章墙体 1、块材墙中常用的块材有各种砖和砌块。 2、砖的强度等级按其抗压强度平均值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 3、常用的实心砖规格为240mm*115mm*53mm,加上砌筑时所需的灰缝尺寸,正好形成4:2:1的尺寸关系。 4、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渣(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 5、建筑砂浆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三种。 6、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七级:M15、M10、、M5、、M1、等。 7、砖墙组砌标准缝宽为10mm,要求错缝搭接,避免通径,主砌块的总数量在70%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1403年至1420年经13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11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

中国建筑史

第一部分绪论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架建筑的优势、不足 2、木构架的特色 3、单体建筑的构成 4、建筑群的组合 5、建筑与环境 6、建筑类型 7、工官制度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一、原始社会建筑 1、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 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它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2、黄河流域在原始社会晚期主要广泛采用穴居,平面采用圆形和圆角方形平面,穴居从竖穴发展到半穴居最后 被地面建筑代替。 3、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房屋的平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墙体和屋顶 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在室内用木柱做支撑,柱数由一跟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 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是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室内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 余姚河姆渡 干阑式 榫卯技术 西安半坡 陕西临潼姜寨 木骨泥墙 祭祀 二、奴隶社会建筑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一个都城。遗址是高约80公分的夯土台,台上有八开间的殿堂一座,周围 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我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2、商:4座商代前期的城址是郑州商城、武汉黄陂县盘龙城、偃师二里头遗址东的尸乡沟、安阳殷墟。 3、西周:周灭商,以商公营洛邑为代表建造了一系列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歧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有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城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可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污水。屋顶以采用了瓦。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和三合土抹面的应用。 4、春秋:木匠公输般(鲁班)。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的出现。在山西侯马晋故都、河 南洛阳东周故都、陕西凤翔秦雍城、江陵楚都等地的春秋时期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砖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这说明了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法式》是宋代关于建筑设计、用料、施工的规范性著作,《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清代编修的建筑著作。 B、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实物。 C、古代建筑的迎面间数为“开间”或称“面阔”,一般开间数为单数 D、魏晋南北朝时期留下的建筑包括山西芮城永乐宫、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登封嵩岳寺塔等。 2、下面四组帝王陵墓中,依次采用“以山为陵”“宝城宝顶”“方上”形制的一组为()。 A、始皇陵、明长陵、唐乾陵 B、始皇陵、明定陵、清昭陵 C、唐乾陵、清裕陵、始皇陵 D、唐乾陵、始皇陵、明长陵 3、我国建筑装饰彩画中,以画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为主要内容,从江南包袱画演变而来的彩画是指()。 A、和玺彩画 B、旋子彩画 C、苏式彩画 D、民间彩画 4、元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梁架结构有了新的创造,形成当时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现存元代的古建筑有() A、五台山南禅寺 B、泉州清净寺 C、洪洞广胜寺 D、河南登封嵩岳寺 5、下列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汉茂陵、唐乾陵及明十三陵依次在()位置。 A、陕西兴平县、陕西乾县、陕西临潼县、河南巩义 B、北京昌平、陕西兴平县、河北遵化、陕西乾县 C、河北易县、河南巩义、陕西乾县、陕西兴平县 D、陕西临潼县、陕西兴平县、陕西乾县、北京昌平 6、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外,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侧墙面以柱子承重。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 A、硬山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庑殿顶 7、下列帝王陵墓,唐乾陵、汉茂陵、明长陵及宋代陵墓依次为()形制陵墓。 A、宝城宝顶、方上、以山为陵、以山为陵 B、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方上 C、以山为陵、方上、宝城宝顶、方上 D、以山为陵、宝城宝顶、方上、宝城宝顶 8、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是。 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B、福建泉州清静寺 C、太原晋祠圣母殿 D、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 9、下列中国传统屋顶中级别最高的是。 A、单檐庑殿顶 B、重檐庑殿顶 C、单檐歇山顶 D、攒尖顶 10、汉长城与明长城的最西点、最东点分别是。 A、临洮、阴山、鸭绿江、嘉峪关B、辽东、莆昌海、临洮、阴山 C、辽东、莆昌海、鸭绿江、嘉峪关D、莆昌海、辽东、嘉峪关、鸭绿江 11、北京妙应寺的白塔和应县木塔分别属于. A、楼阁式塔、密檐式塔B、喇嘛教式塔、密檐式塔 C、喇嘛教式塔、楼阁式塔D、金刚宝座塔、喇嘛教式塔 12、唐乾陵、明十三陵、秦始皇陵的陵墓样式分别是. A、方上、宝城宝顶、以山为陵B、以山为陵、宝城宝顶、方上 C、以山为陵、方上、宝城宝顶D、宝城宝顶、以山为陵、方上

中国古代建筑电子书一览表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pdf 精装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