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描写李清照的作文1000字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9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单独伤心……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那么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有的简单明了,读后易懂。
有的那么不露真意,待你去一点一点破解其中无限微妙……读李清照的诗,品李清照的词。
乐趣无穷也!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二李清照的一辈子,过得很坎坷,很倒霉,很不走运,很受到同时代人的垢辱。
她又挺爱国,挺爱这个对她很不怎么样的宋朝,因为她说什么也不能当亡国奴,所以她说什么也要跟着这个居然没有被人灭掉的赵氏王朝,从北宋跟到南宋,从徽宗跟到高宗。
数十年跟下来,从声誉鹊起的诗人,到一文莫名的嫠妇,从海内传诵的词家,到不知所终的孤魂。
最后,究竟何年何月死的?到底死在什么地方?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一概不知,比一条流浪狗的下场更惨。
这说明中国的宋朝,是个多么糟糕的王朝,它连本朝最有天才的女诗人,都弃假设敝屣,这个王朝,不亡何待?所以,天才投错胎,时间不对,空间不对,跌进了小人堆,掉进了恶狗村,那就雪上加霜,不得好日子过了。
写李清照的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1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19篇),欢迎大家分享。
写李清照的作文篇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独自伤心……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则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有的简单明了,读后易懂。
有的则不露真意,待你去一点一点破解其中无限奥妙……读李清照的诗,品李清照的词。
乐趣无穷也!写李清照的作文篇2对于诗和词,我向来喜欢词多一点,她给我一种乐得清平自在调的随意,一种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恬静,一份夜深蛙声成片的朴实温馨。
诗讲究逐字句推敲,而词更多的时随性而为、一气呵成,作者的心意表露得更为直接,更容易看出,而不至于歪曲了古人。
而在词之中,我比较推崇李清照的词——清新淡雅、幽柔哀怨一如她本人。
思绪飘啊飘,来到一片雨帘之中。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一在群芳争艳的宋词中,清照的词是那朵最美的梅花——孤傲、凄美。
若将所有词人都比作夜空的繁星,清照不一定是那最闪耀的一颗,但却是最独特的一颗,那么清丽,那么婉约,那么超凡脱俗。
走进清照,我被她的才情折服;感悟清照,更觉得她是误落凡尘的绛珠仙女——林黛玉。
李清照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饱经艰难困苦。
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亦有过无奈痛心的感触,最终,李清照将平生的种种伤痛,幻化成了一首又一首凄丽哀婉的诗词,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古不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的清照,不谙世事,活泼、快乐、悠然、无忌。
她陶醉于山水间,像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钟爱自然,质朴纯真。
在这个时期里,她创作出的诗词,无一不充满着快乐的气息,像一条清甜的溪流,“叮咚叮咚”地在人们心间流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后所作,字字句句流露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那是一种种揪心的缠绵,刻骨的爱恋。
都说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是最美丽的,而此时的清照便是那一位醉心于爱情的含羞的少女,独具韵味。
每每读她此时所作的诗词,总感觉在这哀婉动人的句子背后,有一位含羞的少女,正执笔挥写于白纸之上。
此时的清照,像是枝头上一颗半熟的青梅,酸酸的,甜甜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后,清照的词中多了几分凄凉,少了几分色彩,晚年的清照,不再拥有童年时的那份纯真,也没有了少女时的那种羞涩。
读她此时的词,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让人感慨无比,心生怜爱。
走进清照,体会她的纯真与欢乐;品味清照,和她一起共享少女的羞涩与哀思;感悟清照,咀嚼她那独特的家国悲愁。
关于李清照的满分作文篇二我爱李清照的诗词。
从她的诗词中,可见她的清,高自许可见她的才华满腹,也可见她的似水柔情……然而如此超凡脱俗、风华绝代的女子,该是怎样的呢?你若问我她的模样,我不敢言。
历史人物李清照作文

历史人物李清照作文篇一历史人物李清照说起李清照,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怜的奇女子。
“千古第一才女”,这称号可不是随便给的,对吧?李清照这一辈子,可能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都不够。
人家出身名门,从小就饱读诗书,聪慧过人。
那时候的她,估计做梦也没想到,未来的日子会有那么多风风雨雨。
也许在她少女时代,满心欢喜地写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她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
可命运这玩意儿,谁能说得准呢?嫁人之后,本以为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日子,谁知道老公经常不在家。
她心里那个苦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相思之苦,谁懂?后来,国家动荡不安,她颠沛流离。
我就想问问,这老天是不是太不公平啦?这么有才华的女子,为啥要让她经历这么多磨难?不过,李清照可不是那种轻易被打倒的人。
就算生活再苦,她还是坚持写词,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
她的词,时而婉约,时而豪放,就像她的性格一样,复杂多变。
你说,要是她生活在咱们这个时代,会不会成为一个超级网红作家?哈哈,说不定还能拍个电视剧,讲讲她的传奇人生呢!但话说回来,李清照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她的才华和坚韧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难道不让人佩服吗?篇二历史人物李清照李清照,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女子,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咱先说说她早期的作品,那叫一个清新脱俗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哇塞,这得是多潇洒自在的生活才能有这样的感受。
我觉得吧,那时候的她就像一朵盛开在春日里的花朵,无忧无虑,尽情绽放。
可命运这东西,总是爱捉弄人。
后来她嫁人了,丈夫还时常不在身边,这可把她愁坏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得是多深的思念才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呀!也许在那些孤独的夜晚,她常常对着月亮发呆,心里想着:“老公啊,你啥时候能回来陪陪我呢?”再后来,局势动荡,她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我就纳了闷了,为啥老天就不能对她好点呢?不过,就算日子再艰难,她也没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1传承至今,她的诗词是千古美谈,构思精妙,小小年纪便是广为人称赞的才女,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作词数首,句句笔锋凝练,才华横溢。
一首如梦令,藏着多少胸中感怀,似有万千情恨,借词一首,畅快淋漓地诉说。
一首醉花阴,讲着多少至情思念,若非刻骨铭心,又怎会有如此真挚的情思?一首点绛唇,隐着多少深闺孤寂,倘无精思妙想,未必能有这般风骨。
一首武陵春,叙着多少晚年忧愁。
一首菩萨蛮,记着多少悠悠往事。
一首怨王孙,含着多少触景之情。
一首鹧鸪天,唱着多少凄凉秋意。
一首声声慢,说着多少国仇家恨、凄惨处境……芳华年龄,她是人人赞赏的才女,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
轻柔温婉,她是安静端庄的淑女,却思绪万千,妙笔生花。
她不是绝美倾城的脱俗女子,却有着享誉南北的名气。
她不是腰缠万贯的富家之女,却有着无数人顶级膜拜。
她集生活愁苦于笔下,一词一句,如诗如画,生动体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把酒言欢,隔着空座对饮,言出的尽是思夫之情。
皎皎月下,谁的双眸在清冷月光之中苦寄思念?千古佳话,五十一首愁词,唯此三句最精妙绝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个身段纤纤的女子,有着当世才子都难以比拟的文思。
一世清名,词风婉约,她的故事千古绝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字字珠玑,将相思愁情刻画地惟妙惟肖。
易安,易安,容易安定,若非关心国家大事,又怎会在战乱年代打出如此名号?她在宋朝赫赫有名,谁不知晓她?恬淡一生,不慕繁华名利……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2一方残阳斜铺成诗笺,暮色柔风中摇曳着风铃,想象你写诗的模样。
沐浴秋色,落叶喃喃向树告别,如你脚步声零零碎碎,踩不迭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6篇)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6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一岁月,是因为她词作里存在的欢乐,是因为她任情豪放,是因她的无拘无束。
几个年少的女子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不深居闺房,竟是畅饮美酒,荡舟溪亭。
澄澈的流水倒映着她澄澈的眼眸。
纤手轻轻碰触,便是划过指尖的温柔。
日暮时分,也许是嬉戏太过陶醉了,竟忘记了归途。
风过荷举,莲障千重——在花海中寻路,却无意惊起栖息于绿汀中的水鸟。
同样是身处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年华,而她却与众不同,零星几笔便挥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烂漫,让人对她悠闲自在的生活很是向往和憧憬。
的确,词如其人,清新秀丽;人如其词。
宛若芙蕖。
不论是蹴罢秋千,还是舟入莲丛,在我眼中这时的李清照是美丽的,是快乐的,有明媚的微笑,一如盛夏里盎然绽放的荷花。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一池一池的残败。
秋风里,枯黄也灿烂着。
初冬时,衰败也傲岸着。
这是褪去夏日芳华的荷,空空地不载着水分,像是被烟熏黑的花瓣、像蜘蛛网般的莲叶矗立在冷风中,倒映于清冷池水上。
即使昔日光鲜全无,也是一身的桀骜不驯之气,一如忧愁的李清照。
“知否?知否?绿肥红瘦”,她担忧红颜易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感叹相思之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她饱尝隔世思念。
从与相爱之人相隔两地的忧愁到“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打击,“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便是暮年李清照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赞颂菊,所以曾想以李词里的“黄花”来赞美她。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这满池衰败中的美更像是李清照——纵使孤寂如影随形,她的根仍然深扎于她所生活的淤泥之下。
丧夫之痛让她悲苦不堪,脆弱的王朝面对金兵入侵、民族存亡的忧患却依旧歌舞升平,更使她有难以排解的忧愁和难以掩饰的悲伤。
依然记得她当初面对浩浩江水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然正气,作为一个女子在儿女情长之上的爱国热忱和坚韧不屈的人格实在令人钦佩。
李商隐曾留残荷听雨,我想借清照读宋。
透过她的诗词,品读她的一缕忧愁,一腔豪情,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便更深刻认识到那个表面繁华实则危机四伏的王朝,便更深刻体会到那个金戈铁马年代里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精选21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精选21篇)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精选21篇)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篇1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宋代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似乎是从那首《如梦令》开始的吧!西亭日暮下,藕花幽深处,一切都显得那么闲暇、惬意;沉醉失归路,兴尽乃回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古代女子所特有的矜持,此时,我眼中的她是个率直开朗、为受世俗束缚的女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字里行间满载的是李清照对新婚不久便外出求学的丈夫的无尽思念。
空中有雁飞过,左等右盼,都始终等不到她朝思暮想的人捎来的书信。
孤孤单单的她只能望着园中的花朵在风中渐渐凋零。
独上兰舟,回忆起昔日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惆怅更是无穷无尽。
初为人妇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
南北两宋交替兴亡,历史巨变让李清照经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夫亡家散之痛。
命运的无情捉弄令她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从此,她所作之词不再如早期那样充满着闲情雅致,更多是对故国、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仅这一句便道出了她心中无限的苦闷孤寂。
梧桐兼细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季节,伤心的人,一片凄凉。
惨遇不幸后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无依无靠、孤孤寂寞的女子。
这样的一个女子,才华洋溢却命运坎坷。
我同情她,为她不幸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
时常有着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李清照是活在当下,活在国泰民安的现在的生活,那么,她也许就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词。
不过,后来一想,不过,这样一来也许她会什么也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词再也无法与以前的一样好了。
生活的磨难让李清照饱受煎熬,却也让她的心智、情感越来越成熟,我们才能够读到这么多这么好的词。
她在我的眼中无疑是一个传奇,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篇2我眼中的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说李白、杜甫、苏轼等是出类拔萃的男诗词作家的话,那么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震烁古今的女诗词作家。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作文•相关推荐关于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作文1000字(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作文1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的作文篇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伟大事迹。
诗词便是记录这些历史的最宝贵的载体,那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结晶。
我想我是热爱诗词的,句子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以及故事思想。
我喜欢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我喜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我也喜欢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爱国思想。
然而在这么多的诗人、词人当中,我最偏爱的还是那个坚强的女子——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因此少年时便能属诗善词,幼年的李清照大部分时间在风景如画的家乡厉城度过的,后来因为父亲当了京官,全家便都迁到东京。
她在东京长大,她经常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花灯和繁华的夜景。
有时还去划船,嬉戏于藕花深处。
这一切都陶冶了她的性情,于是便有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适之词。
可是,好景不长,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后的几年,便出现了战乱,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漂流异地,多年来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后来由于一系列的厄运,使李清照看清了社会的虚情假意,心灰意冷之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雄浑奔放的诗词,用来讽刺宋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可谓痛快淋漓。
拖着残荷般的身躯与心灵,李清照经过了如此多的大起大落之后早已看破红尘,她只能与诗词相伴,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描写李清照的作文1000字
在那个以男性为主的代代才人中,我却独爱那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魅力,不止于她的词,人生几何花烂漫?我喜爱她的清新、淡雅,喜爱她的感性、成熟、洒脱。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李清照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1
悠悠中华五千年,济济人才数千万,篇篇佳作百年传,口口传诵今朝在。
所以赵翼大笔一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打开了李清照一生的光彩,十六岁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显现出她的写作天赋,之后一路走来,不但佳篇不断,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让世人赞叹。
使得宋朝文士王灼感叹道:“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更是说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朝的一大女词人。
对于一个封建制王朝来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所以多数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李清照,竟然能过在宋朝的历史上画出自己精彩的一笔,实属不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中国封建帝制的阴影下,这似乎成为了每个生活在古代妇人所必须遵守的条令,可李清照却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但对自己的公公毫无忌讳的说出:“赤手可热心可寒。
”更是在自己心爱的丈夫去世后,为了保护那仅剩的一点文物收藏,选择了与张汝舟再婚,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婚。
纵然她面对着“贞女不事二夫”的社会舆论,也无所畏惧。
她的爱憎分明,她开放的性情岂女子所为?可就是李清照在那个时代书写了她的不简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步入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
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承担了一个男子都难以承受的重担,可她,挺住了!都说人生最叹老来悲,她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挫折之后,也只是在一腔愁苦,老泪纵横完了,找回了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
她超越了平凡女子所不能承受的悲凉、痛苦、孤独、忧心,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既有“人比黄花瘦”的柔情,又有“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更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忧伤。
李清照,一个历史上的佼佼者,一个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的佼佼者!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2
“寻寻觅觅”的动作;“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乍暖还寒”的气候;“旧时相识”的感觉;“守着窗儿”的哀叹;“点
点滴滴”的声响——随着李清照的勾勒,我的心,似乎被系在了她的笔尖上,与她一同感受。
我第一次与李清照相识,是在公元二零零四年的夏天。
因为,那年我来到了李清照的故居——趵突泉。
我见到了她在漱玉泉旁边梳头的倩影:修长的纤纤细手在捋着长长的秀发,连她身旁的艳美花钿都失去了几分光彩。
那时,我就听老爸说:李清照最著名的词就是这首《声声慢》。
同时,我也爱上了这位铁骨柔肠的女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可以称作是《漱玉词》中的压卷之作。
全文是在猝然丧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艰苦背景下写成的。
尤其是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有多少人曾经潸然泪下。
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大宋皇帝的软弱无能,致使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偏偏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危急时刻。
其实,只有艰苦与困难才能开发出人的最高成就。
李清照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不,应该是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声声慢》这首词,无疑是最好的代表。
全词一开头十四个叠字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晚年丧夫、没有儿女、孤苦寂寞、心酸艰难的生活体验表达的大胆、细腻、贴切、震撼人心。
本来心情就差,再赶上乍暖还寒的暮秋时节,只能“借酒消愁”。
酒烈,愁亦烈,酒是压不过心头浓愁的。
从“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到“三杯两盏淡酒”,事隔几十年,竟有如此之大变啊!当初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哪去了?却换到比酒还弄的愁,把烈酒都变成淡酒了!风再急,酒再烈,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啊!
抬眼望去,亦真亦幻的大雁,在空中飞荡,看到他们,李清照便泛起了疑问:是为我和明诚之间捎过“锦书”的大雁吗?哎,现如今,已没了“怕郞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李清照《减字木兰花》)的闲情逸致,也没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那还有寄托的深情相思。
人约黄昏了,人倍憔悴了,人去楼空了——只有那已经无人理睬、满地堆积的飘零花瓣……
独守窗儿,听帘下细雨声,到黄昏时分,阴雨还在啪啪不停地拍打着心扉,使李清照简直不能自抑。
李清照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她给我们留下的,就是这么玄妙。
在不眠之夜,心中的一切挂恋,都在“点滴霖霪”(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大起大落。
愁,何时才能消失?恐怕,这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李清照的心中,无法磨灭。
这首词似乎都是非常的普通,并不难懂。
但如果您在仔细去品味,您会发现这词中蕴涵着李清照的含蓄与豪迈,透露出她不凡的心境。
这首词,字字珠玑,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千锤百炼才造就出来的文字,对于才女李清照而言,这叫信手拈来。
这便是李清照的高才在于:第一时间感觉到被拨动的心弦并在第一时间行云流水般地记在纸上。
李清照先生,请允许我喊您一声“清照”:清照,一路走好!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花自飘零水自流。
”
如梦令中,李清照如此高,花般优雅。
自身已消瘦,却仍旧顾及昨夜雨疏风骤后园中的海棠花。
清照正值青春,淡香如花,一笑一颦之间都若玉纱。
绿肥红瘦多少?可及自身轻红快绿?海棠依旧,却道人憔悴,惺忪之际。
朝朝暮暮,纤纤迢迢,皎皎零零,残残落落。
阴阴残月不碎浓花。
这时不过为青涩的薄花片,清照却已用诗词泛上晕红色泽,显得阴柔。
我闭眼摸索床前蔷薇,心中油然而生升“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究竟是因花长得太过旺了,或为人天天为它所操心,难免憔悴得瘦若黄花了。
这是出生高贵人家清照的若水思想,自己都消瘦了,却仍旧为芊芊灿花所担忧。
女人如花。
清照是一枝含笑,清高中掩饰不住所溢出的孤白凭寂,茗香涌上枝头。
含笑恰得我所许,素白沁满心头。
这便为她高佻的一面。
而我欣赏的本不仅仅为她的一面。
清高的她宛若一缕风,留下花的香气扑鼻,所谓花香,即为她的诗。
我期待的不是一个芊芊淑女,还有一个在逃难中不会贵人的女子。
她内心所受到的颠簸,又岂止是一份。
我曾将李清照当成那种柔柔弱弱,充满悲观的女性。
那时的任何女子,任凭是小家碧玉,或为大家闺秀,都少了一份清照“天接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放与叛逆的心。
可以说,清照是那时封建思想下的一个不同的女子,不同于温室中柔弱又顺从的花儿。
“柔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