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影像及鉴别诊断
髓母细胞瘤

疾病名:髓母细胞瘤英文名:medulloblastoma缩写:别名:成神经管细胞瘤ICD号:C70.1分类:肿瘤科概述: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由Bailey与Cushing于1925年首先报道,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
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
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由于该肿瘤具有生长极为迅速,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并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的倾向,使得本病的治疗比较困难,平均病程为4个月左右。
近十余年来随着综合疗法的进步,使病人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
流行病学:髓母细胞瘤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5%,占颅内神经上皮性肿瘤的3.7%,儿童多见,年发病率为2.19~6.6/100万儿童,为儿童颅内肿瘤的20%~35%。
在髓母细胞瘤患者中儿童约占80%,发病年龄高峰在10岁以前,在8岁以前者约占68.8%,其中6~15岁儿童占所有患者的56%。
15岁以下儿童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为7.3~9.1岁。
成人患者(>15岁)中以26~30岁多见,占成人患者的43%。
男性多见,男女之比在1.5∶1~2∶1之间。
本组共370例,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8.5%,其中男性占61.9%,发病高峰年龄为6~8岁。
病因:近来的研究认为髓母细胞瘤由原始神经干细胞演化而成,此类细胞有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属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s),是一种神经母细胞瘤,其位于后颅窝者又专称为髓母细胞瘤。
后颅窝中线处的髓母细胞瘤来源于后髓帆中向外颗粒层分化的室管膜增殖中心的原始细胞,这些细胞可能在出生后数年仍然存在。
而偏于一侧生长的髓母细胞瘤则发生于小脑皮质的胚胎颗粒层,这层细胞位于软膜下小脑分子层表层,此层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1年内消失,这可能是髓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的原因之一。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鉴别3-室管膜下瘤
起源于室管膜下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神经胶质祖细胞,具有
向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分化的混合特征,肿瘤血供较少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转移瘤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鉴别1-髓母细胞瘤
起源于小脑蚓或四脑室顶部后髓帆生殖中心的残余胚胎细
胞,肿瘤常充满第四脑室,发生于成人者常位于小脑半球 是后颅窝第二常见肿瘤,主要见于15岁以前,4-8岁最常见,男
性明显多于女性(4:1),另一高峰年龄在25岁左右
• 室管膜瘤: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
WHOⅡ级) • 间变型室管膜瘤(WHOⅢ级) • 黏液乳头状瘤(WHOⅠ级) • 室管膜下瘤(WHOⅠ级)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概述
病理:室管膜菊形团和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发病年龄:2个高峰年龄,5-15岁(多位于幕下)和40岁左右
MR表现
平扫:第四脑室内见形态不规则等、稍长T1、稍长、长
T2信号肿块,范围约1.4cm×2.1cm×5.3cm,T2Flair示病变
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区,病变后、侧缘见脑脊液信号,病变向下
突出四脑室下端出口并突入枕骨大孔,下部见斑片状稍短T1信
号影。
增强:病变明显不均匀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病变
影像表现
CT:
①平扫示肿瘤呈菜花状的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②第四脑室内肿瘤后方或侧方围绕带状、新月形脑脊液,前方与脑干境界不
清。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广 东 医学 2010年 6月 第 31卷 第 12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un.2010,Vo1.31,No.12
参 考 文 献
[1] 葛坚 ,郭彦 ,刘奕志 ,等.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治疗 闭角型 青光眼 的初步 临床 观察 [J].中华 眼科 杂志 ,2001,37(5):
合并 白内障患者 应用超声 生物显 微镜 的价值 [J].国际眼科 杂 志 ,2009,9(10):1892—1894. [8] 郑东健 ,王宁利 ,甄兆忠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眼白内障术 后房角形态的改变[J].眼科 ,2000,9(3):131—135. [9] 朱思泉 ,王宁利 ,张红言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 除联合房角 粘连分离术治疗青 光眼合 并 白内障的 临床研究 [J].首 都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05,26(3):263—265. [10]韩霞 ,叶剑 ,王维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 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J].中国实用眼科 林 ,吕晓 飞 ,余 国威
南方医科 大学南方 医院影像 中心 (广 州 510515); 河 南科技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核磁共振 室(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脑 室区肿瘤的 MRI特征 ,以提 高对四脑 室区肿 瘤的诊 断和 鉴别诊 断能力。方 法 收 集经 MRI检 查并 经手术病理证 实的四脑 室区肿瘤 37例 ,其 中髓母细胞 瘤 l6例 ,室管膜 瘤 8例 ,星形 细胞 瘤 4例 ,血管母 细胞 瘤 2例 ,表 皮样 囊肿 3例 ,胚胎发育不 良性神 经上皮瘤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DNT)1例 ,淋 巴瘤 1例 ,脉络 丛乳 头状瘤 1例 ,转移 瘤 1例 。结果 16例髓母 细胞瘤均位 于 小脑蚓部 ,8例表现 为 “棉 花团状 ”强化 ;6例室管膜瘤(6/8)有 多个囊变 区;2例 星形细胞 瘤(2/4)增 强表现 为“花环状”强化 ;2例血 管母 细胞瘤瘤 内及瘤周均可见流空血管影 ;3例表皮样囊肿呈 均 匀的长 T1长 信 号 ;淋 巴瘤 12呈均 匀等信 号,无 囊 变或 出血 ;脉络 丛乳 头状 瘤边缘 呈波浪状 ;DNT及 转移瘤均表现为均 匀强化的结节。结论 应用 MRI检 查技 术是 目前诊断第四脑肿瘤最好的方法。仔细观察肿 瘤本 身部位 、大小、信 号特 点以及周 围组 织结构的 关 系,结合 四脑 室区肿瘤的发病部位、患者年龄等特征 ,可提 高诊 断准确率。
第四脑室肿瘤的CT与MRI诊断分析

肿 瘤的诊 断意义较 大。MR 可以三维成像 , I 准确显 示肿 瘤的位 置及 邻近情 况。结论 第四脑 室肿 瘤的诊 断主要依 靠其 C T和 MR 表 I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1 0月 第 8卷
第2 4期
C I E EA D F R I N M D C L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A E E R H
影 稼 与 垂
曩 | 蔓|-薯曩 曩 譬 |≯ | 。董 曩 . | . - | 曩。 . 誊|j | | 曩 .曩 曩 | 叠 毒
Kn t u y nh m n . teoc rs t20 ,5 ( ) 12 ie c td u a s Ah rsl oi ,0 117 2 :3 5— is i e s
3 9. 3
【 收稿 日期 】 21 — 8 2 00 0 — 9
( 文编辑 : 妲 ) 本 李
[ 王兴祥 , 4] 冯义柏 , 曹林 生等. 血脂 蛋 ( ) a 与冠 状动脉 病 变的 关
[ ] t skA ,e ee C rn J e a,se m ui ai i 7 S aa M kl h r ,B at , t l er r c s r l C L u c d
a n e e d n rdco o l jr fr o adoa c lr n id p n e t pe itr fr a mao oms fc riv sua l
【 bt c】 O jcv T xlet TadM I eo ac e rnt o eft b i r m adt i ns a e A s at r bete o p r h C n R rr neo t a m r i t r rn o n e a oiv u. i e o e pf m fh b i u sn h oh a o hdg sl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 图分 类 号 】 R 3 . 中 794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章编 号 ] 6 35 1( 0 70 ;1 30 文 17 —10 2 0 ) 20 4 —2 '
发 生 以 及长 入 第 四脑 室 的 肿 瘤 起 源 及 种 类 较 多 , 床 表 现 临 症 状 相 似 而 无特 异性 , 像 表 现也 多有 相似 。搜 集 我 院 2 0一1 影 0 0O
膜瘤显 示 钙 化 的 机 会 比髓 母 细 胞 瘤 多 见 。肿 瘤 平 扫 时 , 在 T wI 不均 匀低 信 号 , T wI 不 均 匀 高 信 号 。增 强 扫 描 可 。 为 在 为
脑 室 肿 瘤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以提 高 其 诊 断 正 确 率 。
l 资料与 方法
位 . 性部 分 占肿 瘤 的 1 2或 1 3大 小 。增 强 扫 描 有 4例 囊 性 实 / /
病 变无强化 , 余均 为中等或明显强 化 , 以壁结节强化明显 。 其 尤 2例 肿瘤 经外 侧 隐 窝 、 侧孔 、 中孔 扩 展 到 桥 小 脑 池 . 1例 向下 进 入
进 行 MR 增 强 扫 描 。 I
见 不 均 匀强 化 , 不 如髓 母 细 胞 瘤 明 显 , 但 当大 部 分 囊 变 时呈 环 状
强 化 。室 管 膜 瘤 可引 起 轻 、 中度 阻塞 性 脑 积 水 和 蛛 网膜 下 腔 转
移。
32 2 髓 母 细胞 瘤 : 发 于儿 童 。O岁 以 下 占 5 。 占儿 童 颅 .. 好 l O 内 肿瘤 l , 颅 窝 肿 瘤 3 。肿 瘤 好 发 于 小 脑 蚓 部 , 占 2 7 后 5 约 / 3其 次 是 小 脑 半 球 和 第 四 脑 室 , 占 i3 后 者 多 由蚓 部 长 入 第 , 约 /, 四 脑室 内 , 与 其 底 能 分 开 。此 点 与 室 管 膜 瘤 可 鉴 别 。婴 幼 儿 长 以 中线 位置 发 病 居 多 , 人 多 位于 小 脑 外 侧 。肿 瘤多 为实 性 , 成 约 5 的 病 例 有 坏 死 、 变 , O 囊 钙化 极 少 发 生 。平 扫 为 T wI 均 匀 - 不 低 信 号 , 为 不均 匀 高 低 混 合 信 号 , 中 T w I 信 号 , 要 T wI 其 z 低 主 是 由于 致 密 的 瘤 细 胞 排列 及胞 核 / 桨 比例 高所 致 , 外 结缔 组 胞 此 织 增 生 也 起 一 定 作 用 。增 强 扫 描 呈 不 均 匀 明 显 强 化 , 化 程 度 强 高于 室 管 膜 瘤 , 数 可 见 厚 薄 不 均 的 环 状 强 化 。瘤 周 多 无 水 肿 少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5 刘 俊 杰 , 俊 主 编 .现 代 麻 , 赵 人
l 9 3 4. 9 7. 7
( 稿 日期 :0 0—0 收 21 5—1 ) 7
a t g B rc po lc e s l1 n ln P amao e , 9 5, 3: ci —e e trbo k remoo.ItJ C i h r c lTh r 1 9 3 n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1 临床 表 现 .
不 典 型 髓 母 细 胞 瘤 者 3例 : 有 头 痛 1例 , 只 仅
有 走 路 缓 慢 , 上 下 肢 无 力 1例 , 痛 伴 走 路 不 稳 l例 。 不 典 左 头
型髓母细胞瘤者 2例 , 均表现有头痛 , 伴恶 心 、 呕吐。可 见不典
期 C 。 积 或 低 氧 对 患 者 心 m 管 系统 的影 响 。 O 蓄
参 考 文 献
1 王 军 , 毅 平 , 浩 中 , . 血 压 患 者 不 同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基 因 胡 丁 等 高 型 与 全 麻 嗣 拔 管 期 心 血 管 反应 .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0 8 2 16 18 临 2 0 ,4:2 —2 .
2 S z k No a a A, e S E fc f s llo a d o a c l rr s o s s uu i S, n k Ab . fe t mo o n c r i v s u a e p n e o e i d c d b c p l mi e b tl r mi e Ma u , 0 5, 4: 2 7 1 81 n u e y s o o a n u yb o d . s i2 0 5 1 7 — 2 . 3 Ar i r G , h tia U. p nu ) lnc l p l ai n f s p r s o t be S et r g Ap u 1.C i i a a p i t o u e h r c o
磁共振DWI对第四脑室区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低 信号 2例 , 略 低信 号 7例 。4例 可见 肿瘤 内部 有 点
状 钙化 点 。
2 . 2 最小 A D C值 分析 : 髓母细胞瘤组最小 A D C值
室管膜瘤 患者。其 中男性 1 8例 , 女性 3例 ; 年龄 1
岁 9个 月 ~5 4岁 , 平均 ( 2 0 . 8±1 7 . 9 ) 岁 。有 头 痛 、
例, 高信号 1 例; T 2 WI 呈高信号 7例, 等信号 2例, 略低信 号 3 例 。增强 扫描 见 4例 不 均匀强 化 , 8例 中 度强化 。D WI 高信号 9 例, 稍高信号 3例。2 例见肿
为( 0 . 7 2± 0 . 1 3 )×1 0 m m ・ s ~, 室 管膜 瘤 组 最 小
mm, F O V 2 4 c m× 2 4 c m, 激励 次数 2 . 0 0, 矩阵1 2 8 c m ×1 2 8 c m, 成像 时 间 2 0 s , b值 为 0 和 1 0 0 0 S・
( A D C) 值 可用 于肿瘤 的 术前病 理 分级 … 。应 用 D WI 及A D C值 对髓 母 细胞 瘤 及 室 管 膜 瘤 进 行 鉴 别 诊 断
的相关研 究 较 少 。本 文 回 顾性 分析 经 手 术 治 疗 、 组
值, 比较 两者 间最 小 A D C值 的差异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 , 2组 的最 小 A D C值分 别进 行 Wi l c o x o n秩 和检 验 , 以 P<0 . 0 5为
( i n m ) ~。
髓母细胞瘤MRI诊断论文

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摘要】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
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2例,行mri检查,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岁~17岁,10岁以下患者7例(58%)。
结果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
mri扫描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于脑灰质信号,注药后呈中等至明显强化。
结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髓母细胞瘤。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 mri 征像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367-02mri diagnosis of medulloblastomachenyu wanglip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ingkou city tcm hospital, yingkou 115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mri features of medulloblastoma. methods 12 cases with medulloblastoma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undervent mri scaning.there were 9 male and 3 female in which 7(58%) cases were below 10 years old.the others 5(42%)cases were 11~20 years old. results medulloblastoma was common in children predominantly in male ,frequently involving the inferior vermis.on mri scan,they appeared isoand slightly hypointensity on t1 wi,iso or slightly byperintensity on t2wi with moderate to marked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injection. conclusion the mri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 of diagnosis of medulloblastoma.【key words】medulloblast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eature髓母细胞瘤好发生于后颅窝,此病多见于儿童,约占儿童原发脑肿瘤的15%~25%,约占儿童后颅窝肿瘤总数的33.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aventricular meningioma (IVM)
•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IVM on MRI. The diagnositic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as MR imaging finding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cation of tumors and the ages of the patient.
脑室内脑膜瘤(IVM)
•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位于脑表面,位于脑 室内者少见,占脑膜瘤的0.5%~5%; • IVM起源于脉络丛的间质或脉络膜组织,侧脑室三角区为好 发部位; • 常发生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 •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影像表现
• 边界清楚,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部分可见钙化。MR 信号一般均匀,TIWI肿瘤多数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 T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 • 增强后多数肿瘤呈均匀中度以上强化,少数可因肿瘤发生 坏死、囊变呈不均匀增强。 • 无明显的宽基底和脑膜尾征是其影像学特点。
病理(髓母细胞瘤)
• 肿瘤细胞排列紧密,核深染,血管丰富。
髓母细胞瘤
•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高度恶性的原始 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WHO分级归为Ⅳ级。 • 多起自第四脑室或小脑蚓部; • 病程短,平均约4—5个月。病程早期即出现小脑 损害症状体征和共济运动障碍,短期内可出现脑 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症
常见1/2 常见
不均匀,菜 花状,颗粒 状 明显强化
最多见 常见
边缘清楚, 囊性变 实性明显强 化
不常见 罕见
等、稍高、混 杂高 多数均匀强化
部分可见 不常见
增强
钙化 出血
预后)
50%5年存活 65%-70%5 年存活
良性
90%10年存活
良性
Medulloblastoma
• Medulloblastoma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nervous system tumor in childhood with a mean age between 3 and 7 years . Medulloblastomas arise in the cerebellar vermis and spread rapidly through the cerebrospinal pathways, where they form tumors of variable size along the ventricles .
病例随诊
病史
• 患者,女,11岁; • 以“恶心、呕吐一个月”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头 晕,抬头时加重,伴行走不稳,以上下楼梯时为著; • 查体:口角偏右,舌伸偏左,颈强直(+),左侧指鼻试 验(+),左侧共济运动较右侧减退,闭目难立征(+) ,左Babinski征(+)。
手术记录
• 硬膜张力高,“Y”形切开硬膜,结扎枕窦,于枕大池放 出脑脊液,见小脑塌陷不明显,牵开小脑扁桃体,显露肿 瘤,见肿瘤呈紫红色鱼肉状,长于四脑室内,质韧,边界 欠清楚,切除四脑室内肿瘤,打通中脑导水管开口,探查 见肿瘤源于桥脑,血供丰富,易出血,切除肿瘤大小约 3.5cm×4.0cm×3.8cm,中脑导水管通畅,脑干及延髓未损 伤。
影像表现
• CT为稍高、等密度,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 信号,边界较清楚,外缘光滑、略毛糙,四脑室受压,向 前上移位,增强扫描病变实质中等程度较均匀强化; • 突出特点是肿瘤细胞密集(T2信号不高,DWI信号较高) 大片出血、坏死少见, 肿瘤细胞易沿脑脊液播散。
四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Astrocytoma
• The tumor is hypodense on CT image, hypointense signal on T1WI and hyperintense on T2WI. The margin is very clear. The tumor is round-like in shape.The tumors usually have the area of cyst formation. There is usually obvious enhancement of the soft tissue components of the tumor .
生长方式
匍匐式生长:常沿着脑脊夜 压力低的方向生长 通过正中孔向下向后向枕大 池延伸,通过侧孔向桥小脑 脚池生长 呈“溶蜡状”或“浇铸型” 生长
位置
位置-矢状位
• 髓母细胞瘤常位于第四脑室顶部,前方清楚,肿瘤的前方及 上方可见新月形脑脊液信号,一般后方无脑脊液信号 • 由于室管膜瘤多起自四脑室底,肿瘤后方和侧方常有脑脊液 围绕,前方和脑干边缘不清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 谢!
脑膜 瘤
髓母细胞瘤 好发年 龄 CT 小于10岁, 21-40 高/等密度
室管膜瘤 10-15岁 等密度
脉络丛乳头 状瘤 成人 等、稍高
星形细胞瘤 儿童,7岁 低密度
脑室内脑膜瘤 青中年女性 等、稍高密度
MR(T2)
信号均匀, 低到中等信 号 实性较均匀 强化
不常见 不常见
明显异质 性 不均匀强 化
Ependymoma
• ependymomas are iso or hypodense on CT image , and generally T1 hypointense and T2 hyperintense relative to brain parenchyma, both T1 and T2 signal intensity are heterogeneous within the tumor .There are hemorrhage and calcifications in the tumors commonly.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 CT scanning and MRI are the investigative procedures of choice in the evaluation of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noninvasive nature, ease, widespread availability, high reproducibility, and great contrast resolution of CT scanning and MRI, these examinations have supplanted all other methods of neuroimaging.
室管膜瘤
• 生长较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或不清。早期因肿瘤的体积 小、活动性大,体位变化时可堵塞导水管或四脑室侧孔或 正中孔,而引起暂时性脑脊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发作性头 痛、恶心、呕吐 • 当肿瘤增大充满四脑室时可造成持续性脑脊液循环障碍, 引起脑积水,出现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
影像表现
• 窒管膜瘤一般起源于四脑室底的菱形窝,因此常将四脑室 推向后部呈裂隙,外周或一侧可见窄条状脑脊液信号; • 幕上(成人)囊性较多,且囊较大;幕下(儿童)以实性 为主,囊变少且小,易钙化; • 包绕延髓生长及沿脑脊液发生种植转移; • 增强病灶常呈中度强化;
位置
• 横轴位图像上肿瘤前方有脑脊液环绕时,应考虑髓母细胞 瘤
• 后方有脑脊液环绕时,应考虑室管膜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 • • • 起源于脉络丛组织的良性肿瘤,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成人多发生于第四脑室,儿童为侧脑室三角区 血供丰富,瘤内易囊变,出血,钙化(首位) 常因脑脊液通路及分泌脑脊液而产生交通性脑积水
影像表现
• 分叶状或菜花状,轮廓较清,T1多呈等信号,T2呈略高或高 等混合信号,边缘常为颗粒状或凹凸不平,瘤内常可见颗粒 状混杂信号,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一个特点 • 呈菜花状或乳头状强化,脉络丛乳头状瘤是第四脑室内增 强最明显的肿瘤 • 可见囊变、钙化
星形细胞瘤
• 一般为毛细胞型,为囊性或囊实性,可见壁结节,CT为低 密度,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壁结节 明显强化。当为实质型时,CT为等或稍高密度,T1WI为 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变,与髓母细胞 瘤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