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 后现代主义
浅析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及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

浅析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及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浅析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及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王燕妮【摘要】马塞尔·杜尚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活动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
杜尚打破了传统艺术与传统美学的思想,他的现成品艺术观念为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贫困艺术等带来了创作灵感,在精神上暗示了其后西方一切重要的前卫文化和艺术潮流。
【关键词】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西方后现代艺术1、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创作背景及独特性马塞尔·杜尚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活动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
杜尚的艺术,在精神上暗示了其后西方一切重要的前卫文化和艺术潮流。
(1)杜尚现成品艺术创作背景——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带有很强的反叛传统和虚无主义色彩的艺术思潮,反抗一切传统和现实的秩序、真理、道德观念和经验说教,甚至也是反艺术本身。
导致这种思想状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青年知识分子看见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及心灵上造成的创伤,为了寻求精神的解脱,他们信奉巴库宁的口号:破坏就是创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杜尚创作的现成品艺术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反美学、反艺术、反传统的思想,因此,杜尚是最能体现达达精神的艺术家,是纽约达达的代表。
(2)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独特性现成品艺术就是艺术家将生活中的物品直接或简单加工后成为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物品原来的属性和意义就被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艺术意义所取代。
《自行车轮子》是杜尚第一件现成品艺术,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现成品艺术,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子装在木凳上,两者失去日常功能,轮子还可以转动,这件作品是对艺术概念本质性的颠覆。
1917年创作的一件作品叫《泉》,杜尚把一个小便池拿到一次展览上面,上面签着杜尚的化名叫阿尔穆特,他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物品放在了美术展览的环境中,从而赋予了超出其原有功用的价值;《为什么不打喷嚏》是杜尚应他的一个朋友所邀而作的,他找来一些大理石做成方糖一样大小的石块,一个温度计和一块墨鱼骨头,把它们放在一个鸟笼子里,全都漆成白色;杜尚创作的现成品使艺术的焦点从表述形式转变为表述内容,杜尚曾说:“观念比通过观念制造出来的东西要有意思得多”,杜尚的观念独特性体现在现成品放在那里不是让你去发现美,它只是一个物件,是非美学的,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的地方,被赋予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原来的作用就消失了。
杜尚批判

《杜尚批判》评论王天兵的《西方现代艺术批判》一书的第八章是杜尚批判,作者并且特意注释了下,本章实际上是“后现代艺术批判”。
“杜尚批判”在这里等同与“后现代艺术批判”,这也就是说杜尚与后现代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这里所说的“后现代艺术”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它包括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流派。
作者认为杜尚是后现代艺术名正言顺的开山之父,因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最先兴起于美国并且由美国迅速波及整个世界,所以作者认为杜尚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杜尚对美国后代带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对50年代美国年轻艺术家的影响。
作者认为美国后现代艺术创作与杜尚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杜尚放弃了绘画,在那以后的十年间,做出了今天为人所知的一系列‘大脑的艺术’。
这包括放进博物馆的小便池,装着巴黎空气的密封曲颈瓶,倒立的自行车前轮,装在铁笼里的方糖块儿,抹了胡子的蒙娜丽莎等等,当然还有那个耗时数年的《大玻璃画》。
杜尚的这些东西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的艺术家重新发现。
‘自行车前轮’可以说是动感装置艺术的前身,廷吉利受他影响极深;‘笼中方糖’是包裹艺术的祖宗,克里斯托等的艺术真源于此;他的‘旋转光轮’失色域艺术及光效应艺术的起点;美国雕塑家西格尔对人体的翻模和杜尚用屁股压成的石膏像不无关系;杜尚对公共熟悉的印刷品的调侃直指沃霍尔和利希腾斯坦;行为艺术也以他把自己的头发做成各种奇怪的玩闹为样板。
”“装置艺术的起源正是杜尚,是他第一次把装置独立出来,企图摆脱传统的笔刀布泥而建立新的媒体,杜尚的《大玻璃》是装置艺术的始祖。
”上述材料表明作者判定杜尚是后现代艺术的开山之父,美国后现代艺术是对杜尚艺术的一个继承似乎是无疑的。
接着作者就提出对后现代艺术的质疑与批判,其实质就是对杜尚进行批判。
“装置艺术家虽然标榜要把工程和艺术结合起来,创立一种新的媒介,可是大多数作品从工程角度看是笨拙的,粗糙的,他们不是出于一厢情愿,不加详细文字说明观众就无法理解的。
解读杜尚

解读杜尚作者:徐夏林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2期【摘要】杜尚作为西方艺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后现代主义大师,其艺术主张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异类,但他所推动的达达主义运动却改变和推翻了传统艺术观。
杜尚的艺术理念和中国的禅宗思想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他试图建立个人对世界的私密性联系,以此揭示个体对自然谜一样的生存体验,其思想观念超越了当时所有艺术形式。
【关键词】杜尚;禅宗思想;达达主义;现成品杜尚1887年出生于法国的诺曼底,出生在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市民家庭,母亲酷爱艺术的爱好对杜尚和他的兄弟们有很大的影响。
1906年杜尚开始艺术学习,他的两个兄弟都是立体主义画家,后来他们一起成立的“普托画社”是法国最早的立体派团体之一。
杜尚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了毁灭,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变革,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各种思潮和文艺运动不断产生,都在对即将崩溃的社会作出激烈的反应。
杜尚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蜕变,他在1912年创作的一副作品《下楼梯的裸体》,标志着杜尚的创作思维与立体主义逐渐分离。
同时,他融入了印象派和野兽派对现实的叛逆与狂野不羁,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1917年杜尚完成了作品《泉》的创作,在艺术史、美学史上成为了一个重大的事件,使现代艺术开始重新定义“艺术”和“艺术品”。
一、杜尚的艺术思想首先杜尚对传统艺术的反叛。
自1912年后他相继创作的《下楼梯的裸女 2 号》、《泉》和《L.H.O.O.Q》等作品不断在画面风格、对艺术品的界定方面打破人们对艺术的基本认识。
杜尚通过现成品的展示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途径,他否定了传统艺术强调技巧和画面感官美的特征,直接将工业制品引入艺术领域,试图打破人们心目中对美、对艺术的传统评判标准,使艺术走进了一个更多元的艺术价值评判体系。
在杜尚的艺术观点里艺术家不需要技巧、艺术作品也不需要制作,它可以直接是人体、自然物或者工业制品,他认为只有艺术家最低限度的干预,才能保证艺术的更持久性,这一艺术观影响了二战后出现的众多美术流派。
艺术的生活化——解读杜尚的作品《泉》

艺术 的生活化 一Fra bibliotek解读杜 尚的作品 《 》 泉
薛添 宝
( 武汉纺织大学设 计与艺术学院 40 7 ) 3 03
摘要 :杜 尚的作 品 《 》诞 生以后 ,人 们 对 它的 解读 不 一种 代 并不 是解 构 一元 模式 ,一元 模式 是不 能谓 之 后现 代 的 ,一 元模 泉 种 。我们基于一个还原事物本来面 目 的原则 ,对杜 尚的作品 《 》进 式 会形 成 一种 新 的形而 上 ,所 以解 构 是多 元 的解构 。在 后现 代 , 泉 行 解 读 ,认 为 杜 尚 的 作 品反 应 的是 一 种 生 活 艺 术 ,而 不 是 一 种 后 现 代 艺 术走 向非 艺 术 ,美学 走 向非 美学 ,有 时候 关 注 的不是 艺术 和美 的颠覆和叛逆的艺术。杜尚的艺术思维是近代主客二分的 ,有其历史 学 自身 ,反 而 是怪 诞行 为 ,甚 至是 变态 与丑 态 。对 后现 代做 出 界 限度 , 我们要批判的继承。 定 之后 ,我 们 可 以初步 回答 上 面 的 问题 ,认 为 作品 《 》. 后现 泉 是 关键词: 杜尚 ; 《 泉》;艺术;生活艺术 代 艺术作 品是 不合 理 的。 接 下 来 ,我 们对 此 结论 做 深 入 分 析 ,我 们 认 为 作 品 《 》 泉 十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 世 界 艺 术风 格 正 在 进 行 一次 大 的 不是 后现 代 作 品的原 因有 三 点 : ( 作 品 《 》 诞生 于 11 ; , 一) 泉 9 7F 演 变 ,许 多艺 术流 派 出现 并形 成大 的艺术 影 响, 艺术 活动 空前 活 时 间上而 言 属于近 代 ,所 以不存 在基 于 后现代 对 现代 进行 彻底 的 跃 ,艺术 思维 日益 高涨 。杜 尚的作 品 《 》就 是在 这 样 的艺术 背 批判 的可 能 。在 工业 革命 没 有将 人类 带 入富裕 的现代 文 明社会 之 泉 前 ,人们 是无 法 从物质 生 活上 感 受到 什么 是后 现代 的,人 们现 代 景下诞 生 的。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在今天已不是最时髦的标签,但是,人们似乎一时也难以找到超越它的概念。
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或多或少还是一种新东西。
这种新东西中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观念和立场,其中又有哪些可供我们参考借鉴,这一切仍然有待于理论界去总结和反省。
笔者不赞同对源于欧美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简单的风格上的抄袭和摹仿,而希望能由后现代建筑及后现代产品设计在西方的早期发展入手,努力挖掘出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一西方设计运动所蕴藏的思想含义。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折衷调和,玩世不恭,没一点正经,但从其思想背景来看,它又是严肃认真的。
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源起于对两个重大时代问题的思考:1、设计如何与传统展开对话;2、艺术及设计如何与消费文化共处。
这两个问题是包豪斯时代的先锋设计师所不曾面对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率先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后又逐渐扩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问题,即所谓后现代问题。
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无力解决后现代问题,却至少敏于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正是后现代设计理念中所包含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的成分。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对话建筑是艺术和设计中对生活影响最大者,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与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指出,“后现代主义最早获得比较直观可信而且有影响力的定义,与文学和哲学并不相干……正是建筑把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拽出云层,带到地上,使之进入了可见的领域”〔1〕。
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著作有: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伟大的美国城市的死与生》(196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奥尔多·罗西(Aldo Rossi)的《城市建筑学》(1966)和哈珊·法西(Hassan Fathy)的《贫民建筑》(1969)。
杜尚作品中的反美学思想

水墨丹青52杜尚作品中的反美学思想■ 吕姣姣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蒋 烨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摘 要〕马塞尔·杜尚是二十世纪西方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创作理念和思想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泉》为例,分析杜尚的创作理念与美学思想,以及这一思想的变化对后来的艺术观念所产生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杜尚;反美学;《泉》一、杜尚的艺术生涯马塞尔·杜尚(1887-1968年),出生于法国,1954年加入美国国籍。
他是纽约达达主义团体的核心人物。
由于西方的后现代艺术各流派,深受杜尚绘画思想的影响,因此有人说“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关键。
”杜尚的艺术生涯初始可谓是一帆风顺。
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外祖父在当时是一位名声大噪的版画家,同时他还有两位沉迷于绘画的哥哥,因此这都为杜尚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杜尚对于艺术创作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在学习绘画期间,他从各个流派中汲取精华,以此扩充自己的绘画技能,但却从不让自己归属于任何一个流派。
对杜尚而言,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就是《泉》这件作品。
在1917年,这件作品完全是惊世骇俗的,根本不能被人所理解。
杜尚将这件作品匿名送往“独立艺术家协会”,这家协会的宗旨旨在扶持新艺术。
杜尚作为这个展览的组织者之一,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美国现代艺术家们却接受不了这件作品,认为小便池是一件现成品,无艺术家创作的痕迹,并且小便池被认为是低俗的,然而却被拿来当作艺术,这个玩笑开得实在是太过火了。
因此,这件作品毋庸置疑遭到评论家们的否决。
这一事件对于杜尚而言,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从此,他游离在各个流派的边缘不再参与其中,并对任何流派和组织都失去兴趣。
二、以《泉》为例分析杜尚作品中所体现的反美学思想杜尚的作品《泉》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件作品是杜尚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杜尚最出名的现成品。
这件作品由于它的超前性,超越了当时人们所能欣赏的能力,因此并未得到重视,反而遭受了猛烈的抨击。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是研究现代主义电影之后的电影美学思潮和倾向的批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危机和动荡的时代,嬉皮士、反文化和性解放思潮的泛滥,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反抗和精神上的混乱。
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美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概括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流行性、短暂性、可消费性、低成本、批量生产、青春性、诙谐、性感、炫奇弄巧、魅惑力和商业化。
尽管电影中的“后现代”概念与“现代”概念的界线十分难以确定,因为电影艺术自身就是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但是,与现代主义电影迥然不同的另类电影为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提供了研究的对象。
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传统艺术电影的深度思考,以消费主义姿态拼贴五花八门的艺术技巧和手段,从蒙太奇转向拼贴的电影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标志。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认为,1968年后的法国电影,尤其是戈达尔的影片和德国导演让—玛丽·斯特劳布的若干影片,已经包含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反叛精神和若干形式因素,如拼贴、随意插入引文和照片、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直接面对观众宣讲等颠覆传统电影语言的手段。
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也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先声。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电影来势汹涌,后现代电影理论批评方兴未艾。
西班牙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法国“新新浪潮”代表吕克·贝松、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新流行派”扬·库南,美国的大卫·林奇、昆廷·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采用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混杂的拼贴方式、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反讽和滑稽模仿手法,所有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极力推崇的手段。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活在艺术家中,我们很难找到⼀个⽐杜尚活得更⾃由、更精彩、更诗意的⼈,他给世⼈留下的最好的作品,不是他的画,⽽是他的⽣活。
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20世纪艺术最伟⼤的开拓者, 出⽣在法国诺曼底⼩镇薄兰维勒。
⼆⼗来岁已成为巴黎绘画界的先锋派画家之⼀,名列1912年第⼀本介绍⽴体主义的书中。
1954年⼊美国籍。
他的出现改变了西⽅现代艺术的进程。
他改变了从印象派以来艺术重视视觉性的观念,语⾔,思维和视觉动作交互作⽤成为可能。
他灵活运⽤新的⼼理、⽣理的表現素材,可以说,西⽅现代艺术,尤其是第⼆次世界⼤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进⾏的。
他是⼆⼗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是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物和创始⼈之⼀,被誉为当代艺术的守护神。
但其实杜尚不属于任何帮派,因为他⼀⽣都在追求⾃由,真正⼼灵的⾃由。
是当代艺术,最后都会做成统治和奴役⼈的权威,剥夺⼈的⼼灵⾃由。
从此他不再作画,只是独⾃探索⽤其他⼿段表达⾃⼰对艺术的看法:艺术可以是⾮艺术;⼈应该对“艺术”具备平常⼼,把艺术和⼈类的其他活动等同看待。
唯有如此,⼈才能在精神上真正获得⾃由。
杜尚对艺术权威的否定和不恭敬,最典型地体现在两件作品中:⼀是给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画胡须(⼜名《L .H .O .O .Q 》);⼆是在⼩便池签上名作为他的作品《泉》。
这两件作品都出现在1920年前,那时,变艺术为⾮艺术的思想并不能为⼈理解和接受,因此,杜尚在近40年的时间⾥默默⽆闻,很少露⾯,也很少做作品,只以下棋⾃娱。
直到1958年后,随着波普艺术(⼀种拿⽇常俗物当艺术品的流派)出现,杜尚才重新被“发现”,他的反艺术思想迅速成为西⽅当代艺术的主流,造就了⽆权威⽆领导风格的后现代艺术的开放局⾯。
杜尚的很多惊世骇俗⾔论⼀直为⼈津津乐道,甚⾄奉为圭臬。
赚钱⼈都会⾃⼰都不知道⾃⼰是怎么活的。
我每个⽉的进项不多,那真是⼀种道地的波西⽶亚式的⽣活,带点虚饰,你愿意的话还可以说是奢华的,但⽆论怎么说那还是波西⽶亚式的⽣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杜尚把卫浴商店买来的“小 便器”放进艺术馆。取消了 “艺术床”和“实用床”的 界限,等于把艺术的地位提 高了一步——而与他差不多 同时期的毕加索的所有作品 ,还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模 仿生活。
后来,他干脆不再做任何具像物体,而只想概 念,等于又取消了艺术和概念之间的界限,把 艺术提高到可以和哲学比肩的高度。
• 他在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 印刷品)上,用铅笔画上山羊 胡子,并且在下面写上 "L· O· Q"(意为"她的屁股 H· O· 热烘烘")。这一对待"经典名 作"的态度立刻遭到了传统艺术 卫道士们的大力抨击。 • 然而,杜尚提出的问题是:为 什么我们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 看"大师"们的作品?如果我们 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 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 只有受到"高贵"的奴役。
• .
同样的,没有笔触,没有激情, 也看不到传统绘画的惯用色彩, 人们无法用以往的标准对其进行 描述或者批评。 用画笔,调色板,松节油的观念 已经从杜尚的生命中消失,它是 对所有美学的否定。 “艺术应该服务于思想的,而 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 样服务于视觉”
《被光棍们剥光衣服的新娘》
“现成品”是指选取日常生活 用品或废旧物品制成的艺术品。 杜尚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体 本身内在的固有属性;是艺术 家本人通过先占了这一个(或 任何一个)物体,将它放在特 定位置上,才将它变为艺术品-成为一个艺术品关键不在“为 什么”,而在“在哪里”。
•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杜尚重画过的《蒙娜丽莎》 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这也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另辟 一条幽径,70、80年代有许多艺术家用重画的方式 来进行创作。所以杜尚的意义在于,他对艺术的边 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视角 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而他的现成品艺术也 突出了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楼的裸女》
《新娘》
• 运用枯索幽暗的颜色 ,密集的线条表现毫 无生气和美感的画面 。与此同时,以机器 入画,使画面近似于 机器制图,没有笔触 ,没有光和影的关系 ,更不关涉艺术的意 境。
《下棋者的肖像》
从1915年到1923年,杜尚从容不迫地完成 了一幅高三米的代表作,这是第一幅在透 明玻璃板上组合的作品,用坚固涂料把上 了颜色的锡片固定的玻璃板上.
• 杜尚放弃手动作画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改为采 用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具稍加处理、签上自己的名 字当作艺术品,以此来揶揄传统艺术中的美学和 趣味。现成品艺术否定了传统美学表现,强调艺 术家对其艺术品的精神赋予,这种精神带有强烈 的艺术家个人的精神人格
• 他第一件现成品作品 《自行车轮》(1913 )就是一只安装在垫 凳上的车轮。这种嘲 这种嘲弄审美原则、 赞扬荒唐行为、宣传 反艺术的态度对后来 的艺术思想有特别重 要的影响。
1913:叛离流行艺术观的开始。停止创作传统 手段的油画和素描,离开巴黎的艺术家圈子, 做图书管理员,在艺术上开始转向机械的描绘 手段,作一些类似科学的设计。
继续构思他的《新娘》(后来以《大玻璃》 闻名,因为此画是画在玻璃上的)。做了《三 个标准的终止》表现了对科学度量标准的嘲弄 意味。同年还做了用自行车轮固定在凳子上的 雕塑,这是现成品的开始。送军械库画展的作 品反应强烈,参展的四张画全被卖出去了
自古以来,艺术家都 低人一等,供人消遣 取乐,不是商业利益 的工具,就是政治野 心的奴仆。杜尚虽不 是第一个为艺术辩护 的人,但他是有史以 来最成功的一个。柏 拉图以哲学为王,杜 尚以艺术为王
Thank you!
1909:以类似塞尚的风格画人像和裸体,到 1910年渐渐转向野兽派那种比较自由的表现风 格。第一次参加巴黎的独立沙龙展览,在星期天 常去他哥哥的住处参加一些艺术家、诗人的聚会。 在那里他知道了立体主义。
1910:这一年中画了好些重要的早期作品。
1911:开始画立体主义风格的画。比较强调单 个的形体处在运动中的重叠形象。这类作品开 始在巴黎和里昂展出。开始画关于“下棋”主 题的习作。动手画《下楼的女人》;为哥哥画 《咖啡磨》——第一次用机器人画。
《泉》被送到1917年的美国独立艺 术家展览,在当时的情况下,毫无 疑问地被主办方拒绝展出。
与柏拉图的关系
3
WHAT YOU ARE
•
柏拉图的“床喻”,被杜尚的“小便器”消解了 个一干二净。
• 床喻的大意是说,“床”的概念(Idea)是至上 的,模仿床这个概念造出“实用床”位居其次, 而模仿实用床所绘制的供消遣的“艺术床”为最 次。柏拉图把艺术家贬为最低等。这个模仿的模 仿的说法,统治了西方世界两千年。
1912:创作他重要的油画作品的最后一年。 7、8月访慕尼黑,开始画《新娘,甚至被 光棍们剥光了衣服》的草图。 他的作品《下楼的女人》被“独立画展” 拒绝。但后来在他哥哥组织的立体主义展 览上展出。同年,美国画家帕克来巴黎为 军械库画展选画,选了《下楼的女人》。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被梅景其和格莱兹写进 他们编写的《立体主义》的书中。
马塞尔. 杜尚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To View This Presentation
马塞尔.杜尚
1887年7月28日生于德国薄兰韦勒 1968年10月2日逝世 中文名:亨利.罗贝尔.马塞尔.迪尚
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5 人生经历
1904:中学毕业,到巴黎和他哥哥在一起, 迸朱丽亚艺术学院学习。到1905年7月离开 朱丽亚艺术学院。开始用后期印象派风格画 家庭成员、朋友和风景。
2
艺术观点 Point of view
艺术观点
“杜尚一个人引发了一场运动--这是一个真正的 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 以从他那里得到灵”--------得库宁
与别人本质不同的是,杜尚 是非功利的,不搞运动,不 建派系,把艺术看作只不过 是人生的一部分内容,他的 否定一切是为了呈现一种自 由的人生境界,他是一个所 谓蔑视艺术,而把生活作为 唯一艺术品的人。
• •
他将它署名“R.Mutt”。 他只是想把一个新的思想提供出来:
• 生活中任何一件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 新的地方,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和全新 观看的角度后,原来的作用便消失了, 意义也改变了。在他看来艺术可以是随 便什么东西,艺术并不崇高,不值得我 们对它有太高的推崇,也没有什么美与 丑的界限,没有所谓的欣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