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个规范”3运行规范

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个规范”3运行规范

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规范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水利(水务)局2016 年12 月编写人员主编:王国荣副主编:尹培强贾海峰张旭朱光灿王华成贡瑞金编写人员:贾海峰孙朝霞张旭李广贺朱光灿苏思慧张芳王华成李兰娟覃榴滨贡瑞金马奕陈江冷丽敏李友军宋晓恒张杨沈瑜前言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根据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术语和定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运行管理原则、模式及经费,运行管理单位的基本要求,安全运行管理,运行环境管理,运行维护监管考核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范适用于规范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也可供其他地区或单位参考和借鉴。

本规范由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水利(水务)局组织编制,由苏州市水利(水务)局发布并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苏州市水利(水务)局联系。

本规范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苏州市供排水管理处。

目录前言 (I)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编制依据.................................................................................................1...2. 术语和定义 (5)3. 相关职能部门职责 (7)4. 运行管理原则、模式及经费 (9)4.1 运行管理原则.........................................................................................9...4.2 运行管理模式.........................................................................................9...4.3 运行维护经费.........................................................................................9...5. 运行管理单位的基本要求 (11)5.1 运行管理单位的基本条件与职责........................................................1 15.2 设施运行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25.3 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1 35.4 巡检及信息化管理...............................................................................3 3.5.5 运行维护档案资料建立与管理 (43)5.6 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制度........................................................................4 46. 安全运行管理 (46)6.1 人员安全管理.......................................................................................4 6.6.2 设施安全管理.......................................................................................47.6.3 监控仪表的安全管理............................................................................4 86.4 化验室和药剂储存...............................................................................4 8.6.5 消防器材安全管理...............................................................................4 9.7. 运行环境管理 (50)7.1 雨洪防治措施.......................................................................................5 0.7.2 恶臭防治...............................................................................................5 0.7.3 噪声防治...............................................................................................5 1.7.4 固体废弃物管理...................................................................................5 1.7.5 环境卫生管理.......................................................................................5 1.7.6 应急管理...............................................................................................5 2.8. 运行维护监管考核 (53)附录 (54)附录 1 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54)附录 2 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考核标准(试行)......................................................................................................................5..7..附录3 苏州市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6..1..附录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64)1. 总则1.1 编制目的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模式众多,运行维护的责任不易有效落实,部分地区治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运行率偏低,运行管理人员也存在“对工艺运行及处理设施不熟悉、不专业”的情况。

2024年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规程(三篇)

2024年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规程(三篇)

2024年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规程1、根据来水量及设计工艺参数,进水要相对均匀,减少冲击负荷。

2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保证处理排水水质达标。

3、曝气池出口溶解氧宜为2mg/l左右。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夜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当冬季水温低时,应采取提高污泥浓度、增长污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6、曝气反应综合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正常。

2024年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规程(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保障环境水质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

第三条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生物处理废水的设施,通过生物接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第四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前应进行预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等步骤。

第七条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第八条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环保主管部门的审批。

第二章设施和设备管理第九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施和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选型和安装。

第十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修、维护,并做好完好记录。

第十一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积存的污泥和杂物。

第三章操作管理第十二条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期间应严格控制进水量和水质,避免过载和污染。

第十三条进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应定期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第十四条生物接触氧化池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第十五条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期间应控制好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含量,提供适宜的生物环境。

禽畜屠宰场所废水环保处理技术交底

禽畜屠宰场所废水环保处理技术交底

禽畜屠宰场所废水环保处理技术交底1.概述生猪屠宰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含量较高,极易腐败,使接纳的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缺氧,还会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污水中带有令人不适的血红色和使人厌恶的腥臭味,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污水处理站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保证屠宰加工厂污水处理后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

1.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资料(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8)《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2(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2 设计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

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

(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本着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管理维修方便、基建投资费和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无二次环境污染和资源再利用的原则。

(3) 积极稳妥的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4)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及运行成本。

(5) 采用先进的、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指单位时间通入气体量与单位时间进水量的体积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1 填充比 Bio-media /carrier filling ratio
指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体积与池体有效容积的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2 预处理 Pretreatment
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化要求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生物接触氧化池 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水解酸化、气浮、均质、混凝沉淀、厌氧等工艺。 3.13 前处理 Front process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5.1.1.5 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 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5.1.1.6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 GB50014 的有关规定。 5.1.1.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5 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
5.1 设计水量 5.1.1 城镇污水设计流量 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1)计算。
式中:
Qdr = Qd + Qm …………………………………………(1)
Qdr ——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d —— 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
Qm —— 设计工业废水量,L/s。
HJ/T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6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其技术原理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填充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注:(1)餐厅含油污水必须先经隔油池处理后(油≤30mg/L),才能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2) 医疗污水必须消毒后才能外排,普通生活污水处理可以省去消毒工艺。

2、工艺说明污水由化粪池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若是新型的三格化粪池,第三格不含大型颗粒物,可以省去调节池和格栅井,直接从化粪池取水。

),进行均质均量,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3、工艺设施(1)格栅井设置目的: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机械框式.若水量较大(〉200吨/天),宜采用机械格栅。

(2)调节池设置目的: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且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3)调节池提升水泵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排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1、工艺流程见下图:经处理后的餐饮污水2、工艺说明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预曝气系统,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初沉池沉淀,废水自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3、工艺设施(1)格栅井设置目的: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机械框式。

(2)调节池设置目的: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并设置预曝气系统,用于充氧搅拌,以防止污水中悬浮颗粒沉淀而发臭,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调节池设计为钢筋砼结构。

(3)调节池提升水泵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潜污泵设置二台,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4)沉淀池设置目的: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篇一:生物接触氧化池规范6.9.1 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

6.9.2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

6.9.3 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宜经沉淀处理。

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设调节池。

6.9.4 生物膜法的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

生物接触氧化池6.9.5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确定采用一段式或二段式。

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有效水深宜为3~5m。

生物接触氧化池不易少于两个,每池可分为两室。

6.9.6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可采用全池布置(底部进水、进气)、两侧布置(中心进水、底部进水)或单侧布置(侧部进气、上部进水),填料应分层安装。

6.9.7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质轻、高强度、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填料。

6.9.8 宜根据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的布置形式布置曝气装置。

底部全池曝气时,气水比宜为8:1。

6.9.9 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应防止短流,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

6.9.10 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设置排泥和放空设施。

6.9.1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根据实验资料确定,无实验资料时,33碳氧化宜为2.0~5.0kgBOD5/(m·d),碳氧化/硝化宜为0.2~2.0 kgBOD5/(m·d)。

篇二: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一、前言................................................................................................. . (3)1.1 制革工艺简介................................................................................................. (3)1.2 生物接触氧化法................................................................................................. .. (4)二、设计任务................................................................................................. .. (4)三、工艺流程选择................................................................................................. (5)3.1工艺流程图................................................................................................. .. (5)3.2工艺流程说明................................................................................................. . (5)四、设计说明................................................................................................. .. (6)五、工艺设备计算................................................................................................. (6)5.1生物接触氧化池池体的设计................................................................................................. . (7)5.1.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即填料体积)(V) (7)5.1.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总面积(A)和池数(N) (7)5.1.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深(h)........................................................................................... . (7)5.1.4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t) (8)5.2 供气系统的设计................................................................................................. .. (8)5.2.1需氧量(Oa)........................................................................................ .. (8)5.2.2供气量(Qa)........................................................................................ .. (8)5.2.3布气器设计................................................................................................. . (9)5.3 二沉池的计算................................................................................................. . (10)5.3.1沉淀区表面积(A).......................................................................................... (10)5.3.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10)5.3.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0)5.3.4沉淀池总长度(L)........................................................................................... (10)5.3.5沉淀区的总宽度(B)........................................................................................... .. (10)5.3.6污泥斗的容积(V).......................................................................................... ........ (11)5.3.7沉淀池的总高度(H).......................................................................................... (11)六、主要构筑物图................................................................................................. . (12)七、小结................................................................................................. .. (13)八、参考文献................................................................................................. (13)九、图纸附件................................................................................................. (13)一、前言1.1 制革工艺简介皮革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由于其独特的卫生性能和力学性能,特别适合于穿、用等方面,备受人们青睐。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质量,使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类似的工业废水处理可参照执行。

1.0.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和其它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一般规定2.0.1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前,应经过格栅、沉砂、初沉处理。

当进水水质和或水量波动大时,宜设均化设备。

2.0.2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宜采用二段式,即第一段接触氧化→第一段接触沉淀→第二段接触氧化→第二段接触沉淀。

2.0.3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中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两个〈格〉,且按并联系列设计。

3.生物接触氧化池3.1一般规定3.1.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

其长宽比宜采用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2。

3.1.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

其中,构造层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2.5~3.5m,稳水层高宜采用0.4~0.5m,超高不宜小于0.5m。

3.1.3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

导流槽和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

导流墙下沿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0.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4m。

3.1.4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

3.1.5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水平误差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3.1.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

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0~3.0l/(s.m)。

3.1.7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设放空设施。

3.1.8当生物接触氧化池表面可能产生大量生物泡沐时,应有消除泡沐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二〇一〇年目 次1 任务来源 (1)2 标准制定必要性 (1)3 主要工作过程 (1)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2)5 同类工程现状调研 (3)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13)7 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24)8 标准实施建议 (24)《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2008年,环境保护部下达了《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其中提出了制定《污水生物膜法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接触氧化法》(项目编号368号)行业标准的任务。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承担该标准的编制工作。

参编单位有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和杭州天宇环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2标准制定必要性本规范编制的主要目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构建国家环境技术指导体系,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为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建造和运行维护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编制的作用及意义:接触氧化工艺目前在我国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很多管理部门、设计部门、技术研究单位,在从事氧化接触法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比较完备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用以指导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

据调查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范指导,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设施运行管理方面都在工艺方法正确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投入巨资建设起来的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效能。

因而,总结国内外接触氧化法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经验,编制接触氧化法技术规范,对正确应用和科学管理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站)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规范的制定使基于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从建设到运行全过程能够有一个技术规范进行控制,对于保证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接触氧化工艺的稳定运行,以及保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序监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本规范的编写也是废水处理工艺方法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主要工作过程2008年9月10日成立课题编制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调研开始,重点对国内外生物接触氧化法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和工程实例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编制了《规范编制大纲》和《规范开题报告》。

2009年1月12日在环保部召开了《污水生物膜法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接触氧化法》开题论证会,会议建议将规范名称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工程技术规范》。

于2010年1月完成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程技术规范》初稿和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于2010年5月并向环保部提交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我国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技术相关标准现在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CECS 128:200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CECS 128:2001)》是国内唯一专门针对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设计规范,主编单位为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该规范的特点如下:1)该规程适用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

2)该规范主要包括总则、一般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接触沉淀池、接触氧化系统流程等内容。

3)设计中主要集中在去除有机物,而没有关于脱氮除磷方面的设计内容。

4)计算池容时需要的有机容积负荷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的,但该经验公式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废水、不同填料的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偏差。

5)有关填料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炉渣、蜂窝填料等固定填料上,没有涉及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填料,另外还没有对填料的安装方式进行论述。

6)曝气的设计只是给出了气水比和曝气强度等几个经验参数,而没有采用理论计算,此外也没有考虑填料对曝气的强化效果。

7)接触氧化池出水的固液分离只推荐了接触沉淀法。

8)该规范是一个设计规范,不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工程技术的检测与控制、施工与验收和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总的来讲该规范编制的时间较早,有关的设计内容较为简单,已经不适合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该规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编单位为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室外排水的工程设计。

在该规范中只是把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一个单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无法成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以下简称接触氧化法)及其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检测和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完整的工程技术规范,也无法作为相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主编单位是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要汇总了城镇排水设计的有关方法和数据。

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类似,在该手册中只是把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一个单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无法成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及其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检测和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完整的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编制以国家环境保护现有法律、法规、标准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水处理行业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手册,结合国内外有关接触氧化法建设运行的文献以及调研取得的国内接触氧化法工艺系统运行情况数据资料,总结编制了本标准。

5同类工程现状调研A. 江苏省某印染废水处理厂1.工程概况江苏省某污水处理厂是一家为为解决当地多家大规模印染企业搬迁而带来的污水排放问题而建设的一个规模为15000吨/日的印染污水处理工程。

其中最大一家的印染企业以涤纶化纤产品印染为主。

涤纶化纤在精炼过程中排放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水中含纯碱、洗剂、保险粉等。

涤纶化纤织物精炼后即进行染色,采用分散染料及活性染料。

涤纶仿真丝绸产品使用了碱减量工艺,碱减量工艺中产生一定量的较高浓度的废水,由于含有相当量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差。

鉴于碱减量工段废水对污水处理厂影响较大,印染企业应该采取回收、回用废碱液,或者对碱减量工段废水进行单独的预处理,然后才和其它废水一起送至污水处理厂。

2.设计进出水水质内容 COD Cr (mg/l) BOD5(mg/l)SS(mg/l)色度(倍)pH NH3-N 进水水质 1400~1500 350 400 400 10~11出水水质 ≤100 ≤25 ≤70 ≤40 6-9 ≤15 出水排放水质采用《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新建企业一级标准3.废水特性及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染料、浆料、化学助剂等,分析其污水特点,主要为如下方面:1)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因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化学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增加了处理难度。

2)由于污水来自不同厂家,各厂家使用了不同的染料、不同的助剂,所以污水水质复杂。

且BOD5/CODcr值偏低(仅为0.25左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BOD5/COD Cr值提高到0.35左右或更多,以利于生化处理。

3)色度高,因此需选用有利于脱色的处理工艺。

4)水质、水量波动大,因此所选择的工艺一定要有适应水质、水量负荷变化的能力。

5)污水偏碱性,需工艺调整pH值。

6)污水中所含营养物不充分,氮磷的含量较少,可适当考虑在调试阶段投加营养盐,正常运行时较少投加营养盐。

4.处理工艺流程方框图5. 主要设计参数及计算5.1水量设计污水量Q=15000m3/d、变化系数K总=1.6、最大设计流量Qmax=1000m3/h、平均设计流量Q ave=625m3/h。

5.2前处理z格栅:设计流量Qmax=1000m3/h;栅条间隙b=5mm。

z调节池:停留时间t=5h;搅拌功率:3.85W/m3有效池容。

5.3预处理z一级反应池:反应时间t=15min。

z一级沉淀池:有效停留时间t=3h;表面负荷:1.0m3/m2·h。

z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t=14h;填料种类:悬挂式弹性填料;填料填充率:50%;搅拌功率:3.77W/m3有效池容。

5.4生化处理z设计条件:接触氧化池并联设计为2座,有效水深5.2m,超高0.8m,填料高度为3m。

采用接触氧化和活性污泥结合工艺。

设计流量:Q=625m3/d;接触氧化池设计进水BOD5:S0=330mg/l;接触氧化池设计出水BOD5:S e=30mg/l;填料负荷:Mc=1.2kgBOD/m3填料.d;填料的填充率:η=57.7%;z池容计算:V=Q(S0-S e)/Mc/η = 625*24*330/1.2/0.577/1000=7149 m3单池池容=7149/2=3574 m3说明:当去除率大于90%,可不计出水的BOD5根据平面布置,单池的尺寸为30×24×6m,单池有效容积为3750m3,总有效容积为7500m3。

z需氧量计算:假设:悬浮物污泥浓度MLSS=3.5g/l; 污泥产率Y=0.2khVSS/kgBOD; 氧利用率η=16%;a=1.47;c=1.42;不考虑硝化和反硝化O2 = 0.001aQ(So-Se)-c△Xv+b[0.001Q(Nk-Nke)-0.12△Xv]-0.62b[0.001Q(Nt-Nke-Noe)-0.12△Xv)=0.001*1.47*15000*(330-33)-1.42*0.2*15000*(330-33)= 5100Kg/d计算结果:标准需氧量Os:7777Kg/d;空气量=7233Nm3/h;气水比=11.65.5二沉池z有效停留时间t=2.5h;表面负荷:1.0m3/m2·h;污泥回流比:100%5.6深度处理z三级反应池:反应时间t=17minz三级沉淀池:有效停留时间t=2.8h;表面负荷:0.8m3/m2·h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6. 主要构筑物序号 名 称 尺 寸 数量 结构形式1 格栅井 4.5×1.1×1.5=7.42m3 1 钢筋砼2 调节池 24×33×4.5=3564m3 1 钢筋砼3 反应池 7.5×5×6=225m3 1 钢筋砼4 一沉池 Φ20×4.8 2 钢筋砼5 水解酸化池 32×24×6.5=4992m3 2 钢筋砼6 好氧生化池 30×24×6=4320 m3 2 钢筋砼7 二沉池 Ф20 ×3.6 2 钢筋砼8 污泥井 6×3×4=72m3 1 钢筋砼9 反应池 10×6×4=240m3 1 钢筋砼10 三沉池 Ф22m×3.3 2 钢筋砼11 清水池 4×4×3.5=56m3 1 钢筋砼12 污泥浓缩池 Ф14×4.5 1 钢筋砼13 初沉加药间 10×8=80m2 1 钢构14 混凝加药间 8×4=32㎡ 1 钢构15 贮药池 8×4×3=96m3 1 钢筋砼16 鼓风机房 18×9=162m2 1 框架17 脱水机房 12×24=288m2 1 框架18 综合楼 119 配电室 18×7.5=135m2 1 砖混20 仓库、机修、车库 6×8=48m2 1 砖混21 门卫间 5×3=15m2 1 砖混22 厂内污水提升 4×4×4=64 m3 1 钢筋砼23 厂内雨水提升 4×4×4=64 m3 1 钢筋砼7. 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数量备注机械设备格栅井1旋转格栅除污机XG800 Q=1000m3/hN=2.2Kw台 1调节池2调节池提升泵WQ4210-453-200 Q=310m3/h H=7m N=7.5Kw套 32用1备3 潜水搅拌机 QJB4/8-640/3 N=4Kw台 3一沉池4 半桥式刮泥机 BZG20 N=0.55Kw 2水解酸化池5 弹性立体填料 m324006 潜水搅拌机QJB5.5/8-640/3-232N=5.5Kw台 6 好氧生化池7 弹性填料 m310008 膜片式曝气器 供气量3.0m3/h 只 5200二沉池序号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数量备注 9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BZG20D=20 N=0.55Kw 台 2 污泥井10污泥回流泵WQ4210-652-200 Q=310m3/h H=4.5mN=5.5Kw套 32用1备三沉池11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BZG22D=22 N=0.55Kw 台 2 污泥浓缩池12中心传动悬挂式浓缩机ZXN14 台 1 清水池13 清水泵IS65-40-200 N=7.5KwQ=25 m3/h H=50m 2用于带机初沉加药间14 加药泵 32FZB-18 Q=5 m3/h 台 2 1用1备15 搅拌器 JBJ-450 台 2混凝加药间16 加药计量泵GM500Q=0~500 L/ h H=0.5MpaN=0.55Kw台 3 2用1备 鼓风机房17 鼓风机C130-1.65 风量Q=130m3/min升压H=6500mmH2ON=200Kw台 2 1用1备18 轴流风机DZ-13-5C 风量Q=9500m3/min升压H=218PaN=0.75Kw台 2号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数量备注 污泥脱水机房19带式压滤脱水机DY2000 带宽2mN=3.75Kw台 220 溶药装置RYJ300N=0.75 Kw套 221 加药泵 G35 台 222 絮凝搅拌罐 XN460 台 223皮带输送器(水平)PT-03L=12m N=4Kw 台 124皮带输送器(倾斜)PD-03L=8m N=3Kw 台 125 螺杆泵G60-1AQ=11.8m3/h H=30mN=4Kw台 2污水提升泵房26污水泵100WQ/C472/4 Q=50~130m3/hH=12~5m N=4Kw台 2 1用1备 雨水提升泵房27污水泵WQ2260-428 Q=160~420m3/hH=12~6m N=11Kw台 2电气设备28 高压供电系统 套 1当地供电部门负责29 风机启动柜(软启) GGD 台 330 脱水机柜 非标 台 231 低压柜 非标 台 1532 电容补偿柜 台 232 小计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数量备注号自动仪表33 液位控制仪 套 4B. 河北省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1.工程概况河北省某经济开发区污水厂主要接纳开发区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厂区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比例为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