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白茶 理性发展白茶
白茶专业的知识点和技巧

白茶专业的知识点和技巧一、什么是白茶,它有什么特点白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制法独特,不揉不捻,属微发酵茶。
人们在采摘茶叶的时候多数是采摘芽叶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叶子。
白茶最大的特点是毫色银白,芽头肥壮,身披银毫,滋味鲜醇。
白茶的主要品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二、白茶的历史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
当时宋代的皇家茶园是设在福建北苑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建瓯地区),书中所载的白茶并非人为种植,而是野生的白茶。
而白茶的生产是源于清嘉庆年间(约1769年),茶农们将茶芽制成银针,而到了1885年时,改用福鼎生长的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茶品。
现白茶主产自与福建一带。
三、白茶的品类白茶根据地区、树种及采摘标准的不同,我们可将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种。
1.何为芽茶?从名称上便能看出来,是指以鲜嫩新芽制成的茶,这种茶品质十分好,白毫银针就属于芽茶的一种。
白毫银针:形状似针、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因而命名白毫银针,香气清鲜,滋味鲜爽。
2.何为叶茶?叶茶是指采摘白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
例如白牡丹、寿眉(贡眉)就属于这一类。
白牡丹: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芽头饱满且茶毫显著,毫心肥壮,色泽灰绿,香气浓郁,鲜嫩草香夹杂着芬芳花香。
其滋味更是鲜嫩爽口、醇厚甘甜。
寿眉(贡眉):多为一芽多叶,毫心稀露,叶片偏大,较之上乘的称为贡眉,一芽两三叶,毫心多而肥壮,叶张幼。
香气悠长,口感醇厚,回甘明显。
四、白茶制作工艺目前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工艺,另外一种是新工艺白茶。
本文主要说说白茶的传统工艺。
利用传统工艺制作白茶,主要的流程有:采摘、摊晾、萎凋、日晒、烘干等。
这个过程中不揉不捻,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茶叶的自然性及完整度。
五、白茶的功效白茶保健功效之强大,相信各位都有所耳闻。
快速了解白茶知识点总结

快速了解白茶知识点总结
一、白茶的起源历史
白茶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据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唐代就已经有了白茶的存在。
在宋代,白茶开始流传到其他地区,并成为皇室贡品。
白茶因其产量稀少、工艺独特而备
受珍视。
二、白茶的种类
白茶有多个种类,其中以福建省产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最为著名。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以嫩芽为原料,外形修长挺拔,毫芽白毫显露,冲泡后汤色清澈,回甘悠长;白牡丹
则是选用芽头、叶梢等加工而成,外形饱满,口感丰润。
三、白茶的生产工艺
白茶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干燥等步骤。
白毫银针采用的是芽头,
所以采摘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清晨露珠未干前进行采摘,保持芽头的嫩绿和完整。
采
摘后将茶叶进行萎凋,然后自然干燥即可。
四、白茶的保健功效
白茶被誉为“长寿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首先,白茶中富含茶多酚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于抗氧化、延缓衰老有显著效果。
其次,白茶中的咖啡因和氨基酸有助于提神醒脑,增
强注意力。
此外,白茶还有利尿、降脂、减肥、抗菌等功效。
综上所述,白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价值的茶类,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您对
白茶感兴趣,不妨选择一些优质的白茶品尝一番,体验其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效。
白茶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

白茶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引言白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白茶产业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白茶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为白茶行业的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1. 白茶市场现状分析1.1 白茶品牌的多样性目前,中国的白茶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品牌。
其中,以福建省为主产区的白茶最为著名,如“白牡丹”、“寿眉”等。
同时,浙江、江西等地也有自己的白茶品牌。
市场上的白茶品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于品质、口感等方面的需求。
1.2 白茶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度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白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国内市场上,白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中国白茶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1.3 白茶产品创新近年来,白茶行业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的白茶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将白茶与其他食材结合,推出白茶饼干、白茶巧克力等休闲食品。
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丰富了白茶行业的产品线。
2. 白茶行业的发展前景2.1 白茶的健康效益备受关注白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健康功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白茶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未来,白茶行业有望在健康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2.2 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白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溯与传承已成为热门话题。
未来,白茶行业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白茶文化的内涵,推动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从而提升白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3 白茶旅游的发展潜力福建等地的白茶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逐渐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
白茶产区可以通过开展茶园旅游、茶文化体验等形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刺激当地白茶产业的发展。
发展白茶的积极意义

发展白茶的积极意义一、引言白茶是中国传统茶叶的一种,以福建白茶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白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 白茶产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白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包括采摘、加工等环节。
这就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同时,在白茶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等措施,这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白茶销售带动当地商业发展随着白茶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关注白茶产业。
他们通过采购和销售等方式参与到白茶产业中来,推动了当地商业的繁荣发展。
三、提高居民收入1. 带动农民增收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产品,白茶的价格相对较高。
因此,参与白茶产业的农民可以通过销售白茶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这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福建省南安市是中国著名的白茶产区之一,这里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风光优美的景点。
随着白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前来南安观光旅游,并在此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如白茶、土特产等。
这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旅游收益。
四、保护生态环境1. 白茶种植有利于土壤改良福建南安市是一个山区地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但是,在白茶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等措施,这就促进了当地土壤质量的提高。
2. 白茶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福建南安市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域,气候湿润,雨水充沛。
在白茶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度,这就有利于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
五、结论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不断提高,白茶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白茶产业的支持和推广,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白茶的心得体会

白茶的心得体会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以其鲜香的口感和独特的功效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作为一名茶叶爱好者,我对白茶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白茶的心得体会。
一、白茶的历史白茶是中国的传统名茶,起源于唐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著称,采用早春一芽一叶的嫩芽,经过采摘、晒青、杀青等工艺加工而成。
白茶的名字来源于其茶叶的白毫,制作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发酵处理,因此茶汤呈现出浅黄色,清新怡人。
二、白茶的品种白茶主要有三种常见的品种,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茶。
其中,白毫银针是最顶级的白茶,采用的是茶树的嫩芽,外形如银针般细长,色泽明亮。
白牡丹是以嫩芽与叶子混合制作而成,呈现出白茶独特的叶形,茶汤醇厚芬芳。
寿眉茶则是采取的是茶树的大叶,因此茶汤较浓郁。
三、白茶的文化内涵白茶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被视为雅致的象征。
它的味道纯净,清新宜人。
饮用白茶时,可以尝觉到自然的甘甜,茶汤的口感柔和,不苦不涩。
同时,白茶还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滋润肌肤、延缓衰老等功效。
因此,白茶在中国被称为“长寿茶”。
四、白茶的冲泡技巧白茶的冲泡技巧也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白茶叶,质量较好的白茶叶色泽鲜亮且具有自然的芳香。
其次,选用透明的茶具,以便观察茶叶展开的情况。
冲泡时,需要控制好水温,白茶适宜用80~90℃的水温冲泡,不宜使用沸水。
最后,瓶杯盖头要盖严,以便在煮茶的过程中保留茶叶的精华。
五、白茶的饮用时机白茶适合各个时段饮用。
清晨醒来时,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白茶,可以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焕发。
下午休息时,品味一杯白茶,可以消除疲劳,放松身心。
晚上睡前,来一杯温热的白茶,可以帮助入眠,改善睡眠质量。
六、白茶的保存方法白茶的保存要注意几点。
首先,白茶宜置于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其次,避免与其他食品或物品放在一起存放,以免受到异味的污染。
白茶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白茶知识点总结大全集一、白茶概述1. 定义白茶是中国传统茶类的一种,是以新鲜嫩叶为原料,经过固化、凋萎、杀青、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茶。
2. 来源白茶产地主要在福建省福州市、宁德市、政和县、浦城县等地,以福建各地的白茶最为著称。
3. 历史白茶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之一,据史料记载,白茶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4. 特点白茶有“色白、味淡、香高、汤清、叶嫩、茶毫”六绝的特点,口感清淡,清香怡人,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二、白茶的品种1. 白牡丹白牡丹是福建福鼎所产的白茶的一种,外形条索紧结,银白色,芽叶肥厚,形如花蕾,白毫显露。
冲泡时,汤色清澈,花香飘逸。
2. 寿眉寿眉是中国白茶的经典之作,又称“白茶之极品”,产地以福建福鼎为主。
寿眉的外形扁平整齐,色泽乌绿有光泽,叶呈丹青复翠翠绿,冲泡时,其茶水清澈明净,叶底干净。
3. 福鼎白茶福鼎白茶是指在福建福鼎地区生产加工的白茶,以其制作工艺独特,茶叶清香鲜爽,受到国内外茶客的喜爱。
福鼎白茶以“银针”、“白牡丹”等为代表。
三、白茶的制作工艺1. 采摘白茶采摘以春天的清晨和正午为最佳时机。
白茶采摘的时候要求采摘不含露水的,茶苗必须是在阳光下凉透的才能采摘。
2. 固化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经过固化,即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不要在强光下晒,根据不同工序来制定不同的装填工艺。
3. 晒青晒青是白茶制作的一个重要步骤,主要是通过晒晾让茶叶自然凋谢,可以减少茶叶中过多的水分,让茶叶呈现出独特的特性。
4. 杀青杀青是通过将鲜叶放置在高温情况下进行处理,使茶叶中的微生物得到一定的控制,防止茶叶自身的发酵现象。
5. 晾晒杀青后的茶叶需要通过晾晒的方式去除残留的水分,使茶叶完全干燥,保持茶叶原有的香气味道。
6. 包装晾晒之后的茶叶需要包装,通常采用纸袋、竹筒和泡制装盒的方式进行包装,以保持茶叶的新鲜。
四、白茶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白茶中富含有效成分,白茶中的多酚化合物及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身体健康。
发展白茶的积极意义

发展白茶的积极意义导言白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产地、制作工艺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于世。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茶文化的兴盛,发展白茶产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健康等多个角度,探讨发展白茶的积极意义。
经济意义1. 创造就业机会发展白茶产业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从茶园的管理到茶叶的生产加工,再到茶叶销售和推广,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
白茶产业的兴起将直接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白茶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茶树种植、茶叶包装、茶叶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将因为白茶的需求而得到提升。
这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助力地方经济的繁荣。
环境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白茶产业可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白茶生产多采用无污染的有机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与其他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相比,白茶的种植能更好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2. 保护传统种植文化白茶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发展白茶产业可以促进传统种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白茶的特殊地域性和产地环境要求也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健康意义1. 丰富的营养成分白茶富含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减缓衰老、抗氧化等。
白茶的独特制作工艺使其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宝贵的保障。
2. 缓解压力和促进健康生活白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等功效,可以缓解因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饮用白茶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推广。
结论发展白茶产业对于经济、环境和健康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同时,白茶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传统种植文化的传承。
饮用白茶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缓解压力和促进健康生活。
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白茶的起源与发展一、白茶的生物特性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
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
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
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
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
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
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
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
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
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
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
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
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
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
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 其特点是鲜叶呈近白色而干茶见不到白色。 史料
所记 的白化 茶有着不 同的品种特性 ,宋子安所说 的 白化茶 , 芽色 白如纸 , 味殊薄 ,非 食茶可 比”宋徽 气 “ ;
3 白化 茶研 究 现状 及进 展
21 0 0年第 2期
蚕桑茶 叶z t  ̄- K
・
2 ’ 7 ・
31 白化茶 的研 究 . 日本 专家 曾对 白化茶遗 传作过 研究 ( 乌屋 尾忠
1 白茶、 白化茶、 安吉 白茶
11 白茶 . 白茶是 我国六 大茶类之一 ,宁德市 以福 鼎为主
的太姥 山周 边茶 区是最 主要 的白茶原产地 。白茶属 微发酵茶 , 是我 国六大 传统茶类 中的珍 稀品种 , 也是 我国独有 的茶类 。其 品质 特征为 : 茶披满 白毫 , 成 十 分素 雅 , 色浅 淡或 初 泡无 色 , 汤 味鲜 醇 、 甜 , 毫 清 有 香。基 本工艺 流程是萎 凋 、 晒干或低 温烘干 , 要求 黄
2c的条件 下不表现返 白特征 , 低于 1℃条件下 , 2l c 在 5
可维持较长 的返 白期 , 势缓慢 。 但长 根据 安吉 白茶 品
市 也有少量生产 。 白茶 的生长特性 判断 , 安吉 白茶属 白化茶 。
有独特的产地 ( 区域) 、独特的品种和独特的加工工
4 种植规格 . 2
栽 培密 度 以行距 10 1 0m 为宜 , 用双 行 双 2 ̄ 3e 采
北× 金矢 绿 、 山馨× 早 金矢绿 的正反交 , 子代分 别都是
7比 1 7比 1 1 、 、5比 1 3比 1的绿 、 、 白叶种 比例 。 白
长条件下 , 年春季新生 叶片呈现 白色或乳 白色 , 每 叶
制 止氧 化 , 不促 进氧化 , 其 自然 变化 , 表性产 也 任 代
品政 和 白牡丹 。因采 用鲜 叶原 料不 同 , 为 : 分 白毫银 针、 白牡丹 、 贡眉 、 寿眉及新工 艺 白茶五种 , 生产 白茶 对 品种 和加 工工艺要 求都十分严格 ,适合制 白茶 的 茶树 品种 为 : 鼎大 白茶 、 福 福鼎 大毫茶 、 和大 白茶 政 和闽北水仙等 。 白茶是历史 名茶 , 是我 国特产 , 也 其 主要产 区在福 建省 福鼎 市 、 和县 , 阳 、 欧等县 政 建 建
之 ,9 9 , 17 )根据薮 北 、 河川獭 、 山馨 、 矢绿 四个 骏 早 金
化程 度越 明显 、 品质越好 。年积 温大 于 50 0 0 %地 区,
不是安吉 白茶栽培的理想区域 ,而在海拔 80 年 0m、
积温 37 0— 380C 0 0  ̄ 区域栽 培 的 白叶 茶 1 , 白 号 其
烷 醇类 轻度 、 延缓 地 自然 氧化 , 既不破 坏酶促作用 而
1 安 吉 白茶 . 3
安 吉 白茶是适制 名优茶 的茶树新 品种 ,原发现
于安吉县海拔 80 0 m的高山上 , 发现时仅存 1 , 株 后 经科技 人员 多年努力 ,无性 繁殖成 功 ,9 8 5月 19 年 被浙江省认定 为省级优 良品种 。安 吉 白茶在 自然生
用 的新 高潮 。
宗所说的白化茶, 叶莹白而薄, 加工困难 , 汤火一 因“ 失则 已变 而为常品”蔡 襄提及 的王 家 白茶 ,向春常 ; “ 造浮屋以障风 日”说明芽叶白化程度高、 , 叶质薄, 对 强风烈 日 等抗逆能力极差;涌溪火青的原茶是叶色 半白半黄的白化茶, 鹿苑茶的原茶芽色白而壮实; 张
脉绿色 , 具有极 高的观 赏价 值。经多 年测定 , 该茶氨 基酸含 量较高 , 白色期 时 , 处 氨基 酸含量 均在 5 %以 上, 最高可达 6 %。 . 研究证实 , 7 安吉 白茶是一 温度敏 感 突变体 , 其返 白表 现受茶芽 萌发期温度 影响 , 当持
续平 均气 温为 l ℃时 ,它表现返 白的特 征 ,在高 于 9
艺 , 开其 中的任何 一环都生产不 出好茶 。 离 12 白化茶 . 白化茶 , 称 白叶茶 , 国茶 史上 被称 为 白茶 , 或 我 是指 叶色 呈 白化变异 的茶树种 质资源及其产 品 。白 化茶 以白叶茶鲜叶 为原料 、采用 绿茶工艺加 工的产
2 白化茶的品质特征
与常规绿茶 感官 品质 比较 ,白化茶突 出的感官
蚕桑茶叶通讯
总第 16 4 期
杨普香 李文金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 究所 300 ) 3 2 3
白化 茶在我 国 已有 100多年 的历 史 , 2 世 0 而 O
纪 8 年代初发现、0 O 9 年代后期崛起的安吉 白茶 , 由 于集 新 、 、 的品质优势 , 优 稀 价格居茶 品高端 , 效益 比 较 可观 ,在较短 时期 内从一 株茶树培育 成一方优势 产业。 因此 , 也引发了业界对白化茶种质资源开发利
品质 是滋 味鲜爽 , 香气 优异 , 在外 形色泽 以及 汤 色 、
叶底的感官上具特有的个性 , 鲜叶白化程度越高, 成 品的感官品质个性 越明显 。从 现代科学对 茶 的功 能
分析, 常规 品种倾 向于茶 多酚 品质 、 儿茶 素 品质 , 而 白化茶倾 向于氨基酸 品质 、 茶氨酸 品质 。
品种人 工 杂交育种 的研究 结果 , 《 在 白叶茶 特性遗 传 分析 》 一文称 “ 白叶茶变异 来 自薮北种 的两个 劣性基
因” 。其 结果 如下 : J x 薮 L 骏河川獭 、 g 早 山馨 、 薮J  ̄ 薮
化状况可维持到春梢生长休止 ,是生产高品质白化
茶产 品的理 想 区域 。同
星焕所 记 白化茶 “ 味绝殊 , 其 但不 可多 得 , 千百 株 或 中偶有一株变 白 , 或今年 白 , 明年仍可 复原色 ,是叶 ” 色 白化不稳定 的茶树 。 存世 的 白鸡冠 、 白芽奇 兰和近 年来发 现 的 白化茶 等资源 都有 自 的个性 化 特征 ,
差别很 大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