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精)

香港「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精)
香港「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精)

「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六月二十八日)在食物安全日2010开幕礼致辞时说,营养资料标签制度七月一日生效后,预先包装食品将会附有营养标签,列出「1+7」的营养资料,而营养声称亦受规管,有助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食物。

「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钠的数值。

推行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目的是帮助消费者作出有依据的食物选择,鼓励食物制造商提供符合营养准则的食品,以及规管有误导或欺诈成分的标签和声称。

政府在草拟《2008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修订:关于营养标签及营养声称的规定)规例》(《修订规例》)时,已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保持多元化食物选择之间取得平衡。

当局自二○○八年通过《修订规例》后,一直采取多项措施协助业界遵守有关规例,并透过不同渠道,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

经过约两年宽限期后,营养资料标签制度将于今年七月一日正式生效。就遵守新法例而言,业界已普遍准备就绪。食物安全中心亦已作好准备,安排足够人手配合执法工作,包括派员到市面各零售点巡查及抽取样本进行分析。

中心早于二○○八年展开一个为期三年的营养标签宣传及公众教育运动,并将继续加强宣传,中心已于六月初播放新一辑电视宣传短片及电台宣传声带,亦会广播简短的电台节目,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屋邨张贴宣传海报。

周一岳指出,阅读营养标签并不困难,因为标签上的营养资料一目了然,容易令消费者明了。他提醒市民需要认识营养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他续说:「我们选择食物除了讲求均衡营养外,更注重食物安全。为此,政府已向立法会提交《食物安全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目的是引入食物追踪机制,以确保在遇上食物事故时,政府能更迅速和更有效地查出问题起源,解除食物安全威胁。」《条例草案》亦会赋权当局订立规例,规管特定食物类别,特别是一些风险较高的食物,如禽蛋及水产的进口。

他补充说:「我希望条例草案可尽快通过,使香港的食物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今日的活动标志着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的宣传及公众教育运动第三阶段正式展开。周一岳感谢营养标签教育工作小组成员支持推广营养标签,并提供宝贵意见。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本营养物质》。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主要介绍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以分两个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课时为三者的应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安排在乙醇和乙酸这两种有机物之后,是便于学生在掌握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特点以后,再进行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知识相对完整,也可以进一步的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的特点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比如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5高分子化合物等做好准备。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烃、乙酸、乙醇等烃的衍生物和主要性质,对有机物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对的自学能力,另外糖类、油脂、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物质在生物学中、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比较多,学生对他们的性质拥有了一定的认识。 2、欠缺的地方:由于这三类营养物质结构比较复杂,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的角度来认识这三者的性质,所以我们采取这样的对策:要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利用问题探讨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组成结构和特点,了解他们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反应,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掌握三者的特征反应,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三者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对问题式学习的探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组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思考,进行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品质与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特点及主要性质; (2)难点: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 五、教学模式-----问题式学习 实验探究式教学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提倡进行问题式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问题式学习方法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来进行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六、教学程序 (这节课教学程序有这样六个环节:设疑激趣、问题式学习提问、实验探究、启

六大营养物质及功能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平常我们吃的主食如馒头、米饭、面包等都含有糖类物质。白糖、红糖属于糖类物质,水果中也含有很多的糖类。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成年人体内的蛋白质含量约占16.3%,其总量仅次于水。蛋白质还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也可以提供人体能量。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油脂:人体所需的总能量的1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是营养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水果、蔬菜和谷物中都含有重要的无机盐。矿泉水中无机盐的含量也非常丰富,我们平时的饮用水中也溶有无机盐。人类的一些疾病与各种无机盐的不足有关。例如,有一种贫血就是因为病人体内铁的含量不足而引起的。骨折病人需要多吃含钙的食物,这是因为骨骼的生长需要钙。有些儿童发育迟缓,智力发展也比同龄孩子慢,这是因为他们对锌的摄人不足。长期缺碘会引发甲状腺肿大等病症,在食盐中加入碘能预防这类疾病。 维生素: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生命活动离不开维生素。大部分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所以必须从食物中摄入,人缺乏维生素就会生病。 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70%。水又是体内最好的润滑剂和溶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如果缺少营养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营养缺乏了,就称为营养不良,轻的有消瘦、乏力等症状,重的还会引起其他疾病或带来其他不良后果。所谓“营养缺乏”、“营养过剩”,或“加强营养”,一般说来,并不是指全部6种营养素都缺乏或过剩,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缺乏或过剩。因此,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营养素的摄入,都要根据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盲目地乱加乱减不仅达不到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加重已有的症状。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示例1(第一课时)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糖类的同分异构现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三、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几种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实物或图片,使学生即刻进入三大基本营养物质的客观世界。 [板书]一、三大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71表3-3的内容,教师构建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谈、交流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新认识可能有: 1、这三种营养物质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中蛋白质还含有氮、硫、磷等元素。 2、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一个单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一个双糖有12个碳原子,恰好是单糖的二倍;而多糖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是单糖的多倍。 3、葡萄糖与果糖有相同的分子式,蔗糖与麦芽糖有相同的分子式,既然它们是不同物质,那它们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有学生会认为纤维素与淀粉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4、糖类不一定都带“糖”字,糖类也并不都是甜的。 5、油脂属于酯类物质。油脂可分为植物油与动物脂肪,植物油是不饱和的,而动物脂肪是饱和的。 6、蛋白质是高分子。但什么是高分子呢? [教师]完善学生对三大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的认识 1、纤维素与淀粉分子式中的n值是不确定的,因此,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此外,由于n可以从几百甚至几千,所以它们的分子量很大,这样的物质叫做高分子。 2、汽油、煤油、甘油和花生油都是油,但物质类别不相同! [板书]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重点) [板书]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糖类的特征反应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①为什么可用新制Cu(OH)2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中有超常量的葡萄糖?②热水瓶胆镀银和工业制镜,为什么要用到葡萄糖溶液?这是利用了葡萄糖的什么性质?我们又能否在实验室里完成这两个实验呢? [学生]实验1:完成课本P72:实验3-5的第1个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注意:应向学生介绍新制的氢氧化铜制备方法及实验的成功关键之一:在碱性环境中。) 实验现象: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氢氧化亚铜)。 结论:葡萄糖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 [教师]演示实验: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有银镜析出。 结论:葡萄糖有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葡萄糖的结构,推出葡萄糖的特征反应是由其结构中的什么特点决定的。 C CH 2 CH CH CH CH OH OH OH OH OH —H O

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的运动形式。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3、蛋白质的分类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分析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教材知识分析 一、六大营养素和基本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是指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基本营养物质 (1)基本营养物质: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分析提示 对维持生命而言,比六大营养素还重要的是空气。 (2)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

(3)学与问——糖类的组成和结构 问题1答案:单糖分子中只含一个葡萄糖结构单元,二糖分子中含有两个葡萄糖结构单元,多糖分子中含有多个葡萄糖结构单元。 糖类分子中,每个C 6 H 10 O 5 被称为1个葡萄糖结构单元。 问题2答案: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虽然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却具有不同的结构,即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其具有不同的性质。 (4)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葡萄糖的结构式果糖的结构式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羟基(—OH)和醛基(—CHO),所以葡萄糖又称为五羟基醛。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可用(C 6 H 10 O 5 )n表示,但淀粉的“n”比纤维素的“n”小的多,它们分子式不相同,不可互称同分异构体。何况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即淀粉(或纤维素)众多的分子中,n值也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果糖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羟基(—OH)和酮基(—CO —),所以果糖又称为五羟基酮。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O C 又被称为羰 (tānɡ)基或酮羰基。 医院里,常用新制Cu(OH)2检验病人的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从而确定病人是不是患有糖尿病。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①葡萄糖△ 新制? ?????→?2 Cu(OH) 砖红色沉淀 ②葡萄糖△银氨溶液 ????→?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三、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 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课程引入展示图片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 的实例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食物的营养物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 查阅有关表格。在学 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 导。 研讨题: 1.你们组所确定的1-2 种常吃的食物中各 含有那些营养物 质? 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 物质的种类是否相 同?数量呢?给你的 启示是什么? 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 物质和能量,那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与人体细胞所含物 质有什么关系?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归根结底来源于什 么? 学生查阅教课书第 41-42页“常见的食物 成分表”以小组为单位 研讨教师提出的思考 题,相互交流,达成共 识。 全班交流,对相关内容 进行质疑、释疑。 1.通过学生的自主 合作,掌握人体需要 的主要营养物质。 2.通过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来源于什么, 体现人与生物圈的 统一性。 1.使学生认识到良 好饮食的重要性,从 而养成合理的饮食 习惯,不挑食、不偏 食。 2.在学生研讨交流 过程中,培养学生查 阅、分析、团结协作 及表达交流能力。体 验学习的快感。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 看书。组织小组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 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 使学生了解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作用。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含解 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有关说法:①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②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③正在城市上推广普及的〝摩拜〞〝ofo〞共享单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④生活中用含有NaOH的清洁剂去油污;⑤炒菜中加入适量的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⑥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冷水浇灭。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⑤ ⑥ B.②③④ ⑤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 2.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必须要均衡,如图中的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A.大 米 B.青菜 C.豆 类 D.虾皮 3.食物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以下做法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蛋白质受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因此,变质肉类用高温处理后可以食用 B.为了节约粮食,将霉变的小麦通过280℃以上的高温加工成糕点可以食用 C.保健品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 D.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食物纤维,所以要少量食用

4.以下食物中富含糖类营养素的是() A.鸡 蛋 B.馒 头 C.黄 瓜 D.菜籽油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 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6.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每天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以下食物中富含蛋白质丰富的是〔〕 A.牛 肉 B.土 豆 C.黄 瓜 D.花生油 7.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妈妈为小明提供的一份午餐是:米饭、炒牛肉、馒头、鸡蛋汤。这份午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六大营养素总结

蛋白质 1、供给能量。每克蛋白质彻底分解可释放4kcal能量。 2、氨基酸。(1)必须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适应机 体需要,必须从膳食中获取的氨基酸。它们是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8钟,婴儿尚需加上组氨酸。 3、蛋白质含量。一般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52得 出食物粗蛋白含量。 4、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真消化率= 蛋白质表现消化率= 5、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内原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原氮) 6、氨基酸评分。一种膳食蛋白质所含的必须氨基酸量不足或缺少,则人体用以合成体内含氮物质的效率就低。因此,可以按照人体所需氨基酸比例模式来衡量待评价的膳食蛋白质的质量。

脂类 1、脂肪的主要功能包括功能与储能,1g脂肪在人体彻底氧化可产 生大约9kcal热能;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增加食物美味,促进食欲,增强饱腹感,延缓胃排空。 2、必须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必须脂肪酸的主要功能:合成活性物质的原料;合成凝脂与胆固醇化的原料;参与生物膜的结构。 3、脂类的需要。营养学家推荐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值为成人 20%~30%,必须脂肪酸宜占总热能的2%,其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以1:1:1为宜。 4、食物来源。动物脂肪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含有丰 富的高不饱和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与利用的 糖类,即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即不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前者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后者是人体膳食必需成分,两者对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2、糖类功能约占总能量的60%。每克糖彻底氧化可供能4kcal。 3、甜度。果糖蔗糖=软化糖葡萄糖乳糖 4、需要量。研究证明膳食碳水化合物所占总能量的比例大于80% 或小于40%都是不利于健康的两个极端。推荐的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在55%~65%较为适宜。 5、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既不能被人体 胃肠道中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 6、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通便防癌。(2)降低血清胆固醇。 (3)降低餐后血糖及防治能量摄入过多。(4)吸附某些化学物质。

人体六大营养素及其作用

这些我收藏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记住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营养素 食物里面含有许多物质,医学上把这些东西叫做营养素。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以及水和膳食纤维。 蛋白质 人的生长发育、细胞更新、身体损伤的修复离不开蛋白质。因为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蛋白质还可以转变成糖和脂肪,作为备用能量;在人体执行抵抗疾病、向器官组织运输血液中的氧等生理功能时,蛋白质也扮演重要角色。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动物性食品(肉、禽、鱼、蛋、奶)和豆类食品。 脂肪 脂肪是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份,有提供和储存能量,帮助人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保护脏器和保温作用。 脂肪酸是结构最简单的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

一般来说,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植物油、肉类、油料作物的种子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给能量物质,人的大脑的能量完全来源于葡萄糖。 糖类分简单和复合糖。简单糖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复合糖包括淀粉、糖原、糊精、膳食纤维。复合糖主要来源根谷类、薯类、豆类等食物中。 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每天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它们包括:维生素A、D、K、维生素B6、B12、维生素PP、维生素C、叶酸等。 人体缺少哪种维生素,就会得这种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可患夜盲症、泪腺分泌受阻;呼吸道易受感染;皮肤干燥、粗糙等。 维生素D缺乏: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可引起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 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便秘、抑郁症、食欲不振、脚气病、腿肚子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生物、教案、设计、教案、思路、方法、条件、质量、认识、问题、密切、自主、了解、特点、基础、作用、结构、检验、分析、巩固、深化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案) 李堡中学周建生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必修2有机化合物初学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学习了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由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让学生认识,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反应。 二、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表3—3,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归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学生自主实验实验①实验3—5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完成实验记 录表格; ②实验3—6,阅读蛋白质和油脂的水解,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 蛋白质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三、教案

[应用]1 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人是否得了糖尿病吗? 2 老奶奶上街买毛线,无法区分腈纶和纯毛线,你能帮助她吗? 3根据所学写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H2 OH(CHOH)4CHO + Cu(OH)2 [过渡]刚才认识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呢?[板书]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板书] [过渡]油脂和蛋白质是否也能水解呢? [板书]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皂化反应) [进述]在生物课上学了蛋白质能够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板书]蛋白质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 [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设计实验证明:1)淀粉没水解 2)淀粉部分水解 3)淀粉已完全水解 [课外作业] [习题巩固] 1课后习题 2思考: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好处及危害。3)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蛋 白质烧焦时有特殊气味。 认真思考,讨论,发言。 回顾、复习 实验3—6,观察,记录实验 现象,分析原因,写出反应 方程式。 了解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 下均能水解,了解皂化反应。 。 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培养分析实验和语 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 用。 从实验现象中得出 糖类可以水解的结 论。 让学生体会化学联 系生活 对本节学习内容的 应用。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營養素的分類及功能 分類 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分為六大類: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分。 功能 1. 提供熱量:醣類、蛋白質、脂肪。 2. 作為身體組織結構:醣類、蛋白質、脂肪。 3. 作為身體的調節因子:礦物質、維生素。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建議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佔熱量比例為醣類58-68﹪,脂肪20-30﹪,蛋白質10-14﹪,精製糖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可供應身體熱量 醣類:4大卡 蛋白質:4大卡 脂肪:9大卡 酒精:7大卡 營養素簡介(一) 醣類 醣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 糖: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是碳、氫、氧、氮等四種元素所構成,其他少量元素有硫、磷、鐵、銅等。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為胺基酸。 脂質 脂質包括脂肪、油類、蠟及有關的化合物。凡是可用有機溶劑如甲苯、乙醚、氯仿等抽取出來者,稱為脂質 營養素簡介(二) 維生素 維生素的需要量少,但是必需的。 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參與體內反應,但不能供給熱量。 大部分由食物提供。 可分為: 脂溶性:A、D、E、K四種,會蓄積,過多會造成毒性。 水溶性:C、B群(B1、B2、B6、B12、泛酸、生物素等)。 醣: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 礦物質 人體組織中礦物質約佔5﹪可分為:

巨量元素:鈣、磷、鈉、鉀、鎂、硫、氯。 微量元素:鐵、銅、碘、錳、鈷、鉬、氟、鋁、鈹、鉻、硒、鎘。功能: 1. 與神經、肌肉感應及凝血有關,如鈣。 2. 幫助酵素活化,如鎂。 3. 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細胞膜通透性之變化,如鈉、鉀。 4. 維持正常的鈣化,如鈣,磷。 5. 一些激素、輔酺中的成分,如碘、鐵、鋅、鈷、硫等。 營養素簡介(三) 水 人體水份含量約佔50-65﹪ 體內水份的功能: 1. 構成細胞成分。 2. 水是細胞間液、分泌液與排出液體的成份。 3. 水是一種溶劑。 4. 促進正常的排泄作用。 5. 調節體溫。 6. 水有潤滑的作用。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教学内容

一、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二、按功能分,营养素可归纳为那三类? (1)供热能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2)助身长、修补组织的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 (3)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水。 三、蛋白质的定义及按照营养价值如何分类? 1.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和肽键相连形成的,以不同的立体结构构成的功能各 异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及一切生物细胞最基本的物质。是 生物的物质基础。 2.氨基酸的分类(按营养价值分): (1)必须氨基酸:人体内需要的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供应的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算算、色氨酸、 组氨酸和精氨酸) (2)非必须氨基酸:人体内需要但人体内能合成,不一定由食物来供应的氨基酸。是靠人体内的氮来合成,食物中的蛋白质是这种氮的来源。(如:甘氨 酸、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乌氨酸、瓜氨酸和胱氨酸)。 四、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蛋白质作为构成一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了生命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从胎儿到成年)。 (2)人体内神经、肌肉、血液、骨骼及各种组织的细胞都有蛋白质参与其构成。 人体内蛋白质为其体重的20%,即使到了成年,人的体重不再增加,其体 内的各种组织细胞也会不断更新,据估计人体内参与更新的蛋白质约为总 蛋白质的3%. (3)形成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物质(抗体),随血液到身体的各组织器官,以保护机体面授细菌与病毒的侵害。 (4)与铁组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将外界环境中的氧从肺部带至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参与细胞内氧化反应以产生能量。(co与血红蛋白的请合理比o2 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烟中含有大量的CO)。 五.蛋白质的变形作用 (1)天然蛋白质因环境的关系,从有程序的紧密结构,变为无程序散漫构造,称为变形作用。 (2)蛋白质变性的形式: a)可逆变形:是指取消引起变形的因素后,蛋白质可恢复原来的性质,如采 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烹制的各种蛋白质食物。 b)不可逆变性:是指取消引起变形对的因素后,蛋白质恢复不了原来的性质,

基本营养物质_学案(1)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 【学习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自主学习】 一、营养物质和基本营养物: 尝试用横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并找出它们的官能团: 葡萄糖和果糖的式相同而式不同,故它们之间是同分异构体关系;同理,果糖和蔗糖也是同分异构体关系;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的表达形式虽然相同,但组成分子的值不同(前者小于后者),即分子式实际上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三、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鉴别方法: 实验3—5:

四、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 [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都能够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单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说明:(1)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2)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 2SO 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2、油脂的水解: 油脂属于酯类,所以油脂也能水解。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或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其水解产物分别为 (1)油脂+水 + (2)油脂+水 + (3)油脂+水 +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用此反应可制得肥皂。 3、蛋白质的水解: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水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吸收。 蛋白质+水 【反馈练习】 1、 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B .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 .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 .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2、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 A .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 .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C .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 3、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 6H 10O 5)n 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 ) A .同分异构体 B .同一种物质 C .同系物 D .多糖类物质 4、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 )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必修2有机化合物初学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学习了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由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让学生认识,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反应。 二、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表3—3,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归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学生自主实验实验①实验3—5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完成实验记 录表格; ②实验3—6,阅读蛋白质和油脂的水解,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 蛋白质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毛线,你能帮助她吗? 3根据所学写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H2 OH(CHOH)4CHO + Cu(OH)2 [过渡]刚才认识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呢?[板书]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板书] [过渡]油脂和蛋白质是否也能水解呢? [板书]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皂化反应) [进述]在生物课上学了蛋白质能够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板书]蛋白质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 [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设计实验证明:1)淀粉没水解 2)淀粉部分水解 3)淀粉已完全水解 [课外作业] [习题巩固] 1课后习题 2思考: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好处及危害。 3)了解什么是劣质奶粉?其危害有哪些?如何识别真假奶粉? 回顾、复习 实验3—6,观察,记录实验 现象,分析原因,写出反应 方程式。 了解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 下均能水解,了解皂化反应。 。 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用。 从实验现象中得出 糖类可以水解的结 论。 让学生体会化学联 系生活 对本节学习内容的 应用。 [板书设计]

香港「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精)

「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六月二十八日)在食物安全日2010开幕礼致辞时说,营养资料标签制度七月一日生效后,预先包装食品将会附有营养标签,列出「1+7」的营养资料,而营养声称亦受规管,有助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食物。 「1+7」营养资料为能量和七种指定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钠的数值。 推行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目的是帮助消费者作出有依据的食物选择,鼓励食物制造商提供符合营养准则的食品,以及规管有误导或欺诈成分的标签和声称。 政府在草拟《2008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修订:关于营养标签及营养声称的规定)规例》(《修订规例》)时,已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保持多元化食物选择之间取得平衡。 当局自二○○八年通过《修订规例》后,一直采取多项措施协助业界遵守有关规例,并透过不同渠道,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 经过约两年宽限期后,营养资料标签制度将于今年七月一日正式生效。就遵守新法例而言,业界已普遍准备就绪。食物安全中心亦已作好准备,安排足够人手配合执法工作,包括派员到市面各零售点巡查及抽取样本进行分析。 中心早于二○○八年展开一个为期三年的营养标签宣传及公众教育运动,并将继续加强宣传,中心已于六月初播放新一辑电视宣传短片及电台宣传声带,亦会广播简短的电台节目,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屋邨张贴宣传海报。

周一岳指出,阅读营养标签并不困难,因为标签上的营养资料一目了然,容易令消费者明了。他提醒市民需要认识营养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他续说:「我们选择食物除了讲求均衡营养外,更注重食物安全。为此,政府已向立法会提交《食物安全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目的是引入食物追踪机制,以确保在遇上食物事故时,政府能更迅速和更有效地查出问题起源,解除食物安全威胁。」《条例草案》亦会赋权当局订立规例,规管特定食物类别,特别是一些风险较高的食物,如禽蛋及水产的进口。 他补充说:「我希望条例草案可尽快通过,使香港的食物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今日的活动标志着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的宣传及公众教育运动第三阶段正式展开。周一岳感谢营养标签教育工作小组成员支持推广营养标签,并提供宝贵意见。

(完整版)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A.葡萄糖B.果糖C.纤维素D.糖精 2.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下列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其产物是两种糖的是() A.蔗糖B.麦芽糖C.淀粉D.纤维素 3.水解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 A.油脂B.淀粉C.蛋白质 D.果糖 4.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很多,某些反应属水解反应。下列反应类型肯定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皂化反应 5.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C.油和脂D.淀粉和纤维素 6.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氧化可释放能量,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 ②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③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 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物质的吸收。 A.都正确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④ 7.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葡萄糖B.淀粉C.纤维素D.蛋白质 8.如图所示,在一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1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 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

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糖 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 9.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是蛋白质B.酶是激素 C.酶是催化剂D.酶只能在生物体中合成 10.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2-3 滴,稍加振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溶液呈砖红色。 该实验现象证明了该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A.尿酸B.蛋白质 C.葡萄糖D.氯化钠 11.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 12.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为弱酸)。 下列可以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B.加乙醇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C.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D.加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红色是否变浅 二、填空题 13.(10分)糖类、蛋白质是基本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识别这些物质的真伪,既可以检验同学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水平,又可以减少伪劣物品对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的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①烧焦羽毛味;②蓝色;③银镜(析出银);④砖红色沉淀;⑤黄色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分析

分析提示 、六大营养素和基本营养物质 对维持生命而言,比六 大 营养素还重要的是空气。 1.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是指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基本营养物质 (1)基本营养物质: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 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2)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3)学与问一一糖类的组成和结构 问题1答案:单糖分子中只含一个葡萄糖结构单元,二糖分 子中含有两个葡萄糖结构单元,多糖分子中含有多个葡萄糖结构 单元。 问题2答案: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虽然具有相同的 分子式,但却具有不同的结构,即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其具 有不同的性质。 糖类分子中,每个 C 6H IO 05被称为1个葡萄糖结 构 单元。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可 用(C 6H l0O 5)n 表示,但淀粉的 n ”匕纤维素的n ”小的多,它

果糖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羟基(一0H)和酮基(—CO —),所以果 糖又称为五羟基酮。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 [实验3— 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基或酮羰基。 ②葡萄糖银氨溶液光亮的银镜 △ 新制Cu(OH )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1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 「、103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葡萄糖的结构式 果糖的结构式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羟基(一0H)和醛基(—CHO),所以 葡萄糖 又称为五羟基醛。 们分子式不相同,不可互称 同分异构体。何况淀粉和纤 维素都是混合物,即淀粉(或 纤维素)众多的分子中,n 值 也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C —又被称为羰(t a" 医院里,常用新制 Cu(0H )2检验病人的尿样中 是否 含有葡萄糖,从而确定 病人是不是患有糖尿病。 ①葡萄糖 新制C U (0H )2砖红色沉淀 △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六大类营养素

六大类营养素 醣类脂质蛋白质xx矿物质水 六大类食物提供六大类营养素 营养素的主要功能 六大类营养素 营养素的种类必需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 自己无法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供应才能避免缺乏的营养素非必需营养素(Non-essential nutrient): 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营养素,如胆固醇 必需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 六大类食物的营养特色与功能 健康饮食的特性 2003年十大死因 饮食指标 (Dietary Guideline) 1.维持理想体重 2.均衡摄食各类食物 3.三餐以五谷为主食 4.尽量选用高纤维食物 5.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原则 6.多摄食钙质丰富的食物

7.多喝xx 8.饮酒要节制 每日饮食指南(Food guide) 食物份量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观 正常情形下,摄取食物后约20~24小时可到大肠 碳水化合物: xx能的捕手 碳水化合物(醣类)的主要功能提供热量 脑、神经系统、红血球仅能利用葡萄糖当作能量来源保护体组织蛋白质: 避免醣类不足引起体蛋白分解避免酮酸中毒: 脂肪酸氧化不完全引起合成肝醣贮存 可以帮助血糖稳定、提供肌肉能量来源、延长耐力膳食纤维有保健功效 预防或治疗便秘、憩室炎等,调节血糖、血胆固醇其它生理生化作用增强食品风味 膳食纤维分类与组成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便秘降低血胆固醇预防或治疗憩室炎

醣类的摄取原则n每天饮食至少含50-100公克醣类n醣类所提供之热量最好占总热量58-68%n三餐主食多选用聚合醣类丰富的食物n简单糖类的摄取需要节制n选用含膳食纤维之食品 常用油脂之分类按原料区分动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按饱和程度区分饱和油脂: 通常动物性脂肪属之(多为固态),鱼油除外不饱和油脂: 通常植物油属之(多为液态),棕榈油、椰子油除外氢化技术可以改变饱和度: 清香油、宝素斋、酥油按生物体内之功能区分储存性脂肪: 猪油、牛油、植物种子构造性油脂: 胆固醇、磷脂,胆固醇只存在动物组织功能性油脂: 胆固醇、磷脂质可以代谢成贺尔蒙与生理调节物质 油脂 脂质建议摄取量每日总热量之25%(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10~15%:10%(或1:1:1) 具健康食品认证之食用油胆固醇摄取量:300 mg/day 常用食物之胆固醇含量 常用食物之胆固醇含量 胺基酸 胺基酸分类 胺基酸分类

基本营养物质

第十二讲基本营养物质 练习 1.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A.葡萄糖B.果糖C.纤维素D.糖精 2.人体内必须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植物油 3.营养物质能够为有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下列单位质量的营养物质产生能量最高的是( )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酶 4.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下列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其产物是两种糖的是()A.蔗糖B.麦芽糖C.淀粉D.纤维素 5.水解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 A.油脂B.淀粉C.蛋白质D.果糖 6.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很多,某些反应属于水解反应。下列反应类型肯定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皂化反应 7.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 C.油和脂D.淀粉和纤维素 8.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氧化可释放能量,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 ②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 ③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 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物质的吸收。 A.都正确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④ 9.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葡萄糖B.淀粉C.纤维素D.蛋白质 10.如图所示,在一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1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 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 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糖 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 11.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是蛋白质B.酶是激素C.酶是催化剂D.酶只能在生物体中合成12.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13.某些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补给,这样的氨基酸有多少种()A.8种B.12种C.20种D.21种 14.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2-3滴,稍加振 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溶液呈砖红色。该实验现象证明 了该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A.尿酸B.蛋白质C.葡萄糖D.氯化钠 15.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D.碳酸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