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式-1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式-1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式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自读延伸.1、自己最喜欢哪一小节,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

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师生对话交流。

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小树在冬天面临的寒冷,作者要给小树画上一个金色的太阳,这样小树就不怕寒冷的袭击,能安然地渡过冬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绿化我们的地球,说明作者爱护树木。

第二节,小鸟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找不到食物时会饿死的,作者要给小鸟画上一些米粒,这样小鸟就能快乐地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3.让我们带着情感把喜欢的那一节再读一读、师生评价,4.小结,激发情感。

第二课时一、导入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日的小树,想画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呢?二、拓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1.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送给谁?帮他解决什么困难?(学生思考,放柔和的轻音乐)3.学生自由表达,老师适时地从学生的语言、价值观、情感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

4.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两节诗句,写后让学生配上音乐读一读,欣赏自己的作品。

三、指导写字1.观察“击、叹、泣、粒、腿、燕、幸、哭”等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例:“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燕”字笔画多,要注意书写笔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

2.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小结: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一起看看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迎查阅!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材简说: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孩子。

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快。

小白兔的家着火了,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和善的心地。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消失,易于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借助图画阅读的力量。

本篇为首次消失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同学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学习目标:1 . 熟悉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熟悉1个偏旁“孑”。

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救济之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生字中,留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的读音。

课文不注拼音,除十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五个字没有学过,外加多音字“着”。

教学时,要鼓舞同学自己读通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猜读,或查查生字表,问问同学,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

老师检查时要留意正音。

随生字“孩”,熟悉偏旁“孑”。

十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

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巩固识字可结合详细语境进行。

如,编句子。

知道:我知道了。

孩子、睡觉:孩子上床睡觉了。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在同学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

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

“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终“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表格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表格教案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表格教案设计第六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简介教学内容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关于加、减法计算的编排。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1 / 3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因为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

不进位的口算,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学生不了解这一点,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内容的编排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类似,先出现不退位的,再出现退位的。

学生有了加法的基础,很容易类推出减法应该怎样算。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第一章:导入与新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难点知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与本单元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新课:介绍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与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难点知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讲解本单元的知识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 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第三章:练习与巩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难点知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章节一: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前五单元所学内容,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前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回顾前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单元知识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章节二:课堂互动游戏教学内容:通过互动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步骤:1. 教师设计一个互动游戏,如“你画我猜”、“真心话大冒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趣事和感受。

章节三:优秀作业展示教学内容:展示学生在前五单元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信心。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树立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1. 教师挑选出前五单元的优秀作业,并进行整理。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展示一组优秀作业。

3. 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观摩,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章节四:学习方法分享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准备进行分享。

2. 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记录。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章节五: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填写在教案中。

一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人教版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本书?)
你会列算式吗?(10+20=)
这是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怎样计算10+20=?
(1)摆小棒:一捆小棒有10根,左边摆1捆表示10,右边摆2捆表示20,合在一起就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10+20=30。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得几就是几个十,也就是几十。
2、把这些书中的20本分给小朋友,还剩多少本呢?
你会怎样列式呢?(30-20= )
这是一个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1)想加算减:想20+?=30,得到20+10=30,所以30-20=10。
(2)摆小棒:3捆小棒中减去2捆,还剩下1捆,也就是10根,所以30-20=10。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加20,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再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30。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无论是借助小棒还是计数器,其实都可以把10+20看作是十位上的1+2=3,这个3表示3个十,就是30。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下面,就让我们用刚刚学习的计算方法试一试吧!
先计算,再仔细观察每组的上下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2= 4+5= 6-4= 7-3=
30+20= 40+50= 60-40= 70-30=
我们发现:以第一组为例,3+2=5就是30+20的第一步,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3和2相加得到5,再在5的后面添上一个0,表示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其他几组算式也同样是这样。

青岛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名称认识人民币课时第1课时集备后修补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重难点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教学用具教科书、教学挂图、钱币。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小华)拿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到存钱罐里)师: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学生看主题图,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活动二、解决问题怎么数?师:听听小华还说了什么?课件:“我想数数存钱罐里有多少钱,大家说我应该怎么数呢?”师:快来一起整理一下吧。

师:大家所想的数钱方法还真多,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认识人民币师:除了存钱罐里的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兑换。

师:听听小华又说了什么?“我们这里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票价是1元,可是我只带了成角的钱,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小结:1元等于10角,5元是多少角?80角是多少元?及时达标:1元 = ( ) 角 1角 = ( ) 分5元 = ( ) 角 3角 = ( ) 分师:拿起一张1角的纸币或者硬币,谁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师:现在大家能准确地数出存钱罐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吗?快点来数一数吧!活动三:实践出示文具超市(橡皮3角、铅笔4角、练习本3角5分、笔记本7角,铅笔盒2元)(1)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要找回多少钱?(2)我有5角钱,能正好买些什么呢?2、买东西你能拿出正好的钱吗?(根据屏幕上商品的价格,学生拿出正好的钱)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名称认识人民币课时第2课时集备后修补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案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案
好8时,小红在画
画,快10时了
时针指到4,分针
指到接近12
时针刚过7,分针 刚过12就是大约7时
快12时的时候,
小红在吃饭
结合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设 计多种形式的 流动,为学生提 供了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平 台,让学生通过 观察,操作等方 式来获取知识。
进一步掌
在钟面现出示整时,
5时
握整时、
出示3时半。
课题
认识钟表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者
课标(考 纲)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 到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这仅是粗浅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实践, 充分体验。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 的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作业布置:(自填)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1、本节亮点:
认识大约几时
2、待改进处:
难点:认识几时半;观察、比较、发现整时,几时半钟面指针的规律。
关键:要求学生真正弄懂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
导学准备
(用具)
(自填)
第1课时: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自写)
导入
猜谜语
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 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 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 猜一猜这是什么?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 时。
能力目标
通过拨钟表等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 及动手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兄、弟、住,组词,理解字义。2.指导书写,范写。
(1)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上下结构,上面的口要写得小巧,下面的儿要写舒展,使得整个字重心平稳。
书写要点:上小下大,弯圆底平。
(2)弟:独体字。借助字谜记忆字形:头戴兔儿帽,身穿弓字衣,脚板站得直,一脚向左踢。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兄弟住着呼啦圈天王星行星太阳系晴朗温度淡蓝色不停绕着
(2)去掉拼音读。
(3)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它和兄弟们/不停地绕着太阳转,是太阳系中的八个行星。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理清文章脉络。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太阳系是个怎样的地方?
2.流利的朗读出课文,注意长句子中逗号的停顿。3.会运用文中介绍行星的句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注意长句子中逗号的停顿。
难点:了解太阳系里八大行星各自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兄弟住着呼啦圈天王星行星太阳系晴朗温度淡蓝色不停绕着
金星最亮
木星最大
水星最小
火星离地球最近
土星转着呼啦圈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序号
教学课题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3教时(主备课)备课日期4月21日
教学目标:1.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的有感情。
2.借助拼音读熟课后的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六部识字法让学生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地球、热爱宇宙的情感。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话描写了哪几种行星。
(2)交流后板书: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3)思考:这些行星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读圈画相关语句。
(4)出示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文中词句,如“转着呼啦圈”是指土星周围有一圈壮观的光环。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全文。
2.角色扮演:说说地球的七个兄弟各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他们?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呼、王、行,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1)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口字旁稍稍靠上写。
(2)王:从字源入手,感受字形的演变。
书写要点:横画间隔匀称,竖画居中,底横长而平。
(5)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6)拓展:你能用文中的句式介绍一下家庭成员吗?
最,。
最,最,最。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板书:地球美丽家园)
(2)欣赏地球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
(3)地球和兄弟们的图片的运行有什么规律吗?
(4)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引导学生想象宇宙的浩瀚,激发探究兴趣。
3.讨论: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与太阳系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从“太阳系里、住着”等词语体会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住在太阳系中。
4.比较句子:
(1)太阳系里,住着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2)太阳系里,住着地球和其他七个行星。指名读,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学生练习用拟人的方法说话。5.齐读第一自然段。
分析书写注意点,讨论交流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打好学习基础,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图文结合,让学生身临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升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3)行:左右结构,为避让右边的长横,双人旁的位置稍高,整个字的上部呈现出明显的左高右低之势。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开火车朗读词语
齐读第一自然段
同桌互相讨论,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回答问题
交流反馈
学生交流讨论地球和兄弟们运行的规律
指名回答问题
重点让学生观察笔顺,指导“弓”字写得较扁,横画间隔匀称,竖画写在竖中线上。
(3)住:形声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要点:右边的主三横间隔匀称,最后一横稍长。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1.的太阳和地球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地球的七个兄弟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说地球和他们是兄弟呢?
学生读词语
开火车读
学生注意读长句子时停顿的地方
学生说说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与太阳系的关系
指名回答问题
个别说说(可以分开说,也可以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领会,训练举手发言,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板书设计: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兄弟住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2教时(主备课)备课日期4月20日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系里八大行星各自的特点。理解词语“兄弟”、“家园”、“太阳系”。
序号
教学课题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1教时(主备课)备课日期4月19日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2.能够流利的朗读出课文。
3.学习画自然段序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1.正确书写“兄、弟、住”。2.读通课文。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
1.出示文中插图,找到太阳和地球,谈话导入。
2.师板书课题,读准生词:兄弟。理解“兄弟”一词的意思:哥哥和弟弟。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地球的七个兄弟是谁?
为什么题目说它们是地球的兄弟?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