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课程标准.doc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word资料2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学时:112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习56学时、自学8学时)《健康评估Ⅰ》教学大纲学时:6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习40学时、自学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 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学科。
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又阐述各种显示健康问题的基本身体评估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评估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的医学基础课及护理课程有关护理程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收集、综合分析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最终提出护理诊断,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护理药理学》并修及后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三、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身体评估,并能综合问诊、身体评估,做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病发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实习、角色扮演、病例讨论、音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
重点:健康史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胸部、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难点:胸部、腹部评估,完整的健康评估病历的书写五、建议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理论考试占80%;护理病例书写、作业、实验操作占2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吕探云、健康评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9.为主要教材[2]吕探云、健康评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料,2019.为主要参考资料八、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健康评估》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医疗、护理、康复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评估方法;2. 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3.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参与治疗和康复计划;4.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探索和研究健康评估的新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健康史采集、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 健康史采集: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方法,能够正确采集和整理健康史;2. 身体评估:要求学生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身体评估工具;3. 实验室检查: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和方法,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4. 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要求学生掌握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解读检查结果。
同时,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课程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健康评估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同时,本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36069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36069一、课程概述健康评估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个人健康进行全面评估的能力的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个人健康评估。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学会采集、分析和解释健康评估数据;4. 能够制定个人健康改进计划;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健康评估概述-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 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健康评估的应用领域2. 健康评估步骤- 健康史采集和分析- 身体检查和测量- 实验室检查和数据分析- 健康风险评估和解释3. 健康评估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和整理- 数据分析和解释- 健康评估报告撰写4. 健康改进计划制定- 目标设定和优先级排序- 健康改进策略选择和制定- 健康改进计划实施和跟踪5. 团队合作和沟通- 健康评估团队合作- 健康评估结果沟通技巧- 健康评估结果解释和建议反馈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演示等方式,介绍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将参预实际的健康评估案例分析和数据采集,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健康评估结果和制定改进计划的经验和思路。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正的健康评估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或者健康评估中心,了解实际的健康评估操作流程。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预度和讨论质量等。
2. 作业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健康评估报告,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健康改进计划等。
3. 实践操作:参预实际的健康评估案例分析和数据采集,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评估。
六、参考教材1. 《健康评估与身体检查》,作者:李晓明,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
2. 《健康评估与干预》,作者:王小丽,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 在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正常人体机构》、《正常人体功能》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四、设计思路《健康评估》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 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 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 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强化实践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临床常用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熟悉身体评估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掌握正确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评估;(4)能运用交谈技巧, 正确地收集护理对象健康史的有关资料;(5)会根据不同症状的特点, 全面、准确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并能正确作出护理诊断;(6)能正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身体评估;(7)能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具体病人的特点分析、判断病情并解释其临床意义, 并能根据不同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会操作心电图机;(2)使学生能对疾病做出初步评估。
(3)学生能将交谈、身体评估及其他检查所获得的临床资料, 进行系统的整理, 按要求的内容及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病历以及对常见疾病作出健康评估;(4)学生会识别正常心电图图形并能按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1)通过学习健康评估理论课, 充分意识到健康评估知识的桥梁作用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3)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健康评估学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 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一、课程简介健康评估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提高个人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为未来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做好准备。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健康评估在个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2.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3. 学习健康评估的常用工具和评估表,能够独立进行健康评估。
4.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
三、课程内容1. 健康评估概论-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目的- 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健康评估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 健康评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问诊技巧和方法- 体格检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方法和解读3. 健康评估工具和评估表- 健康风险评估工具的介绍和应用- 健康评估表的设计和使用4. 健康评估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实际应用技巧-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健康评估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操作,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和评估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健康评估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方法运用情况。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健康评估的论文,表达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健康评估课程是为了帮助学员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个人和社区的健康水平。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健康评估的全面理解,包括评估方法、工具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员将能够熟练运用健康评估技术,为个人和社区提供准确的健康评估服务。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用的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
3. 学会收集、分析和解读健康评估数据。
4. 培养综合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为个人和社区提供科学的健康建议。
5. 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健康评估项目。
三、课程内容1. 健康评估概述1.1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意义1.2 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3 健康评估在个人和社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2. 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2.1 健康史采集和分析2.2 体格检查技巧和操作规范2.3 常用的生物学指标测量方法2.4 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和技巧2.5 社会环境评估方法3. 健康评估数据分析与解读3.1 数据收集和整理3.2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3.3 数据解读和结果报告编写4. 健康评估实践案例分析4.1 个人健康评估案例分析4.2 社区健康评估案例分析4.3 健康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推广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员对课程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健康评估案例,培养学员综合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提供实际的健康评估工具和设备,让学员亲自操作,熟悉评估技术和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健康评估中的问题。
六、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对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七、参考教材1. 《健康评估学》(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 《健康评估与干预》(第二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学 时:54适用专业:护理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正确的护理评估技能、病情判断技能和建立科学的临 床护理思维方法,熟悉各种常见临床症状、体征的资料收集、临床意义,能规范地进行护理 体检操作,发现有价值的诊断线索,并以此为分析资料,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提出主 要的护理诊断,配合医疗诊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同时懂得在体检过程中 如何关心体贴病人。
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生理学 后续课程:临床护理学二、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 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2.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对病人进行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收集、记录,学会运 用正确的思维导向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作出健康评估。
3. 掌握正确的护理病史采集及常用护理体检的方法,熟悉常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 了解心电图基本常识,各波段的意义,掌握心电图描记方法。
5. 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如何指导病人配 合常用医疗辅助检查。
6. 能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
三、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体检实训室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单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1言康估法 绪健评、厅 理论 教学 1、 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2、 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 3、 收集资料的方法 4、 健康史的内容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趋势 掌握健康评估的步骤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掌握健康史的内容 12见状估 常症评 论学 理教 1、发热、咯血、咳嗽、咯痰 2、 呼吸困难、发叩、3、 心悸、水肿、4、 黄疸、恶心、呕吐、5、 呕血与便血、腹泻与便秘 熟悉常见症状产生原因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临床意义8 3身理论 1、体检前准备和基本方法熟悉护理体检的要求和基本方法12序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评估教学2、全身状态评估、3、皮肤粘膜淋巴结4、头颈部评估5、呼吸系统评估6、心脏、血管评估7、腹部评估8、神经系统评估、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实践教学1、一般状态评估2、皮肤粘膜淋巴结3、头颈部评估4、呼吸系统评估5、心脏、血管评估6、腹部评估7、神经系统评估、8脊柱、四肢评估示教、演示、相互练习掌握正确的护理体检操作方法养成动作轻柔和关注病人反应的习惯,体现良好的专业形象124实验检查论学理教1、实验诊断与临床护理的关系2、常用的血液、尿液、粪便检查3、常用的肝肾功能检查4、血清电解质检查、脂类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及常用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护理工作的关系掌握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掌握肝肾功能检查及血清电解质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各种试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35其他检查理论教学1、X线检查2、CT与MRI的临床应用3、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4、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5、常见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的诊断熟悉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方法、检查前准备(自学)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复习)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方法66心理评论学理教1、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2、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掌握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9实践教学临床综合资料收集、护理病历书写独立完成临床资料收集、护理病历书写3学时总计(54)理论教学39实践教学15五、教法说明1、采用讲授、多媒体、录像、不教、讨论、自学、见习等多种教学形式。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关爱身心健康的重要一步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的精编版则是关爱身心健康的重要一步。
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将从健康评估的重要性、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实施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健康评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
而健康评估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帮助人们及早发现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此外,健康评估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并监测其效果。
因此,健康评估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的内容十分丰富。
这一标准包括了身体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生活方式评估、营养评估等多个方面。
在身体健康评估方面,标准要求对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个体的基本身体状况。
在心理健康评估方面,标准要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生活方式评估方面,标准要求对个体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在营养评估方面,标准要求对个体的膳食结构、营养摄入等进行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总之,这一标准的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个体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最后,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其次,它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为个体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再次,它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精编版是关爱身心健康的重要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助产及相关专业课程性质:专业临床课程开课单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护理学院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实训,见实习)24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中职、助产及相关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学科领域。
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
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习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
物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
后续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临床护理学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桥梁作用和地位,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组织,与护理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体现夯基础、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强化学用结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
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桥梁作用,着重强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强调素质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科学安排教与学活动,灵活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健康评估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框架设计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
素质提升相结合,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训)两个环节。
理论授课将护理专业必须掌握的健康评估“三基”内容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涵盖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行为评估等方面;
同时,适当融入学科的新知识、新业务等前沿内容。
实践教学安排与理论讲授内容相对应的课堂实训,实习内容包括健康史的采集、整体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2.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
理论课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备对象、备教案,备教具、备方法、备手段等;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给学生。
实践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多动手、勤思考。
课堂实训采用示教-练习-回示-讲评的教学形式,课后及时组织学生评教评学;
通过角色模拟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课程评价分为评教-护理、助产及相关专业课程性质:
专业临床课程开课单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护理学院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实训,见实习)24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中职、助产及相关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学科领域。
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
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习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
后续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临床护理学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桥梁作用和地位,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组织,与护理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体现夯基础、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强化学用结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
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桥梁作用,着重强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强调素质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科学安排教与学活动,灵活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健康评估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框架设计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训)两个环节。
理论授课将护理专业必须掌握的健康评估“三基”内容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涵盖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行为评估等方面;
同时,适当融入学科的新知识、新业务等前沿内容。
实践教学安排与理论讲授内容相对应的课堂实训,实习内容包括健康史的采集、整体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2.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
理论课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备对象、备教案,备教具、备方法、备手段等;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给学生。
实践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多动手、勤思考。
课堂实训采用示教-练习-回示-讲评的教学形式,课后及时组织学生评教评学;
通过角色模拟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课程评价分为评教:考试课2.考试方式、分制与解释(1)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50%。
理论考核时间为90分钟。
(2)实践考核为全面反映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学习态度,从两方面对学员进行实践考核:
整体评估临床实习记录、操作技能考核。
实践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其中,实训课出勤占总评成绩的XXXX年12月31日word 资料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
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