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解放思想
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五、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六、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七、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八、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什么是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必须深刻认识到,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
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只有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我们党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胡锦涛廉政典故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思想汇报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思想汇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中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思想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思想汇报一回首30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历史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
3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也已经开始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进程,迈入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为主要特征的大提高阶段。
前一阶段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显著特点则是转变发展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
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需要在解放思想、促进发展上有新境界。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的进程中,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高校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的通知》,积极推动全省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新的解放思想大讨论。
思想解放大讨论有利于抛弃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冲破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体制的束缚。
在高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要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着力解决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克服自满保守思想,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克服狭隘封闭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克服片面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力探索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心得体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体现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共同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9世纪40年代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人类认识史的优秀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而在这个基础中,实事求是则是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
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理论精华,是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条主线。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样是实事求是。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新的实践材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
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摆脱思维定式,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改革创新。
解放思想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当今社会,解放思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解放思想,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式。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思维定式所束缚,导致我们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要解放思想,就要敢于打破这些思维定式,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接受新的观点和思路。
只有打破思维定式,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有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解放思想还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开拓创新,就是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敢于挑战困难和障碍,敢于突破自己的局限,敢于创造新的价值。
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再者,解放思想也需要不断学习进步。
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不被淘汰,才能不被边缘化,才能不被社会所抛弃。
学习进步,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解放思想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在一个变革不断的时代,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改革创新,就是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敢于突破传统束缚,敢于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效率,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解放思想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心态。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一章_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2)、1937年,毛泽东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党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实现的。
(4)、毛泽东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科学著作,在全党发起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5)、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贯彻。
(6)、邓小平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党的思想的重新确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作为一种认识路线,处于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
从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冠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映了思想路线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和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逐步形成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对与时俱进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解放哪些思想、如何解放思想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解放哪些思想、如何解放思想为什么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摆脱僵化、固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开放心灵,拓宽视野,以更加灵活、开放、创新的态度对待问题。
解放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追求进步的理念,因为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及时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解放思想有助于克服固有观念的束缚。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这些观念可能来源于传统、文化、教育等,它们限制了我们对一些新观念、新思路的接受和理解。
通过解放思想,我们能够超越过去的限制,拥抱新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其次,解放思想能够激发个人创造力。
在思维受到束缚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只会走已经铺好的路,按部就班地做事。
然而,解放思想能够让我们勇于突破既有的边界,创造新的可能性。
通过解放思想,我们可以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
另外,解放思想也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解放思想,不再受到传统和固有观念的束缚,才能够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那么如何解放思想呢?首先,要拥抱变化和学习。
我们需要不断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前沿知识,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观点,以此来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
其次,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我们应该积极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他人的观点,从中寻找新的启示和思维方式。
最后,要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
我们应该勇于质疑和挑战既有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和争辩,以此来推动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总结起来,解放思想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
通过解放思想,我们能够超越过去的限制,拥抱新的想法和观点,激发个人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要解放思想,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拥抱变化和学习,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保持前进的步伐,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突破性进展,有37个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省学龄儿 的推进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 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
0^,il慨岸掰拂绲倦珊伸帮勤Y。2 童入学率达到98.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5%;
职业教育加速发展,中等职 业学校招生连续创历史新
向还比较严重,中小学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德育和思想 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有待增 强。六是教育的一些重点
高;高等教育经过调整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 难点问题和改革发展中暴露 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亟待研
实力增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48%,略高 究解决,如: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学.职业教育集团
于全国平均22%的水平,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办学,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招生评价制度改革等。
删固艘
政策导航
l 际,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以思想解
( 一) 基础教育:青海特殊的省情,决定我们必须继j
÷放带动改革创新,焕发生机活力,促进事业发展。要把 续把基础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办好每一所小学、初l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作为解放思想的主 ,? 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组织到发达地区观摩等 ,*’ 各种形式, 促使他们的 思想观念、 工作作风切 实转变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州啤张惭簪叫帮∞9 j 叩?端j ∞y 气碍氇哗≯拶淞2辨W| qj 跳| “Ej | ”q"料、”讣4j 攀? 强4q凇”蛰j j 、·j 社r ’1j 臀琊针斗≮碍| 、÷韩鄂静^。礅冀飞峨d?即”叩≈哪’j e牡?弘m’删妒懈t 獬’2·耵Nw缸t 弦n ^i ㈣j 铘铺㈣^咿÷;+
5髋 青海教育2008年第9—10期嘲‰∥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省委举行这样较大规模的 舍缺口达到229万平方米。全省农牧区没有一所职业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根本指南与强大思想武器。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创新的硕果,转变为强大的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在赓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
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
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