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王丽丽;吴祥云【摘要】为有效地治理和改善矿区恶劣生态环境,使废弃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全 N、有效P、速效K、EC、p H 值、含水量、容重、紧实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开展了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不同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差异较大,沙打旺、冰草示范区土壤质量最好;杨树、油松示范区次之;耕地、侧柏示范区土壤质量较差。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ully utilized the waste land resources,the soil organic matter,the total N,the available P,the available K,EC,the pH value,the moisture content,the bulk density and compaction in Land 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Haizhou open-pit mine of Fux-in City were prehensive quality of soil is evaluated.Result shows that:the differences of soil quality in 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s significant;the quality of soil for Astragalusadsurgens,Agropyroncristatum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are optimal;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Populus spp.&Pinus tabulaeformis is the sec-ond;the quality of soil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farmland&Platycladus orientalis is poor.【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作者】王丽丽;吴祥云【作者单位】阜新市林业科技实验示范园区,辽宁阜新 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TD88煤炭露天开采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堆积物,不仅大规模地占用土地,还限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面临生长不良或难以生存等困难。
海州露天煤矿区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

斑块
总 氮
O
Ⅵ
舵 总磷 速 效氮 M
O O O O
B
速效 磷
耻 含水 量 容重 删脏 阱 C £口D E : 枷舭
0 0 0 O 0
O O O 40 O O 0 O O O 0 0 0
0
0 ¨ .
叭
0 O O O O 0 0
0 l 5
O
卵
0 0
∞ ∞
●
02 0 8O O O 0 03 O 00 7 0 1 .6 00 3 O0 .6
0
∞
H
∞
∞
指示更恰当 、 稳定。本文以中国典型露天煤矿 区的 土壤线 虫 为研究 对 象 ,分 析 了采 场 、排 土场 、排矸 场 不 同年龄 梯 田层 以及 矿 区农 田 、村 庄 周 围土壤 线 虫 群 落 的营养 类群 、数量 、成 熟性 指数 、多样 性 指 数 的变化 ,为露 天煤 矿 区土壤 生 态系统 稳定 性 、土 壤 生 物评价 实践 提供 科 学依 据 。 1 研 究 方 法
同土壤 中没有发现敏感 的捕食/ 杂食类线虫 ;线虫成熟指数在排 土场稳 定土壤环境 中较高 ,在严重 于扰地如农 田、年轻 梯
中很低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的研究 为露 天煤矿 区土壤 生态 系统稳定性 、土壤 生物评价 实践 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区 ;土壤线虫 ;群落特征 中图分类号 :X8 5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9 6( 0 1 116 .6 6 45 0 2 1 )1.7 40
海州露天煤矿 区土壤线 虫的群落特征
马喜君 ,陆兆 华 ,程建 龙 2 刘黎 华
1 淮 阴工 学 院生化 学 院 ,江苏 淮 安市 2 30 ;2 中 国矿业 大学 ( 京 )恢 复生 态学研 究所 ,J g 0 03 . 2 03 . 北 b .10 8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高英旭【摘要】Dumping years was the main factor to effect the gangue weathering degree, 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vegeta-tion type and growth condition.The opencast dumping site in Haizhou can be divided by four site type according to dumping years, such asⅠ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more than 5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50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better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ype of gangue pile.It had a lot of adaptive plant and the good condition of carrying manual vegetation recovery.Ⅱ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30~5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40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well-formed and physical index was lower thanⅠclass and higher thanⅢ、Ⅳtype gangue pile.It was suitable for shrub of strong stress resistance and arbor species.Ⅲ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10~3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25 cm, the soil structure was ordinary.The soil aeration was worse.It should be taken some auxiliary measures to carry vegetation recovery.Ⅳclass dumping years of gangue pile was less than 10 years, the weathering layer thickness was below 10 cm.It had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henomenon and little soil granular structure.It was unable to carry the vegetation recovery.%排矸年限是影响矸石风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的主导因素,因此,按照排矸年限可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划分为四种立地类型:Ⅰ类矸石山排矸年限>50 a,风化层厚度50 cm,土壤结构较好,物理理化指标均高于其他类型矸石山;适生植物种类较多,具备了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良好条件。
阜新海州排土场土地复垦后的效益评价

阜新海州排土场土地复垦后的效益评价
马险峰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随着近一个世纪煤炭资源的开采,形成7十几处排土场和矸石山,其中规模最大的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占地已达12平方公里。
该排土场地处阜新市区正南,地势高于市区近百米。
排土场中的高硫煤矸及风化后的粉尘夹杂着大量有害气体,常年侵袭阜新市区,在大风作用下,市区粉尘弥漫,生态环境恶劣,给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马险峰
【作者单位】阜新市土地征用整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对滞尘能力的影响 [J], 郭晗;吴祥云;何志勇
2.阜新海州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生态特征研究 [J], 吴祥云;李宏昌;瞿春艳
3.阜新海州矿露天排土场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研究 [J], 高英旭;杨影
4.还给历史一片绿——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纪实 [J], 苏梅
5.应用土壤圆锥指数仪评估阜新海州矿排土场复垦工程效果 [J], 林剑辉;孙宇瑞;孟繁佳;蔡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生态位特征研究

位 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测度 , 可以度量植物种群对环境 资源利用状况的尺度 。 通过对五种恢复措施 的土壤种子库植被生态位特征进行研 究, 有利 于揭 示露 天 矿 排 土 场植 物种 群 之 间的 关 系 , 分析 植 物 对 环 境 的 生 态 适 应性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为 关 键 词 : 天 煤矿 排 土场 ; 壤 种 子 库 ; 复措 施 ; 态 位 特征 露 土 恢 生
1概 述
土壤种子库是指 土壤基质中有活力种子的 表 1Pak in a测度 生态位重 叠矩阵 总和Ⅲ 作为植被潜在更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 态 位 (c e 现 代 生 态学 的重 要 理 论 之 一 , n h) i 是 生 态 位研 究 在 理解 群 落 结构 和 功能 、 落 内物 种 问 群 关系 、 生物多样性 、 群落动态演替和种群 进化 等 方面有重要作用目 目前, 。 生态位 的概念已同种间 竞争密切联系在一起 , 而且越来越同资源的利用 联系在一起 , 因此 , 生态位概念必须与物种所生 存 的群落环境相联系, 也就是一个种的生态位是 指该种在群落 中利用资源的能力 , 这种能力体现 在该 种个体在群落 中的分布范围和生物量 的占 有上。 一个种 的生态位受群落 内生物和非生物环 生 态位宽 度是生 态位特 征 的定量 指标 之 不 明显 ; 草 和 茵 陈蒿 之 间 的生态 位 重 叠度 最 狗尾 境 的影 响 , 一个 种 在 不 同的 群 落种 就 有不 同 因此 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 大 , 达到 07 4 , 明狗尾草 和茵 陈蒿共 同利用 .7 9说 的生 态 位 。 总和 , 是度量植物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的尺 土壤资源的能力 比较强 , 但两物种间的竞争也较 就 陆 地 退化 生 态 系 统 而言 , 由于 系统 的恢 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体现了种群在群落中的竞 为激 烈 。 复很 大程 度 上 是 以植 被 的恢 复 为基 础 的 。 近些 年 度 。 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 , 对环境 的适应 能 4 结 论 有关此领域 的研究 日益丰富, 但是基于生态位理 争地位 , 力 就 越强 。 在 出现 频率 较 高 的 8种植 物 中 , 飞 蓬 的生 小 论对废弃地植被演变动态进行研究的报道 尚不 根据各物种在 土壤 种子库 中的分布情况 , 态 位宽 度 最 高 , 387 , 环 境 资 源 利 用 状 况 为 . 0对 6 多见 。 分析了露天矿排土场植被 恢复中的生态位 个物种 , 并计 很好 , 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较强 ; 中华隐子草的 而 宽 度 和生 态 位 重叠 特 征 , 就是 要 揭示 种 群 之 选取在种子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8 目的 算 其 生态 位 宽度 ,结果 分 别 为狗 尾 草 30 o 、 生态位宽度最低 , .4 4小 只有 1 1 1对环境资源的利 .6, 8 间的 关 系 , 析植 物 对环 境 的 生态 适 应性 。 分 飞 蓬 3 6 0 茵陈蒿 1 9 8 鹤 虱 29 8 、 .7、 8 .9、 9 .8 2 小蓟 用 情 况 较差 ,对排 土 场环 境 的适 应 能 力很 弱 。8 2研 究 地 区及 研 究方 法 2 70 中华隐子草 1 1 1早熟禾 1 8 1 马唐 种 物 种 的 Pak . 1、 9 . 6、 8 . 3、 9 i a生态 位 重 叠 度 差 别很 大 ,大 多 n 21研 究 区概 况 . . 9 数 物种之 间的重 叠度都较低 ,在 0 . 下的 占 5之 阜新地处辽宁西北部 ,所处地理位置为东 296 6。 由 此 可 知 , 主 要 物 种 的 B 生 态 位 宽 度 9 .6 ,种 群 间对 共 同资 源 的利 用 状 况 总 体 较 , 28 % 经 1 1 6 ,北 纬 4 。0 ,年 均 降水 量 2 。2 2 2 n 均在 】 _ 8以上。狗尾草和小飞蓬 的 差 , 当土壤资源不足时 , 物种间的竞争较弱 ; 狗尾 5 9 m, 3 m 蒸发量达 10 rm, 80 a 是典型半干旱地区 , (eis L v 指数) . 0以上 ,占 8个物种总数 的 草和茵陈蒿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 , 明狗尾 说 属北温带大陆型多风气候 区。 海州露天煤矿排土 生态位宽度均在 3 50 0 达 草和茵陈蒿共同利用土壤资源的能力较强 , 但两 场位于阜新西南部 , 东西长 7公里 , 南北宽 3公 2 . %。其 中,小飞蓬 的生态位宽度 最高 , 387 ,说明小飞蓬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最好 , 物 种 问 的竞 争也 较 为 激烈 。 . 0 6 里, 占地 1 平 方公 里 , 面 呈 弧形 条 带 , 势 东 4 平 地 而 参 考 文 献 高西 低 ,最高 海拔 + 2 m,排土 场相 对标 高 对 环境 的 适应 能 力最 强 ; 中华 隐 子草 的 生态 位 30 仅 .6, 8 1初 . 吴 露 +2 3 m~+ 0 m, 20 平盘较为平坦 , 土质是由露天 宽 度 最低 , 为 1 1 1说 明 中华 隐子 草 对 环 境 『1 振峰 、 祥 云 . 天矿 排 土 场 植 被 恢 复 过 程 其 资 源 的利 用情 况 较差 , 排土 场 环境 的适 应能 力 中主要 种 群 生 态位 特 征 研 究 l. 宁 工程 技 术 大 对 J辽 1 矿 排 出 的 页 岩 、 岩 构 成 , 分 土 地 得 到 了 良好 砂 部 2 0 ,6 增 :3 - 3 . 最弱。 生态位宽度指数在 21 . .~39之间的物种 占 学 学报 ,0 72 ( 刊 )2 12 3 的 风化 。 总 数 的 6 .0 ,表 明大 多 数物 种 的生 态 位宽 度 11 建 忠 , 佳 丽 , 晶 玉. 地 人 工植 物 群 落 2 % 5 2. 胡 郑 沈 退耕 2 研究 方 法 - 2 根 系生态位及其分布特征 l. J 生态学报 ,0 52 I 2 0 ,5 根 据露 天 煤 矿 排 土场 不 同 恢 复类 型 ,选择 比较接 近 。 f 1 4 — 0. 3 : 81 49 3 . 2种子库优势物种的生态位重叠 典 型地 段 土 壤种 子 库进 行 定 期调 查 和研 究 , 选取 本研 究 利 用 Pak 生 态 位 重 叠测 度 对 土 壤 [ . i a n 3 丛沛桐 , ] 颜延芬, 周福 军, 东北羊 苹群落种 等. 的恢复类 型有五种 , 即工程覆 土、 紫穗槐 A r mo— .植 J 19 ,9 p af t oa ̄ 地 、 槐 (o ii ped aai林 种 子 库 中 8种 优 势 物 种 的 空 间生 态 位 重 叠 进 行 群 生 态位 重 叠 关 系研 究 I1 物研 究 ,9 9 1 h r i s} uc , 刺 R bna su occ ) a f12 2 1 2 : 1 —2 9. 测定 , 果见 表 l 结 。 地 、 树 flu u i ) 地 、 然植 被 。 榆 Um sp m l4 a  ̄ 天 由表 1 可知 ,i k 测 度 的各 物 种 生态 位 重 『1 Pa a n 4. 忠. 王仁 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 20 0 8年 4月 初 在 上 述 五 种 土 地恢 复 类 型 各 .植 J 的典 型地段分别确定土壤种子库研究样地( 面积 叠指 数 分 布较 不 均匀 , 物种 之 间 的生 态位 重 叠 态位 宽 度 与 生 态位 重 叠 的 研 究 I1 物 生 态 学 1 9 , l )3 4 3 1 4 为 l ×1 ,并 于 4月 至 9月 每 月 定 期 到样 地 度差别较大,大多数物种之间的重叠度都很低 , 报 , 9 7 2 f : 0 — 1 m m) . 5之下的 占9 . % ,说 明种群问对 26 8 作者简介 : 李宏 昌(9 3 )男, 宁阜新人 , 18 ~, 辽 进 行 现 场 调查 ,调 查 内容包 括 统 计植 被 种类 、 重叠度在 0 数 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领域的研 究。 当土壤资源不足 硕士研 究生, 量 和高度等 ,计算 样地植被 L v s ei 指数和 P— 共 同资源的利用状况总体较差 , n i 时 , 种 问的 竞 争较 弱 。 中 , 陈蒿 和 中华 隐 子 物 其 茵 基 金 项 目 : 宁省教 育厅 高 等学 校 专项 科研 辽 ak 生 态 位重 叠 测度 。 na 草 、茵 陈蒿 与 早熟 禾 之 间 的生 态位 重 叠最 小 , 为 基  ̄ ( 0 0 9 1 .2 6 3 1 .0 3 结 果 与分 析 O0 0 说明这几种植物没有共同存在 , . , 0 竞争关系 31种子库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及比较 .
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o h a t a d o ih u Op n P tCo l i e n t eW se L n fHaz o e i a n M
LU B o yn , I a -u I a- og L n jn Y ( oee f e uc &E vom n E g er gL oi ehi l n e i ,ui 130 ,h a Clg s r s nin et ni e n,i n g cn aU i rt Fx 200 C i ) l oR o e r n i a n T c v sy n n
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前言
本文从排土场枯落物层、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4个生态作 用角度,对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荒草地)水源涵养 功能进行定量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排土场土地复垦、 植被恢复与重建及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1.枯落物调查及持水性测定 2.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土壤蓄水能力测定 4.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方法
结果与分析
植被类 型
厚度/cm
蓄积量/ (t·hm -2)
最/%大持水率最量(大/t·持h水m-2)最/(大%拦)蓄率最量(大/t·拦h蓄m-2)有/%效拦蓄率有量(/t效·拦hm蓄-2)有深/效mm拦蓄
研究区概况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位于露天矿坑西南部,地处东经 121°40’12”、北纬41°57’36”,总面积约为13 km²,年均气温7.3 ℃, 年均降水量511.4 mm,6-8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3.25%,年蒸发量1790 mm,研究区主要土壤类型为典型褐土。2004年,由国土资源部投资对该排土 场开展了土地复垦工作,复垦植被为刺槐、榆树、刺槐和榆树混交、紫穗槐、 柠条、农地(玉米)、荒草地等。本研究于2012年6月在排土场复垦区(复垦 年限为8年)选取乔木林地(刺槐)、灌木林地(紫穗槐)和荒草地3种不同 植被类型,研究排土场植被恢复特征及其水源涵养功能。采用设置标准地的 方法研究各个样地的植被恢复特征,刺槐的标准地为20 m×20 m,紫穗槐的 标准地为10 m×10 m,荒草地的标准地为5 m×5 m。
结论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综合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 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影响

2018年12月防 护 林 科 技D e c .,2018第12期(总183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2(S u m N o .183)文章编号:1005-5215(2018)12-0037-03收稿日期:2018-11-12作者简介:郎立刚(1978-),男(满族),辽宁阜新人,大学,工程师,从事植被恢复研究.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影响郎立刚(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林场,辽宁阜新123135)摘 要 为了筛选适合在我国北方矿区废弃地上垦复的造林树种,在阜新煤矿区废弃地上开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固氮量的比较试验㊂结果表明:在工矿区废弃地上进行复垦后,各种植被类型均可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肥力水平,p H 值的变化各植被处理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量整体来说以混合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效果更好,说明混合造林的固氮效果更佳㊂关键词 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固氮量;矿区中图分类号:Q 938.1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8.12.013E f f e c t o fD i f f e r e n tV e g e t a t i o nT y p e s o nP h ys i c a l a n d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o i l a n dB i o l o g i c a lN i t r o g e nF i x a t i o n i nR e c l a m a t i o no fM i n i n g Ar e a s L a n g L i g a n g(S t a t e -o w n e dF u x i n M o n g o l i a nA u t o n o m o u sC o u n t y ,F u x i n12313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f i n do u t t h e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t r e es p e c i e ss u i t a b l ef o rr e c l a i m i n g ont h ea b a n d o n e dl a n di nt h e n o r t h e r nm i n i n g a r e a o fC h i n a ,a c o m p a r a t i v e e x p e r i m e n t o n s o i l p h y s i c a l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e nf i x a t i o n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v eg e t a t i o n t y p e s i n th e a b a n d o n e d l a n do fF u xi nc o a lm i n e i nL i a o n i n g Pr o v i n c e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i n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m i n i n g a r e a ,a f t e r t h e r e c l a m a t i o no n t h e a b a n d o n e d l a n d ,v a r i o u s v e g e t a -t i o n t y p e s c a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c o n t e n t i nt h es o i l ,r e d u c e t h es o i l b u l kd e n s i t y,a n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 l e v e l .T h e c h a n g e s i n p H v a l u e sd i dn o t s h o w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v e g e t a t i o nt r e a t -m e n t&t h e c o n t r o l ;i n t e r m s o fm i x e d p l a n t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v e g e t a t i o n ,t h e e f f e c t o fm i x e d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i s o p t i -m a l .K e y wo r d s v e g e t a t i o n ;s o i l p h y s i c a l&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 e n f i x a t i o n ;m i n i n g a r e a 一直以来,地球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此种关系更加明显[1]㊂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破坏,造成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2]㊂近些年全球气候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碳贸易的概念频繁地出现在气候变化的领域[2]㊂土壤是地球上储存有机碳的最大资源库,全球土壤中有机碳储存量达到了2亿万t 以上,远远高于大气和生物碳库的储存量㊂建国初期,我国各类资源匮乏,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多年来一直过度地开采资源以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㊂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社会的发展逐渐趋向于节约高效型,很多大型工矿企业停产,多年的弃耕及破坏式的管理,让土壤中储存的有机碳量非常低,一般仅达到常年耕作农田的4成左右[3]㊂因此对工矿区废弃的土壤进行复垦有着明显的增加碳储存量的潜力[4]㊂工矿区在开采过程中,会对土壤产生明显的扰动作用,造成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逐渐降低,经过复垦后,随着植被生物量的逐渐增加,土壤中储存的有机碳量也表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5]㊂辽宁省为北方工业大省,多年的工矿企业的开采造成目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㊂本研究以辽宁省阜新废弃的煤矿地作为试验地进行复垦,分别栽种具有较强抗逆能力的侧柏㊁山杏㊁油松纯林以及混交林,比较了各种垦复植被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固氮量的变化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地设置在阜新某处废弃的煤矿工地,降雨少,风沙大,土壤肥力水平低,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有良好的排水及耕作条件,地下水位6m 左右,土壤未出现盐渍化㊂选择的复垦植被为北方地区常见的几种抗逆性较强的树种:侧柏㊁山杏㊁油松㊂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在3月中下旬栽植5年生的侧柏㊁山杏㊁油松纯林以及混种侧柏+山杏㊁侧柏+油松㊁山杏+油松㊁侧柏+山杏+油松,以不栽植任何植被作为对照㊂株行距2mˑ2m ㊂1.3 试验方法各造林处理除了栽植的苗木类型不同,其余林间管理均保持一致,施肥要求有机肥㊁无机肥适当搭配㊂造林第2年10月在各处理林间随机取5处0~20c m 土层的土壤,带回实验室测定其中的总氮含量㊁土壤容重㊁pH 值等土壤理化性状,与对照进行比较;参照文献中的方法[6]分别测定各树种㊁计算出苗木栽植前后的生物量(包括地下生物量㊁地上生物量)㊂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在矿区垦复地上种植北方地区常见的几种植物,比较各类型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见表1㊂由表1可知,在垦复地上栽植各种类型的植被后,与未种植植被的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中的总氮含量㊁容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㊁下降,总氮增幅在3.3%~26.7%,容重降幅在9.1%~16.7%,整体来说以混交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更好㊂总氮含量以种植油松㊁混交侧柏+山杏+油松的效果较好,总氮含量分别在3.8%㊁3.6%,比未种植树种的对照增幅超过20%,差异显著;容重以混种侧柏+山杏+油松处理的降低效果最好,达到了16.7%,差异显著㊂经过对土壤的p H 比较,各处理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幅在-0.8%~1.6%,均未达显著性差异㊂表1 矿区垦复地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后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植被类型总氮含量/%较C Kʃ/%pH 值较C Kʃ/%土壤容重/g cm -3较C Kʃ/%侧柏3.13.37.85-0.40.94-14.4山杏3.413.38.011.60.97-12.1油松3.826.77.940.80.96-12.9侧柏+山杏3.26.77.900.30.95-13.6侧柏+油松3.516.77.920.51.00-9.1山杏+油松3.310.08.001.50.95-13.6侧柏+山杏+油松3.620.07.82-0.80.92-16.7C K 3.0-7.88-1.10-2.2不同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对各类型苗木在矿区垦复地栽植后1年的生物量的调查,结果见表2㊂由表2可知,栽植各种植被的处理中以混交林的生长较好,整体生物量比单种的处理高㊂地上生物量以混种侧伯+山杏+油松最大,为17.1t h m -2,以山杏的地上生物量最低,为5.4t h m -2,两者差异极显著,极差达到了11.7t h m -2,其余各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在6.6~8.4th m -2;地下生物量以混合种植侧柏+山杏+油松的处理最大,为8.2t h m -2,以山杏的地下生物量最小,为4.6th m -2,差异显著,极差为3.6t h m -2,其余各处理在5.1~8.0t h m -2;生物总量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侧柏+山杏+油松>侧柏>侧柏+油松>油松>山杏+油松>侧柏+山杏>山杏㊂表2 矿区垦复地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后生物量分析th m -2植被类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计生物量侧柏8.48.016.4山杏5.44.610.0油松7.87.014.8侧柏+山杏6.95.112.0侧柏+油松8.17.315.4山杏+油松6.67.414.0侧柏+山杏+油松17.18.225.33 结论经过对阜新矿区垦复地上栽植各种当地乡土树种后的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垦复地上栽植各种类型的植被后,各处理土壤中的总氮含量㊁容重比对照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㊁下降,总氮增幅在3.3%~26.7%,容重降幅在9.1%~16.7%,整体来说以混交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更好㊂总氮含量以种植油松㊁混交侧柏+83防 护 林 科 技 2018年山杏+油松的效果较好,比未种植树种的对照差异显著;容重以混种侧柏+山杏+油松处理的降低效果最好㊂经过对土壤的p H比较,各处理差异不明显;地上生物量㊁地下生物量均以混种侧伯+山杏+油松最大,山杏的地上生物量最低,两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㊂参考文献:[1]V i t o u s e kP M,M o o n e y H A,L u b c h e n c oJ,e t a l.H u m a nd o m i-n a t i o no f e a r t h's e c o s y s t e m s[J].S c i e n c e,1997,277:494-499[2]李怒云.中国林业汇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程积民,程杰,杨晓梅.黄土高原草地植被与土壤固氮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401-410[4]朱利东,林丽,付修根.矿区生态重建[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3):310-314[5]吴庆标,王效科,段晓男,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8(2):517-524[6]韩广.不同植被和施肥方式对矿区复垦地固氮量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12(上接第36页)立地类型:半流动㊁半固定沙地㊂播种设计:刺槐,榆树,油松,臭椿㊂种子处理:榆树和刺槐大粒化(包衣),包衣树种加避鼠剂和P P T拌种㊂播量:榆树和刺槐8~15粒m-2,臭椿6~10粒m-2,油松3~5粒m-2㊂2.7调查方法样线调查法,沿着试验地对角线每20m一个样方,样方大小5mˑ5m,当年调查出苗率,次年调查保存率㊂3结果与分析3.1横山试验区3.1.1王驴圈试验区2016年9月20日调查,榆树有苗,高度3~5c m;刺槐有苗,高度2.5~3.5 c m,密度较大;臭椿有苗,高度3.5~5c m㊂2017年6月9日调查,各树种未见有苗㊂3.1.2白家湾试验区2017年9月12日调查,臭椿㊁榆树㊁刺槐有苗㊂3.1.3雷龙湾试验区2018年5月28日调查榆树有苗,高度3~5c m;刺槐有苗,高度2~3c m,密度较大,油松有苗,高度5~7c m㊂3.2靖边县试验区3.2.1金鸡沙试验区2016年9月16日调查,榆树㊁刺槐有少量出苗,其他树种未见有苗㊂2017年6月20日调查,各树种都未见有苗㊂3.3榆阳区试验区3.3.1白河东沙试验区2016年9月16日调查,刺槐有苗,高度1.5~ 2.5c m,密度较大;榆树有苗,高度3~4c m,臭椿有苗,高度2.5~3.5c m㊂2017年7月25日调查,刺槐有苗,高度2.5~ 3.5c m,密度较大;榆树有苗,高度3~5c m,臭椿有苗,高度3.5~4.5c m㊂2017年9月16日调查,各树种未见有苗㊂3.3.2西沟西沙试验区2016年9月16日调查,刺槐有苗,高度1.5~ 2.5c m,密度较大;榆树有苗,高度3~4c m㊂2017年6月10日调查,各树种未见有苗㊂4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榆树㊁刺槐和臭椿这三个树种出苗情况较好,特别是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出苗率较高,生长状况也可以,但是保存率较差,到第二年㊁第三年就保存不下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出苗后降雨很少,出现严重干旱;第二是乔木树种在沙区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和水分供给,木质化程度不够,很难安全越冬㊂4.1撒播试验区选择在半固定沙地㊁半流动沙地为宜,固定沙地植被较大,即使地面处理,原有植被对试验树种出苗影响较大,出苗效果不佳㊂4.2根据3年的试验,榆树㊁刺槐㊁臭椿在半固定㊁半流动沙地可以出苗㊂4.3刺槐㊁榆树丸化后更有利于出苗和苗木生长㊂4.4撒播试验播期应根据短期天气预报,选择在雨期前5~7d完成㊂参考文献:[1]郜超.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成效评定标准探析[J].防护林科技, 2018(2):21-28[2]麻保林.榆林沙区飞播造林种草主要技术[J].陕西林业,1998(5):32-33[3]郜超,史社强,漆建忠.榆林沙区甘草飞播造林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3-4[4]李庚堂,郜超,曹庆喜.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应用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01-102[5]赵晓彬.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研究概述[J].陕西林业科技,2017(5):90-9493第12期郎立刚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 f e c t s o f di f f e r e n t f o r e s t s o i l p hy s i c o c he mi c a l pr o pe r t i e s o n ve g e t a t i o n bi o ma s s a t r e f us e dum p o f Ha i z ho u o pe n- pi t mi ne
a g e p h a s e s h a d di fe r e n c e s a t 0 . 0 5 s i g ni i f c nc a e l e v e l , t h e r a p 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n i t r o g e n , r a p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nd a r a p i d l y a v a i l a b l e p o t a s s i u m h a d s i ni g ic f a n t l y di fe r e n c e s a t O. 01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l e v e l ; t h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s u c h a s ma x i mu m wa t e r - h o l d i ng c a p a c i t y ,
( 1 .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Ac a d e my o f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 S h e n y n g1 a 1 0 0 3 2 , L i a o n i n g , C h i n a ; 2 . S h e n y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也分别到 了 0 . 0 5和 0 . 0 1的显著和极 显著水平,表明 白榆纯林对林 下土 壤的养分含量有 明显 的促进 作用 ;生物量 方面 ,白榆纯林在各个 林龄区 间内也分别达到 了最 大值,相对 于 白榆刺槐混 交林 和刺槐纯林 的生物量别达 到 了显著 和极显著水 平;地上植被 的生物量和林下 土壤的理化 性质都呈 正相关关系 ,且相 关系数随着林 型、林龄
mi n e we r e na a l y z e d . Th e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o i l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 t o t a l p h o s p h o r u s o f wh i t e e l m p u r e — s t nd a i n d i f f e r e n t
第3 4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1 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e n t r a l S 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o f F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的不 同也发生相应 的变化 。
关键词 :露天矿排土场 ;不 同林分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量 ;相关系数
中图分类号 : ¥ 7 1 8 . 5 5 6 ;¥ 7 1 4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2 3 X( 2 0 1 4 ) 0 1 — 0 0 7 8 . 0 6
、 , 0 1 . 3 4 No . 1
J a n .2 O 1 4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 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对 植被 生物 量的影响
高英旭 , 刘红 民 , 刘 阳 , 刘 畅 , 汪成成 , 于世 河 , 王玉涛
( 1 . 辽 宁省林业科 学研 究院,辽 宁 沈 阳 1 1 0 0 3 2 ; 2 . 沈 阳农 业大学,辽宁 沈 阳 l 1 0 1 6 1 )
S h e n y a n g 1 1 0 1 6 1 , L i a o n i n g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e s o i l p hy s i c o c he mi c a l p r o pe r t y a n d a b o v e ・ ・ gr o u n d v e g e t a t i o n b i o ma s s o f 9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e s t s t a nd s o f Ha i z h o u o p e n — ・ p i t
GAO Yi n g - x u , LI U Ho n g — mi n , LI U Ya n g , LI U Ch a n g , WANG Ch e ng . c h e n g , YU S h i - h e , W ANG Yu . t a o
摘 要 :对海 州露天矿排土场 9种不 同林分林下土壤理化 性质、地上植被 生物 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 明:
白榆纯林在不 同的林龄阶段林下土壤 的机质含量 、全 N、全 P分别达到 了 0 . 0 5的显著水平 ,在速效 N、P 、K之
间 已达到 了 0 . 0 1 的极显著水平 :在物理性质方 面,最大持水量 、土 壤密度 、非毛管孔 隙、毛管孔 隙、总孔 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