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检验详细流程ppt
合集下载
沙门菌的检验技术ppt课件

沙门氏菌前增菌培养基
缓冲蛋白胨水(BPW) 肉汤: 是基础增菌培养基,不含任何抑制成
分,有利于受损伤的沙门氏菌复苏。使受 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 态。2003版本标准仅用于加工食品或冷冻 食品的前增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选择性增菌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 (Salmonella )的检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 的检验。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还有:
★冰箱:2 ℃~5 ℃。
★无菌培养皿
★恒温培养箱
★无菌吸管
★均质器
★无菌毛细管
★振荡器
★ pH 计或pH 比
★电子天平:感量0.1g
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
返回
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基
使用BS、XLD、HE、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2003版本国标:BS、DHL(或HE、WS、SS) FDA:BS、XLD、HE AOAC:BS、XLD、HE ISO:phenol red brilliant green琼脂、BS或HE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 必须使用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色管或精密pH 试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纸
250 mL
★全自动微生物生
★无菌试管
化鉴定系统
培养基和试剂
缓冲蛋白胨水(BPW )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 氰化钾(KCN ) 培养
增菌液
尿素琼脂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 菌液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亚硫酸铋(BS )琼脂 HE 琼脂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
第五章沙门氏菌的检验ppt课件

10~42 ℃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 度为37℃,最适pH为6.8~7.8。 营养琼脂平板上:35~37℃培养 18~24h,其菌落大小一般为2~ 3mm,光滑、湿润、无色、半透 明、边缘整齐。
血平板:中等大小、灰白色菌落。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 哚,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 性,大多产生硫化氢。发酵葡 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 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 门氏菌均产酸产气。
ONPG -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
报告
沙门氏菌在BS平板上
沙门氏菌在HE平板上
沙门氏菌的TSI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 (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 ,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 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 保持黄色。
商品化生化鉴定系统
API 20E API 20E 生化鉴定 是根据快速酶促反应 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 术发展的一种细菌编 码鉴定法,广泛应用 于临床、食品中革兰 氏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
API 20E
第1位数
O AL N DD P HC G
第2位数 第3位数 第4位数 第5位数
O CI H U T
1、未接种 2、尿素酶阳性 3、尿素酶阴性
KCN生长试验
右:抑制生长
沙门氏菌在TSI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结果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 初步判断
K A +(- ) +(- )
+
K A +(- ) +(- )
血平板:中等大小、灰白色菌落。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 哚,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 性,大多产生硫化氢。发酵葡 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 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 门氏菌均产酸产气。
ONPG -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
报告
沙门氏菌在BS平板上
沙门氏菌在HE平板上
沙门氏菌的TSI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 (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 ,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 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 保持黄色。
商品化生化鉴定系统
API 20E API 20E 生化鉴定 是根据快速酶促反应 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 术发展的一种细菌编 码鉴定法,广泛应用 于临床、食品中革兰 氏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
API 20E
第1位数
O AL N DD P HC G
第2位数 第3位数 第4位数 第5位数
O CI H U T
1、未接种 2、尿素酶阳性 3、尿素酶阴性
KCN生长试验
右:抑制生长
沙门氏菌在TSI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结果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 初步判断
K A +(- ) +(- )
+
K A +(- ) +(- )
沙门氏菌检验详细流程(共27张PPT)

注:+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国产-XLD
氰化钾 (KCN)
86.2
进口-BS 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赖氨酸脱羧酶为阴性。
如有2项异常为非沙门氏菌。
106.6
国产-BS 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但在实际工作中,可简写为S.
77.7
CHRO显色
68.4
国产-DHL
98.4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 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TSI〕琼脂、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取菌落一局部于斜面划线后穿刺底层。
接种针在接种TSI后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 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于36 ℃培养18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
其他沙门氏菌均不给专用名,只在亚种数字名后直 接书写抗原式,比方S.Ⅴ 66:z35:-
新的血清型名称的批准必须有巴斯德研究所、 德国汉堡卫生研究所及美国CDC 3个实验室 的一致同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前增菌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方法:25 g〔mL〕样品+225 mL BPW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 转种于10 mL TTB 内, 于42 ±1 ℃培养18 ~24 h。
国产-WS
71.6
TSA(对照)
100.0
国产BS
进口BS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棕色
;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 周围培养基不变。
国产HE
进口HE
蓝绿色或蓝色, 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 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进口XLD
国产XLD
沙门氏菌及检验PPT课件

四、生化试验及亚属的鉴定
第8页/共24页
沙门氏菌和志 贺氏菌主要生化试验 原理、试验方法、结 果观察
第9页/共24页
1、三糖铁琼脂:
•
肠道致病菌检查作初步筛检用,底层穿刺、斜面划线接种。37℃
培养24h。底层产酸表示葡萄糖发酵(变黄色),斜面产酸表示乳糖或
蔗糖发酵,中段变黑表示产硫化氢。
第10页/共24页
试验要求比较严格,阳性者葡萄糖铵斜面上有正常大小的菌落生长,阴
性者不生长,但对照上生长良好。如在葡萄糖铵斜面上生长极微小的菌
落可视为阴性结果,大肠埃希菌阳性,志贺氏阴性,可用此试验予以鉴
别。
第19页/共24页
10、七叶苷水解试验
•
( 糖 代 谢 试 验 ) 细菌水解七叶苷生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 与 培养基内枸橼酸铁试剂的二价铁离子起反应生成黑色
而这些酶类随细菌的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故可利用此来鉴 别细菌,糖发酵试验培养基常用的指示剂为溴甲酚紫或溴麝 香草酚兰。
•
最常用的是液体糖发酵管。如细菌利用该糖类使其发酵
产酸,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或绿色变为黄色为阳性。
第16页/共24页
7• 、糖O类代N谢P试G验 • 利用(邻硝β基-苯半酚β乳-半糖乳糖苷苷酶来测试定β验-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内有微量
3、氰化钾试验:
• 取37℃24h的肉汤培养物一接种环至氰化钾培养基内,同时接 种一环到不含氰化钾的同样培养基中作为对照。37℃培养连续 观察两天如有细菌生长培养基浑浊即为阳性。细菌不生长为阴 性,对照应有菌生长。
• 肠杆菌科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为阴性。在鉴定上有重要价值。
第13页/共24页
4、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按kanffmankanffmanwhitewhite的分类标准有的分类标准有22002200种以上的血清型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沙门氏种以上的血清型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是将沙门氏菌分为菌分为66个亚属亚属个亚属亚属其中亚属其中亚属再分为再分为aa和和b绝大多数绝大多数9999沙门氏菌亚属沙门氏菌亚属中的菌种其中的菌种其余的亚属通常从冷血动物和环境中分离偶尔引起人类致余的亚属通常从冷血动物和环境中分离偶尔引起人类致病
《沙门氏菌检验》PPT课件

① 前增菌:食品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 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 状态。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② (选择性)增菌: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菌, 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未经加工的食品 不必经过前增菌而直接增菌。
③ 选择性平板分离:采用固体选择培养基,抑制非沙 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 落的识别。
*H抗原可分为两相
第1相:为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a~z,Z以后 则从z1、z2……,已编到z83。
第2相:为非特异相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共7种。
具有第1相和第2相H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大多数沙 门氏菌属于此;
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如肠炎沙门氏菌。
极少数无鞭毛菌两相抗原都不具有,称为无相菌,如鸡
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2021/3/8
12
Urease Test
尿素酶试验:
urea 尿
ammoni a氨
素
2021/3/8
13
3、氨基酸脱羧酶的测定
有些细菌含有氨基酸脱羧酶,使羧基释出,生成胺类 和二氧化碳。此反应在偏酸的条件下进行,当培养基含 胺类时呈碱性反应,使指示剂变色。 接种与观察结果:用幼龄培养液作为菌种,直接接种。 接种后封油,对照管与测定管同时接种封油。肠肝菌科 的细菌于37℃培养4天观察。
2021/3/8
1
根据侵入机体沙门氏菌菌种的不同,在临床上引起四 种不同的疾病:
(1)伤寒、副伤寒
由沙门氏属中的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 引起。
(2)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以肠炎杆菌、鼠
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和汤普逊杆 菌等最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胃肠炎。病程较短, 一般2~4d, 可完全恢复。
沙门氏菌的检验 ppt课件

26
分离培养基
使用BS、XLD、HE、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原国标:BS、DHL(或HE、WS、SS) FDA:BS、XLD、HE AOAC:BS、XLD、HE ISO:phenol red brilliant green琼脂、BS或HE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 用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6
必要性
由于食品生产及流通的全球化、新的食品加工 技术的应用、东西方饮食习惯的交融、自然环 境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沙门氏菌污染的 食物种类、季节及场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方法层出不穷,有些方法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 认证(如AOAC)成为了国际标准方法。
甘露醇 山梨醇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H2S- 靛- 尿- KCN- 赖+/-
ONPG - 沙门氏菌
非如左述的各种反应结果
非沙门氏菌
14
细菌学分析手册(FDA/BAM)
第五章 沙门菌属
样品(20类)25g
225mL 乳糖肉汤(LB)or 胰酪胨大豆肉汤( TSB)or 煌绿溶液 (BG)or 通用前增菌肉汤(UPB)or营养肉汤(NB)or 再造脱脂奶粉 or 四硫酸盐煌绿(TT)
40
API 20E
布氏柠檬酸杆菌20E鉴定结果
41
API 20E
河生肠杆菌20E鉴定结果
42
VITEK GEN+
应用一系列小的多孔的聚苯乙烯卡片进行测试,卡片含 有干燥的抗菌药物和生化基质。先制备一定浓度的欲鉴定 菌株的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小卡上, 将其放入具有读数功能的孵箱内,每隔一定时间,仪器会 自动检测培养基的发酵情况,并换算成能被计算机所接受 的生物编码。最后由计算机判定,打印出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基
使用BS、XLD、HE、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原国标:BS、DHL(或HE、WS、SS) FDA:BS、XLD、HE AOAC:BS、XLD、HE ISO:phenol red brilliant green琼脂、BS或HE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 用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6
必要性
由于食品生产及流通的全球化、新的食品加工 技术的应用、东西方饮食习惯的交融、自然环 境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沙门氏菌污染的 食物种类、季节及场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方法层出不穷,有些方法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 认证(如AOAC)成为了国际标准方法。
甘露醇 山梨醇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H2S- 靛- 尿- KCN- 赖+/-
ONPG - 沙门氏菌
非如左述的各种反应结果
非沙门氏菌
14
细菌学分析手册(FDA/BAM)
第五章 沙门菌属
样品(20类)25g
225mL 乳糖肉汤(LB)or 胰酪胨大豆肉汤( TSB)or 煌绿溶液 (BG)or 通用前增菌肉汤(UPB)or营养肉汤(NB)or 再造脱脂奶粉 or 四硫酸盐煌绿(TT)
40
API 20E
布氏柠檬酸杆菌20E鉴定结果
41
API 20E
河生肠杆菌20E鉴定结果
42
VITEK GEN+
应用一系列小的多孔的聚苯乙烯卡片进行测试,卡片含 有干燥的抗菌药物和生化基质。先制备一定浓度的欲鉴定 菌株的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小卡上, 将其放入具有读数功能的孵箱内,每隔一定时间,仪器会 自动检测培养基的发酵情况,并换算成能被计算机所接受 的生物编码。最后由计算机判定,打印出鉴定结果。
微生物分类学之沙门氏菌检验(ppt 26页)

酸处理后容易消失。
8
三、 生化反应
9
1、吲哚试验( indol test)
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 基质(吲哚),靛基质与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 生成玫瑰靛基质。 色氨酸→ 吲哚(无色)+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玫瑰 吲哚(红色,+ 大肠杆菌)
不产吲哚(无色,- 产气杆菌)
4
3、生化特性: 大部分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酸
产气; 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发酵侧金盏花醇; 一般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不分解尿素,苯丙氨酸不脱氨; 三糖铁琼脂斜面常产生H2S。 4、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最适温度37℃,
最适pH6.8-7.8。 5、毒素特征:不产外毒素,产毒性很强的内
试验方法:取培养24h培养液,先加入少量乙醚,摇动 试管以提取和浓缩吲哚,待其浮于培养液表面后,再沿 试管壁徐缓加入吲哚试剂数滴,在接触面呈红色,即为 阳性。
应用: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10
Indol test 吲哚试验
tryptophan色氨酸→indole吲哚
→玫瑰吲哚 E.col
↑
i
Kovac's reagent吲哚试剂
(3)败血症
多为猪霍乱杆菌引起,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和 肠炎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
(4)慢性肠炎
沙门氏杆菌可引起慢性、持久性肠炎。
2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 重要病原菌。在世界各国各类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中, 沙门氏菌常居前列。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是各国检 验机构对多种进出口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 养基管中,摇匀,于36±1℃培养,观察结果。或涂布 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
沙门氏菌检验 PPT课件

抗原性),其特异性不易丧失或变异。 *一个菌体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O抗原。
6
2)H抗原(鞭毛抗原) *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不耐热,化学成分蛋白质,其
抗原性可以被酒精所破坏。
*H抗原可分为两相 第1相:为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a~z,Z以后
则从z1、z2……,已编到z83。 第2相:为非特异相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共7种。 具有第1相和第2相H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大多数沙
当指示剂(溴甲酚紫)呈紫色或带红色调的紫色者为阳 性,呈黄色者为阴性。对照管应呈黄色反应。
14
15
4、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待试菌可疑菌落或纯培养物, 穿刺接种并涂布于斜面,置36±1℃培养18~24h,观察 结果。
培养基:乳糖:蔗糖:葡萄糖=10:10:1;加有酚红
黄色(- 大肠杆菌)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 养基管中,摇匀,于36±1℃培养,观察结果。或涂布 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
对照。培养24h左右,观察结果,如阴性应继续培养至4
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12
Urease Test
尿素酶试验:
酸处理后容易消失。
8
三、 生化反应
9
1、吲哚试验( indol test)
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 基质(吲酸→ 吲哚(无色)+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玫瑰 吲哚(红色,+ 大肠杆菌)
不产吲哚(无色,- 产气杆菌)
(3)败血症
多为猪霍乱杆菌引起,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和 肠炎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
(4)慢性肠炎
6
2)H抗原(鞭毛抗原) *H抗原存在于鞭毛中,不耐热,化学成分蛋白质,其
抗原性可以被酒精所破坏。
*H抗原可分为两相 第1相:为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a~z,Z以后
则从z1、z2……,已编到z83。 第2相:为非特异相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共7种。 具有第1相和第2相H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大多数沙
当指示剂(溴甲酚紫)呈紫色或带红色调的紫色者为阳 性,呈黄色者为阴性。对照管应呈黄色反应。
14
15
4、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待试菌可疑菌落或纯培养物, 穿刺接种并涂布于斜面,置36±1℃培养18~24h,观察 结果。
培养基:乳糖:蔗糖:葡萄糖=10:10:1;加有酚红
黄色(- 大肠杆菌)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接种于液体培 养基管中,摇匀,于36±1℃培养,观察结果。或涂布 并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留底部作变色
对照。培养24h左右,观察结果,如阴性应继续培养至4
天,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12
Urease Test
尿素酶试验:
酸处理后容易消失。
8
三、 生化反应
9
1、吲哚试验( indol test)
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 基质(吲酸→ 吲哚(无色)+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玫瑰 吲哚(红色,+ 大肠杆菌)
不产吲哚(无色,- 产气杆菌)
(3)败血症
多为猪霍乱杆菌引起,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和 肠炎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
(4)慢性肠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沙门氏菌属各生化群的鉴别
必要时按此表进行沙门菌生化群鉴定
项目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卫矛醇 +
+
-
-
+
-
山梨醇 +
+
+
+
+
-
水杨苷 -
-
-
+
-
-
ONPG -
-
+
-
+
-
丙二酸 -
+
+
-
-
-
盐
KCN
-
-
-
+
+
-
注:+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
沙门菌的其他鉴定
API 20E VITEK32 GNI+ 卡片
-
-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 转种 于10 mL TTB 内, 于42 ±1 ℃培养18 ~24 h。 同时, 另取1 mL, 转种于10 mL SC内, 于36 ±1 ℃培养18 ~24 h。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 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 脂平板和一个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或显 色培养基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24 h (XLD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显色培养基平板) 或40 h~48 h (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 长的菌落。
邦戈尔沙门菌(Samonella bongori) Ⅴ
-
沙门菌种和亚种的鉴别
肠道沙门菌
项目
Ⅰ
Ⅱ
Ⅲ
Ⅳ
卫矛醇
+
+
-
-
山梨醇
+
+
+
+
水杨苷
-
-
-
+
ONPG
-
-
+
-
丙二酸盐
-
+
+
-
KCN
-
-
-
+
注:+为阳性 - 为阴性
-
邦戈尔沙门菌
Ⅵ
Ⅴ
-
+
-
+
-
-
-
+
-
-
-
+
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
迄今为止沙门氏菌有
57个O抗原 116个H抗原 Vi抗原
-
血清学鉴定时的注意要点:
做血清凝集时,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O血清不凝集时,可将菌株转接于琼脂量较高(如
2.5%-3%)的斜面上,再做凝集。 如果由于Vi抗原的存在而阻止了O抗原的凝集反应
时,应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中做成菌悬液。煮 沸后再检查。(常见于伤寒沙门菌)。 有极少数的二相沙门菌会同时出现2相H抗原,也 有一些沙门氏菌在培养过程中H抗原会出现第1项 和第2项之间的转变,所以血清诱导实验要用新鲜 的培养物进行诱导。
-
沙门菌的分类
根据生化反应不同,分为2个种: 肠道沙门菌(Samonella enterica) :
Ⅰ 肠道亚种(subsp. enterica )
Ⅱ 萨拉姆亚种 (subsp. salamae ) Ⅲ 亚利桑那亚种(subsp. arizonae ) Ⅳ 豪顿亚种(subsp. houtenae ) Ⅵ 因迪卡亚种 (subsp. indica )
该表显示:只有在三糖铁斜面产酸、底层产酸;同时赖氨酸阴性的菌株可排 除。其他反应结果均有沙门菌属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菌的可能。
-
TSI的反应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反应 序号
A1
硫化氢 (H2S)
+
靛基 质
-
pH7.2尿 素
-
氰化钾 (KCN)
-
A2
+
+
-
-
A3
-
-
-
国产XLD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 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 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初筛微生 物
沙门氏菌
柠檬酸杆 菌属
变形杆菌
菌落颜色
紫色(直径约 1mm)
蓝色(直径约 1mm)
无色或被抑 制
特异性 灵敏度
89% 100%
---
---
(铜绿假单胞菌也呈紫红色, 可以通过前增菌排除。所以推 荐在检测中的前增菌用TTB。 粉红色、深红色、干燥菌落、 边缘锯齿状等 均非沙门氏菌菌 落。)
-
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 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TSI)琼脂、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取菌落一部分于斜面划线后穿刺底层。
接种针在接种TSI后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 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于36 ℃培养18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
其他沙门氏菌均不给专用名,只在亚种数字名后直接 书写抗原式,比如S.Ⅴ 66:z35:-
新的血清型名称的批准必须有巴斯德研究所、德国汉 堡卫生研究所及美国CDC 3个实验室的一致同意。
-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
前增菌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方法:25 g(mL)样品+225 mL BPW的无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
沙门菌概况
沙门菌是1885年由Salmon氏等在猪霍乱流 行时,分离出的猪霍乱沙门菌,由于Salmon 氏对本属细菌的发现贡献卓越,故定名为沙 门菌属。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它 是一群抗原结构、生化特性相似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血清型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沙氏菌 有2500多个血清型和变种。我国发现的有 250多个血清型。
菌均质杯中,以8 000 r/min~10 000 r/min均 质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225 mL BPW的 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 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 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 进行培养。于36 ℃±1 ℃ 培养8 h~18h。
-
无菌均质袋
-
沙门氏菌属的三糖铁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结果
斜面
三糖铁琼脂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初步判断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注:+阳性,-阴性;+(-)多数阳性, 少数阴性;+/-阳性或阴性。
非沙门氏菌
-
注:+阳性;-阴性;+/-阳性或阴性。
赖氨酸脱 羧酶 +
+
+/-
反应序号A1:为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如尿素、KCN和赖氨 酸脱羧酶3项中有1项异常, 按下表可判定为沙门氏菌。 如有2项异常 为非沙门氏菌。
-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pH7.2 尿素
-
氰化钾 (KCN) -
赖氨酸脱羧 酶
-
被分成2500多个血清型。
Vi抗原 O抗原 H抗原
-
沙门氏菌命名与书写方式
目前的命名方法规定: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亚种Ⅰ)给予专用名,并采用 标本分离地址的地名。菌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且 亚种Ⅰ的所用菌名不能用斜体。例如:肠道沙门菌鼠 伤寒血清型应书写为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但在实际工作中,可简写为S. Typhimurium。
-
穿刺TSI方法
-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 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 (供做靛基 质试验)、尿素琼脂 (pH7.2)、氰化钾 (KCN) 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 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36 ℃±1 ℃培养18 h~24 h, 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
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 ℃~5 ℃或室温 至少保留24 h,以备必要时复查。
典型菌落--BS
国产BS
进口BS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
棕色;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 , 周围培养基不变。
典型菌落--HE
国产HE
进口HE
蓝绿色或蓝色, 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 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
典型菌落--XLD
进口XLD
-
谢谢大家!
-
沙门菌的血清学鉴定
培养基:一般使用新鲜营养琼脂斜面作纯培养,取 斜面上部培养物作O抗原玻片凝集试验,下部凝结水 里的培养物作H抗原。
H抗原的位相诱导试验 制备半固体琼脂,融化完全分装10ml/管,121 ℃灭菌15分钟,冷至50 ℃备用。 取诱导用血清1滴加到小平皿中,倾入冷至50 ℃ 的10ml半固体琼脂,轻轻摇匀,凝固。 将培养物接种到平板的中央,放入湿盒中培养过 夜。取边缘的菌进行H抗原的检测。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用 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
分离培养基回收率测定(%)
进口-SS 进口-SS 国产-SS 进口-HE 国产-HE 进口-XLD 国产-XLD 进口-BS 国产-BS CHRO显色 国产-DHL 国产-WS TSA(对照)
-
65.3 81.0 52.0 83.2 80.0 83.0 86.2 106.6 77.7 68.4 98.4 71.6 100.0
-
+
+
+
-寒沙门氏菌(要求血清 学鉴定结果) 沙门氏菌Ⅳ或Ⅴ(要求符合本群 生化特性) 沙门氏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 鉴定结果)
沙门氏菌属各生化群的鉴别
必要时按此表进行沙门菌生化群鉴定
项目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卫矛醇 +
+
-
-
+
-
山梨醇 +
+
+
+
+
-
水杨苷 -
-
-
+
-
-
ONPG -
-
+
-
+
-
丙二酸 -
+
+
-
-
-
盐
KCN
-
-
-
+
+
-
注:+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
沙门菌的其他鉴定
API 20E VITEK32 GNI+ 卡片
-
-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 转种 于10 mL TTB 内, 于42 ±1 ℃培养18 ~24 h。 同时, 另取1 mL, 转种于10 mL SC内, 于36 ±1 ℃培养18 ~24 h。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 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 脂平板和一个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或显 色培养基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24 h (XLD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显色培养基平板) 或40 h~48 h (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 长的菌落。
邦戈尔沙门菌(Samonella bongori) Ⅴ
-
沙门菌种和亚种的鉴别
肠道沙门菌
项目
Ⅰ
Ⅱ
Ⅲ
Ⅳ
卫矛醇
+
+
-
-
山梨醇
+
+
+
+
水杨苷
-
-
-
+
ONPG
-
-
+
-
丙二酸盐
-
+
+
-
KCN
-
-
-
+
注:+为阳性 - 为阴性
-
邦戈尔沙门菌
Ⅵ
Ⅴ
-
+
-
+
-
-
-
+
-
-
-
+
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
迄今为止沙门氏菌有
57个O抗原 116个H抗原 Vi抗原
-
血清学鉴定时的注意要点:
做血清凝集时,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O血清不凝集时,可将菌株转接于琼脂量较高(如
2.5%-3%)的斜面上,再做凝集。 如果由于Vi抗原的存在而阻止了O抗原的凝集反应
时,应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中做成菌悬液。煮 沸后再检查。(常见于伤寒沙门菌)。 有极少数的二相沙门菌会同时出现2相H抗原,也 有一些沙门氏菌在培养过程中H抗原会出现第1项 和第2项之间的转变,所以血清诱导实验要用新鲜 的培养物进行诱导。
-
沙门菌的分类
根据生化反应不同,分为2个种: 肠道沙门菌(Samonella enterica) :
Ⅰ 肠道亚种(subsp. enterica )
Ⅱ 萨拉姆亚种 (subsp. salamae ) Ⅲ 亚利桑那亚种(subsp. arizonae ) Ⅳ 豪顿亚种(subsp. houtenae ) Ⅵ 因迪卡亚种 (subsp. indica )
该表显示:只有在三糖铁斜面产酸、底层产酸;同时赖氨酸阴性的菌株可排 除。其他反应结果均有沙门菌属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菌的可能。
-
TSI的反应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反应 序号
A1
硫化氢 (H2S)
+
靛基 质
-
pH7.2尿 素
-
氰化钾 (KCN)
-
A2
+
+
-
-
A3
-
-
-
国产XLD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 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 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初筛微生 物
沙门氏菌
柠檬酸杆 菌属
变形杆菌
菌落颜色
紫色(直径约 1mm)
蓝色(直径约 1mm)
无色或被抑 制
特异性 灵敏度
89% 100%
---
---
(铜绿假单胞菌也呈紫红色, 可以通过前增菌排除。所以推 荐在检测中的前增菌用TTB。 粉红色、深红色、干燥菌落、 边缘锯齿状等 均非沙门氏菌菌 落。)
-
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 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TSI)琼脂、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取菌落一部分于斜面划线后穿刺底层。
接种针在接种TSI后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 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于36 ℃培养18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
其他沙门氏菌均不给专用名,只在亚种数字名后直接 书写抗原式,比如S.Ⅴ 66:z35:-
新的血清型名称的批准必须有巴斯德研究所、德国汉 堡卫生研究所及美国CDC 3个实验室的一致同意。
-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
前增菌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方法:25 g(mL)样品+225 mL BPW的无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
沙门菌概况
沙门菌是1885年由Salmon氏等在猪霍乱流 行时,分离出的猪霍乱沙门菌,由于Salmon 氏对本属细菌的发现贡献卓越,故定名为沙 门菌属。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它 是一群抗原结构、生化特性相似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血清型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沙氏菌 有2500多个血清型和变种。我国发现的有 250多个血清型。
菌均质杯中,以8 000 r/min~10 000 r/min均 质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225 mL BPW的 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 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 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 进行培养。于36 ℃±1 ℃ 培养8 h~18h。
-
无菌均质袋
-
沙门氏菌属的三糖铁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结果
斜面
三糖铁琼脂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初步判断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可疑沙门氏菌属
+
+
+/-
+/-
-
注:+阳性,-阴性;+(-)多数阳性, 少数阴性;+/-阳性或阴性。
非沙门氏菌
-
注:+阳性;-阴性;+/-阳性或阴性。
赖氨酸脱 羧酶 +
+
+/-
反应序号A1:为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如尿素、KCN和赖氨 酸脱羧酶3项中有1项异常, 按下表可判定为沙门氏菌。 如有2项异常 为非沙门氏菌。
-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pH7.2 尿素
-
氰化钾 (KCN) -
赖氨酸脱羧 酶
-
被分成2500多个血清型。
Vi抗原 O抗原 H抗原
-
沙门氏菌命名与书写方式
目前的命名方法规定: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亚种Ⅰ)给予专用名,并采用 标本分离地址的地名。菌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且 亚种Ⅰ的所用菌名不能用斜体。例如:肠道沙门菌鼠 伤寒血清型应书写为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但在实际工作中,可简写为S. Typhimurium。
-
穿刺TSI方法
-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 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 (供做靛基 质试验)、尿素琼脂 (pH7.2)、氰化钾 (KCN) 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 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36 ℃±1 ℃培养18 h~24 h, 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
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 ℃~5 ℃或室温 至少保留24 h,以备必要时复查。
典型菌落--BS
国产BS
进口BS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
棕色;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 , 周围培养基不变。
典型菌落--HE
国产HE
进口HE
蓝绿色或蓝色, 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 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
典型菌落--XLD
进口XLD
-
谢谢大家!
-
沙门菌的血清学鉴定
培养基:一般使用新鲜营养琼脂斜面作纯培养,取 斜面上部培养物作O抗原玻片凝集试验,下部凝结水 里的培养物作H抗原。
H抗原的位相诱导试验 制备半固体琼脂,融化完全分装10ml/管,121 ℃灭菌15分钟,冷至50 ℃备用。 取诱导用血清1滴加到小平皿中,倾入冷至50 ℃ 的10ml半固体琼脂,轻轻摇匀,凝固。 将培养物接种到平板的中央,放入湿盒中培养过 夜。取边缘的菌进行H抗原的检测。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用 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
分离培养基回收率测定(%)
进口-SS 进口-SS 国产-SS 进口-HE 国产-HE 进口-XLD 国产-XLD 进口-BS 国产-BS CHRO显色 国产-DHL 国产-WS TSA(对照)
-
65.3 81.0 52.0 83.2 80.0 83.0 86.2 106.6 77.7 68.4 98.4 71.6 100.0
-
+
+
+
-寒沙门氏菌(要求血清 学鉴定结果) 沙门氏菌Ⅳ或Ⅴ(要求符合本群 生化特性) 沙门氏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 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