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一、质量控制
1. 定量分析和检测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如质量标准、化学检验等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确保分析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对饲料原料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追溯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饲料原料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二、质量评价
1. 外观评价
对饲料原料的外观进行评价,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外观评价可以初步判断原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理化指标评价
根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对饲料原料的理化指标进行评价。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等。
3. 营养评价
根据饲料原料的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可以确定原料的适用性和营养水平。
4. 微生物评价
对饲料原料进行微生物评价,包括常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评价可以判断原料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对于保证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饲料原料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通过质量评价,可以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为饲
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饲料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饲料原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饲料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1.引言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是确保饲料生产过程中饲料质量稳定、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饲料加工厂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核心要点和常用措施。
2.质量控制目标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目标是确保生产的饲料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饲料成分准确:确保饲料制备所使用的原料成分准确无误,确保饲料配方的正确性。
- 饲料质量稳定: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稳定,避免质量波动过大。
- 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 安全合规:确保饲料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饲料产品安全。
3.质量管理措施饲料加工厂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管理措施:- 原料检验:对进厂的各种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原料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嗅觉检查、理化指标检测等。
- 成品抽检:对生产出来的成品进行抽检,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成品抽检主要包括外观检查、营养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 产品追溯: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能够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追踪,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质量控制流程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原料采购:选择合格、可靠的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质量可控。
- 原料检验:对进厂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 配料制备:按照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制备配料。
- 生产加工:对配料进行生产加工,确保生产过程控制良好。
- 成品抽检:对生产出来的成品进行抽检,确保成品质量合格。
- 存储运输:对成品进行妥善存储和运输,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5.质量管理体系饲料加工厂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质量方针:制定饲料加工厂的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一致性和可衡量性。
- 质量目标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确保质量控制的进展和检查。
饲料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公司质量管理制度1.引言饲料行业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为饲料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从而影响到人们的食物安全。
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饲料公司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饲料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
2.质量方针饲料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遵守法律法规,增加企业价值。
3.质量目标饲料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不良投诉率低于0.5%-客户满意度达到95%-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4.组织架构饲料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质量管理部门下设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改进三个职能岗位。
5.质量管理流程饲料公司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原料采购:饲料公司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
-生产过程控制:饲料公司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
-产品检验:饲料公司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室,对生产出来的饲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客户满意度调查:饲料公司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
6.质量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饲料公司开展定期的质量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知识、操作规程、危机处理等方面。
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专家指导。
7.质量改进饲料公司通过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公司设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防范。
8.监督和检查饲料公司定期进行质量体系监督和检查,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公司可以请相关的认证机构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认证,提升企业的信誉度。
9.食品安全管理饲料公司注重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包括原料的追溯、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跟踪及处置等方面,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措施

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措施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措施对于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能够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均衡、无害且符合标准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饲料生产企业常用的质量管控措施,以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
首先,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饲料生产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和归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管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批饲料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
其次,饲料生产企业应选用优质的原料。
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质量饲料的基础。
企业在选用原料时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选择,确保原料的营养成分均衡,无添加有害物质。
此外,要保证原料的来源安全可靠,防止受到外部污染或掺假。
另外,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清洁。
生产设备的清洁卫生是保障饲料生产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维护设备,清洗生产线,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和清洁卫生,避免污染饲料的发生。
此外,饲料生产企业还应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
通过实施全程监控和各项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监控和检测包括原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环节。
最后,饲料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质量反馈机制。
企业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在发生质量问题时可以及时召回产品,保障消费者和动物的权益。
总的来说,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措施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生产工艺和全面的监控手段,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饲料产品,从而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饲料生产企业在实施质量管控措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质量安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饲料厂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饲料厂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它是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饲料
厂的生产过程中,饲料厂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计划、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改进等几个部分。
1、质量计划——在新饲料项目开始前,饲料厂应该设立质量计划,
明确每一项饲料产品的安全要求,明确原料选择原则,营养成分控制范围,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参数,以及检验、评定和记录的规则和要求。
2、原料检验——在原料采购前,饲料厂应该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
原料质量合格,符合安全要求。
3、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饲料厂应该针对各个工序设置
控制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控制生产,确保各个参数符合安全要求和质量指标。
4、成品检验——在生产完成后,饲料厂应该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
成品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和质量指标,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隔离处理。
5、改进——根据检验结果,饲料厂应该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和改进,不断提高饲料质量。
饲料行业质量控制要点

饲料行业质量控制要点饲料行业是农业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优质饲料的生产和供应对于动物健康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确保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饲料生产和供应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讨论饲料行业质量控制的要点,以促进饲料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饲料的原材料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品质。
因此,饲料企业应该从选择供应商开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以下是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1. 供应商评估: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非常重要。
饲料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生产工艺、公司声誉、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
通过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可以提高原材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原材料采购:饲料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程序。
这包括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可追溯、质量标准符合规定、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3. 质量检测:饲料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
这包括理化指标测试、微生物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等。
二、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饲料的生产工艺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以下是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1. 设备维护:饲料生产所使用的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准确度。
同时,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也是确保饲料品质的重要环节。
2. 工艺流程控制:饲料生产需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饲料企业应该建立标准的工艺流程并进行培训,以保证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规范。
3. 防污染措施:饲料生产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污染措施,包括防止原材料、成品和废弃物的交叉污染。
这可以通过设立物理隔离措施、加强清洁消毒和废弃物处理等途径实现。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饲料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点:1. 质量控制计划:饲料企业应该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这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产品追溯等。
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

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一、引言随着农业的发展,饲料行业在农业生产中日益重要。
饲料作为动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保障动物生产的健康发展,饲料行业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
本文将从饲料生产的全过程来探讨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和法规合规等方面。
二、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1. 原料选择饲料产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原料的质量。
因此,选择合格的原料是保障饲料产品质量的第一步。
原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选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和饲料法规的原料。
(2)品种齐全:选择合适的原料种类,以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
(3)优质可靠:优选优质原料,确保其营养成分符合标准,减少污染物含量。
(4)稳定供应:选择稳定的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量。
2.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影响饲料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饲料生产工艺应具备以下特点:(1)先进科学: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适度加工: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和动物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保留营养成分的同时提高物料的利用率。
(3)控制环境: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和加工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时间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防交叉污染: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防止原料交叉污染,避免混入有害物质。
3. 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是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检验:对每批进厂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如温度、湿度、机械参数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成品检验:对每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符合标准。
(4)质量评价: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饲料产品进行定期评估,了解产品的市场反馈和用户满意度,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方。
4. 质量管理饲料产品质量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饲料质量控制

饲料质量控制饲料质量控制引言饲料质量控制是农业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饲料是畜禽养殖的重要输入要素,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的饲料质量控制对于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丰富营养和安全可靠两个方面,介绍饲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饲料丰富营养饲料的营养成分是评定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畜禽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合适的饲料营养配方,并保证每个成分的含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饲料营养成分及其控制要点:- 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内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对于畜禽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需要适当控制,以满足畜禽的需求。
同时,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来源和利用情况,选择优质蛋白质源,并进行合理的组配。
- 脂肪:脂肪是饲料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是某些维生素和脂溶性物质的运载体。
合理控制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和种类对于畜禽的生产效益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脂肪含量都会导致饲料消化吸收问题或者生理功能障碍。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和品种合理控制脂肪含量。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在饲料配方中,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能量价值。
同时,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可消化性,选择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源,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合理控制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升。
同时,需要注意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剂,确保其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饲料安全可靠饲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饲料安全控制要点:- 原料安全:饲料的原料是饲料生产的基础,安全和质量的原料是保证饲料安全的首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油脂的质量规格
指标 最低脂肪酸(%) 动物脂肪 植物油 皂料酸油
90
90
90
最高游离脂肪酸(%)
最高水分(%) 最高不溶性杂质(%)
最高非皂化物(%)
M+I+U总量(%) 过氧化物初值(meq)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 梅勒得反应产物 • 存在:所有原料,尤其油粕类及动物性产品 易发生。 • 影响: 1.此乃不當加热与储存不良条件下,原料所含 之游离氨基酸与糖类反应产生的褐变,该物 质在化学分析时成分未变,单无法被动物吸 收利用。 2.生长抑制,消化不良。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其他(一) 1. 生物碱:存在鲁冰豆、咖啡渣、可可渣、蓖麻子,具 苦味,会中毒 2. 抗维生素因子:如豆类、亚麻粕中之抗B6因子,生魚、 生蛋中抗生物素成分 3. 环丙烯脂肪酸:存在棉籽粕、木棉粕、棉籽油中,影 响蛋品质及产蛋率、孵化率。 4. 芥子酸:存在菜粕,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产抑制。 5. 过敏原:蓖麻子粕、棉子、亚麻仁粕。
油脂的选择
• • • • 氧化造成拒食,能量下降,肉质变差 不饱和程度高,造成软脂 饱和程度高,必須脂肪酸不足 不良氢化、皂化导致消化不良及缺乏必须 脂肪酸
过氧化物的形成
• 油脂中,尤其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氧化作用,产生 过氧化物,作用机制如下:
油脂的鉴定
• • • • • 熔点:可置冷冻中判別 脂肪酸比例 碘价、皂化价 外观:气味、口味、颜色、透明度 FFA(游离脂肪酸)
饲料厂如何进行质量控制(1) 原料-不良成分
2008.11.08
原料是饲料生产的基础,原 料品质的优劣与稳定直接关系到饲 料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原料的 质量控制,防止原料质量不合格及 霉变、污染等,是保证高质量饲料 产品的前提。
配合饲料最大的变异源来自原料
11 %
22 %
67 %
购进的原料
装填/混合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其他(二) 6.蜜姆幸:又称含羞草酸,存在银合欢。 7.血球凝集素:存在豆类,破坏红血球。 8.蜡肠毒素:存在不洁或腐败的动物性原料。 9.农药、杀虫剂、消毒剂等毒物残留。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其他(三) 10.掺假的原料: a.高钙粉:肾病,生长下降 b.高酸油:溃疡、候受伤、下痢 c.沥青油:肝病、死亡 d.尿素:氨中毒,三聚氰胺、蛋白精 e.羽毛粉:不消化、食滯 f.皮屑粉:铬中毒 g.鸟粪磷:磷缺乏 h.多氯联苯(PCB):干扰硒代謝、皮肤病
20h AOM过氧化物值(meq)
15 1 0.5 1 2 5 25
30 1 0.5 1 2 5 25
60 1 1 2 4 5 25
注:M+I+U指水分+不溶性杂质+非皂化物;
20h AOM值指热油脂通气20h后的过氧化值。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单宁 • 存在:菜粕、高梁、豌豆、可可渣。 • 影响: 1.味苦,影响适口性 2.结合蛋白质及氨基酸成为不能消化的复 合物 3.含量0.5%即明显抑制生长 4.鸡脚弱症,产蛋率↓授精率↓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棉籽油酚 存在:棉籽粕 • 影响:
1.结合铁或赖氨酸,造成铁及蛋白质无法利 用 2.适口性差,生长慢,蛋变色,繁殖障碍 3.中毒(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内出血,水 肿)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植酸 存在:所有谷物及其副产品,植物油粕类、豆类等, 尤以青糠、亚麻仁粕、芝麻粕较严重 • 影响:植酸会和蛋白质及金属离子结合而降低利 用率,造成: 1.生长抑制 2.Ca 、P、Zn及其他矿物质吸收不良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皂苷 • 存在:苜蓿、生黄豆、坚果 • 影响:降低表面张力,摄食后影响消化, 溶解红血球而产生贫血现象。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甲状腺肿源 • 存在:菜粕、芥末粕、生黄豆等豆类 • 影响 1.水解后会改变碘的代谢及甲状腺功能,进而 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 2.甲状腺肿大,破蛋,软壳蛋增加 3.脱腱死亡、肝出血 4.生长差、繁殖障碍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膨胀因子 • 存在:生豆类、生油粕类 • 影响:
1.大多属粘性的半纤维素,存在豆类细胞膜 中,防碍消化,过量采食易发酵而产生鼓 胀现象 2.幼畜影响较大,用量应预限制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NSP:非淀粉多糖类,造成消化下降, 粘性粪便 蛋白
水分 细胞內
脂肪 非构造性碳水化合物
淀粉
B产品:长2公斤肉;成本40元/公斤
C产品:动物出现营养缺乏症,停止 生长严重时,易感染传染病及死亡。
稳定制程控制
“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
玉米
• 1
山东玉米
东北烘干玉米
玉米--霉变玉米
玉米--霉变玉米
• 玉米
背面
正面
玉米之霉变玉米 (剖解图)
玉米发霉-生长过程
玉米发霉-过程变化
产品设计原则
产品的营养优点
产品
A B
营养单位
100 80
价格(人民币)
100 80
C
40
40
如果每10营养单位长1公斤肉,则: A产品:长4公斤肉;成本25元/公斤
假设维持营养需要量为60营养单位 那么,用于长肉的营养单位为: A = 100 - 60 = 40 单位 B = 80 - 60 = 20 单位 C = 40 - 60 =-20 单位
油脂的来源
• 植物油(饱和):椰子油>棕榈油>棉油 • 植物油(不饱和):紅花子油>玉米油>黃豆油及 黃豆磷脂 • 动物油(饱和):奶油>牛油>猪油 • 动物油(中饱和):猪油>鸡油 • 动物油(不饱和):深海魚油、一般魚油、乌贼油 • 粉末油脂:氢化、皂化、乳化、磷脂粉
油脂的作用
• • • • • • • 提高热能 防尘 提高制粒速率 提高适口性 提供必须脂肪酸 热增耗HI低,夏天促进采食量 增能效应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其他(四) 11.甘薯黑斑病毒:存在腐烂的甘薯,会感染黑斑病 而产生毒素,黑斑病属霉菌的一种,致病 后产生强烈苦味,该苦味具配糖体类的毒 素。 症状: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成似肺炎症狀,呼 吸急,鼻塞,口吐白沫,体温上升,便秘, 然后痉挛,最后肺充血、气肿而死亡。
结
论
1.一流品管,才有一流品质。 2.成品品质不会高于原料品质。 3.现场问题>饲料问题>营养问题
单糖 双糖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 寡糖
植物性 原料
有机物
构造性碳水化合 物(NSP)
细胞壁
无机物
木质素
饲料原料中的不良成分
麦角毒 • 存在:麦类,以裸麦最严重 • 影响: 1.真菌寄生种子所造成,种成畸形,收获量降 低 2.降低适口性,抑制生长 3.严重时中毒,中毒症狀为痉挛、呕吐、咳嗽 4.影响平滑肌无法收缩,导致母猪流产,小猪 耳朵血管阻塞→变紫色、红色→互咬成烂耳 现象。
制粒
稳定饲料品质三要素
稳定 压倒一切
• 1 、稳定原料质量。与原料供应(厂) 商合作,本着“互惠互利、双赢”原则, 控制源头质量。 • 2 、稳定配方管理。优化原料组合,稳 定结构,发挥原料组合的优势互补作用, 原料价值使用,稳定、提高品质。 • 3、稳定制程控制。严格控制制程关键 点,提高一次性产品合格率达100%。
饲料原料-产品质量-生产性能
原料的质量直接决定饲料的质量,进而影
响到畜禽的生产性能。
原料的变异累加,扩大了饲料质量的变异
系数,造成饲料质量和生产性能的波动。
饲料质量的波动又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因素,
直接影响到畜禽的生产性能。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变异的 影响?
动物饲料质量不稳定
动物生产表现不稳定
增加饲料配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