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污水处理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污水处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污水处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污染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污水处理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应用案例。

一、污水处理的意义污水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废水排放标准,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的意义在于:1. 保护水源: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废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中,降低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保护水质安全。

2. 保护生态环境: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废水对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环境的损害,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再利用废水灌溉农田、生产生物质能源等,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污水处理的技术与应用污水处理涉及多种技术与应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应用案例。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可稳定排放的无害物质的过程。

生物处理常用的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等。

例如,某工业园区采用了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处理,通过对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特殊性能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溶解有机物等。

例如,一家纺织企业采用了超滤膜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将废水中的染料和有机物质分离出来,使废水达到可排放标准,同时,经过处理的污水还可以回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将其分解为无害的物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等。

例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臭氧氧化技术进行废水处理,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如何高效地处理并利用废水中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废水再生技术废水再生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再生水的水质要求。

其中,物理方法包括过滤、吸附和沉降等;化学方法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和沉淀等化学反应;生物方法则利用生物体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2. 废水资源化利用废水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对废水的综合利用和再循环利用。

例如,废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和植物养分补充,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发酵或气化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参与工业生产等。

3.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方面,通过废水再生可以补充非常规水源,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废水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挑战尽管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废水中污染物的复杂性和种类繁多使得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废水再生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此外,废水处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亟待完善,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5.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预计废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先进,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

同时,加强行业合作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推动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结论: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向。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我们可以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最大利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技术,将其净化以满足环境排放要求,并利用其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这种处理与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其中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1. 初级处理:通过格栅和沉砂池去除悬浮物和沉积物。

2. 次级处理:通过沉淀池和气浮池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如固体颗粒和浊度。

3. 高级处理:通过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反应器等处理工艺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 深度处理:通过高级氧化技术或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去除微生物和有机物。

5. 消毒:利用化学物质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城市污水可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入河流、湖泊或被用于农业灌溉等。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其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1. 有机物利用:将污泥通过厌氧消化或厌氧气化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能源,还可以将污泥分解产生有机肥料。

2. 氮磷利用:将污泥经过矿化处理,将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并加工成肥料或其他化工产品。

3. 水资源利用:通过反渗透技术等方式将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用于灌溉、冷却等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实施可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并产生经济效益。

然而,该过程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如处理费用高昂、设备维护困难等。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不断推动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污水处理技术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污水处理技术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污水处理技术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的加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而污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技术带来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污水处理技术的意义1.水污染控制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通过净化处理,能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迅速分离,从而减少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

这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的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2.水资源回收再利用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供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景观等方面使用的再生水资源。

这种资源回收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对自然水源的依赖,还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筛分、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分离的过程。

物理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有格栅过滤、沉砂池、风沙除尘等。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溶解、沉淀或者氧化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对难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

流行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氧化、中和等。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技术、生物膜技术等。

三、污水处理技术的前景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的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更好地去除污染物,而且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

例如,生物膜反应器、膜分离技术等都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的创新技术,有望广泛应用。

2.政策支持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政府对于污水处理技术的支持和倡导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收利用
技术成熟度
目前,污水回收利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挑战。
安全性问题
污水回收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风险。
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技术挑战,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污水回收利用技术的成熟度和安全性。同时,应建立健 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污水回收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污水处理的目标和标准
1 2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降低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3
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 准。
03
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和有害物质,使水质得到净化和 改善的过程。
06
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高级氧化技术
利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转化为无 害物质,具有高效、快速、无害 化的优点,是未来污水处理的重 要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处 理效果好、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等优点,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 热点。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渗透性分离不同物质, 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是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 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物理处理法
通过沉淀、过滤、分离 等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
的悬浮物和杂质。
化学处理法
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 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 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
的形态。
生化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第一章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概述 (2)1.1 行业背景 (2)1.2 废水处理现状 (2)第二章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3)2.1 物理处理技术 (3)2.1.1 筛选 (3)2.1.2 沉淀 (3)2.1.3 浮选 (3)2.1.4 过滤 (3)2.2 化学处理技术 (4)2.2.1 中和 (4)2.2.2 氧化还原 (4)2.2.3 絮凝 (4)2.2.4 吸附 (4)2.3 生物处理技术 (4)2.3.1 好氧生物处理 (4)2.3.2 厌氧生物处理 (4)2.4 废水处理设备 (4)2.4.1 物理处理设备 (4)2.4.2 化学处理设备 (5)2.4.3 生物处理设备 (5)2.4.4 废水处理系统 (5)第三章废水预处理与预处理设备 (5)3.1 预处理方法 (5)3.2 预处理设备 (5)3.3 预处理效果评估 (6)第四章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6)4.1 深度处理技术 (6)4.2 回用技术 (7)4.3 回用标准及要求 (7)第五章资源循环利用概述 (7)5.1 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 (7)5.2 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 (8)5.3 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 (8)第六章废水中有价资源回收 (9)6.1 有价资源种类 (9)6.2 回收技术 (9)6.3 回收效益分析 (9)第七章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案例 (10)7.1 工程背景 (10)7.2 工程设计 (10)2.1 设计原则 (10)2.2 设计内容 (10)7.3 工程实施与效果 (10)3.1 工程实施 (11)3.2 工程效果 (11)第八章环保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法规 (11)8.1 政策法规概述 (11)8.2 政策法规对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 (11)8.3 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2)第九章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市场分析 (12)9.1 市场规模 (12)9.2 市场竞争格局 (12)9.3 市场发展前景 (13)第十章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未来发展策略 (13)10.1 技术创新 (13)10.2 产业升级 (13)10.3 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 (14)第一章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概述1.1 行业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污水处理的水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的水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的水循环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传统上,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是将污水去除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水循环利用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的水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1. 污水处理工艺概述污水处理是指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其中,生物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水循环利用的意义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处理后的水仅用于冲洗、清洗等非饮用用途,而无法进行更广泛的利用。

而水循环利用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如工农业用水、景观水与景观蓄水、地下水补给等。

水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轻供水压力,并降低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3. 水循环利用技术(1)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是指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进行再次利用。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景观水方面。

中水回用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过滤、消毒和除臭等,以确保达到使用要求。

(2)紫色水技术紫色水技术是指对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再生处理,使其达到饮用水标准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匮乏的地方,能够解决饮用水供应问题。

紫色水技术通过深度净化,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紫外线消毒等工艺,使污水成为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3)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指通过收集和利用降雨中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景观养护、生活用水等方面。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自来水资源,还能够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4. 水循环利用的应用水循环利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新加坡,紫色水技术已经成为了常态,被广泛用于饮用水供应和工业用水。

在澳大利亚,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为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策略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策略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策略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相同或不同的用途,以减少新鲜水的取用和污水的排放。

其意义不仅在于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水污染,减轻水环境压力,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中,有多种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污水处理技术。

这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化学处理则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生物处理则依靠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污染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也逐渐涌现,如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MBR 技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高级氧化技术则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其次是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是指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但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水。

中水回用可以将中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工业冷却、建筑施工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系统通常包括收集、处理和回用三个环节。

在收集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中水收集管网;在处理环节,根据回用用途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处理工艺,以满足回用水质的要求;在回用环节,通过合理的管道布置和计量设施,将中水输送到用户。

此外,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也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雨水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常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回用等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污水处理
摘要:当今时代,人类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需水量不断增加,而且使得现今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与不合理的运
用使得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

水资源正在被单方面地加速消耗,传统的节约水资源方
式以及理念已经跟不上急速减少的岁资源速度,所以,提出合理开发水资源与雾水处
理方式是当下之急,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与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并处理好污水。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循环利用污水处理
正文: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

但是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

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人类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对水资源的健康循环
利用正是一切资源循环利用之首。

创建水资源循环经济,是建立循环型社会所必需的基础。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
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
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
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
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
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

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
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
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


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

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 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 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
496000 Km3;海面降雨量385000 Km3,陆地降雨量111000 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 Km3。

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

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
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 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

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 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
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

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
系统组成。

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
任何一方。

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
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2.污水概念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
和有毒污染物等。

2.1污水分类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
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

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
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

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

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

如餐饮污水。

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2.2污染成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如工业废水,它
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

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
大部分。

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
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

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
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
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
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

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
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3.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法与污水处理方法
3.1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
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7],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的供水;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3.2加强水的立法与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要以立法的形式为发展循环经济铺平道路,用法律的手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化等。

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健立
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国家有关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
用的相关政策。

建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激励机制及水资源循环经济评估体系,有效地评估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加强农业节水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充分发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设施,高效回收处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坚持城镇用水与工业用水相结合,实现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在城市中大力推广使用”中水”;大力推广家用节水器具的使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措施,有效节约农业用水。

3.4 创新污水资源化管理运营
政府主导的污水资源化处理运营效率比较低,因此应加快市政机制建设,利用有效、有限而且符合发展规律的竞争,对传统管理、运营、建设和投资模式进行彻底改变,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水处理效率,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市场化和运营。

总结: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世界水资源状况十分不乐观的现在,水资源的循环运用和污水处理方式,是解决当代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城市水资源短缺,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城市污水,做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局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20-2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2005,(2):60-62.
[3]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2005,(2):7-8.
[4]刘喆,任焕丽。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J]。

泰山学院学报,20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