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地往西是东半球,往东是西半球,往南是寒带,往北是温带,该地的经纬度是A.30°N,160°E B.23°26′N,20°WC.66°34′S,20°W D.66°34′S,160°E【答案】D【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某地往西是东半球,往东是西半球,该地的经度为160°E。
寒带的范围为66°34′°—90°;温带的范围为23°26′°—66°34′°,往南是寒带,往北是温带,说明该地处于南半球,纬度为66°34′S。
答案为D。
【考点】该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
2.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经度判断,P地位于X地的东方。
从纬度判断,P地位于X地的南方。
所以图中P地位于X地东南方,B对。
A、C、D错。
【2】从X地到P地经过()A.东半球B.西半球C.东、西两半球D.南、北两半球【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经度数值判断经度差是30°,根据图中的经度差判断,X点的经度是25°W,P地经度是5°E。
两点之间的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从X地到P地经过要经过东、西两半球,C对。
A、B错。
根据图中纬度判断两地都在北半球,D错。
【考点】地图上的方向,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3.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乙的东南方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答案】D【解析】甲位于南纬70度,西经135度;乙位于西经130度,南纬73度;丙位于东经60度,北纬70度;丁位于东经40度,北纬75度;丁位于甲地乙的西北,A错;丙在乙的西北,B错;丁在甲的东北,C错;乙在丁的西南方向,D正确。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讲义练习题附答案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义务教育教学内容建议1.识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水平1-4] 1.1识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1.2掌握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水平1-4]2.1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综合思维]2.2能够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易误辨析] 1.在下列两种情形中,是否会出现相同的结果?(1)在地球仪上的A点(如上图),两只蜘蛛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它们是否会相遇于A点?(2)在地球上的A点(如上图),甲、乙两人乘飞行器以同样高度、同样速度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两人是否会相遇于A点?提示(1)会。
(2)不会,甲先到达A点。
二、地球仪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两极和赤道(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面与地轴垂直。
3.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的特点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2)经纬度的划分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180°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易误辨析] 2.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提示不是。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篇】1.(2020·山东省济南槐荫中学初二月考)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6371亿千米B.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C.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答案】D【解析】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A错误。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B错误。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错误。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正确。
故选D。
2.(2020·四川省初一期中)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答案】B【解析】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不能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
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地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出发地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C、D选项是近现代科技水平提高后通过科技手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19·湖北省中考真题)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B.地轴穿过了赤道和南、北两极C.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D.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C.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D.0°纬线又叫做本初子年线【答案】3.C;4.C【解析】3.地轴与桌面保持着66.5°的夹角;地轴穿过了南、北两极,没有穿过赤道;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地球仪是正球体;C符合题意。
专题01 地球与地球仪-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1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1.什么是地球?地球概况: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知识点2.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地球仪的相关内容:地轴、两极、赤道(1)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2)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赤道—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
经纬度的划分以及作用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 纬度含义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 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 ),以西为西经(W ),各180° 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 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 ), 向北为北纬(N ),各90°经线 纬线图示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 自成圆圈,且都平行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知识点3.经纬线变化规律东经度是向东增大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特殊经、纬线0°、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30°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作用划分半球20°W 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也叫子午线。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单元 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读下图完成(1)~(2)题。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S,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E,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提示:图 1:自上而下依次是:地轴 北极 南极 图 2: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是:60° 40° 0° 40° 60° 括号中自上而下 依次是:60° 20° 0° 画图略。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如图 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 纬线为南纬(如图 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则为西经(图 1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 2 只有西经)。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01
生态原图 自主填绘
02
课堂互动 考点突破
03
试做真题 感悟高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学习目标] 1.通过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认知) 2.结合经线和纬线特征,运用地图知识进行区域定位、距离估算、方向判定 等。(综合思维) 3.能准确描绘经纬网并进行判读。(地理实践力)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和地球仪习题演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与地球仪习题演练及参考答案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河流河口位于图乙中河流河口位置的()A.东南方 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2.与图乙比较,有关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1.B2.C3.读“世界某区域地图”,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A.300千米B.2 000千米C.500千米D.1 110千米3.D读图,完成下题。
4.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B.东西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4.B5.下面四幅图中关于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5.B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6~7题。
6.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一直向西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7.M、N之间的距离是()A.4 444千米B.3 333千米C.2 222千米D.1 823千米6.B7.C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9.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8.C9.D读图,完成10~11题。
10.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11.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12.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10.B11.D12.C13.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
(完整word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国务院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下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世界四大湾区都位于( )A.北半球B.东半球C.发达国家D.太平洋沿岸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最优越的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土地肥沃深厚C.水陆交通便利D.水热条件优越3.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大桥( )A.连接了三个特别行政区B.扩展了香港城市建设用地C.改善了珠江口的水域环境D.加强了粤港澳经济社会联系读“七大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4.以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的地形地势为特征的大洲是( )A.⑥B.⑦C.①D.④5.以单一商品经济、充满生机的大地、黑色人种的故乡为特征的大洲是( )A.①B.②C.③D.④6.下列对大洲主要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B.③大洲有“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C.②大洲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又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D.④大洲有发达的经济、联合国总部、多元文化和移民国家,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下图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
右图示意地球公转。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B.极昼C.昼变短,夜变长D.昼短夜长8.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的( )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下面小题:9.诗中表明,巴山的夜雨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地理位置C.季风D.人类活动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1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 )A.B.C.D.13.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的雾霾天气较往年少很多,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是( )①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②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灶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不用控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
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及答案

3.2 地球仪和地图-1 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一轴两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在地球仪上顺着________方向环绕地球________周的圆圈,叫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称为________。
2.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0°经线也叫________。
3.(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有三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图一般有三种定向法:一般定向法是上____、下________、左________、右_______,另外可利用图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定向。
二、选择题4.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线长度都相等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每条经线都各自成一个圆圈5.在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 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图上赤道线的长度是( )A.200厘米B.100厘米C.50厘米D.20厘米6.人们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画出经纬网的目的是( )A.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B.便于气候分类C.确定方向D.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7.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116°E、纬度4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8.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1 000 B.1:10 000 C.1:30 000 D.1:500 0009.在比例尺为1: 2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 A.5 B.10 C.1 D.210.甲、乙两图的图幅相同,甲图比例尺为1:400万,乙图为1: 800万,则( )A.乙图表示地区范围小、内容详细B.乙图表示地区范围广、内容简略C.甲图表示地区范围广、内容详细D.甲图表示地区范围小、内容简略11.下列地图的图幅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广东地图.广州地图12.在图上量得甲、乙两村的距离为4厘米,而两村实地距离为2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应为( )A.1: 50 000 B.1 5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3.如图所示,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14.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日至8日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隆重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解析:②、⑥、⑧的地理位置分别是(110°W,10°S)、(135°E,70°N)、(100°W,50°N)。
答案:B2.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解析:运用劣弧定向法,②点在④点的东南方向、⑤点在⑥点的正北方向、⑦点在⑧点的西北方向。
答案:A(2017·太原五中考试)右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 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 A .7日21时 B .6日9时 C .6日21时 D .7日9时 4.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S 线为晨线B .BC 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 .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D .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解析:第3题,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 为晨昏线,所以D 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 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 线为0时经线。
甲地位于BC 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
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
第4题,BC 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 项错;AS 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 线以西90°,D 地的地方时是18点,AS 线是昏线,A 项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 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 ,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 项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 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 ,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 项正确。
答案:3.C 4.D5.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 、B 两地均处在30°N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 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A 、B 、C 、N 四点:①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②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图中NCS ︵线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从B 水平运动到N 的物体会向________(东或西)偏转。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
(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 .一半多 B .少于一半 C .恰好一半 D .没有任何地方解析:第(1)题,北极星的倾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第(2)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即A =B =C >N ;自转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得出C >A =B >N 。
第(3)题,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判断NCS ︵线为晨线,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第(4)题,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表示二分日的光照图。
此时NCS ︵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则0°经线时间(即国际标准时)为8时,北京时间为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
第(5)题,北京时间为16时,则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20°W ――→东180°,占全球的5/6(一半多)。
答案:(1)30° 23小时56分4秒 (2)A =B =C >N C >A =B >N (3)晨线 东 (4)16时 8时 (5)A课时作业(一) 地球和地球仪对应课时作业135页(2017·长沙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 ,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C.③D.④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解析:第1题,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
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
第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北温带。
答案:1.D 2.C(2016·衡水中学高三调研)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A.北京B.纽约C.新加坡D.巴西利亚解析:图中显示四城市中北京与纽约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只有纽约在西半球。
答案:B4.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解析: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答案:A5.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A.4 300千米B.1 500千米C.4 500千米D.2 800千米解析: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千米即可。
答案:A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中文信息。
据此回答下题。
6.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A.朝东B.朝西C.朝南D.朝北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出发地时间15:44,目的地时间9:44,经过1小时38分钟,到达目的地时间是11:22,此时出发地是17:22。
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所以是向西飞行,B对。
答案:B(2016·福州检测)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
读图,回答7~8题。
7.该岛的面积约为()A.0.43 km2B.4.3 km2C.14.3 km2D.143 km2解析:依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东西长度约为2′,运用赤道上跨1个经度距离约为111 km,可推断该岛东西长度约为3 km;同理可计算出南北长度约为1.4 km,则图中面积约4.2 km2,根据选项选择B项。
答案:B8.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解析: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经度为东经,但数值比北京的大,应在其东方;纬度为北纬,但数值比北京的小,应在其南方。
故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
答案:B(2017·西安五校联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9~10题。
9.由图可知()A.从①地至②地的最短路程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B.③⑤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④⑥两地间的距离C.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始终比⑥地大D.⑤地位于西半球,⑥地位于东半球10.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两地出发,沿纬线飞行,在同一时间分别到达了②地和⑥地,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两飞机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飞行B.两飞机都向正东方向飞行C.两飞机以与所在纬线相同的线速度飞行D.两飞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行解析:第9题,①地和②地位于赤道,两地间最短路程为从①地向正东至②地;③④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⑤⑥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③地至⑤地与④地至⑥地所跨经纬度相同,故距离相等;当太阳直射点接近⑥地时,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④地;⑤⑥两地都位于东半球。
第10题,①②两地与⑤⑥两地所跨经度相同,两飞机以与所在纬线相同的线速度或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飞行会在同一时间分别到达②地和⑥地,但①②两地间的距离大于⑤⑥两地间的距离,两飞机同时到达,说明从①地出发的飞机飞行速度大于从⑤地出发的飞机飞行速度。
两飞机都向正东方向飞行是可能的。
答案:9.B10.D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各点的经纬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3)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
解析:以经纬网地图为载体,考查经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划分等基础知识。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圈为分界线,低、中、高纬度是以30°、60°纬线划分的。
答案:(1)40°N,40°W40°N,40°E20°S,40°W20°S,40°E(2)A、B C、D(3)B、D A、C(4)C、D A、B12.读“经度与纬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北京的地理坐标并结合图示信息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
(3)分别写出北京以地心、地轴和本初子午线为对称点(轴)的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