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无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年级:2013级

院系:政法学院

专业:伦理学

学号:**********

******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孔子中庸之道 (2)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厘清 (2)

1、中 (2)

2、庸 (2)

(二)中庸之道的内涵 (3)

1、集德性之特征、方法与境界的中庸 (3)

2、融经与权之中庸 (3)

3、注情与理之中庸 (3)

(三)中西中庸观 (3)

二、老子无为思想 (4)

(一)无 (4)

(二)为 (4)

(三)无为之内涵 (5)

1、无为是达到道家自然的手段。 (5)

2、从自然与人为的高度排斥妄为。 (5)

3、尊重事物的本来状态,但并不否认发展。 (5)

三、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5)

(一)异 (5)

(二)同 (6)

1、同是一种境界 (6)

2、同时一种原则 (6)

3、同是一种手段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

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作为儒家伦理精髓的“中庸之道”之内涵的把握与对作为道家核心概念的“无为”之内涵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存在误解、误用的问题,正确理解和深入把握二者各自的内涵及其异同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庸无为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思想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思维方法和修养之道。一方面,《中庸》难读难懂,另一方面,“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遭到误读,一些人认为“中庸”无非是保守性、折中主义的代名词,应该给予批判和抛弃。朱自清认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了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实在令人痛心。要准确理解“中庸之道”,首先要从词源学意义上来分析,以更为准确的把握其真实内涵,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一、孔子中庸之道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厘清

1、中

“中”在先秦古籍中意义有三: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界。“中”既有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有外在的超越性。“中”表征为一个恰好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这一合适的“度”非同小可,不可小看。同时,“中”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感具有某种同形同构的心理内在性。而作为伦理概念的“中”其含义主要集中在后两层,《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2】即是说“中”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一种本然的合乎天地自然的内在精神状态。当然,除了后两层含义之外,第一层含义即处于两者之间,这是通常情况下对“中”的最普遍的解释,但其含义并不是说处于两者之间的都可以说是中庸,因为其正确性并不是由其“中间性”所决定的,最终在于后两者意义的支撑才能够成立。

2、庸

“庸”的含义在古籍中主要有二:一指用,即实践“庸者,用也”,是把握了纷繁复杂事物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二指常行常道,所谓“庸,常也”即是说。中庸本质上不是一般的平庸、平常,不是平庸和放纵,而是更高的合于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像老子的为道日损一般,减轻对物欲的贪婪而更多一些平常之道,合乎规律的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通过从以上词源学角度的分析,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排除了对中庸之道的误解,达到了对中庸内在涵义的本真阐释,但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一下,其与折中主义的区别,以便更为清楚的表达中庸之道。其实,中庸有很强的法度和原则,不是随意的折中妥协。第一,中庸要求不偏不倚、择善持节;而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调和,一种平均主义的随波逐流;第二,中庸的原则性具有不可调和的刚性,要求洞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而折中主义是混淆是非和和稀泥的“乡愿”,是一种无原则的伪善,是“德之贼也”。

(二)中庸之道的内涵

1、集德性之特征、方法与境界的中庸

中庸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是一切德性的特征、达到此德性的方法和一种德性的境界,是中庸一体之不同角度的表现方式。说其是一切道德和行为的特征,是说具有中庸之德的人的行为和品质总是具有一种做人做事无过无不及的特征;说其是方法,是说我们做人做事尽量不要走极端,要允执其中;说其是境界,是说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时时、处处、事事做到“适宜”、“恰当”,这是需要很高的修养才能够做到的,因此是一种很高的“至德”境界。

2、融经与权之中庸

在道德实践中,孔子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4】“时中”,即“随时以处中”。“时中”是指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中,一时一中,而不是有一个确定不一、恒常不变的一。这就需要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儒家文化中极富辩证色彩的一个命题,经与权的辩证关系。

经,又被称为“常”、“中”,是指一般性原则,权则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的通权达变。儒家经权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于承认客观事物有普遍和特殊的区别,主张在特殊状态下,不能以僵死的教条去规范变化万端的现实;但同时又强调,“行权”仅仅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对“经”的随机变通和补充,必须具备善良的动机,并最终取得合乎“常道”的结果,这是对权范围的严格限定。这种追求原则与境遇相统一而达到“合宜”、“至善”的经权智慧,既是对中庸之道的适中、中的、时中等境界和目标的追求,也是对情理精神的实现,既是对普遍性、形式化的“理”的固守,也是对客观境遇、主体情感、人伦关系等“情”的考量,并努力把二者结合起来而选择一个最合宜的中道。中庸之道是融经与权于其身之道。

3、注情与理之中庸

儒家文化的情理精神的特色首先在于它不是西方式的情感主义又不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合感性与理性为一体的情理精神。理生于情,理寓于情,理以节情,理以化情。它是以情感为基础,又是以理性为指导,以实现通情达理、合情合理为目的的,而且在这种情与理的交融中,化解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冲突,而达到了一种中庸的理想境界,即合乎理性的伦理情感。以孔子为例,孔子对于颜渊,遇之乐而丧之哀,这是“情”;但虽有哀乐,却不为哀乐所累,此为发而中节,便是合“理”。理是情的中节,情为理先,就在于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这便是中道,便是注情与理于其中的中庸之道。

(三)中西中庸观

通过以上对中庸之道内涵的分析,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在读的由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其中对于道德情感的论述与以上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