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一)填充改性法
填充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填充剂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填充剂包括颗粒状填料如碳酸钙、氧化铝等以及纤维状填料如玻璃纤维、
碳纤维等。
填充剂的添加可以增加聚乙烯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并改善
其抗冲击性能。
填充剂的选择要考虑到聚乙烯与填充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
剂的表面处理情况。
(二)增容改性法
增容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增容剂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增容剂有改性聚乙烯、弹性体、共混物等。
增容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乙烯
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增容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与聚乙烯的相容性以及增
容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
(三)改性工艺优化
改性工艺优化是通过改变聚乙烯的加工工艺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
的改性工艺包括共混、增容共混、再结晶等。
共混是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
均匀混合,形成共混物。
增容共混是向聚合物中添加增容剂,并进行共混。
再结晶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来改变聚乙烯的结晶结构,从而影
响其力学性能。
总结起来,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包括填充改性法、增
容改性法和改性工艺优化。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聚乙烯的强度、刚度、韧性
和耐热性,并改善其抗冲击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
适当的改性方法,并考虑到聚乙烯与添加剂或改性工艺的相容性,以及添
加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等因素。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歷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交联聚乙烯 (CLPE )
采用辐射法(X射线、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等)或 化学法(过氧化物或有机硅交联)使线型聚乙烯成为 网状或体型的交联聚乙烯。PE 的辐射交联反应为自由 基链式反应, 反应过程可分为三 步: (1) PE 高分子链在 辐照作用下生成初级自由基和活泼氢原子; (2) 活泼氢 原子可继续攻击PE, 再生成自由基; (3) 大分子链自由
但是它有一致命缺点: 对于环境应力(尤其是化学和机械作 用) 很敏感,耐热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改性品种
主要包括: 氯磺化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CSM)
氯磺化聚乙烯是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
产的。氯磺化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 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
氯磺化聚交联法 : 在实验室试验时,主要用γ射线。工业上,
常用大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来使 聚合物发生交联。辐射交联主要是使用 高能射线打断PE中C 一C 键和C 一H 键 所产生的自由基来引发交联的。
在进行交联反应时,需要加入增敏剂和敏 化剂。增敏剂一般为多官能团单体, 可增 大交联反应的比例;敏化剂一般为活泼 小分子, 作用为加速辐射交联反应。常用
瞬间短路温度/℃
-
软化温度/℃
105-115
体积电阻率
10(17)
介电强度
20-35
耐候性
差
耐老化性
一般
耐油性
一般
低温脆化性
一般
交联聚乙烯 0.92 90 250
10(17) 35-50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交联聚乙烯的生 产
绝 缘 电 缆
交 联 聚 乙 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聚乙烯改性研究进展

21 0 0年 O 3月
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o . 2 No 3 13 .
Ma . r 2 O O1
J W u a I s 。 Te h . hn nt c.
文 章 编 号 : 6 4—2 6 ( 0 0 0 17 8 9 2 1 ) 3—0 3 0 1—0 6
唐进 伟等 _ 利用 固相 法 在线 性 低 密 度 聚 乙烯 3
( L E) 接 枝 MA, 到 了 接 枝 率 为 1 ~ L DP 上 得 %
2 4 , 胶 含 量 小 于 4 的 I P —— A. . 凝 % D E gM I
于逢 源 等[ 采 用 多组 分 单 体 熔 融接 枝 法 , 4 以 甲基 丙烯 酸 缩 水 甘 油 酯 和 苯 乙 烯 作 为 接 枝 单 体 ,
鲁建 民等 研究 了粉末 态 高 密 度 聚 乙烯 的 辐 射 效应 、 多 种 单体 的 固态 辐 射 接 枝行 为 及其 表 与 征, 并将 其应 用于 聚 乙烯 粉末 涂 料 , 附着 力 和柔 其
韧 性得 到显著 改善. Ek o i 6 用光接枝 的方法 将 A 接枝 到 lh l 等_采 d A 聚 乙烯上 , 改性后 的 P E薄膜 具有 良好 的粘 结性.
0 引 言
聚 乙烯 ( E 质 优 、 廉 、 得 , 用 途 十分 广 P ) 价 易 且
苯 为溶 剂 , 行 了丙 烯 酸与 低 密度 聚 乙烯 ( D E 进 L P )
的溶 液 接枝 聚 合 . 乙烯 接 枝 了丙 烯 酸后 与铝 的 聚 粘 结强 度显著 增 大 , 当接 枝 率 为 7 2 时 , 离强 . 剥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
聚乙烯(PE)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
聚乙烯(PE)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形结构或支链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
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越大。
LDPE 结晶度通常为 55%~65%,HDPE 结晶度为 80%~90%。
PE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性、抗静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也作为泡沫塑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
(1)软化点低。
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
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 0℃,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
(2)J强度不高。
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
(3)易发生应力开裂。
(4)耐大气老化性能差。
(5)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6)不阻燃、极易燃烧。
⊙根据密度的不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³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密度范围是0.94∽0.99g∕cm^³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0.95g∕cm^³⊙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低压聚乙烯—压力0.1∽1.5MPa 中压聚乙烯—1.5∽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250MPa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1)有机增韧理论: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近年来,聚乙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塑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纯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限,同时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老化现象。
因此,对聚乙烯进行升级改性研究,是当前塑料材料研发的重点之一。
一、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功能性添加剂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使聚乙烯在使用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比如,添加UV吸收剂可以提高聚乙烯的耐久性,使其能够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添加抗静电剂可以防止聚乙烯表面积聚静电带来的危害。
此外,还有抗氧化剂、增塑剂等等。
2.聚乙烯共混将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聚合物体系。
通过聚乙烯共混,可以调节聚乙烯的熔指数、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性质。
常见的聚乙烯共混物有聚丙烯共混、聚碳酸酯共混等。
3.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指通过聚合反应、交联反应等化学方法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从而改变聚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有辐射交联、过氧化改性等。
4.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指通过改变聚乙烯表面的化学性质,实现对聚乙烯表面性质的改变。
比如,聚乙烯表面改性可以使用光化学处理、贴膜等方法。
以上是当前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在各个方向中,最为广泛的是功能性添加剂和聚乙烯共混两个方向。
二、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常见的功能性添加剂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等等。
目前,研究人员在以上多个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延长聚乙烯寿命,同时提高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化学添加剂。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酚酞、硫化羰基、β -酮酸酯等。
2.紫外线吸收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材料,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吸收紫外线而不会呈现老化、变脆和变色现象。
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基-2-丙酮酸-酯(HMPP)等。
3.抗静电剂聚乙烯材料表面的静电常常会对人体健康、设备安全等造成威胁。
PE-EVA的改性研究

●概述●EVA的结构和性能●PE-EVA共混性能的影响因素1,EVA中VAc含量的影响2,EVA含量的影响3,EVA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EVA改性LDPE泡沫塑料一,概述•聚乙烯(PE)是世界塑料品种中产量最大的,约占世界塑料总量的30%多。
而且P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能耐酸、碱、盐等的腐蚀,脆性温度低,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而且加工性能好,质轻价廉,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替代PVC,用于制造洗衣机、抽油烟机、吸尘器等所需的波纹管。
但是纯聚乙烯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能差、易应力开裂,这些不足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
为了提高制品的屈挠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可用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弹性体对PE进行共混改性。
采用EVA共混改性PE/EVA共混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加工一些常见的EVA产品二,EVA的结构和性能•结构:+性能:➢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EVA)➢乳液聚合或高压本体聚合➢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VA 含量5%~15%:农用薄膜、热收缩薄膜、各种复合薄膜、电缆护套VA 含量在15%~40VA 含量在40%~50体,交联后可用于电缆工业中VA 含量70%~95胶粘剂及用作纸张和织物涂层。
应用:三,PE-EVA共混性能的影响因素•影响PE/EVA共混物的性能的因素包括EVA的VAe含量、EVA分子量以及共混物中EVA的百分含量,以及共混物的制备过程和加工成型条件等,这些都可以使共混物的性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VAe含量对PE/EVA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极为显著。
1,EVA中VAc含量的影响(对PE/EVA共混物的结晶度和密度的影响)•当EVA中VAc的含量较低时,EVA掺入量对结晶度基本无影响,对密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即共混物密度随EVA掺入量增加而上升,尤其在EVA含量达25%以后,上升更快。
聚烯烃改性研究

二、聚烯烃改性1、聚乙烯改性(1)国际上现用少量高密度聚乙烯掺入到低密度聚乙烯中以达到防止或减少封拈效果。
(2)加入少量(0.05~0.1%)油酸胺化物,可大为减少薄膜封粘。
如果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度(3)用二氧化硅、碳素、粘土、碳酸钙,甚至一些工业废渣作为填充剂,填充量可达1:1,虽增强刚性,但抗张强度、延伸率、抗裂强度却有所下降,然而脆性化温度有所提高。
(4)以交联剂交联改性,为目前欧美研完的一种聚乙烯聚联改性新方法。
交联工艺有下列几种:A、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厂B、叠氦化物交联C、放射线交联D、热交联F、烷硅交联,H、发泡交联。
(5)光氯化聚乙烯薄膜生产已经工业化,其可分为二种光氯化方法(①日本采用光氯化照射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照射室内二面用氯气与之接触,并在一面用紫外线照射,这样氯原子不断扩散,紫外线也溅射到薄膜上,即使不直接接触光的面,同样得以光氯化。
②利用透过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透过室内,在绝对抽真空情况下一面用光照射,仅只有一面与氯气接触,并在同一面用紫外线进行光照。
除上述两种光氯化方法外,若二面同时用紫外线照射,效果更佳。
经光氯化改性的聚乙烯薄膜,改变其表面不活泼而难于印刷的问题,不需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印刷。
聚丙烯改性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成型加工、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塑料品种之一。
但PP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缺点是耐寒性差,低温易脆裂;其次是收缩率大,抗蠕变性差,容易产生翘曲变形。
与传统工程塑料相比,PP还存在耐候性差,涂饰、着色和黏合等二次加工性能差,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PP的高性能化、工程化、功能化是目前改性PP的主要研究方向。
PP改性可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主要指共聚、接枝、交联等,通过改变P的分子结构以达到改性目的。
物理改性主要包括共混、填充、复合填强、表面改性等,通过改变PP的分子聚集态结构,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的改性品种
主要包括: 氯磺化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CSM)
氯磺化聚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 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
氯磺化聚乙烯的合成 :
实验设备:双螺杆挤出机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 密度测试仪 、硬度计 、冲击试验测试仪 、万能 拉力机 、红外光谱仪 、塑粒微粉磨机、双轴旋转 模塑机 。
试验方法:分别以LLDPE 7143 、LLDPE 7042 为主体,HDPE 6070 以不同质量比与其共混、造粒、 制样。
LLDPE 7143型与HDPE 6070 型不同 配比所得试样性能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的改性: 1、不同密度的聚乙烯的共混改性 ; 2、不同分子量的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
性; 3、不同品种塑料的共混改性 ; 4、高密度聚乙烯的填充改性技术 。
下面主要介绍不同密度的改性
以聚乙烯树脂的滚塑为例。滚塑又称旋转模塑,是 生产中空塑料制品的工艺方法之一。其基本工艺 过程是将定量的粉状树脂装入模具,在对模具加热 的同时使模具绕互相垂直的两个轴向旋转,从而使 树脂熔融并借助重力作用均匀地涂布于模腔表面, 最后经冷却脱模后得到制品。
氯 磺 化 聚 乙 烯 涂 料
交联聚乙烯 (CLPE )
采用辐射法(X射线、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等)或 化学法(过氧化物或有机硅交联)使线型聚乙烯成为 网状或体型的交联聚乙烯。PE 的辐射交联反应为自由 基链式反应, 反应过程可分为三 步: (1) PE 高分子链在 辐照作用下生成初级自由基和活泼氢原子; (2) 活泼氢 原子可继续攻击PE, 再生成自由基; (3) 大分子链自由
基之间反应形成交联键。
CLPE的生产
辐射交联法 :
在实验室试验时,主要用γ射线。工业上,常用大 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来使聚合物发生交联。 辐射交联主要是使用高能射线打断PE中C 一C 键 和C 一H 键所产生的自由基来引发交联的。
在进行交联反应时,需要加入增敏剂和敏化剂。 增敏剂一般为多官能团单体, 可增大交联反应的比 例;敏化剂一般为活泼小分子, 作用为加速辐射交 联反应。常用的增敏剂有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脂 等;常用的敏化剂有四氯化硅、四氯化碳等。
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处理方法:
电晕放电处理 热处理:火焰处理:用可燃性气体的热氧化焰对聚合物表
面进行瞬时高温燃烧,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达到处理 目的。 把聚合物暴露在热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表面引进羰 基,羧基以及某些氨基和过氧化物,从而获得可润湿性和 黏结性。 化学处理:钠洗含氟高聚物,酸氧化法(重铬酸盐和浓硫 酸),碘处理,臭氧氧化。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LLDPE 7042 型与HDPE 6070 型不同 配比所得试样性能
从表1 和表2 可以看到,在LLDPE 树脂中共混 HDPE 树脂后,明显提高了树脂的密度、熔体流动 速率、拉伸强度和硬度。其中HDPE 6070/ LLDPE 7143= 20∶80 为较佳配比。
自由基引发:Cl2→2Clˉ RCl→R+Clˉ 氯磺化反应:R+SO2→RSO2 RSO2+Cl2→RSO2Cl+Clˉ
R+Cl2→RCl+Clˉ R++Clˉ→RCl Clˉ+RH→HCl
制备
传统方法:由氯和二氧化硫与聚乙烯(数均分子量约20000)作 用而成,一般采用溶液法,固相法。杜邦公司在1952年率先实现 工业化生产,采用的是溶液法,即将高密度聚乙烯溶解在卤代烃中, 通入Cl2和SO2气体来合成,但污染严重。固相法合成工艺具有反 应时间短,成本低,污染少,工艺简单合理,对设备腐蚀性小等优点, 是目前合成CSM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滚塑工艺对聚乙烯树脂性能如下要求 : (1)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在2g/ 10min~10g/ 10min
之间 。
(2)树脂密度应在0. 92g/ cm3~0. 94g/ cm3 之间。 (3)树脂的热稳定性要好
试样制备
实验原料:3 种原料树脂,分别为: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树脂: LLDPE 7143 型和LLDPE 7042 型,高密 度聚乙烯树脂: HDPE 6070 型 。
新工艺:Roberchard 等提出了以氯化聚乙烯为原料, 聚合产生 氯磺化聚乙烯。
经实际检验,氯磺化聚乙烯有优异的耐臭氧性、 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较好的物理机 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 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CSM可用于制 成涂料,合成特种橡胶,在工业上用于制造具有 特殊性能的管子、运输带、密封件等制品等,其 用途十分广泛 。
CLPE的生产
过氧化物交联:一般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交联
剂,在热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活性的游离基, 这些游离基使聚合物碳链上生成活性点,并产生 碳一碳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硅烷交联法 ,这里不作介绍了。
性能比较
CLPE 和普通PE 的性能比较
项目
普通PE
密度
0.92
最高工作温度/℃
75
瞬间短路温度/℃
-
软化温度/℃
105-115
体积电阻率
10(17)
介电强度
20-35
耐候性
差
耐老化性
一般
耐油性
一般
低温脆化性
一般
交联聚乙烯 0.92 90 250
10(17) 35-50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交联聚乙烯的生 产
绝 缘 电 缆
交 联 聚 乙 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两种密度不同的聚乙烯按各种比例共混得 到的一系列有中间性能的聚乙烯。
聚乙烯(PE)
聚乙烯 塑料一种, 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也是应用最广 泛的高分子材料。通过乙烯( CH2=CH2 )的加成聚合而 成的。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 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 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 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但由于其为线性分子可缓慢溶 于某些有机溶剂,且不发生溶胀,电绝缘性能优良。鉴于 它的优良性能,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单丝、 电线电缆、日用品等, 其用途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