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参考试卷

合集下载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国防的主体是()。

A.人民军队B.人民C.国家D.军队答案:C2.我国国防的类型属于()。

A.扩张型B.自卫型C.中立型D.联盟型答案:B3.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积极防御B.消极防御C.先发制人D.后发制人答案:A4.我国武装力量由()组成。

A.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B.人民解放军和民兵C.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D.人民解放军和预备役部队答案:C5.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

A.全民国防教育B.军事职业教育C.国防科技教育D.国防法制教育答案:A6.我国国防动员的类型包括()。

A.经济动员、政治动员、科技动员B.经济动员、政治动员、文化动员C.政治动员、文化动员、科技动员D.政治动员、经济动员、文化动员答案:A7.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任务是()。

A.保障国民经济发展B.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D.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答案:B8.我国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统一指挥、分级实施C.分级领导、统一实施D.分级指挥、统一负责答案:A9.我国国防动员的目的是()。

A.保障国家安全B.保障经济发展C.保障社会稳定D.保障人民生活答案:A10.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条件是()。

A.国家进入战争状态B.国家进入紧急状态C.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D.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或局部战争状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我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国防科技B.国防教育C.国防动员D.国防经济答案:ABCD12.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包括()。

A.动员准备B.动员实施C.动员结束D.动员评估答案:ABC13.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方式包括()。

A.部分动员B.全面动员C.局部动员D.紧急动员答案:ABC14.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B.军队C.人民团体D.企事业单位答案:ABCD15.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对象包括()。

军事理论考试题2009~2010学年第 1学期(本部A)

军事理论考试题2009~2010学年第 1学期(本部A)

南京林业大学试卷(A卷)课程现代军事理论2009~2010学年第1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国防工程。

如城池、()以及海防要塞等。

A、要塞、京杭大运河B、长城、海防要塞C、长城、京杭大运河D、城堡、京杭大运河2.()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A、《吴子》、《军政》B、《左传》、《孙子兵法》C、《军志》、《六韬》D、《军志》、《军政》3.()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对比的总体态势和总体特征。

A、“和平与发展”B、“一超多强”C、“稳而不定”D、“多超一强”4.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对象要素、()和手段要素。

A、发展要素B、目的要素C、军事要素D、教育要素5、火炮是以火药为能源反射弹丸,口径在()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A、100B、20C、50D、306、火箭炮具有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能好的特点。

主要用于()射击。

A、集团目标B、面状目标C、线状目标D、点状目标7、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化,打赢()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A、机械化战争B、信息化战争C、数字化战争D、摩托化战争8、()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宾州大学问世。

A、1946年B、1959年C、1949年D、1956年9、解除警报音响特征是连续长鸣()。

A、2分钟B、4分钟C、5分钟D、3分钟10、我国于()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的爆炸试验。

A、1960年4月13日B、1964年10月16日C、1952年10月3日D、1974年5月18日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1.网络中心战的基础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网络,由、信息栅格和 3个互连互通、无缝链接的网络组成。

2.在战斗中使用生物武器时,通常采用和两种袭击方法。

3.将制止武装颠覆作为国防的对象,并在《国防法》中规定“”,这是国家决定的。

4.轰炸航空兵是以为基本装备,主要突击敌地面、水面、水下各种重要目标的航空兵。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国防的主体是()。

A. 国家B. 人民C. 军队D. 政府答案:A2. 我国国防的类型属于()。

A. 扩张型B. 自卫型C. 联盟型D. 中立型答案:B3. 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 积极防御B. 消极防御C. 先发制人D. 后发制人答案:A4. 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

A. 长期坚持、全面普及B. 短期突击、重点普及C. 长期坚持、重点普及D. 短期突击、全面普及答案:A5. 我国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是()。

A. 全民动员B. 局部动员C. 快速动员D. 有序动员答案:D6.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 高科技化B. 低科技化C. 传统化D. 现代化答案:A7. 我国国防动员的法律依据是()。

A. 《国防法》B. 《兵役法》C. 《国防动员法》D. 《军事设施保护法》答案:C8. 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主体是()。

A. 国家B. 军队C. 地方政府D. 人民答案:A9. 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是()。

A. 决策、发布、实施B. 发布、决策、实施C. 实施、决策、发布D. 发布、实施、决策答案:A10. 我国国防动员的实施范围是()。

A. 全国范围B. 局部范围C. 重点范围D. 非重点范围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国防的职能包括()。

A.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C. 保障国家发展利益D. 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答案:ABCD2. 我国国防政策的内容包括()。

A. 国防建设B. 国防动员C. 国防教育D. 国防科研答案:ABCD3. 我国国防教育的对象包括()。

A. 学生B. 军人C. 公务员D. 企业员工答案:ABCD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包括()。

A. 高度集中B. 高度分散C. 高度保密D. 高度竞争答案:AC5. 我国国防动员的类型包括()。

A. 经济动员B. 政治动员C. 科技动员D. 军事动员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国防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2、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专门机构,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实体。

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成。

5、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被称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

6、《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出自《战争论》。

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科技强军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等。

9、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不同时期的战略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11、战略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

12、研究国内的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三方面的情况。

13、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多远交叉格局。

14、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15、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16、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安全观。

17、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18、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B.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C. 培养学生的军事技能D. 学习军事战术知识答案:B2. 国防的基本原则是:A. 人民战争B. 军队建设C. 武器装备现代化D. 军事科技领先答案:A3. 现代战争的特点包括:A. 高技术性B. 高消耗性C. 高速度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标志是:A. 网络战B. 电子战C. 精确打击D. 信息优势答案:D5. 军事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地理环境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军事思想的核心是:A. 军事技术B. 军事指挥C. 军事训练D. 军事战略答案:D7. 军事训练的基本目的是:A. 提高军事技能B. 增强战斗力C. 培养军事意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军事指挥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统一指挥B. 分级指挥C. 灵活指挥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军事演习的主要目的是:A. 检验部队训练成果B. 提高部队实战能力C. 展示军事力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军事情报的主要来源包括:A. 侦察B. 监听C. 间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军事战略与军事战术的区别。

答案:军事战略是指在战争全局上的指导原则和行动计划,它关注的是战争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

而军事战术则是指在具体战斗中的指导原则和行动计划,它关注的是战斗的具体实施和短期目标。

2. 阐述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

答案: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强调信息优势的获取和利用;战争形态趋向网络化、智能化;战争节奏加快,反应时间缩短;战争的非对称性增强,小规模、高技术力量可能对大规模传统力量构成威胁。

3. 描述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的作用和实施方式。

答案: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影响敌方的心理状态,削弱其战斗意志,增强己方的士气。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是中国的主要军事威胁? A. 美国 B. 俄罗斯 C.日本 D. 印度答案:A. 美国2、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军队? A. 中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印度答案:A. 中国3、“珍珠港事件”是由于哪个国家的攻击行为导致的? A. 中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答案:C. 日本4、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先进的军事科技?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俄罗斯答案:A. 美国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个国家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答案:D. 中国二、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

答案: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创立至今,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渐壮大,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反恐、维和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阻止了美国对朝鲜的进攻,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参与了多次边境防御作战,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2、请简述核武器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核武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核武器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威慑力,使得有核国家具备了互相制衡的能力,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局势。

同时,核武器也使得战争的代价变得极其高昂,促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更加谨慎和理智。

此外,核武器还推动了全球反对核扩散的浪潮,防止核武器进一步扩散。

3、请简述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此外,抗日战争还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2010年军事理论考试题

2010年军事理论考试题

2010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开卷)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

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

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

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

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A、200B、250C、300D、350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

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

“五维”是指()。

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

A、2B、6C、24D、32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军事理论答案

军事理论答案
29、下列哪一种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A
A、作战效能好
B、成本底
30、以下不属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的是( )C。
A、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
B、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
C、使精确制导武器更易于操作
D、实现人工智能化
A、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D激光
9、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ACD )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A、实践
B、武装
C、战斗
D、理论
1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 A)、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A、革命战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阶级斗争
16、下列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C)
D、战术
40、正确认识和分析(A),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A、战场环境
B、战争条件
C、战略环境
D、战略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每题至少有2项正确的答案,少选或者多选不得分)
1、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ABC)
福州大学2009-2010下学期《军事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161003128 姓名:姜艳超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
1、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 )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A、本质
B、方法
C、理论
D、原则
2、现代军事科学体系按应用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 )两大部类。
A、载人飞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一、填空题
1、缓和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2、国防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产生的军事著作有《军政》、《军志》两部。

4、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

5、我国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6、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7、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

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初步形成时期、渐趋成熟时期、进一步丰富发展时期和形成体系四个时期。

9、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0、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11、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着威胁和挑战。

12、我们处的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时期,现在的战争形态是“高技术战争” 。

13、江泽民对我军提出了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的课题。

14、与我国接壤的陆邻国家是14 个。

15、国防信息化建设是以提高信息力为根本目的。

16、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7、人民战争的基本特征是群众性、正义性。

1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9、美国推行对华“遏制”政策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20、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信息化弹药所依托的作战平台。

二、单选题
1、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A)。

A、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B、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勤俭节约
2、导弹按发射点特征分类,可分为:( C )。

A、机载导弹、战役战术导弹、弹道式导弹
B、战役战术导弹、舰载导弹、车载导弹
C、机载导弹、舰载导弹、车载导弹和炮射导弹。

3、《孙子兵法》产生于( B )。

A、夏王朝时期
B、春秋末期
C、唐朝初期
4、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渐趋成熟时期,所经历的时间为(B)
A、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叶
5、洲际导弹射程在(A)。

A、8000公里以上
B、1000公里以上
C、3000公里以上
6、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 C )组成。

A、陆军、海军、空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陆军、海军、空军和预备役部队
C、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A)由江泽民颁布。

A、2001年4月28日
B、2001年3月28日
C、2001年5月28日
8、按飞行弹道特点可分为:(A)。

A、弹道式导弹和有翼式导弹
B、机载导弹和有翼式导弹
C、有翼式导弹和车载导弹
9、被誉为当今军事上的三大法宝是:( B )
A、电子对抗技术、激光武器、巡航导弹
B、隐身技术、激光武器、巡航导弹
C、精确制导技术、隐身技术、激光武器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于:(A)
A、1927年8月1日
B、1921年7月1日
C、1949年10月1日
1、A
2、C
3、B
4、B
5、A
6、C
7、A
8、A
9、B 10、A
三、判断题
1、我国的海邻国家是8个。

(R )
2、只有经济的强盛,才能有强大的国防。

(R )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唯一的宗旨。

(R )
4、中国奉行进攻性的国防政策。

(W )
5、人民军队,是过去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的法宝。

(W )
6、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

(W )
7、我国的军事战略方针是实行积极防御。

(R )
8、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R )
9、邓小平提出,要把教育和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R )
10、经济全球化成为大的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R )
11、兵役法具体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公民不要进行兵役登记。

(R )
12、广西是我国南疆抵御外敌入侵的前哨阵地。

(R )
13、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信息化弹药所依托的作战平台。

(R )
14、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

(R )
15、扩大军事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是隐真。

(W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3、国防动员:是主权国有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就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2分),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1分),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2分)。

2、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1分)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3分)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1分)。

3、国防动员:是主权国有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就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2分),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1分),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2分)。

五.简答题(共30分)
1、现代伪装技术对作战有哪些影响?(每个观点2.5分共10分)
答:①伪装是造成敌人获取错误情报的重要方法;②伪装是提高作战部队生存能力的重要措施;③伪装成为夺取作战主动权的重要手段;④伪装使作战任务和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

2、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科学体系?(每个观点2分共10分)
答:①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④战略战术思想;⑤国防建设思想
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然存在威胁和挑战有哪些?(每个观点2.5分共10分)
答:①美国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对我国保持现实的综合压力;②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对我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降趋势;③北部强大军事压力基本解除,睦邻关系已经建立;④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争议。

(以上各题观点全部答完给满分,少一个观点扣相应分值)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缓和
2、国家利益
3、《军志》
4、爱国主义
5、战略上藐视敌人
6、人民战争思想
7、全民参与
8、渐趋成熟
9、素质教育10、经济
11、挑战12、高技术战争13、不变质14、1415、信息力
16、积极防御17、群众性18、和平19、遏制20、信息化作战平台
(以上各题,离开标准答案不给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A
2、C
3、B
4、B
5、A
6、C
7、A
8、A
9、B 10、A
(以上各题选错答案不给分、是多项选择题若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15、×
(以上各题判断错误均不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