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长城

合集下载

专题_长城-

专题_长城-

3、《万里长城断想》一文中,吴祖光对秦始皇 持什么态度?他列举了秦始皇的哪些暴政?你 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答案】作者对秦始皇持批判态度。冀求长生不 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 北筑长城。
法国人、美国人梦想步行走完长 城均未能成行,我国普通公民刘 雨田却用两年时间徒步穿越七个 省区,走完长城,说明什么?
罗哲文《长城赞》
•万里长城现不足5000里
万里长城告急
•万里长城第一台沙化严重
有这样的一则消息: “万里长城上了2004年度全球最濒危遗址名 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 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 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 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谚语、歇后语: • (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 (2)不到长城非好汉。 • (3)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 (4)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3、诗:全唐诗· 长城名咏【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长城是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 杰出代表,万里长城不仅体现 在建筑上,而且影响了中国人 的思想观念,铸就了中华民族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 “长城精神”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 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 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 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的象征。
1、成语: 万里长城: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后比喻国 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 碍或界限. 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 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烽火连天: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 情势十分危急。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 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固若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长城 课件ppt

长城 课件ppt
长城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长城的历史背景 • 长城的结构与功能 • 长城的文化价值 • 长城的现状与保护 • 长城的故事与传说
01
CHAPTER
长城的历史背景
长城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
长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时期,当时各国为了防御外敌入 侵,开始修建城墙。
秦始皇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北 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下令将 各国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今天 我们所见的长城。
长城的建造过程
人力修建
长城主要由人力修建而成,古代劳动 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简陋的 工具修建了这座伟大的工程。
地理环境
长城穿越了高山、沙漠、草原等多种 地形,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形成了 独特的防御体系。
长城的历史意义
防御外敌
长城作为古代中国的军事防御工 程,有效地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 的南下侵扰,保障了中原地区的
保障贸易安全
长城沿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长城的修建和维护为商队提供了安全的 贸易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城的存在使得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得以发展,推动了区域经 济的繁荣。
03
CHAPTER
长城的文化价值
长城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象征
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建筑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标志,体 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各路诸侯以为有战事纷纷赶来, 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开怀大笑。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 更是专宠褒姒,竟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册封褒姒为后,姬伯服为太子。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揭示了古代君王为博美人一笑而荒废朝政的荒诞行为,也反映 了古代女子的悲惨命运和无奈。

专题长城及汉字(八年级语文)

专题长城及汉字(八年级语文)

二、专题:长城1、关于万里长城的谚语、传说、诗句很多,你能各举一个例子吗?古诗名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谚语: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不到长城非好汉。

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对联:(1)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2)嘉峪关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难。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就站在长城脚下,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向外国游客人介绍长城。

各位游客,大家好。

你们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它从东至海关,西至嘉峪关,总长一万三千多里。

它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几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上还有暸望口和射口。

大家再看最高处的那座台,它叫烽火台。

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在远处也能看见。

万里长城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3、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长城的价值总是多元的,如长城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

学了此专题,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对长城价值的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建议:1、材料所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随着长城旅游开发,长城破坏严重。

2、针对长城的上述现象,你的建议:(1)立法(2)对破坏长城的行为,要严厉查处。

5、①表现了红军不取得长征胜利决不罢休的革命豪情,(1分)表现了红军历经艰险翻越六盘山,长征胜利在即的喜悦之情。

(1分)②表现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了长城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或表现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点1分,答出两点给2分)③表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2分,答“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也给2分)三、专题:汉字汉字起源:仓颉造字的传说;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我国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

专题长城的教案设计

专题长城的教案设计

专题长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长城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长城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入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3. 说明长城的重要性和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展示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分组讨论长城对中国的影响。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二章:长城的建筑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

2. 分析长城的结构和建筑技术。

教学活动:1. 展示长城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实地考察长城,观察其建筑特点。

3. 小组讨论长城的建筑技术和特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长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背景。

2. 分析长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价值。

教学活动:1. 展示长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长城的文化价值。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四章:长城的保护和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长城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2. 分析长城的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1. 展示长城的保护状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述长城的传承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长城的保护和传承。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回顾长城的建筑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

专题长城练习题

专题长城练习题

专题长城练习题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中国国家象征之一。

为了加深对长城的了解,以下是一些专题长城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座壮丽的建筑。

一、选择题1. 长城的总长度约为多少?A. 6,000公里B. 8,850公里C. 21,196公里D. 13,171公里2. 长城最早建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时期C. 明朝D. 秦朝3. 长城起初的目的是什么?A. 防御外敌入侵B. 用于商贸和物流C. 保护农田免受洪水侵袭D. 居民娱乐活动场所4. 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技术力量的体现。

以下哪个特色不是长城的建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A. 石头结构B. 土坯填充C. 砖石交错D. 混凝土构造5. 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年份是?A. 1985年B. 1993年C. 2001年D. 2007年二、填空题1. 长城最高处的景点是________。

2. 长城建于________。

3. 长城的建设历时________年。

4.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5. 长城不仅起到防御作用,还具有________价值。

三、解答题1.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面临哪些挑战?请列举至少三个,并提出应对措施。

2. 请简要介绍长城的三个著名景点,并说明其各自的特色。

3. 你认为长城对中国人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从历史、文化和国家象征方面进行回答。

四、创作题请你以长城为题材,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描述你参观长城的经历和感受。

可以从交通、风景、历史等方面进行描写和抒发感受。

注意:文章须符合要求,包括标题自由构思,但不希望出现“小节一”、“小标题”的用语。

以上是专题长城练习题,希望能够对你加深对长城的了解有所帮助。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奇迹,希望我们能够共同保护和珍爱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朝代的长城特点。

2. 长城的建筑特点:分析长城的结构、构造和工程技术。

3. 长城的文化价值:探讨长城在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4.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城的经典案例,如八达岭长城、嘉峪关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长城,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2. 讲授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朝代的长城特点。

3. 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讲解长城的结构、构造和工程技术。

4. 探讨长城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了解长城在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5.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措施。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在其他国家的类似建筑。

3. 讨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4. 制作一份长城的手工模型或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如观察报告、讨论建议和手工模型等。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历史背景资料、建筑特点图片和视频。

2. 长城经典案例的介绍材料。

3. 关于长城的文化价值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4. 长城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报道。

5. 实地考察长城的安排和指导材料。

八、教学难点:1. 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工程技术的理解。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提出观点的能力。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对长城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长城的产生与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分析长城在历史上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作用。

2. 第二课时:长城的建筑特点与技术成就引导学生学习长城的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

讨论长城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3. 第三课时:长城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探讨长城在中华民族心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长城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4. 第四课时:长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及其影响。

讨论长城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5. 第五课时: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长城相关话题的辩论赛,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分析其差异和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长城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法:开展辩论赛和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维活跃度。

2. 辩论赛:评价学生在辩论赛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

3.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点表达、论证结构和语言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长城》相关章节教材。

2. 参考资料: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书籍、论文和新闻报道。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长城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讯。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运用观察、讨论、采访等方法,深入挖掘长城的文化内涵;(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长城的概述(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2)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3)阐述长城的象征意义。

2. 第二课时:长城的分布与建筑风格(1)分析长城的分布特点;(2)欣赏不同地区的长城建筑风格;(3)了解长城的防御体系。

3. 第三课时:长城的文化内涵(1)探讨长城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2)了解与长城相关的传说和故事;(3)分析长城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4. 第四课时:长城的保护与传承(1)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2)探讨长城保护的意义;(3)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长城文化。

5.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探访长城(1)分组探访附近的长城;(2)记录探访过程和感受;(3)课堂分享探访成果。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长城的各种图片,包括长城全貌、建筑细节、历史变迁等;2. 文字资料: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文章和书籍;3. 视频资料:关于长城的纪录片、宣传片等;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长城,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城的历史、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探访长城、课堂分享等;3. 学生对长城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和思考。

五、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城资源进行教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城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4.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山。 • 嘉峪关联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玉门关联: • 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孟姜女哭长城》 传说故事 相传陕西某地有孟、姜两家为好邻居,孟家在墙角栽种一棵葫芦,长得非常茂盛。葫芦藤爬 越围墙,伸向姜家院内结了一个大葫芦。两家细心养护,共同拥有,待葫芦成熟时,准备平分 这一葫芦。当孟家持刀刚接触到葫芦时,葫芦啪地自然打开了喜见葫芦内躺着一个白胖胖的可 爱小女孩。两家都想要这个女孩,经商议为两家所共有,故取名为孟姜女。 孟姜女从小聪明伶俐,习文家务样样皆通,长到十七八岁时,已成为一个风姿绰约的大姑娘 。有一天孟姜女在后花园扑蝴蝶,不慎掉人池塘。躲在园中假山后的一男青年听到呼叫声,急 忙从躲藏处跑出,将孟姜女从池塘中救了上来。此时孟姜两家养父母赶来,看见一对青年男女 面对面地站在池塘边。经询问才知男青年叫万喜良,是个文雅书生,因逃避秦始皇抓壮丁修筑 长城爬墙躲进园中来的。孟姜两家均感激万喜良救女儿的情分。两家均缺儿少女,说明想招万 喜良为女婿。这对年轻美貌的青年男女,经这一奇遇,早巳一见倾心相互爱慕了,自然无话可 说。于是在当天晚上,就在孟家庄院张灯结彩,为这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 可是结婚不到三天,闻讯赶来如狼似虎的公差,就将万喜良抓走修筑长城去了。万喜良一去 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有天晚上,她梦见丈夫从外面回来,叫喊“天太 冷了,冻死我啦!”醒来回想梦境,十分凄惶。幸喜她早巳为丈夫做好了寒衣、暖鞋、暖袜等 ,辞别养父母,决意寻找万喜良而去。 孟姜女走过千山万水,吃尽万般苦难,沿长城一直寻夫到达山海关,经详细打听才知丈夫于 两年前已被累死埋在了长城内。孟姜女闻此嚎啕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溅到城墙上, 轰然一声,长城被哭倒一大缺口,露出了万喜良等人的白骨。孟姜女以滴血认亲办法,找到自 己丈夫的白骨包裹在一起,她既感悟秦始皇修长城为保障中原人民安居乐业所做的好事,也感 到自己丈夫为筑城献身是值得的。为了与丈夫永不分离,她怀抱着万喜良的白骨于老龙头纵身 跳进大海,刹时晴天霹雳,一声巨响,海上升起了两块大礁石,这是传说中万喜良与孟姜女夫 妻的坟墓。
歇后语
• • • • • • • 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
长城谣 席慕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 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山海关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山海关,地面宽,南有海,北有山,当中有个第一关,下面就是角楼湾。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穷罗城,富西关,不穷不富角楼湾。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桥对桥,庙对庙,一步三筒碑,狮子比城高。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嘉峪关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滩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出了嘉峪关,眼泪擦不于 有你千年的面容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汪汪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木兰脚蹬黄河岸,一箭射过嘉峪关;找箭找不见,不找就看见。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两个天下第一雄关
• 居庸关关城城楼上,赫然悬挂着“天下第 一雄关”的巨匾。可是众所周知,举世闻 名的万里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被称为 “天下第一关”,最西端的嘉峪关,有称 “天下雄关”的,也有称“天下第一雄关” 的。
——慕田峪长城
八达岭
• 历史上八达岭长城是护卫居庸关的门户,从八 达岭长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 谷,峡谷中建有关城“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 得名“关沟”,而真 正扼住关口的是八达岭长城。 • 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 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为险要。古人有 “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领,如窥井”、 “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可 见当时居庸关只是一个关城,真正的长城是修建 在八达岭的。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 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这里修筑长城具有极重 要的战略意义。
• 政治上:使中原王朝有力的巩固了统 治,发展生产 • 经济上:可以使内地的人们安居乐业, 专心发展农林牧经济
长城古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 王昌龄)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经檀道济故垒】(唐· 刘禹锡)
上一页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 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 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 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 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众志成城 固若金汤 一字长城 雄关万里 狼烟四起 烽火连天 兵临城下 万里长城 五言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长城内外皆故乡 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
• 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心目 中的长城
长城的价值
• 建筑上: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 (巧夺天工) • 军事上:加强了国防力量,有效的抵御了游牧民 族的进攻,使边疆的人们能专心发展经济(边塞 烽火,金戈铁马) • 历史上: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千年沧桑) • 文化上:虽说是阻碍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但是利大 于弊,避免了两种文明的冲突(沟通桥梁,诗词 沃土) • 精神上: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 与聪明才智。(勤劳智慧,长城精神)
由于平时不少士兵 是守在城下的,一 旦有战事发生,即 要登城参加战斗, 所以在长城内侧每 隔不远就建有一个 圆拱形小门,称作 "券门",有石阶通 到城墙顶上。
城楼是战时观察关外敌情,
指挥作战用的。一般采用一、 两层,多至三层的大屋顶建筑 形式。屋顶的结构和式样有庑 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等,一 般均是雕梁画栋,结构精巧, 巍然耸立于城门之上。它们丰 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显示出尊 严、威武和华贵。在城楼周围 的城墙墙台面上,均筑有砖砌 垛口,以备战时使用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 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 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它好像 一条长龙,翻阅巍巍的群山,穿过茫茫的草原,跨越法瀚的沙漠,奔入苍 茫的大海。由于万里长城气势的雄伟,工程的艰巨,历史的悠久,不仅在 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少有,即是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因此,它早已被列为 世界的一人奇迹了。据报导,宇宙航行员从记球上回观地球的时候,所见 到地球上的人工构造物,万里长城是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泰、 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的 长度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现在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 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 湖北.湖南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古代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 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三万里。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确是惊人的,仅以明朝一次所修筑的长城粗略估计 一下,若以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大墙, 这道墙可环绕地球一周而有余。 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环绕地球三、 四周了!这只是以明朝一次修筑的万里长城而言,如果以十万余里计算, 则这一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了。长城工 程之雄伟巨大,可以想见!
看一看:
欣赏长城的图片,看后 说说长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 什么?
说一说
1. 你对长城了解多少? 2. 长城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 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 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 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 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以后历代君王大 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黑龙江宽甸,西至甘肃嘉峪关, 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 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 成长度为2592.2千米。
——司马台
司马台长城 天梯高耸入云端, 天桥悬挂云海间。 婷婷玉立仙女楼, 不登望京真遗憾。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 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 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 通过白天点烟,夜晚燃 火的方法可以传递警告 信号。用作烽烟燃 料的 是狼粪、硫磺和硝石混 合物。藉此方法在几小 时内就可以把 信号传递 到500里远的地方。

长城是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 出代表,万里长城不仅体现在建筑 上,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 自强的“长城精神”(《万里长 城——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 表》)。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 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 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 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凝聚中 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现在我们登临长城,那些对家园的热爱 和正义的愤怒仍将激励我们。那些时时刻 刻——在风雪的夜晚也仍然——站在高山之 巅、爬行在荒原之上的长城,和它周围穷苦、 普通的老乡们,向我们提醒历史的沉重。 修长城和守长城的人都死了,他们每一 个人都化作一块砖留了下来,眼睛都化作垛 口、箭孔和大大的长城窗,活在北方的山峦 上。 谢谢你关注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