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专题(上课)

合集下载

长城教学演示课件2.ppt

长城教学演示课件2.ppt
了解“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
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
有突出意义的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
自然景观。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打仗 呼应 肩膀 智慧 凝结 陡峭 崇山峻岭
• ( 站)在长城上,( )踏着脚 下的方砖,( )扶着墙上的条 石,很自然地想起了古代修筑长 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 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 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 一背。
2.搜集一些长城的故事、传说、
图片资料。
气魄雄伟
பைடு நூலகம்
崇峻嘉峪 屯垒魄瞭
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 一个“伟大的奇迹”?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 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
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上课讲义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上课讲义

烽火台
•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 作为传递 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 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 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 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 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 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 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 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 十分迅速了。 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 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 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 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 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 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山海关
•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 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 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 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 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 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 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 荆关 、 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 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 带有许多小关, 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 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高高耸立的长城烽火台 有些重要的 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 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 前哨防线。

中学语文教师必读:《长城》专题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师必读:《长城》专题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师必读:《长城》专题教案设计第一章:《长城》背景知识介绍1.1 长城的历史沿革1.2 长城的建筑特点1.3 长城的文化意义第二章:教学目标与方法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2.1.2 过程与方法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法2.2.2 讨论法2.2.3 实地考察法第三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3.1 教学内容3.1.1 《长城》课文解析3.1.2 相关文学作品选读3.1.3 长城相关documentary观看与讨论3.1.4 实地考察活动3.2 课时安排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4.1 教学导入4.2 课文解析4.3 相关文学作品选读4.4 长城documentary观看与讨论4.5 实地考察活动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学生学业评价5.2 教学方法评价5.3 教学效果反思第六章:教学活动案例设计6.1 课文解析活动案例6.2 相关文学作品讨论活动案例6.3 长城documentary观看与讨论活动案例6.4 实地考察活动案例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7.1 课文文本7.2 相关文学作品选集7.3 长城documentary视频资料7.4 实地考察地点与机构联系信息第八章:教学安全与风险评估8.1 实地考察安全评估8.2 应急预案制定8.3 学生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第九章:教学扩展活动建议9.1 文学作品创作与展示9.2 长城主题研究报告9.3 长城摄影比赛9.4 长城故事演讲比赛10.2 学生反馈与意见收集10.3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进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第一章的《长城》背景知识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长城历史、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的基础,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和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2. 第二章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和方法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

4. 第六章的教学活动案例设计:具体的案例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朝代的长城特点。

2. 长城的建筑特点:分析长城的结构、构造和工程技术。

3. 长城的文化价值:探讨长城在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4.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城的经典案例,如八达岭长城、嘉峪关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长城,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2. 讲授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朝代的长城特点。

3. 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讲解长城的结构、构造和工程技术。

4. 探讨长城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了解长城在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5.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措施。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在其他国家的类似建筑。

3. 讨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4. 制作一份长城的手工模型或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如观察报告、讨论建议和手工模型等。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历史背景资料、建筑特点图片和视频。

2. 长城经典案例的介绍材料。

3. 关于长城的文化价值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4. 长城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报道。

5. 实地考察长城的安排和指导材料。

八、教学难点:1. 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工程技术的理解。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提出观点的能力。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对长城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长城的产生与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分析长城在历史上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作用。

2. 第二课时:长城的建筑特点与技术成就引导学生学习长城的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

讨论长城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3. 第三课时:长城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探讨长城在中华民族心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长城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4. 第四课时:长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及其影响。

讨论长城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5. 第五课时: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长城相关话题的辩论赛,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分析其差异和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长城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法:开展辩论赛和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维活跃度。

2. 辩论赛:评价学生在辩论赛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

3.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点表达、论证结构和语言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长城》相关章节教材。

2. 参考资料: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书籍、论文和新闻报道。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长城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讯。

专题《长城》教案教案

专题《长城》教案教案

专题《长城》教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长城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2.理解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3.引导学生尊重长城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
1.长城的历史和建造过程;
2.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尊重长城文化遗产。

四、教学准备
1.一些关于长城的图书资料;
2.课件和PPT。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师通过课件介绍长城的基本信息和图像,让学生理解长城的形态、位置和规模,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演讲
讲师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和建造过程,包括:起源、修建历程、功能和影响等。

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3. 分组讨论
讲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代表,就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讨论。

让学生发言,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长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4. 总结
讲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成果,并对长城文化遗产给予最大的尊重。

六、课后作业
1.完成阅读和课后作业;
2.准备个人或小组的展示。

七、评价方式
1.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对于课后作业和展示给予适当的分数。

八、展示
讲师让学生自行组织展示,并结合图片、文字和视频等方式,向全校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多彩课堂不可少:《长城》专题教案设计

多彩课堂不可少:《长城》专题教案设计

多彩课堂不可少:《长城》专题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建造原因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长城的历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原因。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文化意识。

2.2 教学内容: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长城的建筑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工程技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长城的建筑结构和技术特点。

长城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工程技术。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长城,观察和体验其建筑特点。

第四章:长城的文化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长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民族精神。

4.3 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讲解长城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

第五章:长城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状况和传承工作。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长城的保护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长城的传承工作和保护措施。

5.3 教学方法:讲述讲解:讲解长城的保护状况和传承工作。

案例分析:分析长城的保护措施和传承工作的成功案例。

第六章:长城的传说与故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长城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6.2 教学内容:长城传说和故事的选取与讲解。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长城》专题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各个朝代的长城特点。

2. 长城的建筑特点:分析长城的结构、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匠心独运。

3. 长城的象征意义:探讨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长城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城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问题探究和讨论中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表达能力。

3.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长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资料。

2. 图片和视频:收集长城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城的风貌。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视野。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长城的景象。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4. 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检测
读准下列蓝色字体字词: n ) 瞭望( lià o ) 垛口( duǒ ) 券门 ( xuà 烽堠( hò ) 燧 ( suì ) 堞楼( dié ) u o 临洮( tá ) 冀求( jì ) 藩篱( pān ) ē pá ng 阿房( ) 懵懂(měng ) 延袤( mà o ) kà ng ) 绵亘( gè n ) 乌鞘岭( shāo 夯筑( )
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山。
玉门关联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萧关城楼对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偏关联 地控黄河北 山连紫塞长
嘉峪关联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文天祥题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 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 石铭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联: 起春秋,历秦汉,迄元明,
烽火连天
孤城绝塞
关于长城的俗语
• • • • • • 不到长城非好汉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长城内外皆故乡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海关 山海关,地面宽,南有海,北有山,当中有个第一关,下面就 是角楼湾。 穷罗城,富西关,不穷不富角楼湾。 张家口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十八蹬,高入天,鹰飞倒仰猴难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骨 碌滚三天 杀虎口 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 过了虎口还心抖。 嘉峪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滩 出了嘉峪关,眼泪擦不于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汪汪 木兰脚蹬黄河岸,一箭射过嘉峪关;找箭找不见,不找就看见。
自主学习
(一)默读选文《万里长城的 构造》,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长 城各部分构造的特点。
• 一、城墙墙身的构造特点: 墙身随地势起伏有高有低,底宽顶略窄。 • 二、城墙顶部的构造特点: 构筑精细厚实,垛口利于瞭望和射击。 • 三、城墙上台子的构造特点: 分工明确,构造合理。 • 四、与长城配套的烽火台的特点: 间距半里,便于报警。
长 城 俨 然 成 了 中 国 的 象 征 !
外:长城形似传说中的龙,就具备了龙 的传人的拼搏精神。
内:蕴含着中华民族具有面对一切困难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凝聚力。
长城精神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 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军事价值

★保卫长城之建议 目前保护长城的有效措施首先是加大宣传力 度,提高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其次,古长城 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可以适当发展旅游,开发 与保护兼顾;同时,在长城区域建设绿化带, 改变长城区域恶劣的生态环境,从而更有效地 保护古长城。
音乐作品
• 《长城谣》彭丽媛 • 《长城长》董文华

既要保护文物,又要发展经济 近年来自治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活人还管不过来, 哪顾得上管死人”,让文物保护为经济建设让路。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 等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长城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信息和太多的精神沉 淀,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这条血脉绝不能因经济建设而中断,我 们绝不能以损毁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为代价来求得经济发展,也绝不能 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既要保护我们的遗产又要 支持经济建设;既要不破坏文物,又要企业尽量减少损失,才是我们共 同应做的事情,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我们的遗产才会更加有保障。
小结
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 修筑长城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 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 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 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 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 就。
日省月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学到了……(知识内容) 我掌握了……(方法技能) 我体悟了……(道德情感)
上下两千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 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 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 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 丰碑国宝。
• 下联: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 壁,纵横一万余里,望不断长龙关堞, 雄关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 缀成江山秀景,起伏奔腾,飞舞盘旋, 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作业安排:
课后搜集有关长城的成语、 谚语、诗文、对联、故事、歌谣 等。
第二课时
有关长城的成语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或城
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 家 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指 坚固的城墙,“汤”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狼烟四起:四处发生战乱。
雄关万里
有关长城的古诗
登长城 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长城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早在战国时各国就有修长城,据历史记载,有二十多个 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主要有三。一是秦始皇时 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 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 万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 的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 代修建的长城。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5万公里 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新疆、甘肃、 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 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 治区。
长城是古代人类防卫设施 的杰出代表,万里长城不仅体 现在建筑上,而且影响了中国 人的思想观念,铸就了中华民 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 “长城精神”(《万里长城— —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 表》)。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 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 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 神的象征(《凝聚中华民族的 历史丰碑》)。
历史价值 建筑价值
文化价值
思想价值 旅游价值
长城文化
……
合作探究 (2)作者对秦始皇持什么态 度?他列举了秦始皇的哪些暴 政?你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 (应当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 的功与过?)为什么?
功: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历史功 绩,修建长城,也确实起到保护人 民免受匈奴侵扰的作用。 过:但他的筑长城的主观意图是 保住自己的基业,而且他大兴土木, 修造长城、阿旁宫等等,严刑苛法、 租役繁重,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 这种暴政是应该否认的。
有关长城的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 《定城砖的传说》等
讨论 研究
• 有人说长城现在没什么价值了,你认 为呢? • 修筑长城的功绩属于谁?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 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 挡得住。”万里长城 “一时 还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 它”。也正是因为这样,鲁 迅感到压抑,感到郁闷,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 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 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 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 将人们包围”, 鲁迅在 文章结尾处写了震聋发聩的 一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 长城!”
长城长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拓展延伸
你能为长城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提点建议吗?
保护长城的措施: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 在长城区域建设绿化带,改变长城区域恶劣的 生态环境; • 对于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进行重点保护; • 对于长城遗址进行适当还原; • 阻止一切对长城的人为破坏; • 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
自主学习
(二)阅读《万里长城的断想》,回答: 鸭绿江 ,至 嘉峪关 1、明长城东起 。 2、把长城比作北京四合院的围墙,有何作用? 军事防御功能 3、文中肯定万里长城是人类的奇迹,同时评论 两个历史人物: 秦始皇 和 孟姜女 。
合作探究
(1)今天“万里长城已经 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里 所说的“实用价值”是指什 么?你认为今天它还有没有 实用价值?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心坎 上
【导学目标】 1、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构造, 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 2、借助网络资料,感知长城 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 点。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 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思 维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