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含氟废水处理案例及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含氟废水处理案例及汇总

(完整版)含氟废水处理案例及汇总

含氟废水处理大汇总氟是一种微量元素,饮用水含氟量在0.4~0.6mg/L的水对人体无害有益,而长期饮用含量大于1.5mg/L的高氟水则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我国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使该区域水源含氟量大于1.0mg/L,从而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我国有将近l亿人生活在高氟水地区,目前在我国氟受害者多达几千万人。

除个别地区自然因素外,大量的高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的排放量将会增加,因此.含氟废水的排放必须受到严格控制。

某些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对含氟工业废水加以处理。

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规定,氟的无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为10mg/L(以F-计)。

1988年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89-88)中规定,新扩改企业对外排放含氟废水,氟化物不得超过10mg/L(向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除外)。

此废水带出物是以氟化钙计,那么1988年的标准比1973年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以上。

目前含氟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滤法、电渗析等,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

笔者认为,应围绕沉淀法吸附法为主体工艺,后续深处理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应对含氟废水的特点,开发合理工艺。

化学沉淀法一、Ca(OH)2+PAC+PAM+ 吸收塔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 ℃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 mg/L,按氟离子计为7.9 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案例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案例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是指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处理案例。

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含氟化合物,导致生产废水中含有氟化合物,需要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要求。

以下是一个光伏行业除氟废水处理的案例:
某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水中含有氟化合物,超出了相关排放标准,需要对废水中的氟化合物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该企业采用了离子交换法进行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氟化物离子,使废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

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处理过程中,该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废水处理过程安全、高效,并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氟化合物的控制和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废水中氟化物的排放量。

这个案例展示了光伏行业在处理除氟废水方面的努力和成就,通过科学的废水处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控制,实现了废水的安全处理,为环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氟 废水处理 工程案例

氟 废水处理 工程案例

尘氟精炼厂的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我们所讨论的案例是发生在尘氟精炼厂的废水处理工程。

尘氟精炼厂
是一家生产高素质产品的厂家,其产品质量受到各方面认可,废水处
理相关的标准受到了很大的督促。

处理异味废水,控制有害物质排放
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尘氟精炼厂每年废水排放量约为100吨,根据废气排放量需要科学化
的处理,以达到较高的标准排放要求,我们经过调研决定采用了活性
炭过滤的处理方式。

活性炭的处理能够有效的净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能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降低废水的污染水平,减少废水的
异味及有害物质的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活性炭过滤处理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进行加药,将活性炭加入废水中,让活性炭与废水完全混合,活性炭能够高效的吸附废水中的有害
物质;然后将活性炭沉淀出来,排放净化过的废水;最后,进行自动
化管理,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由于此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得到了局方的好评,尘氟精炼厂的废水处理技术也被社会广泛应用。

总之,尘氟精炼厂采用活性炭过滤处理废水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它不仅能有效的净化废水质量,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满足当前社会对
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还解决了企业排水标准和排水量的环保问题,确
保它们的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标准的要求,为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和国家的环境净化等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废水除氟工程案例

废水除氟工程案例

北京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含氟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工程概述北京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电镀生产线所排放废水中均含有大量氟离子,而废液中氟离子浓度甚至高达1g/L。

废水处理量为25m3/H,连续24H处理。

起初设计时,排放水中氟离子浓度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即F-浓度应小于10mg/L。

后来,由于北京环保新要求,该企业排放水中氟离子浓度执行《北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三级排放,即为5mg/L。

设计原则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参考各项国家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方案时选择可靠处理工艺,考虑运行操作安全性;处理水质严于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处理稳定可靠;减少基本建设费及运转费用;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考虑设备设置。

工艺说明由于来水氟离子浓度高,且执行的排放标准相当严格,因此,选择氟离子的预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出水达标。

含氟废水预处理——化学沉淀法来自生产线的电镀废水在受槽中暂时存贮后,泵入化学沉淀系统。

加入石灰Ca(OH)2调节废水pH值到9左右以形成氟化钙沉淀。

然后加入混凝剂及絮凝剂以加大加重沉淀颗粒、形成矾花后进入沉降系统。

Ca2++2F-=CaF2化学沉淀反应后的含氟废水通过沉降,大部分氟离子通过氟化钙沉淀进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形成泥饼。

上清水则进入后续的深度处理。

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离子交换法经过化学沉淀后的出水氟离子浓度为20mg/L,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此时,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上清液以使氟离子浓度降至5mg/L。

上清液经收集后通过石英砂过滤掉大的悬浮物后进入氟离子交换树脂系统。

通过树脂层,水中F—与树脂上的OH—发生交换。

F—被树脂吸附,OH—被交换到水中。

通过交换作用,达到去除水中F—的目的。

上清液经过除氟树脂后出水中F—浓度由未检出逐渐上升,当达到5mg/L时,我们判断为树脂已吸附饱和,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处理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

处理数据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氟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5mg/L的排放标准。

荷兰DHV公司的粒丸反应器及其处理含氟废水典型案例介绍

荷兰DHV公司的粒丸反应器及其处理含氟废水典型案例介绍

荷兰DHV公司的粒丸反应器及其处理含氟废水典型案例介绍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含氟废水废水处理电渗析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氟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

针对传统处理方法在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中存在的弊端,DHV 公司设计研发了粒丸反应器。

介绍了该工艺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并结合某化工厂废水处理项目,详细阐述了其设计特点,分析了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步春梅(1978—),女,北京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废水处理设计工作。

目前,国内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投加石灰/石灰乳,氯化钙等)、混凝沉降法、吸附法和电渗析法等。

上述方法均是以污泥或废弃物的形式将废水中的氟去除,无法达到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粒丸反应器(Crystalactor174;)则是致力于去除废水中氟化物并予以回收再利用的高效诱导结晶工艺。

该工艺摒除了传统方法产生大量污泥、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等缺陷,使目标污染物得以回收利用,切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粒丸反应器基本原理及特点粒丸反应器是一种上升流式流化床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诱导结晶异相成核原理。

该工艺在柱状反应器内填充诱晶载体,通过投加特定的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目标离子以某种结晶形式在诱晶载体表面析出而实现对废水中目标污染物的去除以及资源物质回收。

废水通过布水系统由反应器底部送入,并维持一定的上升流速,使反应器内晶种/粒丸在运行过程中呈流化状态。

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对除氟系统,一般投加氯化钙溶液),使氟离子与钙离子发生反应,并在晶种表面以氟化钙结晶形式析出并增长,形成中心为晶种、外层包裹高纯度氟化钙结晶体的粒状物体——粒丸。

图1粒丸反应器示意通过对各种工艺参数和反应条件的控制(如上升流速、离子强度、流化状态等),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废水中其它组分的干扰和共结晶产物的形成,以保证氟离子的去除率和得到高纯度的氟化钙结晶体(萤石)。

光伏行业含氟总氮超标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光伏行业含氟总氮超标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光伏行业含氟总氮超标废水处理案例分析作者:北京君联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 项目概述江苏某新能源公司为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氟、含酸废水。

公司目前虽然有废水处理设备,但废水经过处理后仍不达标。

因此,需要对项目现场进行改造工作,以便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本项目的废水处理难点在于废水水量大、废水水质复杂,出水要求高。

现场目前有低氟废水、高浓度酸废水和含银废水三股废水,三股废水水质和水量如下:废水水质指标出水水质指标目前对三股水的处理工艺为:(1)硝酸废水:通过投加石灰中和去除氟离子后并入低氟废水;(2)含银废水:通过投加石灰中和去除氟离子后进入生化系统;(3)低氟废水:低氟废水与石灰中和后的硝酸废水含银废水混合后,采用石灰+氯化钙双级沉淀去除氟离子,上清液进入生化系统,与含银废水一起经过生化系统处理。

上述三股废水经过处理后不能实现完全达标,其中氟离子、氨氮和总氮超标。

鉴于此,我们给出合理的改造建议方案,最终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2工艺改造说明2.1 已有工艺的主要问题目前厂内的废水处理后氟离子、氨氮、总氮均不达标,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化学沉淀法除氟效果一般。

单纯的采用化学法除氟出水一般在15mg/L左右,不能满足<8mg/L稳定排放的要求。

(2)硝酸废水和含银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总氮和氨氮,需要先经过脱氮预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仅做石灰除氟是不够的。

(3)低氟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能很好的进行生化去除废水中的总氮。

(4)冬天水温较低,温度对生化影响较大,尤其是去除总氮的硝化菌对温度更加敏感,一般低于8摄氏度认为硝化菌处于休眠状态,是不能去除总氮的。

上面是目前厂内已有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问题,除了以上4个主要问题,还有投加药剂种类不恰当,生化和除氟系统运行参数没有优化,比如生化系统SV30、MLSS污泥浓度、污泥回流、HRT时间等重要参数没有优化等问题。

2.2工艺改造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废水处理方案:(1)硝酸废水:使用一套MVR蒸发结晶器处理硝酸废水,最终生成盐和蒸馏水,该股水实现零排放。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实用版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实用版

YF-ED-J196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利用巨化电化厂10%的电石渣浆,采用上述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处理含氟废水,取得了成功,达到了设计要求。

1.处理过程特点(1)用机械搅拌强化中和反应。

缩短中和反应时间,采用带搅拌的中和反应罐,选用钢衬HFP材质,搅拌转速200r/min,反应30min可完成。

(2)投加PAM絮凝剂,提高沉淀效率。

在进入沉淀池前设置加药系统,确保良好的絮凝效果。

(3)电石渣浆中含少量S2-等杂质,中和反应时产生H2S等气体,影响操作环境,工艺流程设有酸雾处理塔,动力抽风,碱洗工艺处理。

2.运行效果该套工艺自1993年投入运行以来结果表明:处理工艺合理,处理净利效果显著,出水清澈,水质指标pH、F-远低于排放标准,氟去除率达到99%以上。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4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实例分析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废水排放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其中,含氟废水的处理尤为棘手,因为氟元素化学稳定,难以被自然界生物分解,长期积累会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电石渣作为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一直备受关注。

在处理含氟废水方面,电石渣通过其碱性和离子交换性等特性,可以起到较好的去除氟离子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石渣的基本特性电石渣,又称石灰渣或石灰石渣,是指工业上电石炉石灰石煅烧获得的一种含钙的灰白色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和氧化镁(MgO)等。

电石渣具有以下基本特性:•高碱性。

由于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使得电石渣具有较高的碱性,可用于酸性废水的中和和碱性废水的处理。

•高离子交换能力。

由于电石渣表面具有大量的负离子,可与含阳离子的有机、无机物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从而逐渐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污染物。

•易干燥。

电石渣具有较高的亲水性,但结构稳定,易于干燥和固化,适合用于制备各种型号的颗粒添加剂。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的机制氟元素化学稳定,难以被自然界分解,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污染。

现代工业一般采用等离子体法、生化法和吸附法等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而电石渣作为一种天然的含钙材料,其表面具有大量的负离子,可以与含有阳离子的有机、无机物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电石渣处理含氟废水的机制如下:1.氟离子溶于废水中成为离子态。

2.电石渣表面带负电,吸引含阳离子的有机、无机物质,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3.电石渣表面的负离子与离子态氟离子发生吸附作用,氟离子降解为F-。

4.在碱性环境下,氟离子和氢氧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性氟酸,进一步中和。

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的含氟废水处理厂,采用了电石渣处理废水的技术。

电石渣固体添加剂采用昆明某化工厂的产品。

废水经过初次隔油处理后,首先进入一级竖式曝气生物池,进行碳氮去除,然后再进入二级配水器,加入适量的电石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氟废水处理大汇总氟是一种微量元素,饮用水含氟量在0.4~0.6mg/L的水对人体无害有益,而长期饮用含量大于1.5mg/L的高氟水则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我国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使该区域水源含氟量大于1.0mg/L,从而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我国有将近l亿人生活在高氟水地区,目前在我国氟受害者多达几千万人。

除个别地区自然因素外,大量的高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的排放量将会增加,因此.含氟废水的排放必须受到严格控制。

某些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对含氟工业废水加以处理。

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规定,氟的无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为10mg/L(以F-计)。

1988年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89-88)中规定,新扩改企业对外排放含氟废水,氟化物不得超过10mg/L(向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除外)。

此废水带出物是以氟化钙计,那么1988年的标准比1973年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以上。

目前含氟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滤法、电渗析等,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

笔者认为,应围绕沉淀法吸附法为主体工艺,后续深处理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应对含氟废水的特点,开发合理工艺。

化学沉淀法一、Ca(OH)2+PAC+PAM+ 吸收塔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 ℃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 mg/L,按氟离子计为7.9 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

氟的残留量为10~20 mg/L时形成沉淀物的速度会减慢。

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

因此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 mg/L。

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

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 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

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

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 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 mg/L左右。

为使生成的沉淀物快速聚凝沉淀,可在废水中单独或并用添加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

为不破坏这种已形成的絮凝物,搅拌操作宜缓慢进行,生成的沉淀物可用静止分离法进行固液分离。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 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大于100 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变化缓慢。

因此,在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时不能用单纯提高石灰过剩量的方法来提高除氟效果,而应在除氟效率与经济性二者之间进行协调考虑,使之既有较好的除氟效果又尽可能少地投加石灰。

这也有利于减少处理后排放的污泥量。

由于氟化物不是废水中唯一要被除去的污染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例如含氟废水中溶有碳酸钠、重碳酸钠时,直接投加石灰或氯化钙,除氟效果会降低。

这是因为废水中存在着一定量的强电解质,产生盐效应,增加了氟化钙的溶解度,降低除氟效果。

其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先用无机酸将废水pH调到6~8之间,再与氯化钙等反应就可有效地除去氟离子。

若废水中含有磷酸根离子,则先用石灰处理至pH大于7,再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对于成分复杂的含氟废水,可用加酸反调pH法,即首先在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石灰,使pH=11,当钙离子不足时补加氯化钙,搅拌20 min,然后加盐酸使废水pH反调到7.5~8,搅拌20 min,加入絮凝剂,搅拌后放置30 min,然后底部排泥,上清液排放。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提出在投加钙盐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镁盐、铝盐、磷酸盐等工艺,处理效果比单纯加钙盐效果好。

如阎秀芝提出氯化钙与磷酸盐除氟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在废水中加入氯化钙,调pH至9.8~11.8,反应0.5 h,然后加入磷酸盐,再调pH为6.3~7.3,反应4~5 h,最后静止澄清4~5 h,出水氟质量浓度为5 mg/L左右。

钙盐、磷酸盐、氟三者的摩尔比大约为(15~20)∶2∶1。

文献中报道了一种用氯化钙和三氯化铝联合处理含氟水的方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在废水中投加氯化钙,搅溶后再加入三氯化铝,混合均匀,然后用氢氧化钠调pH至7~8。

沉降15 min后砂滤,出水氟离子浓度为4 mg/L。

氯化钙、三氯化铝和氟的摩尔比为(0.8~1)∶(2~2.5)∶1。

钙盐联合使用镁盐、铝盐、磷酸盐后,除氟效果增加,残氟浓度降低,主要是因为形成了新的更难溶的含氟化合物,剩余污泥和运行费用仅为原来的1/10。

如钙盐与磷酸盐合用时,会生成Ca5(PO4)3F沉淀;氯化钙与三氯化铝合用时形成有钙、铝、氟组成的络合物沉淀,其具体组成和结构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吸附剂种类吸收法:1996年,德国的一项专利是利用硅胶来除去水中的氟。

1997年.曰本的另一专利中报道,一种除氟方法是在水中加入ca盐,使得F与Ca形成CaF2,再加入AL(OH)3胶体等。

这也是利用吸附法除氟。

同年.日本又以AL3+与Ca2+共同作用,调整pH至适宜值,可大量除氟。

美国、台湾、印度对此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于1991成功的制得多孔微粒氧化锆氟吸附剂。

台湾用一种已用的催化剂作为除氟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I996年,印度同样得到吸附氟离子效果很好的改性氟石。

国内这几年也制得了许多效果很好的氟吸附剂。

如改性氧化铝吸附剂、两性淀粉吸附剂、负载镧改性纤维吸附剂等等,处理台氟废水具有明显优于其他氟处理剂的特点-根据所用的原料,可以将氟吸附剂分为铝吸附剂、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稀土吸附剂和其他类吸附荆。

吸附是发生在两相界面处的成分浓缩,吸附剂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主要是由于它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或具有可以与吸附质分子形成化学键的基团,为此,吸附行为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一般吸附剂的吸附机理都是与Langmuir机理有关的。

利用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来完成的。

下面就它们的机理作一介绍。

1.含铝类吸附剂吸附机理活性氧化铝之所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这与它的结构有关。

表面干燥的氧化铝表面第一层由氧离子构成,氧离子与第二铝离子相连接,其量只为第二层氧离子的一半。

因此,有一半的铝离子将暴霹于表面上,第二层的氧离子正好符合AI2O3的AL/O比,与氟离于结合力较强。

X光电子能谱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是通过对NaF的化学吸附米实现的:A12O3 +Na+ F——AL2O3NaF在一些水合的A12O3表面,F-可发生氢键吸附。

在物理吸附中,铝盐水解生成的AL3(OH)4 5+、AL7(oH)174+和AL13O4(oH)177+等高价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F-。

铝盐除氟常常与钙盐相结台,主要是因形成了难溶的含氟化合物,如CaCI2和ALCL3合用时,形成一种由Ca、AL及F组成的络台物,但是其具件组分和结构尚特进一步研究。

分子筛又称沸石,是一种水合硅酸盐类,分子筛是一种笼形孔洞骨架的晶体,经脱水后空间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以吸附相当数量的吸附质。

同时内晶表面高度极化,晶体空隙内部具有强大的静电场起作用,微孔分布单一均匀,并且有普通分子般大小,宜于吸附分离不物质的分子筛吸附的显著特征之一就足它具有选择吸附性能。

这种选择吸附性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根据分子的形状与大小来筛分子:另一种是根据分子极性、不饱和度、极化率来选择吸附。

此外分于筛还具有在低分压(低浓度)及较高温度下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2.天然高分子除氟机理一般高分子型吸附剂是两性的。

两性高分于水处理剂可分为两性淀粉、两性纤维素、两性植物胶。

对于改性原料的选择.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侧重点不同。

我国目前改性植物胶为主要的水处理剂。

其中两性淀粉的制各是淀粉葡糖糖苷中羟基的反应活性,将其分别与阴、阳离子醚化剂反应得到的。

阴离子一般是有羧基、磷酸基或磺酸基构成的;阳离子基团是季胺基团构成的。

如最早制备的两性淀粉是用低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与正磷酸进行热反应制成的。

两性纤维素是以羧甲基纤维紊为原料,在碱性条件先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或与三乙基氯化铵反应),可以得到含有羧甲基又有季铵盐基团的两性纤维素,这些活性基团增加了它的吸附力。

两性型壳聚糖吸附剂足以甲壳素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一氯乙酸反应引入羧甲基,同时进行水解脱乙酰基,制成的两性壳聚糖,有优越的吸附效果的。

含有许多根据壳聚糖的结构进行改性制成的各种两性壳聚糖,在水处理中发挥较好的效果。

至于茶叶质铁吸附剂的制备是利用了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茶叶中台有许多酚基,用甲醛处理后就使得一部分酚基与甲醛反应.生成结构复杂、分子庞大的多酚基、多羧基的化合物。

减少茶多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茶叶质中的多酚基和多羧基与Fe3+络合,结合力很强的。

F-是一种在无机离子中与Fe3+络台很强的络台剂,可以将茶叶质中的络合力相对较弱的有机物取代了,从而被吸附。

但是在茶叶质中的吸附机理较复杂,仍在进行深入研究中。

3.稀土吸附剂除氟机理锆水合氧化物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质是由其表面羟基相关的质子化反应引起的。

但是太多数的稀土用作吸附剂都是将稀土负载在大表面积纤维状的物质上。

因为纤维状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机械强度,而稀土与F-的配位能力强。

所以稀土金属氧化物对水中的氟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较强的吸附选择性。

将它加载到纤维基体上可望得到集纤维本身特点与稀土元素对氟离子的高吸附容量及高选择性于一体的氟吸附剂。

4.其他类吸附剂除氟机理各类吸附剂的踩氟机理与各自的体系有关。

如羟基磷酸钙对氟离子的吸附是通过对CaF2的化学吸附来实现的;氢氧化镁对氟离子的吸附机理与氢氧化铝相似。

由于各种除氟剂除氟机理的复杂性,许多除氟机理还在研究中。

三、铝盐絮凝沉淀法氟离子废水的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为铝盐。

铝盐投加到水中后,利用Al3+与F- 的络合以及铝盐水解中间产物和最后生成的Al(OH)3(am)矾花对氟离子的配体交换、物理吸附、卷扫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