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形态变化)――词形变化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2.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它没有阶级性。

3.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4.语言的二层性指语言是由音位层和由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服好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语苏、词、句子三级。

5.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6.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7.元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8.辅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9.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10.发辅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11.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12.句子的每一个层次都是由两个次一层次的单位组合起来的,这些组成更大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直接成分。

13.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14.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词,叫做复合词。

15.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题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直观思维4.内容(或意义)形式5.约定俗成6.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7.音位序列语素词句子8.组合关系聚合关系9.组合关系聚合关系10发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方面的素性11.语音的四个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12人类的发音器官:动力发音体共鸣腔13.唇、舌头、小舌等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14.音素分为元音辅音声母一般由辅音15.每个元音的音质决定的三个要素: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16.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时候要遵守的习惯17.组合规则聚合规则语法的两个规则18.陈述句“什么书他都喜欢看”19.实词虚词从意义和作用上的分类20.句法词法词上的规则词下的规则21.词根词缀词尾词根词尾词缀22.词尾23.构词变词24.复合词派生词派生构词法附加法25.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26.直接成分27.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孤立语。

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和举例

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和举例

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和举例
词形变化是英语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语法内容,它主要包括增加词尾字母、双写末尾字母、去除末尾不发音的字母以及变换字母位置等四种情况。

首先,增加词尾字母一种情况,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动词和形容词上。

比如,动词加-ed,表示现在分词和过去式,比如help----helped, love----loved; 而加-ing,表示现在分词help ----helping, love----loving; 对于形容词来说,加-er,-est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比如 tall-taller-tallest, fat-fatter-fattest。

其次,双写末尾字母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总现在表示动词的现在分词。

比如:run ---- running, begin----beginning。

第三,去除末尾不发音的字母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动词和名词上。

比如:run ---- ran,去除了末尾的“n”;school ----schol,去除了末尾的“l”。

最后,变换字母位置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动词和名词上。

比如:drink----drank, thumb----thumbe。

总而言之,词形变化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法内容,大家要仔细学习,理解各种变化规则,正确掌握词形变化,以便运用到英语学习和应用中。

四年级下册语文,词形转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词形转换

当涉及到词形转换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
1. 名词变动词:可以通过在名词前加上动词"做"、"成为"等来转换为动词形式。

示例:书 → 读书、学生 → 学生们学习。

2. 动词变名词:可以通过在动词前加上"的"、"者"等来转换为名词形式。

示例:游泳 → 游泳的人、跳跃 → 跳跃者。

3. 形容词变副词:可以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地"来转换为副词形式。

示例:快 → 快地、高兴 → 高兴地。

4. 形容词变名词:可以通过在形容词前面加上"的"、"性"等来转换为名词形式。

示例:美丽 → 美丽的风景、勇敢 → 勇敢的行为。

5. 动词变形容词:可以通过在动词前加上"的"、"性"等来转换为形容词形式。

示例:疲倦 → 疲倦的身体、吸引 → 吸引人的特点。

各类词形的变化方式

各类词形的变化方式

名词复数形式变化方法一、规则变化:1.名词原形之后直接加“s”;例如“eraser – erasers eggplant – eggplants train – trains”等。

2.以字母“s”、“x”或字母组合“ch”、“tch”、“sh”、“ss”结尾的名词,原形之后直接加“es”;例如“bus – buses box – boxes beach – beaches watch – watches fish – fishes class – classes”等。

3.以字母“o”结尾的名词,有些在原形之后加“s”,例如“photo – photos”等;有些在原形之后加“es”,例如“potato – potatoes tomato – tomatoes”等。

4.以字母“f”或字母组合“fe”结尾的名词,先将字母“f”或字母字和“fe”去掉,再加“ves”;例如“scarf – scarves knife – knives”等。

5.以字母“y”结尾的名词,分为下列两种情况:(1)以“元音+ 字母‘y’”结尾的名词,原形之后直接加“s”;例如“boy – boys toy – toys”等。

(2)以“辅音+ 字母‘y’”结尾的动词,先将字母“y”去掉,再加“ies”;例如“puppy – puppies”等。

6.由前、后两个名词构成的合成名词,前面的名词保持不变,将后面的名词变为相应的复数形式即可;例如“pencil-box – pencil-boxes action movie – action movies”等。

二、不规则变化:这类名词的复数形式没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可循,需要加以记忆;例如“man – men woman – women tooth – teeth person – people child – children”等。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变化方法一、规则变化:1.动词原形之后直接加“s”;例如“put – puts look – looks listen – listens”等。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1、语言学的最初的发源地有三个:古代中国的小学传统语文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古印度的语言学——梵语,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学.2、信息传递的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3、语言研究的角度: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4、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言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5、严式标音音素标音宽式标音音位标音6、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7、一般将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词法包括词的构造、变化和分类等.句法包括词组的构成、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8、语言的形态分类:1孤立语词根语2黏着语3屈折语4多式综合语9、汉藏语系:汉、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语族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11、词汇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1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13、反义词分为极性反义词和互补反义词.二、简答1、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还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文字、旗语、信号灯等,但他们大多是语言或文字的再编码系统,自身有较大的局限性.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1、定义: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被社会所公认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的总和.2、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3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语言的本质因素.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说和写的过程和结果,因此,除了具有社会因素外,还具有个人因素.二、联系.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2语言是抽象的规则,言语是语言具体的运用.3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过来作用于言语.3、符号和征候区别1 征候——事物本身的特征,和本体具有因果关系的自然联系.“础润而雨,月晕而风”,桂花飘香——桂花开放,鼻塞、发烧——感冒.2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4、语言符号的特征(1)、任意性.也叫约定俗成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2、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3、强制性.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4、渐变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5、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语义发展得最快,语音变化较慢,最慢是语法.5、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系统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分二层:底层和上层.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6、语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语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可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能单独出现的,也就是在言语活动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是自由语素.自由语素又叫成词语素.凡是不能够单独出现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2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缀又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3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是构词语素,二者合称词干.4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改变原来的词类、不构成新词的语素,它的作用是表示一种语法关系,因此又叫变词语素、屈折语素.7、判定文字系统产生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三、名词解释1、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语言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交际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声语言.2、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4、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原义是“国际语音字母”简称IPA,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1888年,由英国的斯维斯特倡议,由法国的帕西和英国的琼斯等人完成,发表在语音教师上.5、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相语音形式,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6、自由变体:是指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也就是处于“互混”关系的音素.例如,在武汉方言中,声母l n不分,“脑”发成nau或lau都可以,当地人清楚而不会引起歧义.由于它们之间的互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因此成为“自由变体”.7、条件变体:指的是属于同一音位具有互补关系且语音相似的一组音素.一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而且在语音上相似.这些变体虽然同属于一个音位,但由于受语音条件限制,一般不能换用.例如/a/音位中的变体A a,a往往自成一个音节或单独跟声母组合,a出现在u后面或舌根鼻韵母前面.这些音素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而是有条件的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称为“条件变体”.8、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出发所划分出来的、以音质为语音形式的音位,是音质音位.9、以音高、音重、音长等非音质单位为语音形式而形成的音位称为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10、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音位的区别特征.11、聚合群: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聚合群之间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12、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和换位等.13、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的单位.14、形态:是指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又称“形态变化”、“词形变化”.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15、语法范畴:在词的范围内,相同语法意义的归类叫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16、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也就是从词的变化、组合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关系意义叫语法意义.17、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达形式.18、语法手段:对语法形式加以概括所形成的类型叫语法手段.19、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做句法同义.20、句法多义:是指同一个句法组合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21、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22、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23、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24、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25、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26、地域方言:与社会语言不同,是同一个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27、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28、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29、借词:即外来词,指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30、语言替换: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31、底层: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被称为语言的底层.表现有两点,一个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另一个是地名.32、语言的混合:指的是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同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语言混合现象主要有两种: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33、洋泾浜:又称皮钦语,是两种或几种语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混杂语言.最早是17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形外语,是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34、克里奥耳Creole又称混合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克里奥耳语也是一种洋泾浜语.不同的是:洋泾浜语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克里奥耳语是某一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可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来学习和使用.35、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种重要表现: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36、词的这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37、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38、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的意义叫做中心意义.39、语境: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话语需要与言谈现场的说话者、受话者以及说话时空及其存在正确地关联,才能准确地传递和被理解.40、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所谓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

词语的形声义

词语的形声义

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褒义词:表示 赞扬、肯定、
赞美的词语
贬义词:表示 批评、否定、
贬低的词语
中性词:表示 客观、中性、 无感情色彩的
词语
感情色彩变化: 随着社会、文 化、历史等因 素的变化,词 语的感情色彩 也会发生变化
04
词语的形声义之间 的关系
形声字的意义关系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形声字的意义与形旁有关,读音与声旁有关 形声字的意义和读音可以相互影响,但不能完全决定
英文:由字母和单词组成,具有 独特的书写规则和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拼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用于标注汉字的发音
数字:由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 组成,用于表示数量和顺序
02
词语的声音变化
音节变化
音节变化:汉语中音节在发 音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音节:汉语中由一个或几个 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
形声字的文化价值: 形声字不仅是语言的 载体,也是文化的载 体,反映了中华民族 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形声字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形声字是汉语 的重要组成部 分,反映了汉 语的音韵和语
义特点
形声字在汉语 中具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反 映了汉语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
形声字在汉语 中具有独特的 表达方式,体 现了汉语的独
形声字的声音关系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声音 声旁可以表示字的读音,也可以表示字的声调 形声字的声旁可以表示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 形声字的声旁可以表示字的声韵调,也可以表示字的声韵调组合
形声字的形声关系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汉字
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如“木” 表示树木

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1. 词义演变:词义是指词所表示的概念或含义。

词义演变是指词的
含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词"nice"最初的意思是"愚蠢",后来演变为"令人愉快"、"友好"等含义。

2. 词形演变:词形是指词的形态结构、拼写方式。

词形演变是指词
的形态结构、拼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bite"在过去式中原先是"bit",现在则是"bitten"。

3. 词汇演变:词汇是指语言中的词语总称。

词汇演变是指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以及词汇变得丰富多样的过程。

以英语为例,近年来新
词的产生非常活跃,如"selfie"、"emoji"等。

4. 词性演变:词性是指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语法角色。

词性演变是
指词的词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Email"最初只能用作名词,表示"电子邮件",但现在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

总之,词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复杂和多样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接触、科技发展等。

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环境下的词
的发展演变也会有所不同。

形态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

形态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

形态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形态结构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词汇的构词形式。

在形态结构中,形态是指词的内部构成,而结构是指词汇内部构造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形态结构是词汇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掌握词汇变形规则、词汇的内在联系和语言的结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形态结构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形态结构的分类、形态变化规律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一、形态结构的分类形态结构根据其构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简单词和复合词。

1. 简单词简单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不可再分解为更小的构成成分。

例如,“书”、“桌”、“桥”等词都是简单词,它们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2. 复合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复合词可以按照其构词方式的不同分为合成词、派生词和转化词。

(1)合成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合而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等。

例如,“小白兔”、“打篮球”等都是合成词。

(2)派生词派生词是指通过在一个词素后面加上派生后缀或前缀从而产生的新词。

派生词的构词方式有前缀派生和后缀派生两种。

例如,“美丽”、“美化”、“美好”等都是派生词。

(3)转化词转化词是指通过词类转化来产生新词的一种形式。

例如,“跑”可以转化为“跑步”、“跑道”等名词,“上”可以转化为“上午”、“上来”等词。

二、形态变化规律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是指词汇的构词变化过程。

在形态变化规律中,包括语素的变化、词形变化和词类变化。

1. 语素的变化语素是构成词的最小意义单位,它们可以进行内部形态变化。

语素的变化包括前缀和后缀的增加、减少和替换等。

例如,“美”可以变化为“美容”、“美丽”等。

2. 词形变化词形变化是指词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词形变化包括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例如,“高”可以变化为“更高”、“最高”等。

3. 词类变化词类变化是指一个词在语法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词类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
1、内涵:
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叫词形变化。

(指导书P76)它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英语:
动词最多有5个形式(数、时、体。

Be有8个形式)、名词最多有4个形式(数、所有格)、代词有4个形式(句法格、所有格)、形容词有3个形式(级)。

俄语形态xx:
名词有单复数、又各有6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又有阳、阴、中3种性的区别,不同性的名词有不同的变格规则。

动词、形容词的形态更复杂。

[预测:
(1)语序的自由的问题。

(2)学习时入门难还是入门后难还是两难。


2、形态变化的几种主要形式(参见指导书P76)
(1)附加词尾
(2)内部xx:
也叫语音交错,只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指导书P76)goose,geese,sleep,slept,take,tool。

(3)异根:
go-went,we-us-our,good-better-best
3、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规则变化一般在词尾。

4、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及其局限性
第二次
形态(必考)
1、定义:
也叫词形变化,一个词在组合时依据其所在的句法位置所发生的变化。

形态是表
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I 主格me 宾格)
2、形态变化形式
(1)内部xxfoot-feet
(2)附加词尾shoe-shoes/fox-foxes
(3)异根I-me/go-went
(4)重音`presentpre`sent
第三次形态变化
什么是形态变化,有哪些形式?
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

形态变化是表示语法意义最重要的手段,许多语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

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形态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相同变化的词,功能上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形成一个聚合体,可以划分为一个类别,当然,形态最终要服从功能要求,如果某个形态与功能矛盾,应以功能来决定类别,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最根本的依据。

我们这里所说的形态,是狭义的,主要是指构形形态,不包括构词形态,主要是指体现语法意义的形态。

比如happy,加上前缀或后缀,变成unhappy、
happily、happiness等,是构成新词,不是表示语法意义,因此不是形态变化。

形态变化可以表示多方面的语法意义,因此一个词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变化。

英语动词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原形、单数第三人称、过去时、进行时、完成体。

动词be(是)有八种形态,即be;am、are、is;was、were;been;being,它们的意义分别是:
英语“是”的动词原形、现在时第一人称、现在时复数、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过去时单数、过去时复数、完成体、进行体。

英语形容词一般有三个形式,即原形、比较级、最高级。

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附加词尾:
也叫外部屈折,主要是在词干后面附加成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名词后面加上s表示复数,动词后面加上ing、ed分别表示进行体和过去时,形容词后面加上er、est分别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英语绝大多数语法意义是通过附加词尾表示的。

2.内部xx:
也叫语音交替,即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

英语表示语法范畴的语法形式一般都是十分有规律的,比如名词复数是附加词尾s或es,动词的过去时、完成时是附加词尾ed,等等,但有些词属于强式变化,不遵循大多数词的变化规则,而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变化方式,即改变词的内部语音形式。

这种形态变化往往是没有规律性的,不能类推,只能一个分别死记。

比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按一般规律是附加词尾s,但它则是采取内部屈折的方式,把元音a变成e,整个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又如speak-spoke-spoken,give-gave-given,choose-chose-chosen;名词复数如foot-feet(脚),tooth-teeth(齿),goose-geese(鹅)等等。

有些动词是过去时和完成时一样,如stand-stood-stood。

这些强式变化的单词,由于其内部屈折变化没有规律性,因此就不能类推,只能一个死记,学习外语单词,这往往是一个难点,例如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不规则动词,就需要一个个单独记忆。

3.异根:
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也就是说,当一个词的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它不是附加词尾或改变内部的某个音,而是完全用另外一个词根来表示,形式上完全是另一个词。

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不是很多。

例如I的宾语是me,we的宾语是us,she的宾语和所有格是her,good的比较级是better,最高级是best,bad和ill的比较级是worse,最高级是worst,等等。

有些动词保持不变,如spread-spread-spread(铺),cut-cut-cut,read-read-read,名词sheep的单数和复数同形,这些我们可以说是零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现象。

这些词从形态上考察,划分词类就没有什么依据了,但它最终是要进入句子的,进入组合结构的,因此还是可以通过句法功能来确定它们的词类,一个词不可能没有语法功能,只要有,就能确定词类。

以上形态变化,有些词只采取其中一种形式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有的词几种方式都有,例如动词be,既有附加词尾的being,也有内部屈折的been,也有异根的am.is.are.was.were。

以上三种形态变化,都是使词的内部语音形式发生了屈折变化,所以屈折语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英语就是属于屈折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