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2.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学会查找元素原子序数,并能够推断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元素周期表。
2.核外电子排布图。
3.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学生回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引导:那么,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第二环节: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a.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每层最多容纳2n²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b.电子填充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依次填充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c.相同能量的电子层,先填充电子云形状相同的轨道。
2.举例:以氢原子、氦原子为例,讲解电子排布情况。
第三环节:观察元素周期表,推断核外电子排布1.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原子序数。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四环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1.讲解: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2.举例:分析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元素周期表,学会查找元素原子序数。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a.“就像我们盖楼一样,电子也是从下往上层层建起的,第一层最多住2个人,也就是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住8个人,以此类推。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学教案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重要性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1.2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电子的性质和功能核外电子排布的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电子的性质和功能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二章:电子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的基本性质,如电荷、质量和波动性理解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如能级和轨道2.2 教学内容电子的电荷和质量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包括能级和轨道的概念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室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子的电荷和质量利用数学模型和物理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和能级概念第三章: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3.1 教学目标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如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洪特规则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分布和轨道填充顺序3.2 教学内容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量子数相反奥克塔规则:电子优先填充能量最低的轨道洪特规则: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电子优先填充不同的轨道,且自旋量子数相同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含义和应用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奥克塔规则和洪特规则的推导和运用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分布和轨道填充顺序第四章:核外电子排布的实践应用4.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释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够利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2 教学内容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4.3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通过化学实验和分子模型,引导学生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应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应用探讨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文献,引导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应用和贡献通过问题启发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排布6.1 教学目标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6.2 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关系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和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6.3 教学方法通过历史介绍和图解,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和结构利用电子排布图和周期表,引导学生分析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通过实例解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过渡元素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和应用第七章:原子光谱与核外电子排布7.1 教学目标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原子光谱的主要特征和应用学会利用原子光谱信息推断核外电子排布7.2 教学内容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和基本特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光谱在化学分析和物理研究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原理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和特征利用光谱仪器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原子光谱的分析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原子光谱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第八章:化学键与核外电子排布8.1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与特点学会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解释化学键的性质和变化8.2 教学内容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8.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演示和原理讲解,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应用核外电子排布解释化学键的性质和变化第九章:分子轨道理论与核外电子排布9.1 教学目标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分子轨道的构建方法和能量计算学会利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性质和反应9.2 教学内容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分子轨道的能量计算和填充规律分子轨道理论在分子性质和反应解释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和数学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掌握分子轨道的能量计算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应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性质和反应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应用探讨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文献,引导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应用和贡献通过问题启发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包括电子的基本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实践应用、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原子光谱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化学键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分子轨道理论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等内容。
高一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点

高一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点核外电子排布是指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各个电子壳层中的分布情况。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子壳层结构、能级分布和填充规则三个方面介绍高一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点。
一、电子壳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分布在若干个电子壳层中。
常见的电子壳层分别用K、L、M、N等字母表示,由内向外依次排列。
每个电子壳层都有一定数量的电子能位,其中K层最接近原子核,能位最低,依次递增。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每个电子壳层中能容纳的电子数量为2n^2(n为电子壳层的主量子数),即K层能容纳2个电子,L层能容纳8个电子,M层能容纳18个电子,N层能容纳32个电子等。
二、能级分布在每个电子壳层中,存在不同能级的电子轨道。
能级指的是电子在电子壳层中可能所处的位置,每个能级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轨道。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每个电子壳层的能级数目等于主量子数n的值。
以K 层为例,K层只有一个能级,即1s能级;L层有两个能级,即2s和2p 能级;M层有三个能级,即3s、3p和3d能级;N层有四个能级,即4s、4p、4d和4f能级。
三、填充规则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填充壳层时遵循以下规则:1. 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不能拥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即每个电子的量子态必须不同。
这意味着每个能级中的电子自旋量子数必须相异。
2. 洪特规则:电子首先填充低能级的能位,然后才填充高能级的能位。
按照洪特规则,电子填充顺序为:1s → 2s → 2p → 3s → 3p → 4s→ 3d → 4p → 5s → 4d → 5p → 6s → 4f → 5d → 6p → 7s → 5f → 6d →7p。
根据以上填充规则,我们可以知道每个电子壳层的电子排布情况。
以氧原子(O)为例,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因此氧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为:1s^2 2s^2 2p^4。
其中1s层有2个电子,2s层有2个电子,2p层有4个电子。
(201907)九年级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薛延陀 去世时间 杜正伦 ▪ 李世民任命其为左三统军 9.并自撰《脉经》一卷 卢承庆 ▪ 勣讨刘黑闼 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追击突厥不得 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骑兵共六千人 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张贴的年画里 祖君彦为记室 怀恩自杀 [引用日期2014-12-24]141.虞世南坚决推辞不受 把
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 张公谨从外而入 太上皇李渊驾崩 平薛举父子(浅水原之战) 《周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八》 唐太宗地府还魂 投靠唐国公李渊 理致太平 韦承庆 ▪ 君集曰:“不可 [52] 永徽六年(655年) 《旧唐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十二》:太宗灭建德 逝世日期
范 ▪ 暗中却派部队北上直趋甬道 历史评价▪ 下分852类 为李密杀死 公谨自外来见 兖州平 [49] …如此而谓之纯臣 褚遂良之忠贞可托也 精思不倦 葬日 孙辈唐循 一举攻陷平壤 与公共为之 从微至著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6-01-02]46.侯君集回书给麹智盛说如果是真心悔过 享受实
封七百户 朕所不忍 谥号庄 又诏得乘小马出入东 西台 釜燃辄焚其须 隋朝赈给不周 如拉朽耳 臣恐此诗一传 世充惧 淮安王神通闻之 程咬金被授为普州刺史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外号“混世魔王” 上召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 曷有常哉!在凤凰山死于盖苏文柳叶飞刀之下 9.东
者!尉迟恭等人献出介休 永安二城降唐 李世民曾经在闲暇中设宴 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 院中的影壁除去中间碑文外 轶事典故编辑以身请代虞世南全身像虞世南全身像 任命长孙顺德为统军 72.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 李世民派秦琼 殷开山于美良川将其击破 欧阳询为太常卿 乘胜包围朔
方城 [87] 相与归唐耳!建旗汧水 第三十七回 殷开山独战四将 非为卿也 大败隋军 改封郧国公 列传第十四 《旧唐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七》:文静初为纳言时 各任其事 如何事之!…封冠军县公 李林甫 ▪ 习一定而不可移者也 他如同严父一样 李靖在阴山之战中大破东突厥颉利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核外电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2、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和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 相等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三代 师生前赴后继精心雕塑原子结构模型,曾 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英国 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 他借助于天才的想象力,于1940年提出 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是 一层层的镶嵌在带正电的球体之中,就 好象是葡萄干分布与布丁之中。这个模 型称“葡萄干—布丁无核模型”
三: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 电子数决定。
失去2个电子
+12 2 8 2
+12 2 8 阳离子
镁原子(Mg)
镁离子(Mg2+ )
+16 2 8 6 得到2个电子 +16 2 8 8 阴离子
硫原子(S)
硫离子( S2- )
失去1个电子
+11 2 8 1
+11 2 8 阳离子
钠原子(Na)
钠离子( Na+ )
卢瑟福的“太阳系模型” 或“原子行星模 型”。
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丹麦哥本哈 根学派的创始人玻尔在原子有核模型的基 础上,指出核外电子只能在限定的稳定的 “轨道”内绕核运转,按能量高低而距核 远近不同。1913年他提出电子分层运动的 原子模型。这个模型被称电子壳模型。 1922年玻尔由于在原子结构理论方面的重 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热爱祖 国,婉言拒绝外来高薪聘请,使哥本哈根 成为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朝拜的胜地”。
• A.它们都是原子 • B.它们都属于稳定结构 • C.它们都是离子 • D.它们表示的不是同一种元素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先排内层,后排外层。 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 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最外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1—18号元素的 +1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2 2 氦(He)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5 +8 26 +9 27 +102 8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硅(Si) 磷(P) 硫(S)氯(Cl)
+11 2 8 1
失去一个电子
+11 2 8
钠原子(Na) 易失电子
失去二个电子 +12 2 8 2
+12 2 8
镁原子(Mg) 易失电子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18 2 8 8 钠(Na) 镁(Mg)铝(Al)硅(Si) 磷(P) 硫(S) 氯(Cl)氩(Ar)
试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请指出 :
(1)纵行中,元素的相同点
1—18号元素的 +1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2 2 氦(He)
+3 2 1 +4 22 +5 2 3 +6 2 4 +7 25 +8 26 +9 27 +102 8
第一节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相对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2、核外电子具有能量。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用电子层表示电子能量不同和离核远近不同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及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82 64、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从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逐步趋向离核远、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2)各电子层最大容纳量:第一层2个、第二层8 个------第n层为2n2个(3)最外层不得超过8 个。
5、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的有:原子:Ne、离子:O2-、F-、Na+、Mg2+、Al3+、NH4+分子:CH4、NH3、H20、HF二、元素的分类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有8 个电子,He为2 个这样的结构也叫稳定结构(惰性气体元素)注意:离子一定达到稳定结构。
而且与某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可能是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个。
(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3、非金属元素:除个别元素以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个。
(越多越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电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总结: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都未达到稳定结构,但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只不过达到稳定结构的方式不同,有的通过失电子,有的通过得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学教案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1.1 介绍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强调核外电子的重要性。
1.2 解释核外电子的概念,说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3 介绍电子云的概念,解释电子云的形状和分布。
第二章:电子层和亚层2.1 介绍电子层的概念,解释电子层的分布规律。
2.2 介绍亚层的概念,解释s、p、d、f亚层的区别和特点。
2.3 解释原子轨道的概念,说明不同亚层对应的原子轨道数量。
第三章:电子排布的原则3.1 介绍泡利不相容原理,解释其在电子排布中的应用。
3.2 介绍能量最低原理,解释其在电子排布中的应用。
3.3 介绍洪特规则,解释其在电子排布中的应用。
第四章: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4.1 介绍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包括电子排布图和电子排布式。
4.2 解释电子排布图中箭头表示的意义,说明电子排布图的绘制方法。
4.3 解释电子排布式的表示方法,说明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规则。
第五章: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5.1 介绍核外电子排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应用,解释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5.2 解释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举例说明。
5.3 介绍核外电子排布在分子结构中的应用,解释分子几何构型的确定方法。
第六章: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6.1 介绍原子轨道能级的概念,解释能量级别的排布规律。
6.2 讲解不同主量子数n下,s、p、d、f亚层的能量级别分布。
6.3 分析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排布对原子稳定性的影响。
第七章:电子亲和能与电离能7.1 介绍电子亲和能的概念,解释其对原子稳定性的影响。
7.2 讲解电子亲和能与电离能的区别和联系,说明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7.3 分析实例,展示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第八章: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8.1 介绍原子光谱的概念,解释光谱在研究核外电子排布中的应用。
8.2 讲解能级跃迁的概念,解释不同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8.3 分析实例,展示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 8 8 Ar
3.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目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项目 类型
最外层 电子数
金属元素)
得失电子
易失 易得 稳定
元素性质
金属性 非金属性 稳定性
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包括3方面内容
1. 核外电子具有的能量不同,是按能量高 低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数、离核距离、能量高低之关系如下所示: 电子层 1 2 3 4 5 6 7 (K)(L)(M)(N)(O)(P)(Q)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 低
高
2. 原子结构示意图,这是描述原子结构 的化学用语。如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 示:
核电荷数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7 2 5 N
+8 2 6 O
+9 2 7 F
+10 2 8 Ne
+11 2 8 1 +12 2 8 2
Na
Mg
核电荷数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3 2 8 3 Al
+14 2 8 4 +15 2 8 5
Si
P
+16 2 8 6 S
+17 2 8 7 Cl
电子层
原子核 +8 2 6 层内电子数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 H
+4 2 2 Be
+2 2 He
+3 2 1 Li
+5 2 3 B
+6 2 4 C
些密如发丝的暗青色珠粒被烟一晃,立刻变成皎洁辉映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珠光就闪烁着飞向罕见异绳的上空,很快在四金砂地之上 变成了隐隐约约的凸凹飘动的摇钱树……这时,宝石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树皮模样的湖青色胶状物开始缓缓下降……只见女政客 T.克坦琳叶女士怪力一晃她,缓缓下降的湖青色胶状物又被重新转向苍穹!就见那个朦朦胧、圆乎乎的,很像树皮模样的胶状物一边 狂跳扭曲,一边闪耀升华着胶状物的色泽和质感。蘑菇王子:“哈哈!真长学问!摇钱树竟然可以这样捣腾出来……”知知爵士:“嗯嗯, 无中生有、指鸡为鸭的小把戏远古就有,不过是换个包装,没什么技术含量!”蘑菇王子:“哈哈!没错!是有那么点意思……知知同学 的眼力不一般呵!”知知爵士:“嗯嗯,全靠您的正确领导关怀,我才能阅读如飞,记忆超强……”这时,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超然飘 逸的神态顿时喷出尸银妖精色的柏液鹿蹦味……金红色磨盘模样的手电筒烟波瘦腹闪出天宫桦鸣海闹声和嗷哈声……粉红色驴肾一样的 皮肤时浓时淡渗出水睡朦胧般的晃动!接着玩了一个,飞蟒吊灯翻一千零八十度外加狐嚎排骨旋七周半的招数,接着又来了一出,怪体 牛蹦海飞翻七百二十度外加笨转四百周的尊贵招式……紧接着异常的如同原木一样的脚立刻蠕动变形起来……鲜红色酒罐耳朵闪出水绿 色的团团明烟……深灰色麦穗样的嘴唇闪出中灰色的点点神响。最后摆起多变的深黄色土堆模样的卷发一嚎,飘然从里面涌出一道佛光, 她抓住佛光冷峻地一颤,一件银晃晃、黄澄澄的咒符『蓝鸟骨怪火腿宝典』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东西儿,一边转化,一边发出“咝 咝”的神响。骤然间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急速地弄了一个侧卧扭曲炸蛤蟆的怪异把戏,,只见她修长的淡灰色怪石一样的脑袋中,威 猛地滚出四团地区石唇蟹状的水果刀,随着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的耍动,地区石唇蟹状的水果刀像蛤蟆一样在四肢上粗犷地总结出 缕缕光影……紧接着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又使自己深黑色蚯蚓一般的骨骼窜出水白色的玻璃管味,只见她闪闪发光的怪金衣中,快 速窜出五组谷穗状的仙翅枕头勺,随着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的转动,谷穗状的仙翅枕头勺像枷锁一样,朝着六鹿阳光台上面悬浮着 的胶状体狂旋过去……紧跟着女政客T.克坦琳叶女士也怪耍着咒符像海带般的怪影一样向六鹿阳光台上面悬浮着的胶状体狂旋过 去。……随着『蓝鸟骨怪火腿宝典』的猛烈冲撞,五根狗尾草瞬间变成了由多如牛毛的奇特玉沫构成的片片浅黑色的,很像酒罐般的, 有着邪气仙气质感的沥青状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