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项目产品和急需解决关键技术装备

合集下载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上海市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关键意义。

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材料领域,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高端材料自给率较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协同创新不足等。

二、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到 2015 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____亿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端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品;加强产业集聚,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重点发展领域1、先进高分子材料加大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满足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

2、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复合材料应用。

3、新型金属材料加强对高强轻质合金、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升上海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材料支撑能力。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推进新型陶瓷、特种玻璃、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创新发展,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

5、前沿新材料积极布局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四、主要任务1、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7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夯实制造强国建设基础,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创新、突破重点的思路,开展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的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一)先进金属及非金属材料1. 钢铁材料。

重点发展汽车用超高强钢板及零部件用钢,高铁关键零部件用钢,高性能硅钢,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用钢,核电关键装备用钢,大型压铸模用热作模具钢,极地环境用钢,大型水电用高级别压力钢管及蜗壳用钢,高炉渣提钛产钛白粉等产品。

2. 有色金属材料。

重点发展航空用轻合金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高端伺服电机用热压磁环及热压磁粉,核燃料贮存格架用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新型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等产品。

13.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重点发展石墨烯,8.5代TFT-LCD及以上玻璃基板,显示面板用高强盖板玻璃,钢化真空玻璃,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高性能石英玻璃等产品。

(二)先进有机材料1. 高性能树脂。

重点发展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碳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氟硅树脂及关键单体等产品。

2. 特种橡胶及弹性体。

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氟硅橡胶等高性能合成橡胶,聚烯烃类、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3. 功能性膜材料。

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处理用膜,锂离子电池用软包装膜,偏光片及配套膜材料,微棱镜型光学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膜等产品。

4. 高端专用化学品。

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

(三)先进复合材料1. 高性能纤维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产品。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目录一、前言 (2)二、做强区域特色 (4)三、做大优质企业 (8)四、做多品牌产品 (13)五、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17)六、建设梯次验证平台 (23)七、建设功能检测平台 (27)八、加速中试转化 (33)九、强化要素支撑 (38)十、报告总结 (44)一、前言新材料产业作为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撑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如5G 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等的快速推进,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成为各国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

尤其是在高性能金属、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领域,新材料的应用不断拓展,已逐步渗透到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环保、医疗健康等多个产业。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带动了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

许多新材料的生产过程依赖于稀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新材料的生产过程往往涉及到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这要求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如何提升新材料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水平,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课题。

新材料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面临着技术、市场、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政策支持等多方努力,必将推动新材料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在高端技术、新材料应用和市场拓展方面领先一步,谁就能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跨越式的增长与发展。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研发奖励等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全球绿色环保和能源变革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半导体等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这些都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年)新材料产业被发达国家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具有加快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和上海产业发展的实际,先行聚焦特种钢、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重点。

一、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按照“聚焦重点、形成规模、突破瓶颈、抢占高端”的总体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研究院所,支持鼓励新材料应用推广,抢占高端应用领域,促进产业链配套延伸。

重点发展基础性、关键性的新材料,技术有所突破、市场需求量大的新材料,国家战略需要和尖端科技事业用新材料。

着眼于重大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或为主体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的企业。

具体是“四个注重、三个形成”。

注重产业链延伸:立足上海精品钢材、石化精细化工等产业基础,加快向下游和高端发展,不断发展合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注重支柱产业配套:加快发展为汽车、电站、船舶等支柱产业配套的关键材料,完善技术、品种,打通瓶颈制约;注重战略性产业支撑:加快为航空、航天、核电等国家战略产业配套碳纤维、钛合金等新材料,使新材料的发展与战略产业发展同步;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主要支持以物理加工方式或以后加工为主,其它加工为辅的,少排放、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形成规模和领先优势:重点支持技术比较成熟,能形成突破、可以替代进口。

形成明确的项目和明确的实施主体:优先支持技术来源明确、技术基本成熟、产业化目标清晰,主体企业积极性高,并已具备立项启动条件的项目;形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集群: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开展研究开发、突破技术难关的项目。

(二)主要目标到年,实现新材料领域工业总产值亿元,达到同比年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

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

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

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

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

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

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

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

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

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

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

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工信部2012年2月22日颁发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工信部2012年2月22日颁发

附件: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十二五新材料产业重点产品目录索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1)一、稀土功能材料 (1)(一)稀土磁性材料 (1)(二)稀土发光材料 (1)(三)稀土储氢材料 (1)(四)稀土催化材料 (2)(五)其他稀土功能材料 (2)二、稀有金属材料 (3)(一)钨钼材料 (3)(二)钽铌材料 (3)(三)核级稀有金属材料 (3)(四)稀贵金属材料 (4)三、半导体材料 (4)(一)硅材料 (4)(二)新型半导体材料 (5)(三)薄膜光伏材料 (5)四、其他功能合金 (5)(一)高性能靶材 (5)(二)先进储能材料 (6)(三)新型铜合金 (7)(四)硬质合金材料 (7)(五)新型金属纤维多孔材料 (8)(六)金属粉体材料 (8)(七)其他 (9)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10)一、高品质特殊钢 (10)(一)核电用钢 (10)(二)超超临界火电用钢 (11)(三)高品质不锈钢 (11)(四)高性能汽车钢 (12)(五)其他高品质特殊钢 (12)二、新型轻合金材料 (12)(一)铝合金 (12)(二)镁合金 (13)(三)钛合金 (14)先进高分子材料 (15)一、特种橡胶 (15)二、工程塑料 (16)三、有机硅材料 (17)四、高性能氟材料 (18)五、功能性膜材料 (18)六、其他 (19)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一、特种玻璃 (20)二、先进陶瓷 (21)三、新型建筑材料 (22)四、人工晶体 (23)五、其他 (2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25)一、高性能纤维及材料 (25)二、树脂基复合材料 (26)三、陶瓷基复合材料 (27)四、其他 (27)前沿新材料 (27)一、超导材料 (27)二、纳米材料 (28)三、生物材料 (28)四、智能材料 (29)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编号产品名称主要性能指标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应用领域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一稀土功能材料(一)稀土磁性材料1烧结钕铁硼磁体矫顽力30kOe以上,高使用温度,或磁体磁能积(MGOe)与矫顽力(kOe)之和在65以上速凝薄带和氢粉碎制粉技术,甩带炉、氢破炉、连续烧结炉、自动成形压机计算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节能家电2粘结钕铁硼磁体各向同性:磁粉磁能积15MGOe以上,磁体磁能积12MGOe以上;各向异性:磁粉磁能积38MGOe,磁体磁能积20MGOe以上熔体快淬工艺、氢化-歧化-脱氢-重组工艺及热镦煅工艺,快淬炉、取向成型压制设备汽车、数控机床3粘结钐铁氮各向同性:磁粉磁能积16MGOe以上,磁体磁能积13MGOe以上,高使用温度;各向异性:磁粉磁能积38MGOe,磁体磁能积20MGOe以上合金稳定成相技术、高效氮化工艺、细粉防氧化技术、磁场取向成型技术,控压熔炼连续快淬炉、氮化炉气流磨、取向成型压制设备汽车、家电4烧结钕铁硼辐射多极磁环(BH)max=(215~318)kJ/m³(≥27MGOe),高使用温度多级聚合辐射取向成型技术及装备数控机床、航空航天、机器人、家电等5稀土合金速凝薄片柱状晶比例>90%,厚度0.2~0.5mm,宽度2~5μm快速凝固结晶技术,甩带炉生产烧结稀土永磁体(二)稀土发光材料6稀土三基色荧光粉高亮度、低光衰红、蓝、绿灯用荧光粉,粒度5~6µm,制灯光效>80lm/W,寿命>5000小时高温固相法烧成及后处理工艺,连续式空气及还原隧道窑节能灯7液晶背光源(CCFL)用荧光粉高光效型、宽色域型,制成器件亮度>43000cd/m²(电流为5mA),显示色域>90%NTSC,光衰1000小时,不小于5%连续焙烧及后处理工艺,超高温、连续动态焙烧装备,小粒度荧光粉直接合成工艺及装备液晶显示背光源8PDP(3D)显示用荧光粉粒度2~3µm,余辉<5ms软化学法制备前躯体技术,共沉淀-喷雾干燥装备,小粒度荧光粉直接合成工艺及装备等离子平板显示9白光LED用荧光粉高亮度、高显色性,粒度3~6µm,制灯光效>130lm/W,色温3000~8000K,满足寿命>5万小时的LED器件软化学法制备前躯体、高温常压氮化还原技术及工艺;高温常压规模化合成装备共沉淀-喷雾干燥设备半导体照明,液晶显示背光源10陶瓷金卤灯发光材料金属卤化物颗粒,粒重0.5~2mg,水氧含量均<50ppm,制成金卤灯光效>80lm/W,显色指数>75高纯无水金属卤化物合成、提纯技术,卤化物颗粒成型技术;合成炉、提纯升华炉、造粒装置室内、展台、舞台照明、汽车灯1(三)稀土储氢材料11动力电池用稀土储氢合金最大放电容量≥300mAh/g、循环寿命≥1000次、7天自放电容量保持率≥60%、大电流冲放特性HRD≥80%中频真空感应炉或电弧炉、水冷铜铸模、破碎机新能源汽车12低自放电型稀土储氢合金最大放电容量≥330mAh/g、循环寿命≥400周期、大电流冲放特性HRD≥80%、低自放电率≤10%中频真空感应熔炼(快淬)炉、热处理炉、破碎机小电流电器13高容量型稀土储氢合金最大放电容量≥380mAh/g、循环寿命≥300周期、大电流冲放特性HRD≥80%中频真空感应熔炼(快淬)炉、热处理炉、破碎机电子设备及亮化灯(四)稀土催化材料14清洁燃油生产用石油裂化催化材料汽油中硫含量<10ppm,苯含量<1%,柴油中硫含量<10ppm,多环芳烃不>11%深度脱硫工艺及技术,裂化催化剂制备装置、深度催化裂化系统石油、天然气工业15高储氧高热稳定性稀土催化剂使用温度1000℃,4小时老化后比表面达到40m²/g以上,500℃储氧能力>500μmol/g均匀沉淀、粉体后处理技术,可控粉体制备设备、批量化后处理装备汽车16超低排放汽车催化剂满足国Ⅴ排放标准,使用寿命>16万公里贵金属高效负载减量化技术、贵金属稀土循环利用技术、催化剂涂层涂布可控技术,高精度、智能化催化剂涂覆设备汽车(五)其他稀土功能材料17聚氯乙烯稀土改性助剂耐老化性能提高20%,抗冲击性能提高10%熔融一步法无溶剂清洁合成工艺和单包化调优复合技术,无溶剂反应釜、失重计量系统、高速混合系统、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石油化工、化学建材、电子电器、汽车等行业18聚氨酯橡胶耐热性稀土助剂耐热温度提高30%助剂均匀沉淀、粉体后处理技术、可控粉体制备设备、批量化后处理装备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医疗、农业、食品输送等19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用稀土助剂达到胶粉改性沥青通用性能,耐老化性能提高20%助剂均匀沉淀、粉体后处理技术、可控粉体制备设备、批量化后处理装备道路交通、汽车工业20高档氧化铈基稀土抛光粉密度0.8~0.9g/cm³,粒度D50<100nm或<2μm粒度控制技术,连续沉淀结晶、煅烧装备液晶玻璃、电子器件、半导体硅片等21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用稀土紫外屏蔽助剂紫外屏蔽率>95%,提高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能稀土助剂的超细化制备技术及均匀分散技术;清洁沉淀、过滤等工艺装备农用棚膜、橡胶、涂料等高分子材料22高端氧化铈半导体抛光液抛光液中有害杂质离子总浓度<60ppm;尺寸分布窄,一次颗粒粒径中央值为20~100nm,颗粒粒径中央值为40~300nm,抛光液中最大颗粒尺寸<500nm;抛光速度≥100nm/min,表面粗糙度Ra≤1nm高压反应釜、精密控温高温炉、电热鼓风烘箱、化学机械抛光机集成电路、LED芯片23稀土磁致冷材 1.5特斯拉时,磁熵变≥6.0J/(kg·K),温变≥2.0;工等离子制备颗粒设备,中频真空感应熔炼(快淬)炉,热处理炉,制冷设备2料作温度范围在0~40℃破碎机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耐高温1400℃,热扩散系数在1400℃时为0.5m²/s左右,热导率在1400℃时为1.0w/(m·k)左右振动筛、压机、烧结炉、搅拌球磨机高温部件25稀土农用环保材料稀土治污活性剂、有机无机活性剂、肥料、饲料添加剂纳米化工工艺装备技术水污染治理、土污染治理二稀有金属材料(一)钨钼材料26钨窄带厚度0.05~0.2mm,宽度0.5~2.0mm,使用温度1200℃以上轧制工艺,13辊窄带轧机电子、汽车行业27宽幅钨板厚度5mm以上,宽度>450mm,使用温度1500℃以上烧结、热轧工艺,轧机靶材28高品质钼粉及钼坯高纯度、低杂质、粒度可控还原、烧结技术,还原炉、成形压机、烧结炉高性能钼深加工材29大规格钼板1500×2000mm烧结及轧制工艺,轧机高温炉、核电30大规格钼电极φ100mm以上、500t烧结及锻造技术,烧结炉、锻造机玻璃、稀土加工31钼铜合金层状复合,Cu含量15~40%合金化和轧制工艺,烧结炉、专用轧机电子、新能源汽车32钛锆钼(TZM)合金氧含量<200ppm、大规格烧结工艺,真空烧结炉电子、高温结构材料33喷涂钼丝高品质单重>25kg、丝经均匀、低杂质烧结炉、轧机、拉丝机汽车零件表面喷涂34稀土钼合金单一或复合掺杂稀土氧化物合金均质化工艺,掺杂设备、烧结炉电子(二)钽铌材料35高比容钽粉比容量150000~250000µFV/g金属钠还原剂还原工艺电容器36细晶钽片厚度0.3~2.5mm、宽度100~350mm、长度100~1000mm,Rm≥196MPa、Rp0.2≥100MPa、A≥30%,晶粒度25μm以下、平直度6%、硬度<HV120熔炼技术、塑性加工技术,电子束炉、锻造设备、真空热处理设备、轧制设备电子、纺织37高品质铌片厚度0.1~4mm,Rm≥125MPa、Rp0.2≥73MPa,伸长率A≥20%,晶粒度≥5级,维氏硬度应<80,Ra≤0.8μm高纯铌熔炼、板材轧制与精度控制技术,电子束炉、多辊轧机(有效轧制宽度500mm以上)超导线材38高性能铌合金板材厚度0.5~10mm,宽度100~500mm,长度200~1000mm;棒材直径4~100mm,长度100~2000mm,Rm≥450MPa、Rp0.2≥325MPa、A≥25%熔炼、成型及加工技术、热处理技术,电子束炉、电弧炉、挤压机、锻造设备、轧制设备、热处理设备航空航天(三)核级稀有金属材料39锆合金材管材:ф9.5×0.57mm;板带材厚:0.2~1.5mm;棒材直径:ф10mm萃取分离、冶炼、轧制核电340银铟镉材料晶粒度:4~6级,Ra≤1.6μm,直线度<0.25mm/300mm,密度10.12~10.22g/cm³,涡流探伤参考缺陷的面积是棒材横截面积的3%熔炼、热处理、精整和成型技术,真空感应炉、管棒材热处理设备、精整设备和变颈成型设备核电(四)稀贵金属材料41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粒子粒度≤50nm、吸氢量≥1200ml/(g·min)催化活性位结构和分布的调控技术、螯合体系还原技术和化学嫁接技术、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调变技术,载体处理装置、催化剂制备釜、还原釜、过滤装置精细化工42铑催化材料金属含量为5%、金属粒子粒度≤30nm、吸氢量≥800ml/(g·min)催化活性位结构和分布的调控技术、螯合体系还原技术和化学嫁接技术医药行业43钯催化材料金属含量为5%、金属粒子粒度≤50nm、吸氢量≥1200ml/(g·min)催化活性位结构和分布的调控技术、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调变技术,载体处理装置、催化剂制备釜、还原釜、过滤装置、分包装置液晶材料44铂催化材料金属含量为3%、金属粒子粒度≤30nm、吸氢量≥1200ml/(g·min)催化活性位结构和分布的调控技术、螯合体系还原技术和化学嫁接技术颜料、染料45贵金属化合物及均相催化剂辛酸铑,纯度>99%一步法合成技术,双层有机反应釜、保护气氛过滤装置、抗生素合成46高活性铂系电极浆料铂粉结晶度>10000、烧结厚度7~12μm;响应时间:λ=0.98~1.02时<150ms,λ=1.02~0.98时<75ms,电压:λ=0.93~0.97时>800mV、λ=1.05~1.10时电压<200mV超细铂粉制备、铂粉的高结晶度化技术、铂浆高温烧结活化,激光粒度分析仪、高温烧结炉、三辊研磨机、离心脱泡机汽车、摩托车、燃气轮机、锅炉用氧传感器,燃料电池催化电极三半导体材料(一)硅材料47大直径硅单晶直径300~450mm,电阻率1~15ohm·cm,无位错,氧含量:5×1017/cm³~1.5×1018/cm³;碳含量<1ppma目标电阻率范围控制、材料纯度与氧含量控制技术,大直径单晶炉、截断机集成电路48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低成本、低能耗,纯度6N以上,B<0.15ppm、P<0.35ppm熔炼炉、熔渣炉、先进湿法冶金系统、定向固化炉等太阳能电池49电子级多晶硅纯度在9N以上三氯氢硅法、四氯氢硅法、硅烷法集成电路508英寸重掺硅单晶片直径200mm,电阻率1~25×10-3ohm·cm,电阻率径向变化≤15%,TTV≤5μm,SBIR≤1μm低阻重掺技术、背封和多晶硅沉积工艺,单晶炉、切片机集成电路、高端功率器件518英寸轻掺硅单晶片直径200mm,电阻率11~16ohm·cm,满足0.13μm线宽集成电路要求,径向电阻率变化≤8%、TTV≤3μm、SFQR≤0.2μm生长缺陷控制、抛光工艺,单晶炉、抛光机存储器、微处理器528英寸硅单晶外延片直径200mm,外延厚度为目标值±1.5%以内,电阻率片内均匀性能达到3%以内,表面颗粒≤30ea/wf外延厚度和电阻率均匀性控制,表面清洗工艺,外延设备、清洗机模拟电路、分立器件、功率集成电路453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直径300mm,满足90nm、65~32nm线宽集成电路要求,GBIR≤1μm;SFQR≤65nm;翘曲<35μm;金属污染少于0.5×1010atom/cm³;边缘去除2mm硅单晶生长的稳定控制技术、硅片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直拉单晶炉、抛光机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54区熔硅单晶片直径125~150mm,电阻率1~10000ohm·cm,无位错、无旋涡;径向电阻率不均匀性<15%区熔硅单晶生长与缺陷控制技术,区熔单晶炉电子电力器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探测器(二)新型半导体材料55砷化镓单晶材料直径76.2~100mm、EPD≤10000垂直布里奇曼法/垂直梯度冷凝法(VB/VGF),VB/VGF砷化镓单晶炉LED、LD光电领域56蓝宝石材料直径>50mm、位错密度<1000/cm2泡生法晶体生长工艺,泡生法蓝宝石单晶炉LED衬底57碳化硅晶片直径≥100mm、微管密度为8~10个/cm2SiC单晶生长技术;低缺陷、低成本SiC单晶片制备成套技术,单晶炉电子电力器件、半导体照明58氮化镓外延片直径≥100mm高效外延生长技术,外延炉半导体照明(三)薄膜光伏材料59碲化镉薄膜1平方米以上模块,光电转化效率>10%气相沉积技术太阳能电池60铜铟镓硒薄膜光电转化效率>10%磁控溅射热蒸发、镀膜技术太阳能电池61铜铟硫薄膜光电转化效率>8%铜带铜铟硫技术,电镀、热处理炉太阳能电池四其他功能合金(一)高性能靶材62超高纯铝、钛、铜溅射靶材和蒸发颗粒厚度3~30mm,直径50~600mm、矩形靶材长宽(100~800)mm×(20~200)mm,蒸发颗粒Ф3~10mm、薄片(3~20)mm×(3~20)mm、纯度4N5~6N、晶粒细小均匀超高纯金属提纯、微观组织控制、异种金属扩散焊接和精密加工技术,电子束熔炼炉、大吨位油压机、数控加工中心集成电路镀膜、Low-E节能玻璃镀膜、太阳能电池镀膜63超大尺寸高纯铝、铜、铬、钼溅射靶材长宽(500~3000mm)×(150~900mm)、厚度6~40mm、纯度3N5~5N5,晶粒细小均匀、致密度>98%大尺寸高纯金属熔炼、大尺寸难熔金属粉末烧结技术、靶材热机械处理技术、大面积钎焊焊接和精密加工技术,热等静压机、宽板轧机、钎焊台平面显示用薄膜、工具镀膜、Low-E节能玻璃镀膜64高纯铜合金、镍合金和钼溅射靶材纯度3N5~5N、合金成分偏差≤±10%、晶粒细小均匀、致密度>98%;管型靶材长宽1000~3000mm、外径80~200mm、壁厚3~30mm;平面靶材长宽(200~2000)mm×(50~300)mm、厚度3~30mm多元合金熔炼技术,大尺寸管靶成型技术,靶材与背板焊接技术,真空熔炼炉、数控加工中心、平面磨床太阳能电池镀膜65高纯钼及其靶材厚度8mm以上、宽度>700mm、5N级高纯材料、密度>19.1g/cm³、组织均匀大规格钨、钼板制备技术;靶材集成技术,稀有金属板材轧机、高功率电子束熔炼炉微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66高纯钨及其靶材直径510mm、厚度5mm以上、宽度>450mm、5N级高纯材料、密度>19.1g/cm³、组织均匀材料提纯与合金化、成型技术,热压烧结炉、大规格钨板制备技术,靶材集成技术太阳能电池镀膜567高纯钽及其靶材和环件8英寸硅片用靶材及环件、12英寸硅片用靶材及环件,纯钽纯度>99.99%、靶材晶粒尺寸100微米以下、焊接结合率>95%、靶材与环件加工尺寸精度0.05mm、靶材粗糙度<8μm、靶材与环件包装净化度100级、90~28nm配线材料提纯与合金化;锻造与热处理;焊接;精密机加工;净化清洗与包装,轧机;热处理炉;电子束焊机、大型油压机、热等静压机;精密加工中心,净化清洗与真空包装设备、高功率电子束熔炼炉半导体芯片配线镀膜68钨钛靶材厚度5mm以上、宽度>300mm、纯度99.9%,高趋向、密度>10.4g/cm³、组织均匀合金均匀化技术、取向技术,稀有金属板材轧机微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69钛铝、镉铝靶材最大长度1m、纯度99.5~99.8%、相对密度96~99%粉末冶金技术,热等静压机工具镀膜70氧化锌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纯度>99.95%、相对密度>99%;平面靶最大长度400mm;管靶长度>300mm粉末烧结技术,冷等静压机、烧结炉、热等静压机太阳能电池镀膜71硅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管状靶最大长度4m或者5m,氧含量<6000PPM,氮含量<1000PPM等离子喷涂技术及其设备太阳能电池镀膜、Low-E玻璃镀膜72镍钒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管状靶最大长度4m、纯度99.5~99.9%真空熔炼炉、锻锤、轧机太阳能电池镀膜73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纯度>99.9%、相对密度>99%粉末烧结、真空熔炼、喷涂,烧结炉、热等静压机、真空熔炼炉、锻锤、轧机、等离子喷涂设备太阳能电池镀膜74铟锡氧化物靶材纯度>99.9%、相对密度>98%热压烧结炉平面显示镀膜75高纯铬靶材及蒸发颗粒纯度99.9~99.95%电解铬提纯,制粉、热压工艺平面显示薄膜(二)先进储能材料76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比容量≥160mAh/g、循环寿命>3000次前驱体制备技术、气氛控制烧结技术、纳米化技术、表面碳包覆技术锂离子动力电池77镍钴锰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比容量≥150mAh/g、循环寿命>2000次前驱体制备技术、高温固相合成技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78钴酸锂正极材料比容量≥140mAh/g、循环寿命>1000次材料合成、掺杂改性技术锂离子电池79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比容量≥110mAh/g、循环寿命>2000次高温固相合成、元素掺杂改性技术锂离子动力电池80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电池材料比容量≥250mAh/g、循环寿命>2000次控制结晶、管道式合成连续生产技术及装备镍氢动力电池81富锂锰基固溶比容量≥200mAh/g、循环寿命>2000次前驱体制备技术、气氛控制烧结技术、纳米化技术、表面改性技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6体材料术82锡基合金负极材料比容量≥600mAh/g、循环寿命>500次纳米化技术、表面处理及包覆技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83六氟磷酸锂纯度≥99.9%,酸含量≤20ppm,水份含量≤10ppm除水工艺以及除酸工艺,干燥室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三)新型铜合金84铜锡锆、铜铬锆系铜合金抗压强度≥500MPa、导电率≤80%IACS合金设计、新型制备加工技术;高合金化线材连铸连轧设备轨道交通、电子信息85铋、硅、鍗系环保型铜合金无铅易切削合金设计、新型制备加工技术,可控气氛与真空连续铸造设备微电子86高性能无铍弹性铜合金合金设计,新型制备加工技术,可控气氛与真空连续铸造设备航空电子87铜镍锰合金20℃时体积电阻率0.44±0.01μΩ•m,10~80℃时电阻温度系数(K-1)0±20ppm合金熔炼、铸造及加工热处理工艺,熔炼炉、压力加工及热处理设备智能电网、仪器仪表88高性能耐蚀镍铜合金良好的耐强酸、强碱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良,抗拉强度≥580MPa、延伸率≥35%合金熔炼、铸造及加工热处理工艺,熔炼炉、压力加工及热处理设备船舶、海洋工程、石油化工、核电89复合铜芯丝直径1.0~4.0mm,抗拉强度800~950MPa,泄露率≤1.01×10-7(kPa•cm³/S),膨胀系数(10~15)×10-6(mm/mm·℃)密封复合技术、复合丝材加工技术,封焊设备、挤压设备、管棒材热处理设备航空航天90铜包铝厚度(5~15)mm×宽度(40~120)mm×长度不超过6000mm,密度3.5~3.9g/mm³,电阻率<2.8×10-6Ωm,导电率≥65%IACS复合界面、质量控制技术电器91钛包铜、钢包铜TA2/T2:Φ31.75mm×819mm,11×68×1215mm;304/T2:11×68×1215mm,耐酸碱腐蚀复合界面、表面质量控制技术,双动卧式挤压机化工(四)硬质合金材料92纳米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0.15微米级、HV硬度≥2200、平均抗弯强度≥4500MPa原料粉末制备、成型、烧结中抑制WC晶粒长大技术,特种粉末合成设备、成形设备、特种压力烧结炉集成电路微钻、高性能切削刀具、特耐磨零件93超粗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8~10微米级、HV硬度≥1100、平均抗弯强度≥3000MPa、高韧性、高耐磨原料粉末制备和处理、烧结体中缺陷消除和组织结构控制技术,粉末合成设备、粉末处理装置、特种压力烧结炉矿山开采、石油94微型刀具材料钻径φ≤0.2mm、晶粒度d:0.2~0.4μm、硬度(HA)≥200、平均抗弯强度≥4500MPa原料制备技术、成份设计、成型技术、烧结中抑制WC晶粒长大技术、刀具设计与加工技术,喷雾塔、大型流态化床、挤压机、气压烧结炉电子信息95深孔加工工具材料晶粒度d:0.3~0.8μm,无夹粗、组织机构均匀,粘结相含量6.0~12.0%,直径φ0.5~40.0;螺旋孔棒:带内螺旋冷却液孔,螺旋角公差±0.5°,直孔棒:同心度≤0.05mm原料制备技术、螺距精度控制技术、精密模具制造技术、烧结中抑制WC晶粒长大技术,挤压装置、气垫装置、气压烧结炉汽车、航空航天7编号产品名称主要性能指标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应用领域96功能梯度基体刀具材料功能外层厚度10~100μm,均匀性:±5μm,功能内核均匀、无夹粗、硬度可控成分设计、烧结技术,多功能成型装备、多功能精密控制烧结炉航空、汽车、电子97高性能多层复合化学涂层数控刀具材料涂层硬度HV:2000~2400,层厚偏差:±10%,涂层结合力≥60N,涂层晶粒≤1μm涂层材料成份设计、材料气相成份流量精密控制技术、气相沉积晶粒生长控制技术、气相沉积定向控制技术,涂层前、后处理装备,多气氛精密控制涂层装备航空、汽车、电子98纳米尺度和类金刚石物理涂层刀具表面硬质材料纳米涂层晶粒≤20nm、类金刚石晶粒度≤50nm、涂层硬度HV:3500~5000、涂层厚度2~4μm、涂层厚度偏差±10%、涂层结合力55~70N钯材成份、涂层材料沉积控制、沉积晶粒生长控制和涂层沉积定向控制技术,石墨钯材纯度、致密和均匀性设计,类金刚石组织结构控制技术,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制造技术,涂层前、后处理装备,钯材涂层精密控制涂层装备航空、汽车、电子99精密密封环材料耐腐蚀、硬度1050~1300HV3,密度14.4~14.6g/cm³,抗弯强度2400MPa,密封面平面度≤0.6μm(凹球面)、粗糙度Ra:0.03~0.06μm成分设计、产品精度控制技术,平面研磨机、双端面数控机床、多台阶自动压力机、气压烧结炉海洋工程、污水处理100特大型硬质耐磨制品材料抗压、抗疲劳、高耐磨性,外径φ≥640mm成型技术、压坯转移技术、碳梯度及产品密度控制技术,1000吨以上吨位压力机、大型脱蜡-烧结一体炉精密加工刀具制造101硬面材料高致密、高结合强度、粒度规格系列为-45+15μm、-38+10μm、-30+5μm等,流速为<15s/50g压力式喷雾方式和离心喷雾方式集成于一体的闭式循环喷雾干燥制粒方式生产热喷涂材料的新技术,高能搅拌球磨机、喷雾干燥塔、真空烧结炉、气流分级机航天、航空、海洋工程102微型拉拔模具超细晶、高耐磨,孔直径公差±0.01mm,同心度公差±0.01mm成型技术、烧结技术,成型设备、高精度孔加工设备钢帘线、切割(五)新型金属纤维多孔材料103铁铬铝金属纤维多孔材料耐高温1000℃烧结工艺,真空–正压充气烧结炉高温除尘、汽车尾气净化104不锈钢金属多孔材料通气锥、过滤管,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多孔材料烧结工艺,冷等静压机煤气化工业105镍基金属多孔材料耐海水腐蚀纤维酸性分离,冷等静压机气体分离、气体净化106钛基多孔材料φ250mm以上,耐蚀、耐高温、轻质多孔材料烧结工艺,振动成型机大功率电池材料107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制品过滤精度5μm铺毡工艺,气流铺毡机化纤行业过滤108金属纤维屏蔽材料抗电磁辐射达30dB以上金属纤维制备工艺、多孔材料成形工艺,金属纤维集束拉拔设备、气流铺毡设备特种服装、电磁防护、高压作业(六)金属粉体材料109低松比铜粉松比0.6~0.8g/cm³、0.8~1.0g/cm³、1.2~1.6g/cm³电解、分级工艺,钢带炉、洗涤脱水机、分级机摩擦材料、粉末冶金110铜/锡扩散粉粉末流动性<40s/50g、制品烧结收缩率低于1%、成分均扩散法使铜锡部分合金化技术,热扩散炉微型含油轴承、金刚石工具编号产品名称主要性能指标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应用领域匀111超细预合金粉Y平均粒径8~15μm、比表面积>1000cm²/g、低烧结密度下可获得高胎体硬度化学沉积法形成预合金技术,化学合成釜、气氛还原炉金刚石锯片、取芯钻头112雾化铜粉松装密度2.0~5.0g/cm³、流速<35s/50g、酸不溶物<0.1%高压水雾化技术及其装备,氢气还原炉热导管、焊粉、粉末冶金113超细金属/合金粉末高纯、低氧、形貌和粒度分布可控,中位径10~22微米,氧含量<150ppm,水<3000ppm超高压水雾化、水气组合雾化、真空/非真空限制式气雾化技术;中频感应熔炼装备、高压气/水系统、先进雾化器及自动控制系统、粉末自动分级系统海洋、核能、航空、高性能工模具(七)其他114非晶合金厚度0.03mm、宽度5~213mm,铁芯损耗小、电阻率高、频率特性好、磁感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热稳定性好新一代非晶带材高速连铸工艺、非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工艺,真空熔炼炉,冷却辊变压器、尾气净化和污水处理关键功能件115高等级高磁感取向硅钢30QG095/100/105、27QG095/100、23QG085/090/095,实物磁感B800>1.90T、实物铁损P1.7/50≤1.00W/kg、绝缘涂层不含有害元素CrRH等炉外精炼设备、步进式高温加热炉、森吉米尔轧机、独立控制式连续退火炉、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温退火环形炉、刻槽式辊涂机、热拉伸平整设备变压器、互感器116细化磁畴型高磁感取向硅钢27QNRG095/090/085、27QFRG095/090、23QNRG085/080/075、23QFRG085/080/075、30QNRG100/095、30QFRG100/095,实物磁感B80>1.90T、实物铁损P1.7/50≤0.90W/kg、绝缘涂层不含有害元素Cr、退火后磁性不劣化RH等炉外精炼设备、步进式高温加热炉、森吉米尔轧机、独立控制式连续退火炉、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温退火环形炉、刻槽式辊涂机、热拉伸平整设备、细化磁畴装置输变电用变压器或互感器,低噪环保型配电变压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117键合金丝高纯度、高温、超细微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118键合铜丝低成本、长寿命微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119复合钯铜键合丝φ18~38μm,公差±1μm,φ20μm,延伸率5~20%,断裂负荷≥5cN,φ25μm,延伸率5~20%,断裂负荷≥9cN电镀工艺与套管拉拔工艺,微电子、新一代信息产业120电极浆料良好的丝网印刷适应性,烧结工艺适应性,对硅片附着力强,导电性和焊接性优越液压三辊研磨机太阳能电池121大型钛基钛锰合金涂层阳极电解二氧化锰使用电流密度可达100A/m²以上,槽电压低于3伏,与纯钛阳极板相比,槽电压可降低0.5伏以上全浸没式栅板状铸铝横担焊接组装工艺技术,改进升级的动态提拉法高温真空烧结技术,独创的动态提拉法高温真空烧结装置电解二氧化锰122多层异型贵金属复合电接点带(片)宽度0.3~5mm、厚度0.23~3mm,异型复合带2层:电接触层Au系、Ag系、Pd系合金,基底层为Cu系及Ni系合金各层金属有效复合、精密成型、热处理、精密冲断工艺及技术,异温热复合设备、连续辊焊设备、精密轧机、异型拉丝机、精密高速冲断装置、连续光亮退火炉电子元器件123低氢型气保护药芯焊丝直径1.2mm、1.4mm、1.6mm,碳钢或者低合金钢用药芯焊丝,扩散氢含量<5ml/100g药芯中添加去氢化合物技术,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润滑粉和药粉吸潮技术造船、石化124大线能量气电立焊药芯焊丝直径1.6mm,碳钢及低合金钢用药芯焊丝,抗拉强度490~660MPa,-20℃冲击韧性≥34J微合金化处理技术造船、石化125硬面堆焊药芯焊丝直径1.6mm、2.4mm、2.8mm、3.2mm、4.0mm,磨损量少,耐磨寿命长,焊接时无需焊剂和保护气体水泥、火电、钢铁、矿山机械等行业。

聚焦关键重点领域,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关键重点领域,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关键重点领域,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所要求的新型科技生产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突破。

把握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健全体制机制,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和空间,打造形成若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一、聚焦关键重点领域,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立足发展需要和产业基础,大幅提高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继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一)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未来五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实现从产业到经济的转变。

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数据、AI算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发,推广机器人、北斗导航等应用,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等发展。

(二)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装备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主要短板,是我国与美国、德国等制造强国的主要差距所在,也是我国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动权、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未来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强化新材料研发能力,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发;研发数控机床、通用航空、智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装备,推进装备制造商的服务型制造转型;推动航空产业领先突破,加快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融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生物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

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年)新材料产业被发达国家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具有加快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和上海产业发展的实际,先行聚焦特种钢、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重点。

一、上海推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按照“聚焦重点、形成规模、突破瓶颈、抢占高端”的总体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研究院所,支持鼓励新材料应用推广,抢占高端应用领域,促进产业链配套延伸。

重点发展基础性、关键性的新材料,技术有所突破、市场需求量大的新材料,国家战略需要和尖端科技事业用新材料。

着眼于重大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或为主体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的企业。

具体是“四个注重、三个形成”。

注重产业链延伸:立足上海精品钢材、石化精细化工等产业基础,加快向下游和高端发展,不断发展合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注重支柱产业配套:加快发展为汽车、电站、船舶等支柱产业配套的关键材料,完善技术、品种,打通瓶颈制约;注重战略性产业支撑:加快为航空、航天、核电等国家战略产业配套碳纤维、钛合金等新材料,使新材料的发展与战略产业发展同步;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主要支持以物理加工方式或以后加工为主,其它加工为辅的,少排放、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形成规模和领先优势:重点支持技术比较成熟,能形成突破、可以替代进口。

形成明确的项目和明确的实施主体:优先支持技术来源明确、技术基本成熟、产业化目标清晰,主体企业积极性高,并已具备立项启动条件的项目;形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集群: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开展研究开发、突破技术难关的项目。

(二)主要目标到年,实现新材料领域工业总产值亿元,达到同比年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