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尿殖系统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鱼类的尿殖系统ppt课件.ppt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肾基本单位(肾小体和中肾小管)中血管系统具有特 殊形式,肾小体中的毛细血管由肾动脉分支而来,形成一 个毛细血管网,由肾小体出去的血管仍是小动脉(这种小 动脉较入球小动脉口径小)并再分布于中肾小管的周围形 成第二个毛细血管网,血液两次通过毛细血管网然后才集 合到肾静脉中去,这种结构使得肾循环在机能上发生两次 效果:(1)血液流入肾小体时阻力较小,血压较高,便 于血浆成分透出管壁;(2)出球的小动脉,血压已大大 降低,这就有利于中肾小管内的物质回到血液中去。
3.膀胱
膀胱是储藏液的薄壁束状器官,尿液可以从输 尿管那里自由流入,同时便于积聚起来排出体外。
鱼类的膀胱有两种类型: 输尿管膀胱(大多数鱼类) 泄殖腔膀胱(内鼻孔亚纲)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1.肾脏发生的过程 2.输尿管和膀胱 3.输出孔 4.各类鱼的泌尿器官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1.肾脏发生的过程
肾脏是鱼类的主要泌尿器官,它在 发生上经过前肾和中肾两个阶段。肾脏 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
5.鱼类各纲的泌尿器官
(1)圆口纲:胚胎、幼鱼为前肾,成体为中肾。 (2)软骨鱼纲:成体具一对中肾。 雄体:米勒氏管退化消失,中肾管成为输精管,肾 脏后部另有一对中肾辅助管集合成输尿管。 雌体:中肾管为输尿管,也有中肾辅助管,但不如 雄体发达。 输尿管开口于泄殖腔,全头亚纲无泄殖腔。
鱼类尿殖系统介绍

17
二、卵子、精子的形态
卵子
端黄卵,卵黄 丰富。卵径0.3至 220mm。大多数硬 骨鱼类卵子呈圆球 形,也有椭圆形、 梨形。软骨鱼类形 态较多样。
18
精子
分为头部、颈 部和尾部。头部具 核,头部前方为顶 体。
19
三、生殖导管
板鳃鱼类:中肾管 (输精管)、米勒氏管。 开口于泄殖腔。雄鱼输 精管后方有贮精囊和精 囊。雌鱼输卵管后端有 卵壳腺和子宫。 全头类:与板鳃类 类似,但无泄殖腔。
鱼类尿殖系统介绍
内容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2
第一节 泌尿器官(excretory organ)
组成:肾脏(kidney)、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中肾两个阶 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透压,使之保持恒 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0
真骨鱼类:与 泌尿管无关。有些 鱼类的输卵管与卵 巢不相连。生殖开 孔因鱼而不同。鲈 形目鱼类一般雄鱼 以尿殖孔开口于体 外,雌鱼生殖、泌 尿分别开口于体外。 圆口类及某些 真骨鱼类无生殖导 管。
21
各种鱼类的雌性生殖器官
各种鱼类的雄性生殖器官
23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一、雌、雄区别
25
2、雌、雄异形
少数种类雌雄鱼大小差 别很大,如一种康吉鳗的雌 鱼重可达90 kg余,而雄鱼却 不超过1.5 kg。 有些鱼类的雌、雄尿殖 开孔在结构不同。身上的个别部位(如鳃盖、鳍 条、吻部、头背部等)出现的 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又称追 星,是表皮细胞特别肥厚和角 质化的结果。这在鲤科鱼类中 较常见。 一般认为珠星可使雌、雄亲鱼 在产卵排精时起兴奋和刺激的 作用。
第八章 尿殖系统

第二节 生殖系统
鱼类的生殖系统
生殖腺
输导管
交配器
精巢
卵巢
输精管
输卵管
体内受精 鱼类的♂
一、雄性生殖系统
(一)精巢:产生精子的器官 1.形状 幼鱼:精巢平直,表面光滑。 成鱼:圆柱状或细带状,横切面呈三角形、圆形、椭圆形 精巢发育规律可分为:6期,通用六级法。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Ⅴ期
(二) 输精管
大多数鱼类:肛门、生殖孔、泌尿孔 有些鱼类:肛门、尿殖孔(输精管与输尿管合并而成)
(三)精子:
形状多种多样
二.雌性生殖系统
(一)卵巢:产生卵子的地方,成对。 1.形状:成对的卵巢,大小一般相等,左右对称。 卵巢分六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Ⅴ期
细线形,透明,此时不能辨别♀♂
2.海水鱼的调节方式
(1)海水硬骨鱼类:吸水,排盐 a.从食物中获得水分 b.多吞海水, 吞入海水 — 肠壁吸收入血液— 鳃的排盐C将多余盐分排出,截留 水分。 c.肾小体退化,排尿量少。 (2)海水软骨鱼类 血液中尿素含量高时——从鳃进入水分多——冲淡血液浓度—— 排尿量增大——尿素流失多。 当血液中尿素降到一定程度时——进入水分减少——排尿量降 低——尿素含量又逐渐升高。
生殖方式
1、卵生
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胎儿营养来自
2、卵胎生
卵黄,不依靠母体或靠母体提供水或矿物质
3、胎生
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营养上与母体有
一定的关系
2.肾脏的泌尿机能 * 肾脏主要排泄氮化物分解产物中比较难扩散的物质,如尿 酸、肌酸及肌酸酐等。
鱼类学课件 5.循环和尿殖系统2

Blood vessels of the gills and head
Blood vessels of the body
鱼类是变温动物,代谢产生的能量会 通过鳃部散发掉.
温血鱼类—金枪鱼
• 为了避免热量散失,金枪鱼进化出一种使热量只 在动脉和静脉间交流的系统(微血管网),使热 量保留在身体内,而不会流向鳃部。
雌雄同体
性逆转
• 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生 长阶段出现不同的性 别,通常首先出现雌 性,即第一次性成熟 时为全雌,以后全为 雄性,如石斑鱼、黄 鳝 先雌后雄
多数为“老夫少妻”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生物学家罗伯 特· 沃纳,对鱼类性别变化十分关注,经过 多年研究发现,能性变的鱼类竟涉及到有 七个目、二十三科,其中较普遍的是:由 雌性变为雄性,但由雄性变为雌性者则比 较少见。 •
抗冻蛋白有什么应用前景?
血有毒的鱼—河魨
• 河魨鱼的血液有毒。经动物实验表明,只要千分 之八微克的河魨毒就可以使一只1公斤重的狗中毒 致死。李士信编著的《中国古代延年益寿术》载: “喉鲐:即河魨 。肉及汤汁鲜美,肝、血、生殖 腺有毒,不可食。”误食后半小时至三个小时, 就会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惧寒、手足无 力、手指及口四周发麻 、口唇青紫、呼吸浅弱、 心跳减慢、瞳孔放大等症状,最后全身麻痹而死。 中毒后必须及时抢救,主要抢救方法是:催吐、 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和吸氧等。
抗冻蛋白
• 北极和南极区的水域非常冰冷,会使一般的鱼类 血液结冰;生活于此的鱼类,己逐渐在血液中演 化出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类似天然的抗冻剂, 以避免血液结冻! • 抗冻蛋白能起到抗冻作用是因为它能包在冰晶的 表面,使冰晶不能再增长。只要冰晶在血液里不 长得过大,鱼就可以在冰冷的水中生存。科学家 以前曾在鱼的血液里发现过Ⅰ型抗冻蛋白,它能 让鱼在零下1.5℃的水中生存。
鱼类学-尿殖系统PPT教学课件

(2)吸盘型:无颌骨,舌上有齿,为主要的舐刮器官。 (3)吸吮型:吻呈较长的管状,有时能伸出,一般无齿, 也无鳃耙,通常摄食底栖或水层中的无脊椎动物。 (4)研磨型:牙齿强大,口中大,鳃耙中长,排列较稀。 (5)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较大或中等大小,也有较小的, 通常不能伸出,齿细小或无齿,鳃耙长而密。 鱼类的取食器官还有一些介于这些类型间的过渡类型。
一般认为珠星可使雌、 雄亲鱼在产卵排精时起兴奋 和刺激的作用。
26
二、雌雄同体和性逆转
1、雌雄同体
在同一鱼体的性腺中同时存在卵巢组织和精巢 组织的现象。分同时性雌雄同体和雌雄间体二类。
27
2、性逆转
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称为性逆转。 黄鳝是最典型的例子。石斑鱼类也有同样现象,幼 鱼到性成熟期为雌性,以后就转变为雄性。
硬骨鱼类的齿: 可分为颌齿、腭齿、 犁齿、咽齿等。统称 为口腔齿。
犁齿和腭齿的有 无,左右下咽齿是否 分离或愈合等常作为 分类标志之一。
41
咽齿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 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 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 咽齿。
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数 目、排列状态是该类鱼的重要 分类依据,并有记录咽齿的一 定格式,称为齿式。如草鱼齿 式为2.5/4.2。
第八章 尿殖系统 The uro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1
第一节 泌尿器官(excretory organ)
组成:肾脏(kidney)、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 中肾两个阶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 透压,使之保持恒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珠星可使雌、 雄亲鱼在产卵排精时起兴奋 和刺激的作用。
26
二、雌雄同体和性逆转
1、雌雄同体
在同一鱼体的性腺中同时存在卵巢组织和精巢 组织的现象。分同时性雌雄同体和雌雄间体二类。
27
2、性逆转
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称为性逆转。 黄鳝是最典型的例子。石斑鱼类也有同样现象,幼 鱼到性成熟期为雌性,以后就转变为雄性。
硬骨鱼类的齿: 可分为颌齿、腭齿、 犁齿、咽齿等。统称 为口腔齿。
犁齿和腭齿的有 无,左右下咽齿是否 分离或愈合等常作为 分类标志之一。
41
咽齿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 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 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 咽齿。
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数 目、排列状态是该类鱼的重要 分类依据,并有记录咽齿的一 定格式,称为齿式。如草鱼齿 式为2.5/4.2。
第八章 尿殖系统 The uro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1
第一节 泌尿器官(excretory organ)
组成:肾脏(kidney)、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 中肾两个阶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 透压,使之保持恒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1鱼类学实验终PPT课件

鲶形目: 鲶(鲶科) 胡子鲶(胡子鲶科) 海鲶(海鲶) 黄颡(鲿科)
鳕形目: 鳕(鳕科:大头鳕)
三、作业 1 比较鲶科、胡子鲶科的主要分类特征 2 将下列6种鱼编制分类检索表: 马口鱼、鳡鱼、刺鲃、泥鳅、黄颡。
实验十一、十二:鲈形目分类(一)、(二)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二、实验鱼:见实验指导 三、作业:比较下列各组鱼的主要分类特征
1 花鲈、鳜、青石斑鱼 2 沟鯵、大甲鯵、竹甲鯵、蓝圆鯵 3 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 4 白姑鱼、黄姑鱼、鮸鱼 5 黑鲷、真鲷、黄鲷
实验十三 鲈形目分类(三); 实验十四 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分类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一、实验材料:大黄鱼、鲫鱼 二、解剖方法:见实验指导 三、观察内容:
消化系统:口咽腔(咽齿)、食道、胃、肠、 肛门、肝脏(或肝胰脏)、胰脏、胆囊的位置、形 态特征。
骨骼:脑颅、咽颅(颌弓、舌弓、鳃弓)、 脊柱(躯椎、尾椎)肋骨、肩带、腰带、支鳍骨。 四、实验报告
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图,比较 小黄鱼与鲫鱼消化系统异同;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 躯椎结构图。
为分类依据。 鳍条(软条):1 2 3 4等阿拉伯数
字表示。 棘:Ⅰ Ⅱ Ⅲ等罗马数字表示。 棘与鳍条分离以“,”表示,相连以
“-”表示。
鳍表示:D:背鳍 A:臀鳍 C:尾鳍 P:胸鳍 V:腹鳍
鳍式举例: 鲈鱼:D Ⅻ,Ⅰ-13;A Ⅲ-7~8;C 17;
P 16~18;V Ⅰ-5 鲤鱼:D 3-15~22(或Ⅲ-15~22);
• 作业:
写出1-12种实验鱼的中文学名\拉丁 名、分类地位(目、科)、主要分类特 征?
8.尿殖系统

膀
胱
输尿管膀胱:大多数种类 泄殖腔膀胱:内鼻孔亚纲
前肾在真骨鱼类成体变成淋巴髓质组织,无泌 尿机能,为造血器官。
头
肾
四、各类鱼泌尿器官的特点
圆口鱼类
幼鱼:前肾发挥作用
成体:中肾行驶泌尿功能,前肾退化
软骨鱼类
板鳃类的中肾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无排泄功能,在雄鱼成为输精管。雌鱼萎缩。
后部:具有排泄功能。
卵子和卵壳
A.猫鲨的卵壳
B.虎鲨的卵壳
卷须
C.花鳐的卵壳
D.银鲛的卵壳
E.加利福尼亚盲鳗的卵 E’.一个卵的动物极 F.颌针鱼的卵 G.黑鰕虎鱼的卵
猫鲨的卵
(四)精子的形态
精子是特殊的变形细胞,形小而活动力强。 外形上分:
头部:前面膨大的部分,具核,被稀薄的 原生质包围。头部前方原生质密集,形成 顶体,用来穿过卵膜钻入卵细胞中
二、肾脏的泌尿机能
肾脏的泌尿机能主要通过肾小体的过滤作 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完成的。
血球 氨基酸
蛋白质 矿物质
过滤
血管小球
肾小球囊
氨基酸 矿物质
肾小管
重吸收
输尿管
尿酸,肌酸,肌酸酐
板鳃类的尿素是调节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因此,它的肾小管有一段特殊部分,能 收回尿素,同时盐分也大部分回收。 缺少肾小体的鱼类(海龙科),其泌尿 作用均通过肾小管来完成。
第八章 尿殖系统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相同:
泌尿系统:新陈代谢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及各种盐离子
生殖系统:繁衍后代
但它们在发生过程中以及在构造上,都有密切 的联系,有些甚至在颇大程度上使用同样的输 导管。所以常将这两个接近的系统合并在一起 叙述。
鱼类组织胚胎学--排泄器官 ppt课件

PPT课件
10
后肾
PPT课件
11
肾脏 皮质
PPT课件
12
髓质
PPT课件
13
• 肾单位 • 肾小体 • 肾小管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并凹陷形成的双层杯囊状结构
PPT课件
16
肾小体与肾小球(EM)
PPT课件
17
第二节 鱼类中肾的微细结构
• 鱼类属于低等脊椎动物,其进化程度低, 肾脏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前肾和中肾两个阶 段。前肾形成于胚胎时期,中肾为成鱼体 内的肾脏,鱼类没有后肾。
PPT课件
18
中肾的组织结构
• 鱼类中肾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在肾表面 被复一层浆膜,称肾被膜或肾外膜。被膜 中的结缔组织在肾门部伸入肾的内部形成 肾间质。 • 肾实质是由许许多多细长弯曲的小管组成, 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泌尿部和排尿部 两个部分。
PPT课件
19
一、泌尿部
• 泌尿部为尿液形成的地方,又称肾单位, 为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在肾组织中有无 数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又可分为肾小体 和肾小管两个部分。
PPT课件 41
肾脏的主要功能与生理作用
• 1、通过泌尿作用,排泄废物; 2、通过回 收作用,调节水盐代谢和体液渗透压; 3、 通过泌H+作用和H+ 、Na+交换,排酸保碱, 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PPT课件
42
PPT课件 38
入球 微动脉
PPT课件
出球 微动脉
39
二、肾小管的回收作用(终尿形成) • 原尿属于血浆成分,其中尚含有许多成分 可供机体利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就 会被肾小管(近曲小管)上皮的回收作用 将原尿中的有用成分重新回收,使尿液浓 缩形成终尿,此过程称终尿形成过程。终 尿经集合管、中肾管流入膀胱,再经泄殖 腔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二)舌(tongue)
鱼类的舌一般比较原始,没有弹性,不能活动。 少数鱼类舌退化甚至无舌,如海龙科。 一些鱼类的舌上布有味蕾,并有神经支配。 鱼类的味蕾不仅分布于舌上,在口腔、触须及 体侧等处均有分布。
43
(三)鳃耙(gill raker)
鱼类鳃弓朝口腔的一 侧长有鳃耙,一般每一鳃 弓长有内外两行鳃耙,其 中以第一鳃弓外鳃耙最长。
精巢: ➢ 圆口类:单个。 ➢ 软骨鱼类:一般乳白色,多数成对。 ➢ 真骨鱼类:可分为壶腹型和辐射型。
15
壶腹型和辐射型
➢ 壶腹型:腺体由圆形或长形 的壶腹所组成。精细胞的成熟过 程在壶腹中进行。精巢背侧有输 精管。 ➢ 辐射型:腺体成辐射排列的 叶片状,叶片状腺体是精细胞成 熟的地方。精巢有纵裂状凹穴, 底部有输出管。
I 型:胃直而稍膨大,呈圆 柱状,无盲囊部,如鲀科鱼类。
U 型:胃弯曲呈U形,盲囊 部不明显,如银鲳等。
V 型:胃弯曲呈V形,有盲 囊部,但不甚发达,如鲑鳟类、 鲷科等。
Y 型:盲囊部明显突出,贲门部、幽门部及盲囊 部分界明显,如拟沙丁鱼、鳀及鳗鲡等鱼类的胃。
卜型:盲囊部特别延长而发达,幽门部较小,胃 一般圆锥形,如鲐、鲣等鱼类的胃。
24
2、雌、雄异形
少数种类雌雄鱼大小差 别很大,如一种康吉鳗的 雌鱼重可达90 kg余,而雄 鱼却不超过1.5 kg。
有些鱼类的雌、雄尿殖 开孔在结构不同。
25
3、珠星
有一些鱼,到生殖季节, 雄鱼身上的个别部位(如鳃 盖、鳍条、吻部、头背部等) 出现的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 又称追星,是表皮细胞特别 肥厚和角质化的结果。这在 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中肾小管可分为4部分: 颈节、近球弯曲肾小管、远 球弯曲肾小管、集合细管。
淡水硬骨鱼类肾小体的 数目、直径均大于海水硬骨 鱼类。
4
三、输尿管和膀胱
输尿管:一般鱼类有一对,在胚胎时期,为前肾 管。在成体,前肾衰退,前肾管纵裂为二:
➢ 中肾管(吴夫氏管):与中肾小管相通,担 负输尿管的任务;
➢ 米勒氏管:退化,或成为输卵管。 膀胱: ➢ 作用:贮藏尿液。 ➢ 类型:输尿管膀胱(大多数鱼类)
55
大肠
板鳃亚纲的大肠可分为结肠和直肠。结肠后方附 有直肠腺,有分泌盐类的作用。直肠腺后方为直肠。
鱼类的直肠完全没有吸收作用,只堆积粪便。
56
硬骨鱼类肠的长度及盘曲 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
第八章 尿殖系统 The uro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1
第一节 泌尿器官(excretory organ)
组成:肾脏(kidney)、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 中肾两个阶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 透压,使之保持恒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全头类:与板鳃类 类似,但无泄殖腔。
19
真骨鱼类: 与泌尿管无关。 有些鱼类的输卵 管与卵巢不相连。 生殖开孔因鱼而 不同。鲈形目鱼 类一般雄鱼以尿 殖孔开口于体外, 雌鱼生殖、泌尿 分别开口于体外。
圆口类及某 些真骨鱼类无生 殖导管。
20
各种鱼类的雌性生殖器官
各种鱼类的雄性生殖器官
22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50
三、胃(Stomach)
胃位于食道的后方,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 接近食道处的部分为贲(beng)门部,胃体的盲囊状 突出部分称盲囊部,连接肠的一端称为幽门部。
一般鱼类胃的组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 层及浆膜层等四层组成。
圆口类及硬骨鱼类的鲤科、海龙科等鱼类没有 胃。
51
硬骨鱼类胃的五种类型
第五章 消化系统
The digestive system
第一节 消化管 第二节 消化腺
36
几个概念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各种消化腺。 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担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体腔: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具一肌肉壁 包围的体腔,有一横隔将体腔分隔为前后两个腔: 围心腔、腹腔。 背腔:容纳肾脏和鳔的空腔。位于腹腔之外。
53
幽门盲囊(pyloric caeca)
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胃后方、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 盲囊突出物。或称幽门垂。幽门盲囊均开口于十二指 肠。
幽门盲囊的组织结 构与肠壁组织相似,其 作用一般认为是用来扩 大肠子的吸收表面积, 同时又能分泌与肠壁相 同的分泌物。
54
小肠
十二指肠: 内壁无突起,管径较细,胰管开口于此。 回肠: 管径较粗。 螺旋瓣(spiral valve) : 软骨鱼类及少数硬骨鱼类的肠 壁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突出于管 腔的褶膜,一般排成螺旋状, 它有增加吸收面积的功能。螺 旋瓣排列状态和数目因种而异, 其排列形态大致可分为螺旋型 和画卷型两大类。
如鲈的鳃耙数:5~9+13~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5
鳙的鳃耙构造
鳙的鳃耙稍短于鳃丝长,各鳃弓都 有两列对称的鳃耙,口咽腔顶壁每侧有 四条腭 褶,口闭合时,腭褶正好嵌在 各鳃弓内外鳃耙间,鳃耙数多。
46
鲢的鳃耙构造
鲢的鳃耙构造更复杂,鳃耙长于鳃丝,鳃耙彼此 连成一片,有筛膜覆在鳃耙外侧面,形成筛板,上有 许多不规则孔隙,整个鳃耙似海绵状。鳃耙数多。
16
二、卵子、精子的形态
卵子
端黄卵,卵黄 丰富。卵径0.3至 220mm。大多数硬 骨鱼类卵子呈圆球 形,也有椭圆形、 梨形。软骨鱼类形 态较多样。
17
精子
分为头部、颈 部和尾部。头部具 核,头部前方为顶 体。
18
三、生殖导管
板鳃鱼类:中肾 管(输精管)、米勒 氏管。开口于泄殖腔。 雄鱼输精管后方有贮 精囊和精囊。雌鱼输 卵管后端有卵壳腺和 子宫。
2
一、前 肾
是鱼类胚胎时期的 主要泌尿器官。包括前 肾小管和肾小球。前肾 小管按节排列,以肾腔 口与体腔相通。前肾小 管连接到前肾管,通到 泄殖腔。
成鱼前肾退化。
3
二、中 肾
为鱼类成体的泌尿器官。包括:中肾小管和肾小 体。中肾小管不按节排列。肾小体(马氏体)由肾小 球囊(鲍氏囊)和肾小球(血管小球)组成。
7
硬骨鱼类
中肾,五种类型。 中肾管为输尿管,米勒氏管退化。
8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一、肾脏和鳃的泌尿机能
鳃:主要排泄容易扩散的物质。海水硬骨鱼类: 鳃上有泌盐细胞。
肾脏:主要排泄氮化物分解产物中比较难扩散 的物质,如尿酸等。通过肾小体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 的选择性吸收作用来完成。
尿液:含氮代谢产物为尿素和尿酸。
29
30
31
32
33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淡水鱼类、海水软骨鱼类和海水硬骨鱼 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2、 软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输尿管和生殖导管在 发生和构造上有何不同?
3、 鱼类的卵巢及精巢各有哪几种类型?板鳃类 和真骨鱼类的卵巢在构造及排卵方式上有何不同?
34
Next chapter Quit
52
四、肠(intestine)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肠可明显分出小肠和大肠, 小肠又可分为十二指肠及回肠。大肠可分为结肠和 直肠。
硬骨鱼类及全头类的肠的末端以肛门开口体外, 板鳃亚纲肠管末端则以肛门开口于泄殖腔。
鱼类肠管组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及 浆膜层等组成,多数鱼类缺乏真正的肠腺。
肠的功能: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
49
二、食道(esophagus)
鱼类的食道短而宽,管壁较厚。 组织构成:粘膜层、肌肉层及 浆膜层。肌肉层全由横纹肌组成。 有选择食物的作用。 食道囊:鲳科鱼类的食道呈卵 圆形的球状物,肌肉壁很厚,粘膜 具几丁质,且有许多长条状乳头状 突起,每一突起上附有许多小齿状 突起,称鲳类的这种食道球状构造 为食道囊。
9
二、渗透压的调节
10
淡水鱼类
鳃和皮肤吸水;粪便和尿液损失盐分。 肾脏排水,鳃上的氯细胞(吸盐细胞)从水中吸 收盐分,从食物补充盐分。
11
海产硬骨鱼类
鳃和皮肤失水;尿液会排除一些水。 吞食海水和从食物中获取水分、鳃上的泌盐细胞将多 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粪便和尿液也排除多余的盐分。
12
海产软骨鱼类
(2)吸盘型:无颌骨,舌上有齿,为主要的舐刮器官。 (3)吸吮型:吻呈较长的管状,有时能伸出,一般无齿, 也无鳃耙,通常摄食底栖或水层中的无脊椎动物。 (4)研磨型:牙齿强大,口中大,鳃耙中长,排列较稀。 (5)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较大或中等大小,也有较小的, 通常不能伸出,齿细小或无齿,鳃耙长而密。 鱼类的取食器官还有一些介于这些类型间的过渡类型。
通过血液中多量的尿素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从食 物获得盐分。鳃和皮肤吸水。肾脏排尿和直肠腺分泌 可排除过多的盐分。
13
第三节 生殖器官 Reproductive organ
组成:生殖腺、输卵管或输精管、交接器。
14
一、生殖腺(Gonad)
卵巢: ➢ 游离卵巢(裸卵巢):不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 (卵囊)所包围---圆口类、软骨鱼类、肺鱼类。 ➢ 封闭型卵巢(被卵巢):不裸露在外,为卵巢膜 所包围----大部分真骨鱼类。
47
咽上器官(epibranchial organ)
鲢鱼和鳙鱼的 咽鳃骨和上鳃骨卷 成蜗卷状,称为咽 上器官,此处相邻 两鳃弓间的鳃耙连 成四个分隔的鳃耙 管。
48
口、齿、鳃耙等的结构和机能与食性的关系
口、齿、鳃耙等是鱼类的取食器官,它们的结构和机能与 食性的多样性有密切的关系:
(1)捕捉型:口大,颌骨、犁骨、腭骨上常有锐利的牙齿, 鳃耙短而稀。
鳃耙是鱼类的一种滤 食器官,亦有保护鳃丝的 作用。
鱼类鳃耙的数目、形 状与鱼的食性有一定关系。
(二)舌(tongue)
鱼类的舌一般比较原始,没有弹性,不能活动。 少数鱼类舌退化甚至无舌,如海龙科。 一些鱼类的舌上布有味蕾,并有神经支配。 鱼类的味蕾不仅分布于舌上,在口腔、触须及 体侧等处均有分布。
43
(三)鳃耙(gill raker)
鱼类鳃弓朝口腔的一 侧长有鳃耙,一般每一鳃 弓长有内外两行鳃耙,其 中以第一鳃弓外鳃耙最长。
精巢: ➢ 圆口类:单个。 ➢ 软骨鱼类:一般乳白色,多数成对。 ➢ 真骨鱼类:可分为壶腹型和辐射型。
15
壶腹型和辐射型
➢ 壶腹型:腺体由圆形或长形 的壶腹所组成。精细胞的成熟过 程在壶腹中进行。精巢背侧有输 精管。 ➢ 辐射型:腺体成辐射排列的 叶片状,叶片状腺体是精细胞成 熟的地方。精巢有纵裂状凹穴, 底部有输出管。
I 型:胃直而稍膨大,呈圆 柱状,无盲囊部,如鲀科鱼类。
U 型:胃弯曲呈U形,盲囊 部不明显,如银鲳等。
V 型:胃弯曲呈V形,有盲 囊部,但不甚发达,如鲑鳟类、 鲷科等。
Y 型:盲囊部明显突出,贲门部、幽门部及盲囊 部分界明显,如拟沙丁鱼、鳀及鳗鲡等鱼类的胃。
卜型:盲囊部特别延长而发达,幽门部较小,胃 一般圆锥形,如鲐、鲣等鱼类的胃。
24
2、雌、雄异形
少数种类雌雄鱼大小差 别很大,如一种康吉鳗的 雌鱼重可达90 kg余,而雄 鱼却不超过1.5 kg。
有些鱼类的雌、雄尿殖 开孔在结构不同。
25
3、珠星
有一些鱼,到生殖季节, 雄鱼身上的个别部位(如鳃 盖、鳍条、吻部、头背部等) 出现的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 又称追星,是表皮细胞特别 肥厚和角质化的结果。这在 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中肾小管可分为4部分: 颈节、近球弯曲肾小管、远 球弯曲肾小管、集合细管。
淡水硬骨鱼类肾小体的 数目、直径均大于海水硬骨 鱼类。
4
三、输尿管和膀胱
输尿管:一般鱼类有一对,在胚胎时期,为前肾 管。在成体,前肾衰退,前肾管纵裂为二:
➢ 中肾管(吴夫氏管):与中肾小管相通,担 负输尿管的任务;
➢ 米勒氏管:退化,或成为输卵管。 膀胱: ➢ 作用:贮藏尿液。 ➢ 类型:输尿管膀胱(大多数鱼类)
55
大肠
板鳃亚纲的大肠可分为结肠和直肠。结肠后方附 有直肠腺,有分泌盐类的作用。直肠腺后方为直肠。
鱼类的直肠完全没有吸收作用,只堆积粪便。
56
硬骨鱼类肠的长度及盘曲 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
第八章 尿殖系统 The uro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1
第一节 泌尿器官(excretory organ)
组成:肾脏(kidney)、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 中肾两个阶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 透压,使之保持恒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全头类:与板鳃类 类似,但无泄殖腔。
19
真骨鱼类: 与泌尿管无关。 有些鱼类的输卵 管与卵巢不相连。 生殖开孔因鱼而 不同。鲈形目鱼 类一般雄鱼以尿 殖孔开口于体外, 雌鱼生殖、泌尿 分别开口于体外。
圆口类及某 些真骨鱼类无生 殖导管。
20
各种鱼类的雌性生殖器官
各种鱼类的雄性生殖器官
22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50
三、胃(Stomach)
胃位于食道的后方,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 接近食道处的部分为贲(beng)门部,胃体的盲囊状 突出部分称盲囊部,连接肠的一端称为幽门部。
一般鱼类胃的组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 层及浆膜层等四层组成。
圆口类及硬骨鱼类的鲤科、海龙科等鱼类没有 胃。
51
硬骨鱼类胃的五种类型
第五章 消化系统
The digestive system
第一节 消化管 第二节 消化腺
36
几个概念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各种消化腺。 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担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体腔: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具一肌肉壁 包围的体腔,有一横隔将体腔分隔为前后两个腔: 围心腔、腹腔。 背腔:容纳肾脏和鳔的空腔。位于腹腔之外。
53
幽门盲囊(pyloric caeca)
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胃后方、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 盲囊突出物。或称幽门垂。幽门盲囊均开口于十二指 肠。
幽门盲囊的组织结 构与肠壁组织相似,其 作用一般认为是用来扩 大肠子的吸收表面积, 同时又能分泌与肠壁相 同的分泌物。
54
小肠
十二指肠: 内壁无突起,管径较细,胰管开口于此。 回肠: 管径较粗。 螺旋瓣(spiral valve) : 软骨鱼类及少数硬骨鱼类的肠 壁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突出于管 腔的褶膜,一般排成螺旋状, 它有增加吸收面积的功能。螺 旋瓣排列状态和数目因种而异, 其排列形态大致可分为螺旋型 和画卷型两大类。
如鲈的鳃耙数:5~9+13~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5
鳙的鳃耙构造
鳙的鳃耙稍短于鳃丝长,各鳃弓都 有两列对称的鳃耙,口咽腔顶壁每侧有 四条腭 褶,口闭合时,腭褶正好嵌在 各鳃弓内外鳃耙间,鳃耙数多。
46
鲢的鳃耙构造
鲢的鳃耙构造更复杂,鳃耙长于鳃丝,鳃耙彼此 连成一片,有筛膜覆在鳃耙外侧面,形成筛板,上有 许多不规则孔隙,整个鳃耙似海绵状。鳃耙数多。
16
二、卵子、精子的形态
卵子
端黄卵,卵黄 丰富。卵径0.3至 220mm。大多数硬 骨鱼类卵子呈圆球 形,也有椭圆形、 梨形。软骨鱼类形 态较多样。
17
精子
分为头部、颈 部和尾部。头部具 核,头部前方为顶 体。
18
三、生殖导管
板鳃鱼类:中肾 管(输精管)、米勒 氏管。开口于泄殖腔。 雄鱼输精管后方有贮 精囊和精囊。雌鱼输 卵管后端有卵壳腺和 子宫。
2
一、前 肾
是鱼类胚胎时期的 主要泌尿器官。包括前 肾小管和肾小球。前肾 小管按节排列,以肾腔 口与体腔相通。前肾小 管连接到前肾管,通到 泄殖腔。
成鱼前肾退化。
3
二、中 肾
为鱼类成体的泌尿器官。包括:中肾小管和肾小 体。中肾小管不按节排列。肾小体(马氏体)由肾小 球囊(鲍氏囊)和肾小球(血管小球)组成。
7
硬骨鱼类
中肾,五种类型。 中肾管为输尿管,米勒氏管退化。
8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一、肾脏和鳃的泌尿机能
鳃:主要排泄容易扩散的物质。海水硬骨鱼类: 鳃上有泌盐细胞。
肾脏:主要排泄氮化物分解产物中比较难扩散 的物质,如尿酸等。通过肾小体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 的选择性吸收作用来完成。
尿液:含氮代谢产物为尿素和尿酸。
29
30
31
32
33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淡水鱼类、海水软骨鱼类和海水硬骨鱼 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2、 软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输尿管和生殖导管在 发生和构造上有何不同?
3、 鱼类的卵巢及精巢各有哪几种类型?板鳃类 和真骨鱼类的卵巢在构造及排卵方式上有何不同?
34
Next chapter Quit
52
四、肠(intestine)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肠可明显分出小肠和大肠, 小肠又可分为十二指肠及回肠。大肠可分为结肠和 直肠。
硬骨鱼类及全头类的肠的末端以肛门开口体外, 板鳃亚纲肠管末端则以肛门开口于泄殖腔。
鱼类肠管组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及 浆膜层等组成,多数鱼类缺乏真正的肠腺。
肠的功能: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
49
二、食道(esophagus)
鱼类的食道短而宽,管壁较厚。 组织构成:粘膜层、肌肉层及 浆膜层。肌肉层全由横纹肌组成。 有选择食物的作用。 食道囊:鲳科鱼类的食道呈卵 圆形的球状物,肌肉壁很厚,粘膜 具几丁质,且有许多长条状乳头状 突起,每一突起上附有许多小齿状 突起,称鲳类的这种食道球状构造 为食道囊。
9
二、渗透压的调节
10
淡水鱼类
鳃和皮肤吸水;粪便和尿液损失盐分。 肾脏排水,鳃上的氯细胞(吸盐细胞)从水中吸 收盐分,从食物补充盐分。
11
海产硬骨鱼类
鳃和皮肤失水;尿液会排除一些水。 吞食海水和从食物中获取水分、鳃上的泌盐细胞将多 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粪便和尿液也排除多余的盐分。
12
海产软骨鱼类
(2)吸盘型:无颌骨,舌上有齿,为主要的舐刮器官。 (3)吸吮型:吻呈较长的管状,有时能伸出,一般无齿, 也无鳃耙,通常摄食底栖或水层中的无脊椎动物。 (4)研磨型:牙齿强大,口中大,鳃耙中长,排列较稀。 (5)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较大或中等大小,也有较小的, 通常不能伸出,齿细小或无齿,鳃耙长而密。 鱼类的取食器官还有一些介于这些类型间的过渡类型。
通过血液中多量的尿素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从食 物获得盐分。鳃和皮肤吸水。肾脏排尿和直肠腺分泌 可排除过多的盐分。
13
第三节 生殖器官 Reproductive organ
组成:生殖腺、输卵管或输精管、交接器。
14
一、生殖腺(Gonad)
卵巢: ➢ 游离卵巢(裸卵巢):不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 (卵囊)所包围---圆口类、软骨鱼类、肺鱼类。 ➢ 封闭型卵巢(被卵巢):不裸露在外,为卵巢膜 所包围----大部分真骨鱼类。
47
咽上器官(epibranchial organ)
鲢鱼和鳙鱼的 咽鳃骨和上鳃骨卷 成蜗卷状,称为咽 上器官,此处相邻 两鳃弓间的鳃耙连 成四个分隔的鳃耙 管。
48
口、齿、鳃耙等的结构和机能与食性的关系
口、齿、鳃耙等是鱼类的取食器官,它们的结构和机能与 食性的多样性有密切的关系:
(1)捕捉型:口大,颌骨、犁骨、腭骨上常有锐利的牙齿, 鳃耙短而稀。
鳃耙是鱼类的一种滤 食器官,亦有保护鳃丝的 作用。
鱼类鳃耙的数目、形 状与鱼的食性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