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博物馆讲解词
广州起义纪念馆保护实例

广州起义纪念馆保护实例
广州起义纪念馆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六路77号广州市荔
湾区文化公园西门,是一座以纪念广州起义为主题的纪念馆。
它是为了纪念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发生的广州起
义而建立的。
广州起义纪念馆保护实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修复和保护建筑:广州起义纪念馆原为广东警备司令署旧址,建筑历经岁月的侵蚀导致一定的损坏。
为了保护建筑的完整性和历史特征,相关部门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包括修复屋顶、墙体、门窗等,使建筑恢复了原貌。
2.文物保护:广州起义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与广州起义相关的
文物,如照片、文件、武器等。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专门设立了恒温、恒湿、防火、防尘等环境,以确保文物不受损坏。
3.展陈设计和展览内容更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广州起义
纪念馆不断更新展陈设计和展览内容。
通过利用现代展陈手法和技术,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者的事迹和影响等。
4.宣传和推广:为了提升广州起义纪念馆的知名度和参观率,
针对公众、学校和旅游机构等各类目标群体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
例如举办主题讲座、举办纪念活动、在各大媒体发布相关新闻等,以吸引更多人参观。
综上所述,广州起义纪念馆通过修复和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展陈设计和展览内容更新、宣传和推广等方式,保护好了这一历史遗迹,并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观。
广州起义纪念馆参观心得

广州起义纪念馆参观心得
我最近参观了广州起义纪念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经历。
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了解了广州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起义发生在1927年,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暴动。
在起义中,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起来反抗国民党的暴政。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包括起义领袖的照片、武器和手写的指令。
我还听到了起义中参与者的亲身经历,他们的勇气和坚定让我深为感动和钦佩。
通过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意义。
我认为这个博物馆是一个必须参观的地方,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中国革命历史感兴趣的人。
- 1 -。
广州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广州起义纪念馆观后感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一座矗立在广州市黄埔区的重要历史纪念建筑,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馆,并对其所呈现的历史背景和珍贵的文物感到深深震撼。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广州起义纪念馆位于黄埔军校旧址,建筑外观庄严肃穆,独特的红砖墙壁和深灰色屋顶展示了传统军事建筑的风格。
进入纪念馆内,我被大厅中展示的广州起义全景沙盘所吸引。
沙盘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广州起义发生时的场景,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激情四溢的时代。
走进展厅,我看到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列着广州起义领导人的真实遗物和照片的展台。
这些包括朱德、陈绍明、陈炯明等先烈的遗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豪情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纪念馆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展区,展示了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文展板和多媒体展示,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州起义的策划组织过程、参与者的背景以及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这些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广州起义的历史脉络,让我对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参观过程中,我深受教育的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敬仰和钦佩。
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震撼了整个国家和世界,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石。
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无论是战场上的勇敢面对,还是背井离乡的牺牲奉献,都彰显了对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广州起义纪念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体验,向观众生动展示了广州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座宣传革命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
我相信,每一个踏入这里的人都会被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所感动,都会对广州起义的英勇事迹和精神有所启发和思考。
参观结束时,我不禁为那段烽火岁月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祈福默哀。
广州起义纪念馆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业绩,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时代中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的来说,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教育基地,它用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广州起义纪念馆景点介绍

广州起义纪念馆景点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好好介绍一下广州起义纪念馆这个特别的地方哟!
你可别小瞧这个纪念馆,它背后的故事那可是相当精彩呢!当年啊,这里可是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想象一下,一群勇敢的人们,为了理想和信念,就在这里奋不顾身地战斗。
一走进纪念馆,你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
里面的展品和场景布置,都特别逼真,让你感觉自己就像是置身于当年的战斗之中。
你能看到那些陈旧的武器,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的激烈战斗;还有那些珍贵的照片和文献,把那段历史清晰地展现在你眼前。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力量。
这些前辈们的勇敢和坚持,真的让人特别佩服。
就好像他们在对我们说:“嘿,年轻人,要加油啊!”
纪念馆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红墙黄瓦,特别有历史的韵味。
在院子里走走,感受一下阳光洒在身上,同时也感受着历史的温度。
有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呢?哈哈,可能我会有点小害怕,但肯定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感染的啦!
逛完了广州起义纪念馆,你会觉得自己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我们要记住那些前辈们的付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呀!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广州起义纪念馆特别感兴趣啦?那就赶紧来亲自感受一下吧,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哈哈,快来吧,我在这里等你哟!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这里真的很值得你来逛逛,感受历史的魅力,感受那些勇敢的人们留下的痕迹。
好啦,下次再和你们聊别的有趣地方哟!。
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_导游词

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0xx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分享的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欢迎参考!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1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0xx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
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
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
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
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面积18万平方米。
1920xx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动了广州起义,后失败,死难烈士5700多人,都埋于此。
为纪念革命先烈,195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此兴建了大型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气魄雄伟。
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2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1 / 4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0xx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1920xx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
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
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62年7月被广东省人大会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被市委、市政府、市精神文明办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景点介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景点介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一座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纪念性园区,用来纪念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
这座陵园始建于1952年,占地约7.4万平方米,是广州市最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广州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陵园内分为徐州会议纪念馆、起义烈士墓、树木区和康庄广场等主要景点。
徐州会议纪念馆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广州市委与中国工农红军总前委于1927年在徐州举行的秘密会议而建立的。
纪念馆内展示了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与起义有关的照片和文物。
参观者可以通过展品和多媒体展示了解广州起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起义烈士墓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核心景点。
这里安葬着大量在广州起义中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
墓地被精心设计,墓碑上刻有烈士的名字和事迹。
墓地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幽静,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每年的革命纪念日和重大节日,人们都会前来瞻仰烈士墓,并献上鲜花和敬意。
陵园内的树木区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一大特色景观。
这里种植着各种树木,并为每棵树木配备了说明牌,介绍了树木的名称和相关知识。
树木区还设有小路和休息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休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康庄广场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开放式广场。
这里常年悬挂着鲜艳的党旗,有时还会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
广场中央有一尊高大的革命纪念雕塑,象征着广州起义的伟大历史壮举。
广场四周种植着花草树木,环境优美,是游人休憩和拍照的理想场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广州重要的纪念性景点之一,它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庄重肃穆的环境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陵园内的徐州会议纪念馆、起义烈士墓、树木区和康庄广场等景点都展示了广州起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和牺牲奉献的精神。
广州起义纪念馆景点介绍

广州起义纪念馆景点介绍哎,说起广州起义纪念馆,那可真是咱广州城里的一个“红色宝藏”,藏着不少历史故事,让人一去就忍不住想多了解几分。
这地方,你一来,就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一迈进纪念馆的大门,嘿,那股子庄重感就扑面而来,但又不失亲切。
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物,它们就像是一位位沉默的讲述者,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
你瞅瞅那些老照片,黑白相间,却仿佛能看到当年的硝烟弥漫,听到那震天的口号声,感受到那份热血沸腾的激情。
再往里头走,就是那些复原的场景了。
哎呀,那叫一个逼真!就像是走进了电影片场一样,只不过这里演的是真真实实的历史大戏。
你看那起义军的宿舍,简陋却整洁,每一件物品都透着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坚韧。
还有那会议室,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还能听到当年起义领袖们激昂的演讲声,激励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说到起义领袖,不得不提的就是张太雷、叶挺、周文雍等这些英雄人物了。
他们的雕像矗立在纪念馆里,目光坚定,仿佛在告诉我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站在雕像前,你会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心里头涌起一股子说不出的敬意和感动。
再逛逛纪念馆的其他展厅吧,那里展示的是起义的整个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从策划到实施,从战斗到牺牲,每一个环节都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尤其是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名字和事迹,更是让人泪流满面。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份恩情我们怎能忘记?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着,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啊朋友们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广州起义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一下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伟大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被深深地打动和震撼的!。
广州起义纪念馆心得

广州起义纪念馆心得
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一座以纪念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发生的工人起义为主题的博物馆。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却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广州起义”三个字,表明了此处展示的主题。
在馆内,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和多媒体展现,可以了解到起义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展示起义前夕的广州市场和街道,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的气息。
纪念馆内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当时使用的武器、军装、地图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让人感慨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壮烈。
在馆内还有一些互动式的展品,如模拟起义场景的仿真游戏、让人亲身感受起义时期的生活环境。
这样的设计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起义事件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总体来说,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通过参观这座博物馆,不仅可以了解起义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还可以深入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壮烈。
这一历史事件虽然失败了,但却
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后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起义讲解词1927年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的又英勇反击。
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
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第一部分风云突变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开启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序幕。
随后,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广东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1925年6月爆发的省港大罢工掀起了广州工人运动的高潮。
这是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用过的枪支和竹帽。
农民运动方面,1925年5月,在广州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民协会—广东省农民协会,这是协会的会旗和机关刊物《犁头》。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分裂国共合作的活动日益加剧。
以国民党右派谢持、邹鲁等人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召开会议,决定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公开向共产党发难。
接着蒋介石相继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进一步排斥、打击共产党。
国民党内的反共的声音是越来越高,但是为了统一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于1926年7月开始北伐。
这是国民革命军在东较场(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对面的英雄广场)举行誓师大会的情景。
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进行反共“清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4月15日,国民党广东当局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在广东实施反共“清党”,在广州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2100多人。
鉴于急剧变化的形势,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将区委机关暂时迁往香港,在广州另成立中共广州市委,继续领导广州人民进行斗争。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开叛变革命。
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至此,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第二部分决策起义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这是八七会议旧址模型。
会后,任命张太雷为广东省委书记。
共产国际对广州起义十分重视和支持,多次对广州起义予以指导,并派纽曼等人为代表到广州指导起义。
10月12日,中共中央鉴于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作战失利,指示广东省委暂停执行广州起义计划。
起义计划一度被搁置了下来。
而此时广州的局势却发生了有利于起义的变化。
1927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率部回到广东。
为争夺广东地盘,与原占据广州的桂系军阀产生尖锐的矛盾。
11月张发奎与所部黄琪翔等人发动军事政变,将桂系军阀的势力逐出广州,为防止桂系军阀卷土重来,张发奎调重兵驻防广东西江一带,广州防务由叶剑英代行,广州市内兵力空虚,形成了对广州起义的有利时机。
11月17日中共中央在了解到广东局势的变化后通过了《最近广东工作决议案》,正式决定举行广州起义。
这幅油画名为《广东省委26日晚会议的情景》,26日中共广东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立即举行广州起义,并讨论了具体的准备工作。
会后,成立了由张太雷、黄平、周文雍三人组成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总指挥机关。
任命叶挺为起义军事总指挥。
为加强起义的宣传工作,中共广东省委出版了《红旗》、《广东省委通讯》等刊物。
为组织起义力量,中共广东省委派杨殷、周文雍等人秘密联络工人,改编广州工人赤卫队。
这是杨殷用过的箱子,是香港皮革工会特意为他设计的。
外表是一个普通手提小衣箱,里面特制有夹层,可藏放东西。
起义的主要力量之一的教导团,是由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改编而成,叶剑英曾兼任教导团团长。
警卫团是起义的另外一支重要的力量,1927年12月初在广州成立。
经叶剑英推荐,中共秘密党员梁秉枢担任团长。
下面的这些衣服是广东省委交通员,杨殷的夫人潘佩贞送情报时穿过的衣服。
12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广东省委关于广州起义的计划,12月7日,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广州工农兵代表会议,决定在12月12日举行广州起义。
可是在起义前夕,中共广东党组织设在广州市区的秘密武器转运站——大安号柴米发客店被敌人破获,起义计划泄漏。
与此同时,汪精卫在上海接连电告张发奎等人,令其立即解散教导团,拘捕共产党等。
鉴于形势危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到12月11日。
第三部分羊城风暴11日凌晨2时左右,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人赶到起义的主要力量——教导团北较场四标营驻地,举行誓师大会。
誓师大会上,起义总指挥部将参加起义部队统称为工农红军,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凌晨3时30分,叶挺宣布起义开始,三颗信号弹划破夜空,揭开起义序幕,起义军战士摘掉了国民党的帽徽,带上红领带,按计划奔袭预定目标。
这是工人赤卫队,农民赤卫队和教导团的战士们穿过的衣服。
教导团第一营第一连的战士在连长陆更夫的带领下,在工人赤卫队的协助下,经半小时的激战,攻占了广州市公安局,释放了囚禁在此的8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其中有100多名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直接奔向了起义的战场。
起义爆发后,许多朝鲜籍战士和越南革命者,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投身起义,这是朝鲜籍战士催庸健,1919年流亡到中国,先后在天津大学和云南讲武堂学习,黄埔军校第五期6区队长。
1972年当选朝鲜国家副主席。
这是越南籍战士洪水,他是追随胡志明来到中国,黄埔四期学生。
他是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少将,同时也是拥有两国将军称号的第一人。
广州工人赤卫队按预定计划奔袭敌人各据点,先后攻占了市公安局、保安队驻地、黄沙车站等政府机关。
并攻占广东造币厂,缴获了大批武器。
黄埔军校特务营先后攻下蟹山炮台和渔珠炮台后,继续向沙河进攻。
这是三维动漫展示攻打广州市公安局的战斗情景。
广州市公安局是敌人的重要据点之一,也是起义军攻打的主要目标。
起义爆发后,许多革命妇女以极大的革命热情,积极参加起义,这是在起义时负责救护工作的广东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
广州市郊和南海、清远、花县的农军积极配合参与广州起义。
为了指挥农军有序的投入战斗,起义总指挥部专门设立农军指挥部,指挥农军直接参加城内的武装起义。
12月11日拂晓,广州市区大部分地区已被控制,起义军在大沙头至黄沙一带,沿长堤修筑工事,与第五军李福林部隔江对峙。
11日凌晨6时左右,张太雷在广州市公安局内主持召开广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庄严宣告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
这是反应当时情景的一幅油画。
会议选举了苏维埃政府各部委负责人。
苏兆征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由于他当时在湖北领导革命工作,由张太雷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
这是各部委的负责人。
广州苏维埃政府将《红旗》半周刊改为《红旗日报》,作为政府的机关报,这是当天发行的《红旗号外》。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起义总指挥部以苏兆征、张太雷、黄平、叶挺四人名义,发表著名的《广州苏维埃宣言》,号召“一切一切一切的工农同志们继续战斗。
工农红军临时指挥部也由大东门警察署搬至公安局大院北楼,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栋楼,正式改称广州工农红军总司令部。
工人赤卫队指挥部仍设在广东省公署(今越华路广东省民政厅)。
为扩编武装力量,将起义爆发初的工农红军3个师扩充为3个军,这是当时在大院发放枪支武器的画照。
12月11日深夜,起义总指挥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叶挺和聂荣臻等人提出将起义队伍转移到海陆丰根据地,但遭到共产国际代表纽曼的坚决反对,认为叶挺的主张是去做土匪。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一切政权归工农兵”、“耕者有其田”等主张,代表了工农兵和劳苦大众的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热烈拥护。
12日中午,工农兵群众在丰宁路(今人民中路)西瓜园召开拥护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张太雷亲自主持了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这是反应庆祝大会的油画。
这是西濠口保卫战的场景。
负责驻守在长堤的工人赤卫队多次击退了李福林部的强行登陆,但由于反动的机器工会体育队冒充工人赤卫队占领了嘉南堂,起义军腹背受敌仍坚持战斗,200多名工人赤卫队战士13日撤出战斗时仅存20多人。
广州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极大恐慌和仇视。
英、美、日、德等国积极策划干涉起义。
国民党广东当局纠集驻韶关、佛山、东江、西江等地的援军,准备镇压起义。
城内国民党控制的反动工会也纠合1000多人,积极参加对起义军的反扑。
12月12日凌晨,驻扎在河南的李福林部,在“江大”、“宝璧”两艘军舰的掩护下渡江,至此国民党广东当局开始向广州进行全面围攻。
这是油画《观音山保卫战》。
观音山即今天的越秀山。
12日,全城制高点观音山阵地遭到从韶关前来增援的周定宽部和驻守陈家祠的第二师第三团的反扑。
起义者与敌军展开了拉锯战,战斗十分激烈,最后弹药耗尽,伤亡惨重。
13日清晨,观音山阵地失守。
这是叶挺指挥战斗时的部分手令。
这是表现张太雷牺牲时的画照。
12日下午,张太雷参加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返回总指挥部后,乘车前往大北门指挥战斗,途经大北直街时,遭到体育队敢死队的伏击,壮烈牺牲,时年29岁。
这是张太雷的部分遗物。
这是他写于1921年的一封家书。
由其二女儿张西蕾保管,抗日战争时为了安全,将信头和信尾去掉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家书就是现在这样的。
黄昏叶挺、聂荣臻在财政厅楼顶观察敌情,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为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决定将起义部队撤出广州。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广州苏维埃政权建立3天后,惨遭国民党军队和帝国主义联合势力的镇压。
这是嘉南堂旧址,位于现在的人民南路。
这是南海大沥的烈士纪念碑。
纪念的是撤退到南海大沥后,突围时牺牲的104名南海农军。
这些是反映主力部队撤退后,坚守在广州街头的起义战士英勇奋战,直至牺牲的一组照片,这是教导团女兵班班长游曦,她率领女兵班的战士坚守天字码头阵地,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反复搏斗,除一人派往联络起义总指挥部外,全部壮烈牺牲。
游曦牺牲时年仅19岁。
为镇压起义,国民党军队对市区进行了野蛮的炮轰,大片的房屋被炸。
停泊在沙面的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军舰对天字码头一带起义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国民党部队进城后,乘机到处放火、勒索和抢劫,白色恐怖之下的广州,断壁残垣到处可见。
重占广州后,国民党广东当局开始实施血腥屠杀,提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口号,被杀害的起义军和革命群众多达5700多人。
这是被杀害的共产党人之一,梁桂华的黄埔军校的修业证书,他是工人赤卫队的副总指挥,大安米店就是他用400银元典当了祖屋开设的。
起义时负责带领工人赤卫队攻打广州市公安局,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负责长堤一带的防守,在与机器工会的体育队街头博战时受伤,送进韬美医院(现广医一院)疗伤,起义失败后被捕牺牲于韬美医院的大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