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

合集下载

500kV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抑制方法

500kV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抑制方法

500kV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抑制方法摘要:当500kV主变空载投入电网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断路器分合操作的瞬间,系统电压的相角通常都是随机的且不确定的,由于变压器铁芯磁通的饱和及铁芯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

由励磁涌流引起的电压突降、操作过电压以及保护误动等故障,对发电厂或电网电气主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和高压开关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500kV变压器;励磁涌流;1励磁涌流的产生及特点1.1励磁涌流的产生变压器投入后,绕组在磁路中的变压器会出现偏磁现象,这种现象属于单极性的。

对该磁通的极性和投入前变压器的剩磁极性进行相比较,相同时,会出现稳态磁与剩磁以及偏磁叠加而造成磁路饱和的现象,使励磁电抗绕组在地变压器上时,会有很大的励磁涌流产生。

1.2励磁涌流的特点高次谐波分量会大量地存在于励磁涌流中,其中主要的电流是二次谐波分量,尖顶波是变化的曲线。

在三相变压器中存在着不同大小的二次谐波,但是较大的二次谐波至少存在一相。

励磁涌流波形明显偏于时间轴一侧,含有很大的非周期分量电流,励磁涌流的衰减常数与铁芯的饱和程度有关,饱和越深,电抗越小,衰减越快。

中小变压器涌流倍数大,衰减较快(可达10Ie,衰减时间0.5~1s),大型变压器涌流倍数较小,衰减慢(4~6Ie,2~3s,甚至1min)。

励磁涌流非正弦波,呈现尖顶波,相邻两个波形之间出现间断,宽度为间断角,间断角大小与铁芯饱和磁通和剩磁大小有关。

1.3励磁涌流的危害直流分量在励磁涌流中会将电流互感器中的磁路磁化过度,影响测量精度,容易造成变压器中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的现象,尤其严重影响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使变压器在投运过程中屡次失败。

将电流接入到一台空载的变压器上所生成的磁力涌流,会使电气内部相邻连接的电站中运行的变压器出现和应涌流,发生误跳闸的状况,造成大面积的停电。

若励磁涌流数值较大,会使断路器以及变压器由于动力过大而受损。

造成电网电压骤升或骤降,导致其它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特别是易诱发操作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分析及抑制方法探讨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分析及抑制方法探讨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分析及抑制方法探讨摘要:变压器励磁涌流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及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不对变压器励磁涌流进行必要的控制,可引发电网电压异变、谐波污染、保护误动等情况。

本文对变压器励磁涌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总结探讨了抑制此现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方法前言: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用户组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电能的统-整体。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十分重要。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很小,通常只有其额定电流的3%~8%,大型变压器甚至不到1%。

但当变压器空载投人电网时由于变压器铁心磁通的饱和以及铁心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危害。

因此,分析变压器空载合闸对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变压器励磁涌流1.1变压器励磁涌流概述变压器励磁涌流是一种谐波,在合闸给变压器充电时,电流表的摆针会波动很大,而后马上会恢复到正常的电流值,电流表的波动证明存在一定的电流产生的冲击所造成的,这个冲击电流被定义为励磁涌流。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由于时间比较短,对变压器本身并不能造成危险,但如果合闸充电次数的增多,由于大电流对线圈绕组的多次冲击,容易使对绕组间产生机械力的作用,固定在变压器上面的其它保护电元件就会产生松动,一旦产生误动作,就造成变压器的损毁和操作人员的伤害,因此对变压器励磁涌流必须进行抑制。

1.2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点在涌流中存在很大数量的高次谐波,主要是二次和三次谐波,所以在电流曲线上励磁涌流体现出来的是凸型波形。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大小与变压器内的铁芯饱和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铁芯的饱和度越大,励磁涌流维持的时间就越短,具体表现为:合闸时,励磁涌流很大,但马上又恢复正常,但铁芯的饱和度不可能达到100%,因此变压器都会出现励磁涌流,只是产生的大小不同。

同时变压器越大,电磁涌流就越大。

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

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

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用于提高或降低交流电压。

然而,在变压器的日常运行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电流——励磁涌流。

励磁涌流的产生原因、影响及抑制措施,一直是电气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变压器励磁涌流是由于变压器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一侧电源给定电压后,产生的瞬时电流波动引起的。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变压器自身磁化特性变压器是由铁芯、线圈等部件组成的,当交流电源施加在一侧线圈上时,铁芯上会产生一个磁通量,使得另一侧线圈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电势。

在低频条件下,变压器的铁芯上的磁场在每个电源周期内都会发生磁化与去磁化过程,即由于铁芯饱和,磁通量无法瞬间变化,从而在每个周期内形成一个磁滞回线。

当电源供给的电压陡然由0V变化到正常值时,铁芯中的磁场并不会即刻达到稳态,从而导致瞬间电流的波动,造成产生励磁涌流。

2. 电源特性影响电源的内阻、电源的输出电压质量均会影响励磁涌流的产生。

电源内阻较大时,输出电压下降幅度较大,对于变压器来说,电流的波动幅度会更大。

同时,电源产生电压的质量也会影响励磁涌流,例如,电源输出电压存在10%、20%的谐波成分时,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幅值会更大。

二、励磁涌流的影响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后,将会对变压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产生影响。

1. 变压器内部温度升高励磁涌流的产生将会引起变压器内部电阻损耗增加,从而导致变压器温度升高。

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变压器绝缘材料老化、泄漏及烧毁等事故发生。

2. 电力系统不稳定励磁涌流的存在会造成系统电压波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从而会降低其工作效率,甚至带来负面的经济损失。

三、励磁涌流的抑制措施为了避免励磁涌流带来的安全隐患及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有一些抑制措施可以采取。

1. 增加阻抗变压器防励磁涌流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在变压器的一侧或两侧增加阻抗,这样可以限制励磁涌流的幅值并且控制其衰减时间。

各类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

各类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

各类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是变压器通电时,铁芯中发生磁通变化而产生的瞬时电流。

其特征受变压器类型、容量和连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双绕组变压器空载绕组励磁涌流:变压器空载通电时,电感性电流急剧增加,形成励磁涌流。

其波形为衰减振荡波,持续时间较短。

负荷绕组励磁涌流:变压器负荷通电时,由于负载侧电流急剧变化,原边绕组也会产生励磁涌流,但幅值小于空载励磁涌流。

三绕组变压器主绕组励磁涌流:与双绕组变压器空载励磁涌流类似,但由于多了一个绕组,涌流幅值和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调节绕组励磁涌流:变压器调节绕组通电时,会产生较小的励磁涌流,幅值和持续时间远低于主绕组励磁涌流。

自耦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励磁涌流:自耦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特征比较特殊,由于存在磁耦合,励磁涌流幅值会随耦合系数变化而变化。

相移变压器相移变压器励磁涌流:相移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波形与普通变压器不同,由于变压器内存在励磁电流相移,导致励磁涌流具有不对称波形。

励磁涌流的的影响断路器跳闸:励磁涌流过大时,会引起断路器误动作,导致变压器断电。

绝缘损坏:励磁涌流产生的过电压会损坏变压器绝缘,导致短路或失效。

设备损坏:励磁涌流通过其他设备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影响运行稳定性。

励磁涌流的抑制涌流限制电阻器:在变压器原边绕组串联涌流限制电阻器,限制励磁涌流的幅值。

电抗器:在变压器原边绕组串联电抗器,增加电路感抗,抑制励磁涌流的上升速度。

预磁合:变压器通电前,对铁芯进行预磁合,使铁芯处于非饱和状态,降低励磁涌流的幅值。

Y-△起动:对于三绕组变压器,采用Y-△起动方式,降低励磁涌流的冲击性。

理解和控制励磁涌流对于确保变压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采取适当的抑制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励磁涌流的影响,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地运行。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

专版研究园地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文/王洪猛在长期调试过程中,因主变压器反送电未躲开励磁涌流而导致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以及投运机组在相邻主变空载合闸时,受和应涌流影响导致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跳机的事件时有发生,现有保护装置励磁涌流闭锁主要采用二次谐波制动闭锁原理和波形识别原理,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局限性。

为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避免同类不正确动作事件的再次发生,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曾发文要求为防止变压器合闸时励磁涌流过大导致误跳机,6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组应在合闸前进行消磁处理并增设励磁涌流抑制装置,否则将影响机组正常并网。

1 变压器空载合闸产生励磁涌流的原因设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由得(如图1),在合闸瞬间变压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其中。

t=0,时合闸:立即进入稳态运行,无励磁涌流。

t=0,α=0时合闸:,从t=0经半个周期,达最大值,,可达稳态量2倍,此时再考虑变压器存在剩磁的情况,励磁涌流约可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倍(如图2)。

当变压器空投时励磁涌流只会在变压器高压侧产生,主变压器高压侧励磁涌流经电流互感器变换后输入变压器保护装置,极有可能引起差动保护误动。

1I U1Фe1图1 励磁涌流原理图2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2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点励磁涌流有以下特点:(1)励磁涌流含有数值很大的高次谐波分量,以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为主。

(2)包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使涌流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3)励磁涌流波形出现间断,有明显的间断角,一般在60°左右。

(4)励磁涌流在开始瞬间衰减很快,以后逐渐减慢。

3 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方法传统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3.1 采用保护识别方法(1)根据波形识别原理,在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各侧电流经互感器变换后,差流基本上是工频正弦波,而励磁涌流波形是间断不对称的。

(2)利用二次谐波与基波的比值作为励磁涌流判据,一般推荐谐波制动比整定为15%,防止保护拒动。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

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原理及现场应用优化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能传输设备,其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并通过电能传输网络将电力供应到终端用户。

然而,在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励磁涌流可能会导致设备的电流波动和损耗,甚至造成电网的不稳定。

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合理地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并优化其现场应用。

一、励磁涌流抑制原理1.1励磁涌流的产生励磁涌流通常是由于变压器的磁路突然产生磁通时引起的。

在变压器的磁路中,磁通的变化速度往往比较快,导致励磁电流呈现出一个瞬时的增大过程,即励磁涌流。

1.2励磁涌流的影响励磁涌流对变压器和电网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1)变压器附加损耗:励磁涌流会导致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上升,从而导致额外的电阻损耗。

(2)变压器振荡:励磁涌流在变压器铁芯和线圈之间产生电磁力,会引起变压器的震荡。

(3)电网不稳定:当变压器接入电网时,励磁涌流会产生电网的瞬时波动,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1.3励磁涌流抑制原理为了抑制励磁涌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在变压器的电源供电系统中增加限流电抗器。

通过限制电源的短路能力,减少励磁涌流的电流峰值。

(2)使用励磁变压器。

励磁变压器是由辅励变压器和电抗器组成,通过控制辅助变压器的绕组电压来控制励磁涌流。

(3)通过安装软起动装置来逐步增加变压器的励磁电流,避免励磁涌流的冲击。

2.1选择适当的变压器为了减少励磁涌流对电网的影响,可以选择具有低励磁电流的变压器。

通常情况下,具有较低额定电压的变压器具有较低的励磁电流。

2.2控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为了减少励磁涌流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来实现。

通过调节励磁变压器的绕组电压,可以减小励磁涌流的电流峰值,从而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2.3优化励磁变压器的参数为了确保励磁变压器的效果,可以优化其参数。

包括选择合适的励磁变压器容量、安装位置和接线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地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变压器剩磁变化规律及励磁涌流抑制研究

变压器剩磁变化规律及励磁涌流抑制研究

变压器剩磁变化规律及励磁涌流抑制研究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变换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

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磁场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而剩磁变化规律及励磁涌流抑制是变压器中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

我们来了解一下剩磁变化规律。

剩磁是指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磁场中的磁通量在磁场切断后仍然存在的部分。

剩磁的存在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性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励磁涌流、励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等。

因此,研究剩磁的变化规律对于改善变压器的性能至关重要。

剩磁的变化规律与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当变压器处于空载状态时,剩磁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到电源电压的影响。

在电源电压的作用下,变压器的铁芯中会产生磁通量,当电源电压突然消失时,由于铁芯的磁导率不等于零,磁通量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以指数衰减的方式逐渐减小。

这种衰减的速度与铁芯的特性有关,可以通过剩磁衰减曲线来描述。

另一方面,当变压器从空载状态切换到负载状态时,剩磁的变化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在负载状态下,变压器的磁通量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当负载电流突然减小或消失时,变压器的磁通量也会随之减小,但其变化规律与空载状态下有所不同。

除了剩磁的变化规律外,励磁涌流抑制也是变压器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励磁涌流是指在变压器刚刚通电时,由于剩磁的存在导致的瞬时大电流现象。

这种涌流不仅会对变压器本身造成损害,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抑制励磁涌流,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方法和措施。

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励磁抗补偿装置,通过改变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波形来抑制励磁涌流的产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使用变压器辅助绕组、改变变压器的设计参数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励磁涌流。

剩磁变化规律及励磁涌流抑制是变压器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向。

研究剩磁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优化变压器的设计和运行;而抑制励磁涌流可以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西门子7SJ62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保护

基于西门子7SJ62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保护

量 , 及 如何 利  ̄7 J2 合 保 护 装 置 的 交叉 闭 锁 功 能检 测 二 次 谐 波 电流 的 涌 流 , 以 S6综 并利 用软 件 实现 对 涌流 的抑 制 保 护 功 能。
关 键词: 西门" 7 J2 综合保护 ;  ̄ - S6 ; - 励磁 涌流抑制 ; 波 ; 谐 交叉 闭锁
( nag r &S eGop o Ld H nn nag 504 A yn I n t l ru C . t ea A yn 450 ) o e , .
Ab t c: h p ic l o W n f n e ir s c r n s p rsin a e nSe n 7 J 2itgae p oe t nd vc , e a m nc o o e t s a tT e r i e f a so n rn u h ur t u pe s b sdo i r np e o me s S 6 ne rt r t i d c o e ie t h r o i c mp n n h o t nf fr s ̄ a s th u a e f r s bo kn u c o f S 6 n gae r tc o d vc d tc n c n ayh r nca du a e f o ̄ r wi , s g o co s lc igf n t no 7 J 2it rt o e t c i e dp i n e i e e t gs o d r a mo i n s g o s t e i e wae
保护过 电流元件的起动值, 如果检测到励磁 涌流超过 二次谐波保护 中的设定值, 西门子7 J 2 S 6 就会产生一个 特 定 的励 磁 涌 流 信 息 , 以 闭锁 过 电流 元件 的保 护 跳 用 闸。 但是, 仅有保 护跳 闸受 到励磁涌流的影响, 电流 过 元件 的起动 阀值 及其对应 的定时器会仍 然继续正常 运行 。 当保护跳闸延 时过后, 变压器 中仍有励磁涌流存 在, 此时7 J 2 S6 会记录和显示相应的信息, 但是过电流动 作跳 闸是被 闭锁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励磁涌流不仅导致继电保护误动,由其衍生的电网电压骤降、谐波污染、和应涌流、铁磁谐振过电压等都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数十年来人们通过识别励磁涌流特征的方法来减少继电保护的误动率,但并未获得良好的回报,误动率仍居高不下。

至于对电压骤降、谐波污染、和应涌流等的消除更一筹莫展。

究其原因是人们认为励磁涌流的出现不可抗拒,只能采用“识别”的对策,即“躲”的对策。

其实,换个思路——“抑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已经实现了。

0、引言变压器励磁涌流与电容器的充电涌流抑制原理完全相似,电感及电容都是储能元件,前者不容许电流突变,后者不容许电压突变,空投电源时都将诱发一个暂态过程。

在电力变压器空载接入电源时及变压器出线发生故障被继电保护装置切除时,因变压器某侧绕组感受到外施电压的骤增而产生有时数值极大的励磁涌流。

励磁涌流不仅峰值大,且含有极多的谐波及直流分量。

由此对电网及电器设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励磁涌流的危害性1.1 引发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使变压器的投运频频失败;1.2 变压器出线短路故障切除时所产生的电压突增,诱发变压器保护误动,使变压器各侧负荷全部停电;1.3 A电站一台变压器空载接入电源产生的励磁涌流,诱发邻近其他B电站、C电站等正在运行的变压器产生“和应涌流”(sympathetic inrush)而误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1.4 数值很大的励磁涌流会导致变压器及断路器因电动力过大受损;1.5 诱发操作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1.6 励磁涌流中的直流分量导致电流互感器磁路被过度磁化而大幅降低测量精度和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1.7 励磁涌流中的大量谐波对电网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

1.8 造成电网电压骤升或骤降,影响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数十年来人们对励磁涌流采取的对策是“躲”,但由于励磁涌流形态及特征的多样性,通过数学或物理方法对其特征识别的准确性难以提高,以致在这一领域里励磁涌流已成为历史性难题。

2、励磁涌流的成因抑制器的重要特点是对励磁涌流采取的策略不是“躲避”,而是“抑制”。

理论及实践证明励磁涌流是可以抑制乃至消灭的,因产生励磁涌流的根源是在变压器任一侧绕组感受到外施电压骤增时,基于磁链守恒定理,该绕组在磁路中将产生单极性的偏磁,如偏磁极性恰好和变压器原来的剩磁极性相同时,就可能因偏磁与剩磁和稳态磁通叠加而导致磁路饱和,从而大幅度降低变压器绕组的励磁电抗,进而诱发数值可观的励磁涌流。

由于偏磁的极性及数值是可以通过选择外施电压合闸相位角进行控制的,因此,如果能掌握变压器上次断电时磁路中的剩磁极性,就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变压器空投时的电源电压相位角,实现让偏磁与剩磁极性相反,从而消除产生励磁涌流的土壤——磁路饱和,实现对励磁涌流的抑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无法测量变压器的剩磁极性及数值,因而不得不放弃利用偏磁抵消剩磁的想法。

从而在应对励磁涌流的策略上出现了两条并不畅通的道路,一条路:是通过控制变压器空投电源时的电压合闸相位角,使其不产生偏磁,从而避免空投电源时磁路出现饱和。

另一条:路是利用物理的或数学的方法针对励磁涌流的特征进行识别,以期在变压器空投电源时闭锁继电保护装置,即前述“躲避”的策略。

这两条路都有其致命的问题,捕捉不产生偏磁的电源电压合闸角只有两个,即正弦电压的两个峰值点(90°或270°),如果偏离了这两点,偏磁就会出现,这就要求控制合闸环节的所有机构(包括断路器)要有精确、稳定的动作时间,因为如动作时间漂移1毫秒,合闸相位角就将产生18°的误差。

此外,由于三相电压的峰值并不是同时到来,而是相互相差120°,为了完全消除三相励磁涌流,必须断路器三相分时分相合闸才能实现,而当前的电力操作规程禁止这种会导致非全相运行的分时分相操作,何况有些断路器在结构上根本无法分相操作。

用物理和数学方法识别励磁涌流的难度相当大,因为励磁涌流的特征和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合闸相位角、变压器的电磁参数等。

大量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仍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因其具有很高的难度,也就是说“躲避”的策略困难重重,这一策略的另一致命弱点是容忍励磁涌流出现,它对电网的污染及电器设备的破坏性依旧存在。

图2-1为一单相变压器结构图,可写出空载时初级绕组的电压方程式中N1、R1分别为初级绕组的匝数及电阻(2.1)可改写为式中α为t=0时U1的初相角如忽略电阻R1,即设R1=0,则得求解(2.3)式微分方程得磁通Φ的表达式为依据磁链守恒定理,合闸瞬间磁路中磁链不能突变,即可求出积分常数C。

式中可写出磁通Φ表达式式中为总磁通的幅值从式(2.6)中不难看出变压器外施电压u1在不同初相角α合闸时所产生的磁通Φ都不相同,将式(2.6)改写为式(2.7)中为暂态磁通,即偏磁,在合闸瞬间Φp的值与α有关,在90°或270°空投时Φp=0,在0°或180°空投时Φp可达峰值Φm。

式(2.7)中为稳态磁通,为一周期函数。

图2-2为空投合闸角α=0时的磁通变化曲线,图中Φs为稳态磁通,Φ为Φs和Φp合成的总磁通(未计及剩磁Φres),Φsat为变压器饱和磁通。

对于无损变压器(R1=0)偏磁Φp不会衰减,如实线所示,对于有损变压器(R1>0)Φp按时间常数衰减,如虚线所示。

从图2-2中可看出在电压相位角在θ1至θ2区间总磁通Φ大于饱和磁通Φsat,磁路饱和,因而产生励磁涌流iy,iy具有间断性。

对于无损变压器Φ和iy是关于的偶对称波形,而在iy=0的间断角区间Φ则是关于的偶对称波形。

对于有损变压器则Φ与iy将不再有对称关系。

当计及剩磁时,总磁通将由剩磁、偏磁(暂态磁通)及稳态磁通三者组成。

不难看出在图2-2偏磁的情况下,如剩磁为正,则总磁通曲线向上平移,即磁路更易饱和,励磁涌流幅值会更大。

如剩磁为负,则励磁涌流将被抑制。

图2-3是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它描述在磁路的励磁线圈上施加交流电压时,磁势H也相应的从-Hc到Hc之间变化,由H产生的磁通Φ(或磁通密度B=Φ/S)将在磁滞回线上作相应的变化。

如果H在回线上的某点突然减到零,则B将随即落到对应B轴的某点上,该点所对应的B值即为剩磁Br。

可以看出剩磁的数值和极性与切除励磁电压的相位角有关,如果在第Ⅰ、Ⅱ象限切断励磁电源(即H=0)则剩磁为正或零,在Ⅲ、Ⅳ象限切断励磁电源,则剩磁为负。

3、励磁涌流的抑制方法变压器在正常带电工作时,磁路中的主磁通波形与外施电源电压的波形基本相同,即是正弦波。

磁路中的磁通滞后电源电压90°,通过监测电源电压波形实现对磁通波形的监测,进而获取在电源电压断电时剩磁的极性。

变压器空投上电时产生的偏磁Φp也一样,因偏磁,电源电压上电时的初相角α在Ⅰ、Ⅳ象限区间内产生的偏磁极性为正,而初相角α在Ⅱ、Ⅲ象限区间内产生的偏磁极性为负。

显然,剩磁极性可知,偏磁极性可控,只要空投电源时使偏磁与剩磁极性相反,涌流即被抑制。

图3-3为变压器初级电压u、主磁通Φ、剩磁ΦRes及偏磁Φp 与分闸角和合闸角的关系曲线图,以及电源电压u分闸初相角α’与剩磁ΦRes的关系曲线。

变压器处于稳态时主磁通Φ 滞后电源电压u 90°,如图3-3中曲线①及曲线②所示。

变压器空载上电时所产生的偏磁一定与稳态时对应上电时电压u曲线上电点的稳态磁通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如图3-3中的曲线③对应M点或N点的Φp1和Φp2。

其最大值可达稳态磁通Φ的峰值Φm,而剩磁ΦRes幅值与磁路材料的特性有关。

不难看出对应同一个合闸初相角α或分闸初相角α’所产生的偏磁和剩磁的极图3-3 变压器初级电压u、主磁通Φ、剩磁ΦRes及偏磁Φp与分闸角和合闸角的关系曲线图性正好相反,也就是说通过分闸时测量电源电压分闸角α’,并将α’保存下来,在下次空投变压器时选择在合闸角α等于α’时加上电源,偏磁就可与剩磁反向,它们的合成磁通将小于饱和磁通Φsat(曲线④),(因饱和磁通一般选择大于稳态磁通峰值),磁路不会饱和,从而实现对励磁涌流的抑制。

由于三相电源电压在断路器三相联动切除时所得到的三相分闸相角各相差120°,剩磁极性也是三相各相差120°,而在三相联动合闸时三相的合闸初相角也是相差120°,三相偏磁极性也各相差120°,这样就自然实现了变压器三相磁路中的偏磁和剩磁都是抵消的,从而避免了一定要断路器分相分时操作才能抑制励磁涌流的苛求,也就是说三相联动断路器支持对三相涌流的抑制。

由于抑制励磁涌流只要偏磁和剩磁极性相反即可,并不要求完全抵消,因而当合闸角相对前次分闸角有较大偏差时,只要偏磁不与剩磁相加,磁路就不会饱和,这就大大降低了对断路器操作机构动作时间的精度要求,为这一技术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将这种抑制器与快切装置和备自投装置联动即可实现备用变压器按冷备用方式运行,这将大大节约变压器热备用方式的空载能耗。

图3-4选录了四条励磁涌流Iy与分闸角α’和合闸角α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到,在合闸角α为90°或270°时,空投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变压器的前次分闸角无关,原因是在变压器初级电压过峰值时上电不产生偏磁,不论变压器原来是否有剩磁都不会使磁路饱和。

当然,如果使用三相联动断路器是不可能做到三相的偏磁都为零。

而当合闸角α为0°或180°时则空投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与前次分闸角α’密切相关,当α与α’相近(大约相差±60°)时励磁涌流被抑制,此后α与α’偏离越大,励磁涌流也越大。

由此可以看到如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漂移在±3ms时对涌流的抑制基本无影响。

当今的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漂移都在1ms之内,完全可以精确实现对励磁涌流的抑制。

应该指出,变压器断电后留在三相磁路中的剩磁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衰减消失的,更不会改变极性。

只有在变压器铁心受到高于材料居里点的高温作用后剩磁才会衰减或消失,但一般的电站现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退一步讲,剩磁消失是件好事,只要没有剩磁,仅靠偏磁是不会引起磁路饱和的。

4、电容器充电涌流的抑制对电力电容器空投的充电涌流抑制同样不需要追求在电压过零时上电,而是选择合闸角与电容器前次的分闸角相近时上电,即用与原剩余电压极性相同、数值相近的充电电压加到电容器断电时残留的剩余电压上,从而不产生充电涌流。

按此原理电力电容器在断电后不需经放电设备放电,而是实现即切即投。

图4-1是对应同一分闸角α’=180°与不同合闸角α对的充电涌流大小较之变压器的励磁涌流而言,其对合闸角敏感,即要求投、切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漂移不要太大。

图4-1 分闸角α=180°(A相)对应不同合闸角(A相)α的充电涌流实录曲线对电容器实现无涌流即切即投对于大量装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电站有重要意义,当工作电源因故障切除时,随即联切接在母线上的电容器组,备自投装置在投入备用电源后立即投入刚才切除的电容器组,保证在备自投装置动作前后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水平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