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合集下载

连续心率减速力的临床应用

连续心率减速力的临床应用

连续心率减速力的临床应用孙颖锋;郭继鸿【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2(001)001【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1个月内及3个月以上患者的DR值、危险分层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AMI 1个月内的患者20例,AMI 3个月内的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olter检查,得出DR值、危险分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所有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 AMI 1个月内与AMI 3个月以上DR2值、DR4值、DR8值均值比较P均<0.001;AMI 1个月内与非AMI者DR2值、DR4值、DR8值均值比较P均<0.001;AMI 3个月以上与非AMI者DR2值、DR4值、DR8值均值比较P均<0.001,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 1个月内及3个月以上与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而AMI 1个月与3个月以上患者中中度风险率分别为45%及20%.连续心率减速力的预警能力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总页数】3页(P5-7)【作者】孙颖锋;郭继鸿【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540.4+1【相关文献】1.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YANG Tao;ZHANG Xiaohong2.心率减速力与连续心率减速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作用 [J], 林晓明; 杨希立; 赖玉琼; 高耀铭; 刘宇清3.心率减速力与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J], 林晓明;杨希立;赖玉琼;高耀铭;刘宇清4.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减速力、连续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表现及其相关性 [J], 于丹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率减速力和连续心率减速力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 林晓明;杨希立;赖玉琼;高耀铭;刘宇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室治疗的180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观察组按具体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93 例) 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87 例),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80例非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360例冠心病患者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C值更低(P<0.05), AMI组DC值低于非AMI 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和基础疾病对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DC值和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r=0.574, P<0.05)。

结论:综上所述,心率减速力可作为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预测猝死风险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 临床上应加以借鉴和推广。

关键字:心率减速力变化、老年稳定性冠心病、长期预后、影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为三分之一,而冠状动脉疾病则是第一位。

根据资料显示,过去60岁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呈年轻化的倾向,四五十岁的病人每年都会增加1]。

稳定性冠心病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一类冠心病。

临床多采用加强优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

但是由于稳定性冠心病病情平稳且无明显波动,患者对治疗容易松懈[2]。

心率减速力(DC)作为一项预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室治疗的120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非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360例冠心病患者的情况。

其中对照组:男89例,女91例,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61.43±1.48)岁。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作者:尚学秋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率分别分为3组,A组为50到70次/分,B 组为71到90次/分,C组大于90次/分,进行动态心动图检查,分为II级组、III 级组、IV级组,对照组为20例正常健康人,记录正常 RR间期标准差、5min均值标准差等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结果:心率与随访终点射血分数成反比,心率增加,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心率【中图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36-01在临床治疗中,心力衰竭较为常见,为一种进行性疾病,可严重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

为研究分析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率分别分为3组,A 组为50到70次/分,B组为71到90次/分,C组大于90次/分,进行动态心动图检查,分为II 级组、III 级组、IV级组三组,对照组为20例正常健康人。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2岁到78岁,女性为8例,男性为12例。

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3例,男性患者为36例,年龄范围为34岁到82岁,平均年龄为(62.33±11.22)岁,22例患者为心功能 II级组,20例患者为心功能III 级组,18例患者为心功能IV级组。

A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36岁到80岁,平均年龄为(61.22±11.10)岁,男性患者为9例,男性患者为11例。

B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37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61.10±11.08)岁,男性患者为10例,男性患者为10例。

心率减速力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心率减速力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心率减速力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孙汝平;张娜;徐金义;廉湘琳;王焕霞【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34【摘要】目的探究心率减速力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N)分级及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136例,入院后完善心率减速力的测定、超声心动图、NT-proBNP等检查,并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分为不良预后组和预后良好组,利用单、多因素筛选导致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利用ROC分析各指标潜在的诊断效能.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不良预后率为37%.糖尿病史(P=0.034)、心功能Ⅲ级(P=0.044)、心功能Ⅳ级(P=0.018)、LVEF(P=0.034)、NT-proBNP(P=0.034)、心率减速力(P=0.03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率减速力联合NT-proBNP的AUC最高,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为78.10%.结论心率减速力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总页数】5页(P4406-4410)【作者】孙汝平;张娜;徐金义;廉湘琳;王焕霞【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J], 张萍;娄美娜;章慧娣2.血清白蛋白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J], 金伶;龙兴江;杨彤;黄献文3.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 陶锐;侯青;刘杨4.心率减速力危险评价体系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J], 王焕霞;孙汝平;秦巧云;王伯乐;廉湘琳5.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YANG Tao;ZHANG Xiaohong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96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1月 第20卷 第1期 Chin J Geriatr Heart Brain Vessel Dis,Jan 2018,Vol 20,No.1
·综述·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 美 玲 ,姚 亚 丽 ,康 宏
关 键 词 :心 率 ;减 速 ;心 血 管 系 统 ;心 肌 梗 死 ;心 电 描 记 术 ,便 携 式
健康成年人的 DC>4.5ms,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心率 等是 主 要 的 影 响 因 素[2]。Zhao等[2]研 究 了 636 例 健 康 成 年 人 DC 的变化规律,年龄18~70岁,其中300例 男 性,336 例 女性,每10岁为1个分 层 年 龄,18~29 岁,30~39 岁,40~ 49,50~59岁,60~70岁,研究结果发现,随年 龄 增 长,DC 呈下降趋势,DC 分别为(7.52±1.66)ms,(7.47±1.79)ms, (7.28±1.63)ms,(6.61±1.38)ms,(6.18±1.93)ms,年 龄 <
2006年 Bauer等首次提出了心率减速力(DC)在 心 肌 梗 死后猝死预警方面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位相整序 信号平均技术检测 DC,评估迷走神经张力及功能受损程度, 从而判断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风险及预后。DC 是指在动态 心电图记录的24h心电信息中,相邻 的 2 个 心 动 周 期 中,后 1个较前延长 时,出 现 心 率 减 速 现 象。DC>4.5 ms为 死 亡 低风险,4.5~2.6 ms为 死 亡 中 风 险,<2.6 ms为 死 亡 高 风 险,中高风 险 的 人 群 猝 死 风 险 较 高 ,预 后 较 差 。Guzik 等[1] 在此研究基 础 上 提 出 连 续 心 率 减 速 力 (DRs)。DRs定 义 为 在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信息中,连续出现心动周期逐渐 延 长 的 现象,DR1是 2 个 相 邻 的 心 动 周 期 中,后 1 个 发 生 心 率 减 速 现象,DR2是 连 续 3 个 心 动 周 期 中,后 2 个 发 生 心 率 减 速 现 象,以此类推 DR10 即 为 连 续 11 个 心 动 周 期 中,后 10 个 心 动周期依次发生心率减速现象。心率减速的意义在于评估 迷走神经对心率的整体调节能力,自主神经的调节作 用 体 现 在每一次心率的变化中,而位相整序信号平均技术通 过 数 学 方法,将这细微的调 节 数 字 化,使 我 们 直 观 的 评 价 自 主 神 经 功能状态。DC 表 明 单 个 心 动 周 期 的 减 速 能 力 ,而 DRs表 示 连续发生心率减速现象,2者互为补充,DRs是对 DC 的深入 扩展。该检测方法的优 点 在 于 简 便、无 创、经 济、可 重 复,敏 感性及特异性均较 好,不 受 杂 音 及 不 平 稳 信 号、人 工 伪 差 等 干扰,优于传统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根据推测死亡风 险 的 流 程图,DR2、DR4、DR8 这 3 个 相 对 值 与 死 亡 风 险 相 关 度 最 高,故 用 这 3 个 指 标 推 导 死 亡 风 险。 低 分 险 为 DR4> 0.05%,且 DR2>5.4%、DR8>0.005%;中 风 险 为 DR4> 0.05%,DR2或 DR8在边界值以下,即 DR2≤5.4% 或 DR8≤ 0.005%;高风险为 DR4异常,DR4≤0.05%。若 DC 与 DRs 对 死 亡 风 险 评 价 不 一 致 ,以 较 高 级 别 的 分 层 为 主 。 1 DC 和 DRs在健康人群中的特点

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及心率变异性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及心率变异性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9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4月 A 第 7 卷第 10 期Apr. A 2019 V ol. 7 No. 10心率减速力(DC )、连续心率减速力(DRs )及心率变异性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施 勇1,梁晓和2(1.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广西 南宁 530022; 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科,广西 南宁 530022)【摘要】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 )、连续心率减速力(DRs )以及心率变异性(HRV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DC 、DRs 、HRV 等指标差异。

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在DC 、DRs 、HRV 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DC 、DRs 、HRV 可作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不良事件评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连续心率减速力;心率减速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193.01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评估患者猝死风险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为了提高风险评估水平,本文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探讨DC 、DRs 、HRV 在心脏不良事件预测方面的价值,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60~83岁,平均(72.09±4.22)岁。

将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31例),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摘要目的分析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率次数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

A组患者心率次数50 ms /总心跳数×100%(PNN50)指标为(15.21±14.32)%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的(6.54±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力衰竭預后效果与患者的心率大小成反比,即心率越快,心力衰竭预后效果差。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相对较低,心功能与健康患者相比较差。

关键词心率;心率变异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在临床治疗中,慢性心力衰竭为一种常见疾病,生存率较低,病情复杂,急性发作,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生活[1]。

为研究分析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率次数分为A组(患者心率次数<90次/min)和B组(患者心率次数≥90次/min),每组100例。

选取其中18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心力衰竭组,选取6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

选取研究对象均充分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A组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62.30±11.21)岁;女43例,男57例。

B组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2.21±11.12)岁;女42例,男58例。

对照组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2.12±11.29)岁;女28例,男32例。

1. 2 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及门诊复诊,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再住院及死亡情况、心脏彩色超声。

比较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SDNN、PNN50、SDANN等心率变异性指标[2]。

心率减速力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警研究

心率减速力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警研究

心率减速力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警研究黄佐贵;李晓华;杜国伟;李厚荣;殷波;李倩;向娟;金海燕;郭敏【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3(011)011【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值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警作用.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6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率减速力值和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速力值≥4.5 ms,1年内死亡率为3.33%%,DC值2.6~4.4 ms为6.66%,DC值≤2.5ms为13.33%,P<0.01;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无死亡病例,心率加速力值≤-7.0 ms.除肺心病患者组1年死病死率为1.66%外,余均无死亡.结论心率减速力值测定能定量、单独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肺心病心力衰竭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总页数】4页(P869-872)【作者】黄佐贵;李晓华;杜国伟;李厚荣;殷波;李倩;向娟;金海燕;郭敏【作者单位】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04000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 [J], 王春光;罗兴才;要彤;刘玉玉;赵社海;程佳媛;李跃;赵小祺2.不同时段心率减速力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猝死风险的预警价值研究 [J], 覃艳笑;王帆;黄冬菊;陆诗玲;尹江平;黄流强;石春光3.心率减速力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预警研究 [J], 杜国伟;黄佐贵;李厚荣;殷波;李倩;李潇华;余华;金海燕;向娟4.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及意义 [J], 曾春芳;李巍景;李尊雄;李天发;林明霞;符达佳5.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J], YANG Tao;ZHANG Xiaohong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