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浅析山东产业结构现状

业 业 业 店 员 人
年一2 o 0 5的数据 , 大产业 中, 三 第二产业 和第三产业呈现逐 年增 长的 趋 势 , 第 一 产 业 占 比则 下 降 不 断 下 降 , 明 山 东 经 济 的 产 业 结 构 优 而 表 化 改 革取 得 了显 著 的 成 效 。 六 大 召 开 以后 , 东 经济 发 展 迅 速 , 内 十 山 国 生产总值增长快 , 第三产 业尤为突出 。虽然从 2 0 0 2年开始 , 根据 国家 统 计 局 的有 关 规 定 , 农 林 牧 渔 服 务 业 划 归 于第 一 产 业 , 是 山东 省 将 但 的第 三产 业 占 比并 没有 太 大 的 回落 , 明 山 东 的服 务 行 业 和制 造 行 业 说 等 第 三 产 业 发 展迅 速 。 ( 表 1 见 )
2 3
3 3
青 岛 市 淄 博 市
东 营 市 潍坊 市 济 宁 市
1 83 19 .5 l2 .4 7- 3 3 62 l12 6 0 0.l
4 . 82 2 . 01 4
24 7 24 o
表 1 山 东省 三 大 产 业 占比
年份
20 O 0 2 0 0 l
2o 02
l
l
济 南 市
烟 台市
l43 3. 4
84 6
8 82 75 8 2 8 3 03 738
l0 l 8 8 l4 8 699
l74 l9 .l 6 70 9 .l 180 1 .4
要】 近年 来, 山东省人 口大省的名号 已经被飞速 发展 的经济所代替 , 在短短的 5 间, 年 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本文从 纵向和横向上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山东省是中国东部省份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然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重工业占比过高,资源耗费严重。
第二,服务业占比较低,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相对薄弱。
第三,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省应该采取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首先,要把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围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另外,还可以继续加强山东省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金融、科技、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应当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从中选取几个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例如,建设一批配套充分、功能完备、经费保障有力的产业园区,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又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支持通航、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区域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渠道,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最后,要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形成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采取差别化的政策鼓励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例如给予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等政策支持,扶持一些适合山东经济特点的专业化产业。
在商业环境方面,加强产业研究和战略规划,精细化服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发力,积极面对新机遇,有效应对新挑战。
这将是促进山东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山东省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
本文将就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1. 产业结构单一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传统产业占据着较大比重,比如钢铁、煤炭等重工业。
这种产业结构使得山东省的经济相对脆弱,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2. 产业布局不均衡山东省的产业布局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均衡的产业布局使得山东省整体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也影响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3. 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山东省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比如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绿色发展滞后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山东省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潜力。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山东省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可以通过设立技术研发基地、引进高端人才等方式,提升科技实力,培育新兴产业。
2. 推进绿色发展山东省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可以通过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等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3. 优化产业布局山东省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内陆地区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投资兴办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内陆转移等方式,促进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
4. 加强产业转型和升级山东省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
可以通过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基金、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支持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5.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山东省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为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一、山东省简介: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的服务行业和制造行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山东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第三产业尤为突出;山东省的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据主要地位;基本可以分庭抗礼;2015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7.6%;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5.3%;2011年至2005年间;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一、二产业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值下降到50%以下;不再占据绝对优势..但由表2可知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虽呈下降趋势;但生产总值却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于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过两万亿元;此上信息表明山东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2.产业结构现状横向分析:山东省内的17个主要城市;根据地理环境和政府支持程度不同;城市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别..现就省内各市2014年与2015年生产总值及其增加值进行对比..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注:本表绝对额按当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山东省内各市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 第一产业占比越小; 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加大;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侧重点放于沿海城市;特别是青岛、烟台地区;山东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使得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山东经济发展的主流;青岛市的第三产业比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高;总体看来;经过改革开放;山东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转化..三、山东省产业结构总结: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没有第一、二产业作为基础就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推动第一、二产业的进步..“大量实证研究和国内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通过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发展方式改变;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工程;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振兴、实现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与基本经验1”;山东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山东经济结构改善和发展的根本所在..1李众宜、何光一、山军勇山东产业结构特征《商业时代》2011年第03期2陈良浅析山东产业结构现状2007年第31期3丁娟山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2摘要本文以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的产业结构正处在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化较为合理。
1990年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率已明显高于全国,产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偏离—份额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组合形式,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重要载体[1]。
本文以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力图科学的总结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特征,为调整山东省产业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1.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图1 1978-2010年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动态过程从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3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1983年成为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的部门;第三产业也有了迅速发展。
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却持续下降。
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一、二、三”。
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1990年,此阶段受居民旺盛的消费需求、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山东省基础设施及轻工业发展、等多方力量的推动和影响,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第二产业曲折上升,所占比重42.8%,居各产业之首,为主导产业。
第三阶段为1991年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开始倡导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科学理念,山东省适时进一步优化产业。
到 2010年底,第一产业继续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则站上新的更高的起点,在经历快速发展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呈现平稳上升态势。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引言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其产业结构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中。
本文将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工业占比较大,尤其是传统产业比重仍较高;第二是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但比重相对较低;第三是农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产出规模和效益均较为一般。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自身等多方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策略。
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具备较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和条件。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为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背景介绍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市场需求的调整,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重工业和原材料加工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和环保政策的挑战,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山东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山东省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就业稳定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目标。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山东省也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省的发展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重工业和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等。
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山东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将就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1.传统产业重心逐渐向轻工业转移山东省的传统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如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放缓,这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导致山东省生产总值增长放缓。
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山东省开始将传统产业向轻工业转移,如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环保要求较低,且比较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在高新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所致。
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山东省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3.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与传统产业相比,山东省的服务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山东省已经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如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行业,这些行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可以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新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科技创新支持等。
同时,山东省还应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等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提高发展的热度。
2.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山东省应该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共赢”的格局。
比如,山东省可以与江苏、上海等地区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山东省临沂市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山东 省 临 沂 市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及 问题 分 析
.
李厚 霖
( 山 东财 经 大 学会 计 学 院 2 5 0 0 0 0 )
【 摘 要】 近年来, 山东省 临沂 市经济 有 了较 为 明显 的发展 , 产 业逐渐 完
也 影 响 了产 业 总体 结 构 的进 一 步 调 整 和 优 化 。
3 、 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 农 民收 入 增 长缓 慢 , 城 乡经 济 差 异 明 显
1 、 临 沂 市 三 次 产业 结 构 分 析
自1 9 9 0年 以 来 , 临 沂市第 一产业 总量 在持 续增 长 , 但 第 一 产 业 在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中 的 比重 却 表 现 出很 清 晰 的 下 降趋 势 ; 第 二 产 业呈 现 出 跨 越 式 增 长 的 趋 势 , 第 二产业在 G D P中 的 比重 逐 渐 占据 主导地位 ; 第 三 产业 同样 实现 了很 大 的 进 步 , 成 为 国 内生 产 总 值 中
临沂市农业发展仍然 以传统农 业为 主, 农业 生产技术 水平较
低, 新 型农 业 部 门 还 未起 步 , 远 未 形 成 规 模 效 益 。临 沂 市 城 乡 居 民 收 入 的差 距 有 增 大 的趋 势 。 1 9 9 0年 城市 居 民 和农 村居 民 收入 之 比 为 1 . 8 5 , 2 0 1 0 年扩大到 2 . 6 7 。近 几 年 的情 况 表 明 , 临 沂 市 农 民 人 均
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产业在 G D P中 所 占 比重 也 越 来 越 大 。三 次 产 业 的 比例 关 系 从 1 9 9 0年 的 4 8 . 8 : 2 9 . 3 : 2 1 . 9逐 步 调 整 为 2 0 0 0年 的 2 0 . 4 : 4 6 . 8 : 3 2 . 8 , 2 0 1 0 年又进一步调整为 l 1 : 5 0 . 2 6 3 : 8 . 7 4 。2 0 1 0年 三 次 产 业产值较 2 0 0 0年 分 别 增 长 2 . 3 3 倍、 4 . 6 6倍 、 5 . 1 倍 。 临 沂 市 产 业 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从产值结构方面实证分析 。 9 8 , 17 年 山东省的产业结构
为 “ 、 、 ”经过几十年的调整 , 二 一 三 , 巳演变为 2 0 0 8年的“ 、 、 二 三
”
一
、
问题 的 提 出
,
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 ,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从 表 1 以 可
在 现代经济增长中 , 产业结 构的演进和经济增长 的相互 促
山东
2 . 37 2 3 3. 2 8 3. 2 . 5O 2 8 6. 2 0 8. 2 3 9_ 2 5 9. 3 0 0. 3 . 1O
速, 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 , 但是仍然存在 许多问题 。 本文通过对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 出目前存在 的问题和差 找
表 2 山 东省 1 9- 2 0 9 9 0 8年 就 业 结 构 比例
就 业 结 构
量变化 , 制产业结构 调整 的可能性 和空间 , 约新兴产 业 会限 制
的发展 以及主导产业的转变。但是产业 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 用却往往被 忽视 , 产业结构 作为经济增 长的结果 和起点 , 经 对 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增长 的过 程中 , 如果 不能 根据新的情况及时正确的调整产业结构 , 经济增长 就会受到束
产业 结 构
年份
19 99 2 o 0O 2 o1 0 2 o o2 20 3 o
∞4
第一产业
全 国
1 . 65 1 . 51 1 . 44 l . 37 1 . 28
1 . 34
第二产业
全 国
45 8 . 45 9 . 45 2 . 4 8 4. 46 0 .
5 4 7. 5 8 7. 5 . 70 5 O 7.
业 结 构联 系 、 业 高度 化 三 个 方 面进 行 了定 量 分 析 , 出 山 东 产 指
95 .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 , 山东省 的经济的确是 发展迅速 , 但是 产业结构现状仍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 , 结构性矛盾仍 较
为突 出 , 为阻碍经济 发展 的因素之一 , 成 因此对产业 结构进行
第二产业
全 国
2 0 3. 2 5 2. 2 - 23 2 . 14 2 . 16 2 . 25 2 . 38 2 . 52 2 . 68 2 . 72
第三产业
全 国
2 . 69 2 . 75 2 . 77 2 . 86 2 3 9_ 3 6 0. 3 . 14 3 2 2. 3 4 2- 3 . 32
山东
5 . 29 5 . 31 5 _ 23 5 . O1 4 . 69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4 4 . 02 3 . 91 3 - 73 3 . 74
山 东
234 . 2 6 3. 239 . 2 9 4. 2 . 62 2 . 76 3 5 0. 3 . 14 3 . 27 3 . 16
4 . 62
第 三产业
全 国
3 . 78 3 O 9. 4 5 0. 415 . 412 .
4 4 0.
20 o7 2 o8 0
山 东
1 3 6- 1 . 52 1 8 4. 1 . 35 1 - 23
1 . 18
山东
4 . 86 5 O 0. 4 5 9. 5 5 0. 5 . 37
分析有利于促进 山东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 。
1 山 东省 十 年 间 产 业 结构 的 演 变 、
省 产 业 结 构 存在 的 问题 , 并给 出政 策 建 议 。
【 键 词 】产 业 结 构 比较 劳 动 生 产 率 产 业 结 构 偏 离度 关
区位 商 产 业 结 构相 似 度 系数
进 作用 日益明显 , 经济达不到 一定的增长 速度 , 没有 足够的 总
看 出 ,99 19 年到 20 年 山东省第一产 业在国 内生 产总值 中所 08 占比重呈直线下降 趋势 , 快于全国下降 幅度 ; 产业比重 则 第二
显 著上升 , 速度也是超 过了全 国水平 ; 第三产业 的比重呈现 波 动式走向 , 处于不稳定状态。 () 2 从就业结构方面实证 分析 。从表 2 可以看出 , 第一产业
缚, 产业结构 就会阻碍经 济增长 , 产业结 构的合理 化调整及 优
化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持续 、 稳定增长 。山东省经 济增长 十分迅
年份
19 99 2o 0O 2 01 0 20 02 20 03 2o 04 2O 05 2O O6
第一产业
全 国
5 . 01 5 . 00 5 . 0O 5 . 0O 4 . 91 4 . 69 4 . 8 4 . 26 0 8 4 . 3 6 9.
■l
渗
区 域 经 济
【 要 】 改革 开放 以 来 , 东省 经 济得 到 了快 速 发展 , 其 摘 山 但
产 业 结 构 仍 存 在 问题 。 本 文 采 用 比较 劳 动 生 产 率 、 业 结 构 偏 产 离度 、 区位 商 、 业 结 构 相 似 度 系数 等 指 标 从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 产 产
距, 从而 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 ,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 策。
二、 山东 省产 业结 构 的 定 量 分 析
改 革开 放 以来 ,山东省 的经 济得到 了 突飞猛 进的 发展 , 20 0 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 3 9 3 8 03 . 亿元 ,比 2 0 年增长了 2 08
表 1 山 东省 1 9 - 2 0 9 9 0 8年 产 业 结 构 比 重
5 . 64
山东
3 . 51 3 . 48 3 . 57 3 O 6. 3 . 40
317 .
20 05 20 06 2 o 07 2 0 08
1 . 22 1. 13 1. 11 I _ l3
1. 04 97 . 97 . 97 .
47 7 . 48 7 . 4 . 85 4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