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320×[(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3.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 括号。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②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③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更多互动练习见“课堂 训练”下的随堂小测、达标 检测等,助您大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 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 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 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96÷(([ 12+4)×2 ]) =42×[169-113]
940×[128-﹙154-31﹚] 6000÷[75-﹙60-10)]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20×[(128+147)÷25]=3520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任选一题计算。
1=24+22×请3-[1166你9-1说173×] 一23÷说6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请你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8+4×2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认识 总复习课件(38张PPT)

学校,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表示50m,请在图上标出学
校的位置。
(行)4
北
3
·明明家
2
1 2 3 4 5 6 7 8 9 10(列)
(行)4 3 2
北 ·明明家
1 2 3 4 5 6 7 8 9 10(列)
在方格图中确定运动点的位置,要注意运动 的方向和距离,运动停止时,列和行交叉处 的点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一个同学的位置是(6,7)。502班一共有( 42 )人。
9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内角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地利用数 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 通过复习活动,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六第12题)
4.在下面的梯形中添上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 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梯形,另一部分是平行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1两厘米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利 用这个特点在上下底的同样方向上取相同 的长度(如1厘米,截取长度应小于较短的 底)各画一点,再连接两点即可。
4.在下面的梯形中添上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两
列(2第 )从3行右的边位九置个,字用中数选对取表一示句是五(言6诗,3句)。3 花 多 又 是( 花落知多少);把它们用数对表 2 知 逢 时
示依次是(1,3 ),(3,1 ),(1,2 ),1 雨 少 落
(2,3 ),(2 ,1 )。
123
(3)502班的座位设了6列,每列座位一样多,第6列最后
等腰三角形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PPT课件全集(303张)

如何解答?
文化宫
课件PPT
60米 苗苗家
?米
(75+60)×5 =135 ×5 =675(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675米。
画线段图
课件PPT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时 行45km,乙车每时行52km,两车开出3时后相距多少千米?
两车行走的方向 是怎样的?
相对而行
车站
甲车
课件PPT
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m长的公路,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
510÷(45+40) =510÷85 =6(天)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可以先算出两队合修这条公路,需要 多少天?再判断。
课件PPT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510÷(45+40) =510÷85 =6(天)
课件PPT
48 ÷12=4(个) 48 ÷4=12(棵)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
课件PPT
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计算下列各题: (1)0÷4= 0÷5= 0÷134= (2)0÷0= 6÷0=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算的是什么?
8天
也可以先算出两队8天能修复多少米? 再判断。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算的是什么?
×8 =85×8 =680 (米) 510
(45+40)
68<0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课件PPT
课件PPT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PT课件之四_精品共17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 法和减法》PPT课件之四_精品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六 梯形 西师大版 (共15张PPT)

谢谢观看
1
2
3
4
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 2.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 边是梯形的腰。 3.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腰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
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上底
腰
高
腰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 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下底
2.认一认,量一量。
水渠的横截面和拦水坝的 横截面都是梯形,它们有
什么不同?
2.认一认,量一量。
量一量两腰的长, 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上底
腰
腰
下底
相等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学以致用
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 底和腰。
数学
梯形
1.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梯形。
通过观察上一组图,我发 现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
梯形和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上底
腰 下底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
西师大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4课时合数、质数课件(含全册课件)

用质因数作除数, 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42=2×3×7
易错提醒 把8和30分解质因数。
28
2 30
2 4 ……8÷2=4 3 15 ……30÷2=15
2 ……4÷2=2
5 ……15÷3=5
8=2×2×2
30=2×3×5
易错提醒:记住用质数作为因数相乘!
学以致用 1.先划去2的倍数,再划去3,5,7 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去)。
50 60 7 0
课堂总结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 0或5 )的数,是5的倍数。 ●是2的倍数都是( 偶 )数。 ●不是2的倍数都是( 奇 )数。
第 一 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 3 课时 2、3、5的倍数特征(2)
(2)哪些奇数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有多少个? 有5,15,25,35,45,55,65,75,85,95共10个。
学以致用
选出两张数字卡片, 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056 7
(1)组成的数是偶数;
50 60 70 56 76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50 60 70 65 75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学以致用 2.把没有划去的数从小到大写下来, 看看它们是什么数。
3 5 6 7 10 13 25 72
质数
合数
典题精讲
把42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42=2×3×7
易错提醒 把8和30分解质因数。
28
2 30
2 4 ……8÷2=4 3 15 ……30÷2=15
2 ……4÷2=2
5 ……15÷3=5
8=2×2×2
30=2×3×5
易错提醒:记住用质数作为因数相乘!
学以致用 1.先划去2的倍数,再划去3,5,7 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去)。
50 60 7 0
课堂总结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 0或5 )的数,是5的倍数。 ●是2的倍数都是( 偶 )数。 ●不是2的倍数都是( 奇 )数。
第 一 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 3 课时 2、3、5的倍数特征(2)
(2)哪些奇数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有多少个? 有5,15,25,35,45,55,65,75,85,95共10个。
学以致用
选出两张数字卡片, 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056 7
(1)组成的数是偶数;
50 60 70 56 76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50 60 70 65 75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学以致用 2.把没有划去的数从小到大写下来, 看看它们是什么数。
3 5 6 7 10 13 25 72
质数
合数
典题精讲
把42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6.3 梯形 课件

高
认一认,量一量。
水渠的横断面和拦 水坝的横断面都是 梯形,它们有什么 不同?
两腰相等
两腰不相等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课堂练习
填一填。
(腰) ( 上底 ) ( 高 ) ( 下底 )
(腰)
( 下底 )
(
(
(
腰
高
腰
)
)
)
( 上底 )
摆一摆,说一说。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 将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两组对边互相平 行的四边形叫做 平行四边形。
想办法做一个梯形。
我用长方形 纸剪一剪。
想办法做一个梯形。
我在钉板上 围一围。
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梯形不平行的一组对
边叫做梯形的腰。
上底
腰
高
下底
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底, 通常较短的一条叫上底, 较长的一条叫下底。
腰
梯形的高
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 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西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6 平行四边形梯形
梯形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你能找出图中你认识的四边形吗?
探究新知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梯形。
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 边形有什么不同呢?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 平行的四边形 叫做梯形。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PPT课件公开课教学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的四边形, 叫做平行四边形.
4
第四页,共24页。
( 不是 )
(是 )
( 不是 )
( 不是 )
第五页,共24页。
(是 )
5
魔术变!变!变!
自学提示:
边玩边观察、思考:拉成了什么图形?两组对边有什 么变化?两组对角有什么变化?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两
10
第十页,共24页。
我是小法官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
(√2)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里,只可以画出一条高。
(× )
(3)
高
底
第十一页,共24页。
( ×)
11
在下图中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高 底
高 底
12
第十二页,共24页。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 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15
在1个直角三角形纸板上,剪下 1个小直角三角形。怎样剪才能 使所得到的两个图形能拼成1个 平行四边形?
16
第十六页,共24页。
4
17
第十七页,共24页。
第十八页,共24页。
618
量一量,比一比
1
4
2
3
上下边都是 25 mm,左右边都是
15
mm。
第十九页,共24页。
19
6
6
20
第二十页,共24页。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行四边形PPT课件公
开课教学
第一页,共24页。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平行四边 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组成 ,能够用直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 高,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
第四页,共24页。
( 不是 )
(是 )
( 不是 )
( 不是 )
第五页,共24页。
(是 )
5
魔术变!变!变!
自学提示:
边玩边观察、思考:拉成了什么图形?两组对边有什 么变化?两组对角有什么变化?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两
10
第十页,共24页。
我是小法官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
(√2)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里,只可以画出一条高。
(× )
(3)
高
底
第十一页,共24页。
( ×)
11
在下图中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高 底
高 底
12
第十二页,共24页。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 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15
在1个直角三角形纸板上,剪下 1个小直角三角形。怎样剪才能 使所得到的两个图形能拼成1个 平行四边形?
16
第十六页,共24页。
4
17
第十七页,共24页。
第十八页,共24页。
618
量一量,比一比
1
4
2
3
上下边都是 25 mm,左右边都是
15
mm。
第十九页,共24页。
19
6
6
20
第二十页,共24页。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行四边形PPT课件公
开课教学
第一页,共24页。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平行四边 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组成 ,能够用直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 高,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索
900÷[(15+10)×3]
“[ ]”是什么符号?有 什么作用呢?有“[ ]” 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呢?
“[ ]”叫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可以改变 运算顺序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 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达标检测
1. 先标出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6×[42÷(3+11)] [510-(150+120)]÷16
小结:如果一个算式含有两个小括号,可先算第1 个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第2个小括号里面的;也可
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
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 外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
样的呢?
如果有括号又该怎么计 算呢?
自学与互动..
自学书上的例2,思考以下问题
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 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 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
减法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小练笔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拓展延伸
在下面各题的等号左边添上合适的运算符 号和括号,使计算结果正好等于右边的数
3 3 3 3 =1 3 3 3 3 =2 3 3 3 3 =3 3 3 3 3 =4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比比谁最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 3 )+5=8 (2)4+( 6 )=10 (3)( 19 )-7=12 (4)15-( 9 )=6
第3课时
课堂引入
1. 请同学们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是 什么,然后再计算
60-80÷16×3
=60-5×3 =60-15
=45
15×40-360÷12
=600-30
=570
247-(17+180÷6)
=247-(17+30)
=247-47 说一说,三步计算的混 =200 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 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 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法,再
.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说出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15+18
100-15×6
27÷9×6
200÷8+10
课堂探索
1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课堂探索
剩下的个数=一共要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
20.0-20×7
=200-140 =60(个)
答:还剩下60个
课堂探索
1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达标检测
2. 在 里填适当的数, 再列出综合算式
(10+30)×(45÷15)
[45-(10+15)]×30
课堂探索
议 一议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的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 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 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 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中 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 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
样的? 3.你还想知道哪些和四则混合运算有关
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比一比,你的书写规范吗? 不规范的请自己改过来
课堂探索
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
算加减法
课堂探索
师徒两人共做147 个零件师傅做27 个后,师徒合
3
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
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 完成任务,必须先求出什么?
先算师傅做27个 后剩下的个数
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 做的个数
课堂探索
师徒两人共做147 个零件师傅做27 个后,师徒合
3
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
先算师傅做27个 后剩下的个数
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 做的个数
我能列综合算式
(147-27)÷(12+18)
=120÷30 为什么要加两个小括号?
=4(时) 答:师徒合作还要4 时才能完成任务
课堂探索
为什么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可以两个 小括号同时计算呢?
都是小括号,都 应该先算,所以 可以同时算
解决问题时要先算出剩下 的个数和两人每时合做的 个数,也就是要先算出减 法和加法,所以两个小括 号可以同时计算
面的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4课时
基本练习
算一算,说一说 (1)72-18÷6×3 (2)(72-18÷6)×3 (3)(72-18)÷6×3 (4)(72-18)÷(6×3) 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
么不同?
自主探索
在 里填适当的数
能列出综合算式 吗? 小括号不 够用时怎么办?
综合算式 900÷[(15+10)×3]
50+75×4-90 360÷40+13×8
课堂练习
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写法,说说你的感受
(1)360÷40+13×8 =9+104 =113
(2)360÷40+13×8 =9+13×8 =9+104 =113
课堂练习
狮子今年28岁,今年大象的岁数比狮子的 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课堂总结
课堂探索
剩下的个数=一共要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
200-80÷4×7
=200-20×7
=200-140 =60(个)
答:还剩下60个
课堂探索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 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课堂练习.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我能发现
240-40×2÷5
(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通过添加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 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我会算
120-100÷4+16
120-(100÷4+16)
(120-100)÷4+16 120-100÷(4+16)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小医生
45+55÷5-20 =45+11-20
=56-20 =36
30×(500-400÷25) =30×(500-16)
=30×484 =14520
运用能手 .
3 班应派多少人分别到两辆车上去?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