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320×[(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3.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 括号。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②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③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更多互动练习见“课堂 训练”下的随堂小测、达标 检测等,助您大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 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 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 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96÷(([ 12+4)×2 ]) =42×[169-113]
940×[128-﹙154-31﹚] 6000÷[75-﹙60-10)]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20×[(128+147)÷25]=3520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任选一题计算。
1=24+22×请3-[1166你9-1说173×] 一23÷说6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请你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8+4×2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课件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乙地
25
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救护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驶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1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乙地
26
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救护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驶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1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的方向行驶,甲车每时行45km,乙车每时行 52km,两车开出3时相距多少千米?
(52+45) ×3 =97 ×3 =291(千米)
52 ×3+45 ×3 =156+135 =291(千米)
答:两车开出3时相距291千米。
45
谢谢大家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乙地
17
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救护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驶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1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1小时
1小时乙地
18
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救护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驶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1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110千米
?千米
乙地
39
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救护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驶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110千米,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千米
50千米
甲地
?千米
(60+50)×3
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问题解决(课件)

先算出每天甲
队比乙队多修 (45 - 40)× 6
多少米。
= 5×6
= 30(米)
再算6天甲队比乙 队多修多少米。
答:甲队比乙队多修了30米。
课堂活动 1. 根据下面的信息列出算式,再议一议。
(1)甲车每时行40km。乙车每时行50km。 两车从相距 720km的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遇?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相背问题计算方法: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和×时间=路程
课堂活动
王刚和丽丽分别从自己家出发去看电影。王刚骑摩托车, 每分行600m,丽丽骑自行车,每分行200m。丽丽比王 刚提前2分出发,再经过7分后他们同时到达电影院。
从“丽丽比王刚提前2分出发”可以想到什么?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二 乘除法的关系和 乘法运算律
第7课时 问题解决(2)
①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②
相同点:给出两者的速度 和所行时间,求的都是两
者所行的路程和。
不同点: ①两者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对而行,经过一定的时间相遇。 ②两者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经过一定的时间拉开距离。
1400÷( 60 + 80) = 1400÷140 = 10 (分)
小狗一共跑
了多少米?
我以每分120米的速
度在他俩之间来回跑,
小
直到他俩相遇为止。
小
强
华
60米/分
80米/分
120×10 = 1200(米) 小狗跑的时间就是小 答:小狗一共跑了1200米。 强和小华相遇的时间。
探情究境新导知入
2
丽丽从家到电影院一 共行了(2+7)分。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整理与复习课件

整理与复习
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小数的意义
小数
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数
1.把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
( 0.4 )
(0.21)
( 0.201 )
像这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 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但可 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 数、三位小数……来表示。
(1.2kg)>(1.05kg)>( 980g)>( 908g)
2.在 里填“>”“<”或“=”。
>
<
=
=
>
>
3.(1)1本书厚1.3cm,1000本同样的书厚(1300 )cm, 合( 13 )m。
(2)一堆货物重4.2吨,一辆小货车载重为600kg,这辆
车运( 7 )次,才能运完这堆货物。
(3)在湖面的四周插彩旗,每隔4m插1面,一共插了
280 面,湖面一周的长是11(24 )m,1合.1(24 )km。
4.一种棉纱1kg可织布7.2m,这种棉纱1g可织 布多少厘米?
1kg=1000g
7.2÷1000=0.0072m=0.72c m 答:这种棉纱1g可织布0.72厘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1,0.01,0.001……
2.在下图中表示0.05,0.16,0.24,并把这些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05
0.16
0.24
(0.24)> (0.16)>(0.05)
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 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 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小数的意义
小数
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数
1.把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
( 0.4 )
(0.21)
( 0.201 )
像这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 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但可 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 数、三位小数……来表示。
(1.2kg)>(1.05kg)>( 980g)>( 908g)
2.在 里填“>”“<”或“=”。
>
<
=
=
>
>
3.(1)1本书厚1.3cm,1000本同样的书厚(1300 )cm, 合( 13 )m。
(2)一堆货物重4.2吨,一辆小货车载重为600kg,这辆
车运( 7 )次,才能运完这堆货物。
(3)在湖面的四周插彩旗,每隔4m插1面,一共插了
280 面,湖面一周的长是11(24 )m,1合.1(24 )km。
4.一种棉纱1kg可织布7.2m,这种棉纱1g可织 布多少厘米?
1kg=1000g
7.2÷1000=0.0072m=0.72c m 答:这种棉纱1g可织布0.72厘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1,0.01,0.001……
2.在下图中表示0.05,0.16,0.24,并把这些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05
0.16
0.24
(0.24)> (0.16)>(0.05)
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 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 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认识 总复习课件(38张PPT)

学校,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表示50m,请在图上标出学
校的位置。
(行)4
北
3
·明明家
2
1 2 3 4 5 6 7 8 9 10(列)
(行)4 3 2
北 ·明明家
1 2 3 4 5 6 7 8 9 10(列)
在方格图中确定运动点的位置,要注意运动 的方向和距离,运动停止时,列和行交叉处 的点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一个同学的位置是(6,7)。502班一共有( 42 )人。
9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内角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地利用数 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 通过复习活动,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六第12题)
4.在下面的梯形中添上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 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梯形,另一部分是平行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1两厘米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利 用这个特点在上下底的同样方向上取相同 的长度(如1厘米,截取长度应小于较短的 底)各画一点,再连接两点即可。
4.在下面的梯形中添上一条线段,把图形分成两
列(2第 )从3行右的边位九置个,字用中数选对取表一示句是五(言6诗,3句)。3 花 多 又 是( 花落知多少);把它们用数对表 2 知 逢 时
示依次是(1,3 ),(3,1 ),(1,2 ),1 雨 少 落
(2,3 ),(2 ,1 )。
123
(3)502班的座位设了6列,每列座位一样多,第6列最后
等腰三角形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2018新版教材)

=
3×6+4×6
5×63+37×5= 5×(63+37) 8×(6×2) (17+15)×40 8×6+8 17×40+15
(90+11+13)×31 + ×31 +13×31 = 90×3111
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7+8+10)×4= 7 8 10 _____ ×4+_____ ×4+_____ ×4
42×3+20 ×3
=126+60
=186(元) (元) 答:一共要=186 186元。
口算下组两个算式,并说一说它们之间 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8+7)×20
= =
8×20+7×20
10×(3+5)
10×3+10×5
(42+20)×3=42×3+20×3
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3 ×2 (1)(15+23)×2=15 ____×2+____
(2)6×(a+45+25 _____)= a ____ +_____ ×_____ +6 ____×25 _____ 6 ×_____ 6 45
96 (元) 答:一共要付96元。
150+ 150+120 ÷6×5
= 150 + 20
= = 250 10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 乘、除法和加、减法,要 先算乘、除法。
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80÷2+76÷4 +
240÷6-2×17 19 -
=
40
=
40
34
=
59
=
6
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简便运算

第五关
25×8×125×2
谈谈收获
怎样使计算变得更简单?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时: 1. 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来得到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后,再去乘剩下的数。 2.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再 与另外的数分别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整千数数后, 再去乘剩下的数。
第二关
探究新知
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让我们一起来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吧!
探究新知
用简便方法计算。
61×25×4
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 特点? 因数中25和4相乘正好凑成100。
探究新知
用简便方法计算。
8×9×125
仔细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又 有什么特点? 因数中8和125相乘正好凑成1000。
2×23×35 =2×35×23
=70×23 =1610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学以致用
简便计算。
51×15×4 50×(19×8)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第四关
易错挑战
怎样计算更简便?
16×25 =8×2×25 =8×(2×25) =8×50 =400
25乘2得整十数50, 16可以写8乘2。
易错挑战
怎样计算更简便?
16×25 =4×4×25 =4×(4×25) =4×100 =400
25乘4得整百数100,16 可以写4乘4。
易错挑战
怎样计算更简便?
16×25 =2×8×25 =2×(8×25) =2×200 =400
25乘8得整百数200,16 可以写2乘8。
课件PPT
易错练习
56×125
课件PPT
通关冲刺
探究新知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 的核心就是“凑整”。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读、写法》教学课件

3 10
=(
0.3
)
45 100
=(
0.45
)
361 1000
=(0.361)
巩固练习
3.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马拉松比赛全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 写作:( 42.195 )千米 (2)一辆小轿车自重一点零九吨。 写作:( 1.09 )吨 (3)2010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为八十点八岁。 写作:( 80.8 )岁
新知探究
写一写下面各小数。 零点零一 八点九七
一百二十点零六
零点零一 写作: 0.01
八点九七 写作: 8.97
一百二十点零六 写作: 120.06
新知探究
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1)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 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 (2)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3)最后写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写出每一个 数位上的数字。
新知探究 想一想,下面小数中有几个0.1和0.01?
0.6
0.04
0.6里面有( 6 )个0.1。
0.04里面有( 4 )个0.01。
新知探究 想一想,下面小数中有几个0.1和0.01?
0.67
0.28
0.67里面有( 67 )个0.01。
0.28里面有( 28 )个0.01。
新知探究 小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位 千
位 万
…
数… 万 千 百 十 一
单
(个)
分分分分… 之之之之 一一一一
位
新知探究
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
数 小数部分
点
数… 位 计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PPT
学以致用 2.在240-40×2÷50按要求添括号, 再计算。
(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和除法。 (240-40)×2÷50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240-40×2)÷50
学以致用
课件PPT
76+42×2÷14 100-62+540÷18
课件PPT
课堂小结
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 除法,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进行 ) 。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 法,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3.算式中带有括号的,应先算( 括号里面的 ) 再算( 括号外面的 )。
2.师傅每时做12个,徒弟 每时做18个。
3.要求师傅做27个后,师 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 能完成任务?
课件PPT
探究新知
先算师傅做27个后, 剩下的个数。 再算师徒两人每 时共做的个数。
怎样列式呢?
探究新知
怎样列式呢?
课件PPT
1.师傅做27个后剩下的个数,列式: 147-27 2.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列式: 18+12
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探究新知
课件PPT
要做200个灯笼 4天做了80个
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 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探究新知
课件PPT
思考: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必须 先求什么?
先求7天做了多少个。
探究新知
课件PPT
思考: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必须 先求什么?
先求7天做了多少个。
怎样列式呢?
课件PPT
括号里先算什么?
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再算括号外面的。
探究新知 想一想,算一算。
75×(750-715÷65 ) =75×(750-11) =75×739 =55425
课件PPT
课件PPT
学以致用 1.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60-80÷16×3 (10+120÷24 ) ×4 15×40-360÷12 45+(96-120÷4) 125+75×4-90 100-(62+540÷18) 18-(20-72÷8) (40-15÷3)×7
1
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PPT
1.1 四则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课件PPT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
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 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 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情景导入
课件PPT
3辆卡车共运 480箱水果。
课后练习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 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的参赛 人数是三、四年级参赛总人数的2倍。五年 级有多少参赛?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这节课都 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一下, 之后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PPT
1.2 四则混合运算(二)
19+(324×15-129)
14×(666÷74×2)
情景导入
课件PPT
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师徒两人共做147个零件,师傅做27个后, 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探究新知
我知道了
课件PPT
师徒两人共做147个零件,师 傅做27个后,师徒合作还要 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1.师徒两人共做147个零件。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75×4-90 ①
②③
360÷40+17×8
①
①
②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75×4-90 =125+300-90 =425-90
=335
360÷40+17×8 =9+136
=145
探究新知 想一想,算一算。
75×(750-715÷65 ) ③ ②①
课后练习
课件PPT
下面是红叶服装厂三个生产小组今年二月份生产 情况的统计(二月份共生产22天)。
生产服 装(件)
第一小 组
6908
第二小 组
பைடு நூலகம்6160
第三小 组
6776
课后练习
课件PPT
(1)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平均每天多生 产多少件?
(2)第二小组比第三小组平均每天少 生产多少件?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综合算式:
(147-27)÷(18+12)
探究新知
(147-27)÷(18+12)
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课件PPT
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 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
典题精讲
课件PPT
(147-27)÷(18+12)
=120 ÷30 =4(时)
答:师徒合作还要4时才能完成任务。
学以致用
课件PPT
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5-10)×(33+19) (72-18) ÷(6× 3)
①
①
①
①
②
②
易错提醒
课件PPT
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5-10)×(33+19) (72-18) ÷(6× 3)
=15×52 =780
=54 ÷18 =3
探究新知
课件PPT
计算 1800÷[(15+10)×3]
呀![ ]是什么符号?有什么作用呢?
[ ]是中括号。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 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探究新知
课件PPT
计算 1800÷[(15+10)×3] ① ②
③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探究新知
计算 1800÷[(15+10)×3] =1800÷[25×3] =1800÷75 =24
课后练习
如果用边长是4分 米的方砖,需要 多少块?
课件PPT
用面积9平方分 米的方砖,480 块正好铺满。
课后练习
课件PPT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植树32棵,六年级植 的棵数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 六年级少植树多少棵?
四年级
六年级
课后练习
课件PPT
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
共可以运多少箱?
探究新知
课件PPT
200-80÷4×7 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探究新知
课件PPT
200-80÷4×7 =200-20×7 =200-140 =60(个)
答:还剩60个灯笼没有做。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75×4-90
360÷40+17×8
课件PPT
学习目标
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
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 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 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复习旧知
课件PPT
请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278-(17+1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