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 且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多位数的读法:读准大数并不难,分好级来是关键,亿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亿”字要牢记;万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万”字要牢记;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3、多位数的写法: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 0”占位要牢记。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 直到比出结果。
5、①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要先去掉这个数末尾的4 个 0,再添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要先去掉这个数末尾的 8 个0,再添上一个“亿”字。
②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看千位上的数字是舍还是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并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字是舍还是入。
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 5 该舍;大于或者等于 5就该向前一位进 1。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 - 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 3 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 1 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 a+b )+c=a+(b+c)4、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5、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基本思路是凑整和拆分,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小学四年级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 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4)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 (5)加多了要减,减多了要加,没有加完 继续加,没有减完继续减。
(六)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把未尾4个0改成“万”字;把整 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未 尾8个0改成“亿”字。 (七) 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 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 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 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三)多位数的读法: (1) 先把多位数分级,先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 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四)多位数的写法: (1) 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 级一级往下写; (2)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个数位上写0。 (五)比较数的大小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 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 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 较下一位……依次类推。
数 位
亿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 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运算顺序知识点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二、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0积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一、数数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多位数的读数方法(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数方法(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亿级和万级的写法与个级相同;(3)、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 位
亿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 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百 万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三)多位数的读法: (1) 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 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小。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 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 甲数÷乙数= 24,说明甲数是乙数的 24倍,也就是说甲数里面有24个乙 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 不变的性质。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反而缩小或扩 大相同的倍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算。乘除法是互逆运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 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 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
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 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 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2)路程= 速度×时间 速度= 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 总价÷单价
(4)总数÷份数 = 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 = 平均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西师版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2、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3、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4、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5、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6、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 0,加上“万”字或“亿”字。
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 就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如果大于或等于 5 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3、简便计算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如:27 + 36 + 64 = 27 +(36 + 64) = 27 + 100 = 127三、角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引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尤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文将针对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
【第二部分:数的认识】1.认识自然数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首先学生需要对自然数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自然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数,从1开始依次向上递增,是用来计数、排序和排队等的基本数。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
2.认识整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统称。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理解整数的大小,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算。
3.认识小数除了整数,四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认识小数。
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可以用于计量、计算和比较。
通过学习小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相加、相减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计算和解决。
2.乘法和除法在数的运算中,乘法和除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学习乘法和除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性质,以及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部分:数的应用】1.时间和时钟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时间和时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时间和时钟,学生可以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和表示方法,了解时间的计算和比较规则,以及应用时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除了时间和时钟,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也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姓名: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数位顺序表
二.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怎么样读万以上的数?
1.读数要先分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
2.读数要从高位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四.怎么样写万以上的数?
写数要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五.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六.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1.用“万”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4个0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例如:250000=25万。
2.用“亿”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8个0后,再加上一个“亿”字。
例如:1400000000=14亿。
七.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万位,看万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2.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亿位,看亿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八.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从左往右排序,1~6位为地区代码,7~14位为出生年月日,15~17位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
第17位用奇数表示男性,用偶数表示女性,那么“440624************”是一个女性的身份证号码,这个人生于1978年2月29日。
九.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构成。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一、加减法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3.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求两个数的积用乘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商用除法计算。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验算用减法,减法验算用加法)。
二.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 )+c=a+(b+c)
三.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1:523-(217+183)=523-217-183 注意○2: 437-122-137=437-137-122
在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联系,再思考用什么方法。
第三单元角
一.线段、直线和射线
1.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2.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直线没有端点,无法测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因为射线和直线都不能测量长度,所以不能用来比较长短,这样没有意义。
二.角的度量
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的符号:“∠”;角的单位:度(°)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1)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3.角的分类:(1)小于90°的角是锐角;(2)直角是90°;(3)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4)平角是180°;(5)周角是360°。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二.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数量关系式
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
一.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点,组成四个角。
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长方形/正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
)
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长方
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
四.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五.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六.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出无数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且平行线内垂直线段的长度都
相等。
注意:画垂线必须用铅笔和尺子规范作图,标注好直角符号。
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
1.认真读取题目给出的已知信息,并能根据信息补充、制作条形统计图,注意一格表示多少
个单位。
2.用铅笔画图,要写好标题,标注好每组数据。
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
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探索规律: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3.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注意①:800÷25=(800×4)÷(25×4)
注意②:1500÷500=(1500÷100)÷(500÷100)
1600÷40=(1600÷10)÷(40÷10)
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
不能事先确定的现象是不确定现象,能够事先确定的现象是确定现象,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也是确定现象。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1.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