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基础知识整理
第12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省心备考】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上)

选官制度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和僵化(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制; 南北分卷;考试内容固定:八股文、四书五经)
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 重修《问刑条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
法律教化 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教化: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并与法律合流。
政治
(整顿吏治)
课吏职,信赏徭罚役、以考及成其法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
军 事 内修防备:积极征收操银练两兵,马按;亩加折固算长缴城纳。
内容 (巩固边防) 外示羁縻:改善作汉用蒙:关简系化了,税加制强,互方市便友征好收税款。
经济
(赋税改革)
清丈田地;
一同条时鞭使法地(方赋官役员合难并于,作一弊概,折进银而)增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承古萌新)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四、基础知识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
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姓名:朱元璋 学历:无文凭,自学成才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籍贯:安徽凤阳 生卒:1328-1398 职业:和尚——皇帝 主要工作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52年做和尚 1352年-1368年造反 1368年-1398年大明王朝皇帝
。
司礼监、郑和下西洋、内陆边疆
2.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对西藏和东北
的治理。
3.东南沿海的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
的方式、措施。
二、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2022
全国卷
地方卷
命题趋势:明清政治围浙绕江君(6主)·专6·制古与代中中国央海集外权经济展文开化交;流注;意明清对海中禁 华
历史八下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册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的世界在历史八下册中,我们学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
明朝时期中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但在明朝晚期出现了许多内外因素的问题,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接着清朝建立,清朝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帝国,并且积极进行了对外扩张。
以下是历史八下册的知识点总结:一、明清时期的世界1. 明朝的兴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由建文帝朱棣建立,继成祖朱棣又是太监组织锦衣卫的头目,于是明朝开始对蒙古、印度、东南亚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扩张,并确立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地位。
2. 明代的社会经济变革在明朝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变革。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兴起,一些富裕家庭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而一些农民开始丧失土地,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此外,商业也得到了发展,一些城市和商业中心得到了繁荣,商业活动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和商业中心得到了繁荣。
3. 明朝的思想文化在明朝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许多变革。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他提出了心即理论,并且强调了道德自觉,这为后来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明朝的衰退在明朝后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后期明政府腐败,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5. 清朝的兴起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清代是封建时代的顶峰时期。
清朝的国力空前强盛,地位稳固,成为封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
6. 清朝的社会政治清朝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了许多变化。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完善,清朝对外扩张,对内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7. 清朝的思想文化在清朝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许多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文化艺术得到了重视,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
清朝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达到了一个鼎盛期,这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历史八下册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高三历史是必须学习的,它会让我们知道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繁华,衰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跟着小编了解这两个朝代。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1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事迹亲ㄖ苹嗜ǜ叨确⒄沟闹匾曛尽�(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基础知识整理

世界
1765-19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美国宪法; 1789-1793年法国大革命; 1804-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1805年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一阶段;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葡殖民扩张
对外实行海禁与 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西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 欧洲宗教改革(路德、 加尔文) 西、葡殖民扩张
时间
14c 15c
16c 明 17c 清 时 期
中国
世界
经济:传统商业发展
(地域商帮出现,
长途贩运,大量农
产品成为商品 )
新航路开辟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12年清朝灭亡
1918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 1919年巴黎和会
的短暂春天;
1915年《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开始;
黄宗羲反专制,限君权, 工商皆本;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启蒙运动在法国 达到高潮 (伏尔泰、
王夫之唯物主义
孟德斯鸠、
文化科技:
卢梭),
徐光启《农政全书》、 并传播到德国
李时珍《本草纲目》; (康德)
西学东渐;
18世纪中期英国
明清小说受到市民欢迎;成为世界殖民霸
清朝京剧成熟。
主
时间
中国
明 清 18c中期至 时 19c早期 期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687年《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
明朝中后期部分民营 英国革命 手工业(纺织、制瓷)(1640-1688) 超过官营手工业; 英国出现启蒙思想
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两晋的兴衰,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和贞观之治。
5.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及晚清的衰落。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对封建统治的冲击。
3. 洋务运动:晚清的自强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
4. 戊戌变法:维新派的改革尝试,失败与影响。
5.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6.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民主与科学的倡导。
7. 抗日战争:全民族的抗战,对民族精神的塑造。
8. 解放战争: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金字塔和法老制度。
2.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3.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
4. 古罗马文明:共和制到帝国的转变,法律和建筑的成就。
5. 基督教的兴起:早期基督教的发展,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欧洲思想文化的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
2.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3.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兴起,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5.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民主思想的传播。
6. 美国独立战争:殖民地独立,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7.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8.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的争夺,战争的影响。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范围的冲突,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以上是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考生在复习时应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介绍

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介绍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鸦片战争到它的灭亡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介绍,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一:虎门硝烟虎门销烟[1](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
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
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
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广州处在暴风雨的前夕,不管是欢欣还是惧怕,期待还是仇恨,它总归要伴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的来了……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道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
中国明清历史知识点

中国明清历史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历史时期,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事件。
下面是有关中国明清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明朝的建立:明朝是由朱元璋创建的,他在1368年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明朝的政权持续了277年,期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皇帝,如明太祖、明成祖等。
2. 文化繁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明成祖时期是明朝文化的黄金时期。
明成祖推行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末的四大文学家文化,分别是杨升庵、万历特辑、冯梦龙、萨都剌。
3. 探险和海外贸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进行大规模海外贸易和探险的时期之一。
明朝的郑和将军七下西洋,首次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外交联系,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和贸易范围。
明朝还颁布了禁海令,限制海外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后期的阻碍。
4. 科举制度:明朝坚持了科举制度的实施,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为普通人提供了实现社会流动性的机会,使得许多穷苦人家的子弟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进入官僚体系,得以改变命运。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廉洁度。
5. 长城的修建:明朝以来,明朝重修长城,以防御北方的蒙古人和其他异族的入侵。
明朝的长城从东北一直延伸到西北,成为中国防御工事的代表。
明朝也因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而陷入财政困境。
6. 清朝的建立:明朝在1644年被满洲人入侵,朱翊钧自杀后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清朝是由满洲人建立的,他们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设立“士绅不重复世”等措施。
其统治期间,中国发生了康乾盛世。
7. 满洲人的八旗制度:清朝以满人为核心,实行了八旗制度。
八旗分为正、副旗,是清军的旗帜和根据地,也是清朝政权的首要标志。
八旗中主要的人物都是满洲贵族,他们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享有特权。
8. 郑成功: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是郑和的后代。
清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清朝历史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一般指明朝(1369-1644年)和清朝,那么同学们知道明清的历史知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朝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朝历史知识点1一、时间:14世纪——19世纪前期二、历史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
2、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古萌新;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开始了解先进的外来文化,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势头。
4、对外关系方面:明朝前期,中外关系和官方贸易出现盛况;明中后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中国发展;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三、明清时期的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除丞相: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内阁制度的建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正式形成。
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3)影响: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设军机处(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的军机房。
(3)发展:由一个暂时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常设中枢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清朝灭亡
1918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 1919年巴黎和会
的短暂春天;
1915年《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开始;
黄宗羲反专制,限君权, 工商皆本;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启蒙运动在法国 达到高潮 (伏尔泰、
王夫之唯物主义
孟德斯鸠、
文化科技:
卢梭),
徐光启《农政全书》、 并传播到德国
李时珍《本草纲目》; (康德)
西学东渐;
18世纪中期英国
明清小说受到市民欢迎;成为世界殖民霸
清朝京剧成熟。
主
时间
中国
明 清 18c中期至 时 19c早期 期
时间
中国
世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
20世纪 争和1901年《辛丑条约》
初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905年同盟会成立,
明
三民主义;
清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
时
革命形势的高涨;
第二次工业革命 正在进行 相对论 量子力学
期 20世纪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10年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991147-年19俄18国年十第月一革次命世界大战
达尔文进化论 1859年《物种起源》
时间
中国
世界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覆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灭;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洋务运动:60年代军用;
70年代民用
1868日本明治维新
明 清 时 期
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 义兴起 19c60年 早期维新思想:商战、 代后 君主立宪 1895年公车上书;
时间
中国
世界
1840-1842鸦片战争 与南京条约;
工业革命向欧美国家 扩展,资本主义制度 弊端日益暴露;
明
林则徐与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英国宪章运动
清 时
19c40、 50年代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 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期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687年《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
明朝中后期部分民营 英国革命 手工业(纺织、制瓷)(1640-1688) 超过官营手工业; 英国出现启蒙思想
(洛克) 1689年《权利法案》
荷兰:海上马车夫
时间
14c
15c
16c
17c
明 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c
时
期
中国
世界
思想: 明中期王阳明心学;
明清之际:
李贽反对孔子权威
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 革命开始 1871年德国统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巴黎公社
1895年兴中会;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
1895年以后清政府允许 国宪法
民间办厂,民族资本主 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
义获得初步发展;
1894年甲午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
1898年日本帝国宪法
1898年义和团运动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葡殖民扩张
对外实行海禁与 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麦哲伦) 西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 欧洲宗教改革(路德、 加尔文) 西、葡殖民扩张
时间
14c 15c
16c 明 17c 清 时 期
中国
世界
经济:传统商业发展
(地域商帮出现,
长途贩运,大量农
产品成为商品 )
新航路开辟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基础知识 整理
明朝:1368年—1644年(14c—17c) 清朝:1644年—1912年(17c—20c初)
时间 14c
明 15c 清 时 期 16c
中国
世界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家的发展与巩固; (人文主义)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内阁、军机处);
意大利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迪亚士、 哥伦布、达·迦马)
世界
1765-19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美国宪法; 1789-1793年法国大革命; 1804-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1805年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