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奶奶庙文化寻根

合集下载

鸡鸣驿,泰山行宫访“张仙”

鸡鸣驿,泰山行宫访“张仙”

鸡鸣驿,泰山行宫访“张仙”作者:李立华来源:《乡音》 2020年第10期文/李立华夏初的一个周末,专程奔赴张家口市怀来县,去访向往已久的鸡鸣驿。

如今看来,鸡鸣驿不过是一个有城墙庇护的小村庄,但是,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交通史、古代军事史,乃至世界邮驿史的研究上,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中国邮驿考古的活化石”之称。

以居民人口和占地规模而言,鸡鸣驿算得上我国最小的城;以交通枢纽、贸易集镇而言,却又有可能是天下最大的驿站。

所以,这座微小驿城给予我最大的感动是,它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容纳了那么多功能的建筑——不但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还有戏楼和寺庙。

驿站的配套设施,诸如旅店、粮店、草料店、饭店等等,也一应俱全。

未到鸡鸣驿前,对它最直接的了解,来自于一个展览。

最近几年,每逢农历春节,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国各地文博机构都会联合推出相应的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展览定名为《骏犬啸天——戊戌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包含800多件全国各博物馆馆藏的与狗相关的文物、民俗资料,讲述人与狗相依相伴的人文故事,多方面展现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犬文化。

其中,河北博物院提供的文物图片为:战国中山王厝爱犬的金银项圈、院藏宋代绢画《鸡冠乳犬图》《萱花乳犬图》扇页、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茶道图》以及怀来鸡鸣驿泰山行宫壁画《张仙送子图》。

这组生肖文物,意趣十足,各臻其妙,我兴趣浓厚地逐一探究,撰写了《漫话中山王厝爱犬的金银项圈》《灵犬萌萌入画图》等几篇文稿。

由此,使我对鸡鸣驿泰山行宫壁画《张仙送子图》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也对鸡鸣驿心生向往。

那天早晨从省城出发,驱车五个多小时奔波到怀来县城,再出城去访鸡鸣驿,已是午后时分。

出了县城没多远,望见一座孤零零的山峰,突兀在洋河盆地上,状如覆斗,更像一座天然墩台,那就是鸡鸣山,“驿”因山而名。

高高的城墙上,雉碟犹在,巍然如山。

聚焦女神庙引发大讨论

聚焦女神庙引发大讨论

聚焦女神庙引发大讨论
佚名
【期刊名称】《神州》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考古队员们,发现了积石冢和大型祭坛之后,又一个问题开始出现在脑海里:按照常识,史前文化的墓地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总是与相关的地面建筑遗迹相伴随。

在这里,会不会有红山先民们在5000多年以前的建筑
物呢?于是,在1983年的秋季里,考古队员把目光放在了寻找红山人的建筑遗址上面。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佚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第四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展首届女市长眼中的中国城市摄影作品展
侯波摄影作品展邵华摄影作品展暨中国百名女摄影家、女市长聚焦秦皇岛摄影采风活动在秦皇岛举行 [J], 唐伟;
2.聚焦《预算法》修订大讨论 [J], 赵剑云
3.聚焦问题明举措凝聚力量谋发展——河北广电网络集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
论 [J], 闫继红;
4.要进一步聚焦问题扩大共识将大讨论工作引向深入 [J], 佳妍
5.凝心聚力增共识聚焦问题建真言——成都市级各民主党派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J], 成都市委统战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关于泰山奶奶庙会的历史和文化。

泰山奶奶庙会是中国山东省泰安市的一项传统庙会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独特而美丽的庙会,希望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1. 庙会的起源和背景泰山奶奶庙会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女性泰山女娲神而设立的。

据传说,女娲神是创造人类和修补天空之间裂缝的神灵,被尊称为“泰山奶奶”。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女娲神诞辰之日,泰安市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来纪念她。

2. 庙会活动内容泰山奶奶庙会以其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而闻名。

首先是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会在庙宇前献上鲜花、香烛和食物,以表达对女娲神的敬意和祈福之情。

随后,庙会进入了最为热闹的时刻。

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和表演,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舞龙舞狮和杂技表演。

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认为它能驱邪辟邪、招财进宝。

在庙会期间,你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龙在广场上起舞,栩栩如生的狮子在人群中穿梭。

杂技表演则展示了中国民间艺术家们的才华和技巧,他们用灵活的身体语言展现出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

此外,还有许多摊位售卖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

你可以品尝到美味可口的传统中国美食,如汤圆、豆腐脑、糖葫芦等等。

同时,你也可以购买到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布艺、瓷器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3. 庙会的意义和影响泰山奶奶庙会不仅仅是一个传统庙会活动,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源和传统。

通过庙会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将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文化传统传递给后代,并让他们了解和珍视。

其次,泰山奶奶庙会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每年来参观庙会的游客络绎不绝,给当地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鸡鸣山---一个美丽的传说

鸡鸣山---一个美丽的传说

鸡鸣山,一个美丽的传说李春辉鸡鸣山位于九台市的西北部,在雾开河畔,地势开阔平坦,盛产水稻玉米和马铃薯。

鸡鸣山这一名字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数百年前,这一地区古树参天,飞禽走兽遍地,往西南10多公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泊,(今卡伦湖)湖内有条独角乌龙,因触犯天条,被处罚下界到此,转眼已数百年,乌龙受戒期即满,要返回天庭,但龙珠被压在鸡鸣山脚下,没有龙珠,乌龙无法返回,眼看期限已到,乌龙很是焦躁,它咆哮着,搅动湖水,顿时湖面波浪滔天,雾气弥漫,轰隆隆,惊天动地,一条巨大的水柱直奔东北而来,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体被冲开了一个大缺口,一条大河奔向东北,乌龙衔住龙珠腾空而去,飞回了天庭。

云开雾散后,一条大河自南向北汹涌澎湃,故名曰雾开河。

突然巨大的撞击也使山上的禽兽死的死,伤的伤,四散潜逃,守护龙珠的神鸡因而受伤,在雾开河畔的一个水池旁修炼,每天黎明之前,准时飞到鸡鸣山的山顶报晓,天下之鸡随之附和,此山故名曰鸡鸣山。

从此鸡鸣山风调雨顺,民风淳朴,生活富足。

后来,朝廷观星象术士云游至此,发现龙脉,据说此处能出一龙一凤,即皇上和娘娘,因此就在山顶处,建了一座庙宇,将其压住。

之后,在乌龙衔珠和神鸡修炼的地方,各有一处涌泉,长年累月,喷涌不绝,泉水清冽甘甜,附近的百姓说,泉水联通龙宫,称其龙凤泉,饮其泉水有上百年历史。

凭借其天然泉水,围成了两座大水库,一名曰,卧龙潭,另曰,栖凤池。

据说,嘉庆皇帝阅边时还在此上过香。

如今,山顶的庙宇早已不复存在,在原庙址一棵参天大榆树,数百年来守在这里,一直屹立在山顶,枝繁叶茂;卧龙潭大部分已被后人开发成稻田,雾开河在栖凤池旁转个直角弯绕道而过,一直奔向北方,卧龙潭水在栖凤池下方与其池水汇合源源不断地流入雾开河,如今的栖凤池仍旧水阔鱼肥,鸡鸣山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张家口】下花园和鸡鸣山名称的来历

【张家口】下花园和鸡鸣山名称的来历

【张家口】下花园和鸡鸣山名称的来历下花园区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公元前206年—194年间),这一带就饮灌洋河水在菜畦种植蔬菜,称此地为茹地,即“菜地”。

据《宣化县新志》载“扬氏考辩云:今宣化下花园地毗茹县故城”。

据地名资料载:“茹县当时辖宣化县东部,下花园区和涿鹿县北部,系中原地区经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三关通往塞外、山西等地必经之地,绾毂南北、抑控东西。

”茹县古城遗址在今洋河南岸古城梁一带。

东汉建武三十二年(公元25年)茹县划归下洛县,此后,此地概未置县。

公元936年前,上、下花园一代属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辖地;公元936年,后唐太原节度使石敬塘为了争夺帝位,屈膝勾结契丹贵族消灭后唐,同年十一月契丹主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

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

契丹人把当时管辖上下花园的武州(今宣化)改为归化州。

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由原来三个京城增加到五个京城;辽国为了方便皇帝驻跸和大臣们憩息,遂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两京城之间的下花园设立了驿站,鸡鸣驿就是其中一个。

辽国皇帝、大臣往返于南西二京之时,常在此地驻跸、憩息。

辽景宗在位时,皇后萧绰(字燕燕)看到上下花园风景优美,就把此地辟为皇家花园。

辽景宗死后,圣宗Word文档 1即位,萧绰被尊为皇太后,这个雄心勃勃的女政治家认识到住在上、下花园、归化州对于招觅天下豪杰,窥探时机出兵消灭北宋王朝非常有利,故此,她每有闲遐时,便常到上、下花园居住。

她在上、下花园居住时,还写出了两首《讽谏歌》,从中可以看出她的求贤心情:“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兮进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

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丞相来朝兮佩剑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

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福尽忠臣兮罚不明。

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育兮爪牙兵。

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独向宫中兮望太平。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出兵攻打北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订立后,辽又获得北宋大量输银和绢。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

泰山奶奶庙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胞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场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盛会——泰山奶奶庙会。

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泰山奶奶庙会的历史。

泰山奶奶庙会是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唐朝。

据传,泰山奶奶是泰山的守护神,她以丰收、平安和幸福为人们祈福。

庙会活动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信众。

这座庙会不仅是泰山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山奶奶庙会以其独特的庙会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而闻名。

庙会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的表演,如舞狮、杂技和民间艺术表演等。

此外,庙会还有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娱乐项目,让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其中。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

除了娱乐活动,泰山奶奶庙会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

例如,游行队伍会穿过泰山的街道,展示各种传统服饰和乐器。

此外,庙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山东美食。

这些传统活动让泰山奶奶庙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结交朋友、分享快乐。

泰山奶奶庙会不仅仅是一场庙会,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庙会,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庙会中展示的各种表演和活动,都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同时,庙会还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年轻人了解、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只有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

我想呼吁大家,踊跃参与泰山奶奶庙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在这个庙会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共同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为泰山奶奶庙会增添更多的光彩和活力!谢谢大家!。

果老山上“奶奶庙”

果老山上“奶奶庙”

果老山上“奶奶庙”玉皇山玉皇顶上有座“奶奶庙”,据传“奶奶庙”开始不叫这个名字,庙位于张山村西山的山脊上,过去的名字非常响亮,叫“玉皇殿”并和玉皇大帝一段民间奇遇有关。

玉皇大帝乃三界之尊,享天地人供奉。

他整日在宝殿无所事事,突发念想,想来到人间去体验人间生活。

一日,秋高气爽。

玉皇携托塔天王、太白金星来到人间,二人扮作玉皇仆人,玉皇乃化为一家阔少,手执宝扇,风流倜傥。

山脚下有一处市集,此处为各地商贾骚人聚集之地,往来人流川流不息,叫卖声此起彼伏。

可三人来到集市上却未见昨日之繁华,整条街道冷冷清清,鲜有行人来往,商家大多也早早关门大吉。

玉皇看到此景,心生疑惑,便加快脚步向前打探情形,两三行人只是看了看玉皇,少有答话,其一人说:“看少年英俊,是外地人吧,还是赶快离开此地的好。

”玉皇再问,行人急速离开。

三人哪见过如此场面,光想人间有享不尽的美景繁华,哪有什么疾苦可言。

见天色已晚,只好投宿一家“悦来客栈”,稍做休息,再做打算。

晚饭间,客店老板送来饭菜,只有四素一汤。

玉皇见了,非常不悦。

太白明了玉皇心情,便问商家。

“这么素淡之食,难道我们付不起餐饮费用不成?”商家听后大惊,忙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现在你们能吃到如此饭菜,也是福中福了。

”三人忙问其故,商家唯唯诺诺才道出其中原由。

原先,此处是块风水宝块,两面倚山,一面环水,人杰地灵。

人们在此生息,其乐融融。

三年前,此地大旱,半年滴水未下,人们生活都出现了困难。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期望上天能解救天下苍生。

可是事与愿违,又过三月,情况还是依然。

但有一日,集市出现一道士,说能帮大家脱离困境。

人们见有希望,于是惊为天人。

此道士不是无故帮大家的,提出条件如下,让大家在西山建一座庙宇,享受天下苍生供奉。

为了自救,此地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短短一月之内,西山上便建成一座庙宇。

庙宇成形之日,烟火颇盛,因此称为“鼎烟庵”。

道士在庙内使用法术,让天空布满阴云,故此下了一场大雨。

南京鸡鸣寺的故事

南京鸡鸣寺的故事

南京鸡鸣寺的故事
关于鸡鸣寺,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金鸡站在北极阁山顶,每当它啼叫时,蜈蚣精就会毒害百姓。

然而,在一次金鸡啼叫时,蜈蚣精被金鸡的叫声震得匆忙逃脱,毒焰也散了。

人们猜想到了,正是这只金鸡的啼叫声赶走了蜈蚣,驱散了毒焰。

为了感谢金鸡的救赎之恩,百姓们将鸡鸣寺建在北极阁东头,并立下一只金鸡雕像,紧盯着九华山不放。

从此,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南京鸡鸣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还是南京的文化名胜之一。

寺内有着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

这些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此外,鸡鸣寺还是南京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每年都会有许多文化活动在此举行,如鸡鸣寺樱花节、鸡鸣寺盂兰盆法会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朝拜,为南京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文化和历史价值,南京鸡鸣寺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事业。

多年来,鸡鸣寺一直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如开展慈善捐赠、帮助贫困家庭等。

这些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京鸡鸣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寺庙,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传说,还是南京的文化名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推动者。

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宗教信仰的传承,还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南京鸡鸣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南京的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鸣山奶奶庙文化寻根
---太后祭祀与山神崇拜水乳交融的奇缘
下花园王海清美丽的下花园,是我的家乡。

家乡最美的景就是鸡鸣山,山上古寺庙里首推的就是奶奶庙。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是奶奶庙庙会的正日子。

这一天,下花园百姓空巢而出,不管是信徒居士、善男信女,还是一般百姓,都一股脑的涌上鸡鸣山,烧香礼佛、虔诚膜拜,求子求福祈求一年平安。

下花园周边乃至远及北京、山西、内蒙、辽宁等地的香客也如期朝山进香。

据当地老人讲,奶奶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神山。

每一个成年男子年年都要上山祭拜泰山奶奶,俗称“扫寺”。

在上山烧香磕头后,待庙里和尚用扫帚扫一下后方可离开。

和尚这一扫,即可驱病祛灾,保一年平安。

文革期间的“破四旧”使鸡鸣山寺庙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却无法阻止不了老百姓偷偷上山祭拜。

在那个时候,鸡鸣山奶奶庙仍然是当地人的精神殿堂,牵动着信众的心弦。

上世纪九十年代,古寺庙全部原址重建,民俗庙会年年隆重举行,鸡鸣山奶奶庙又重归庄严神圣。

还有人说,下花园的魂就在鸡鸣山。

每年不祭拜奶奶庙,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离开鸡鸣山越远的人,就感触
越深。

以至于返乡归来的人们笑谈说:“三年见不到鸡鸣山,心里就空唠唠的想哭。


爱家乡就要先从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做起。

今年的庙会我也不能免俗,遂起个大早,徒步上山。

路上随意拦住几个路人寻问:“上哪?“”奶奶山!“”拜啥神?“”泰山奶奶!”
我大惑不解:鸡鸣山和奶奶山是一回事吗? 泰山奶奶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庙会正日子定在四月十五?
归来后,遍寻史书,依稀找到了历史依据。

《魏书•后妃传》记载:“高宗乳母常氏,本辽西人。

太延中,以事入宫,世祖选乳高宗。

慈和履顺,有劬劳(读qú láo,劳累、劳苦的意思)保护之功。

高宗即位,尊为保太后,寻为皇太后,谒于郊庙。

和平元年崩,诏天下大临三日,谥曰昭,葬于广宁磨笄山,俗谓之鸣鸡山,太后遗志也。

依惠太后故事,别立寝庙,臵守陵二百家,树碑颂德。

”以此,我掀开了鸡鸣山奶奶庙祭祀文化千年传承的神秘面纱。

一是奶奶山就是鸡鸣山。

鸡鸣山在北魏时俗称鸣鸡山,唐代因“唐太宗驻跸山下时闻鸡叫而命名鸡鸣山。

”(据嘉庆年间《大清一统志》)。

但是鸡鸣山又俗称奶奶山,这应该是北魏以后才开始的称呼,因为奶奶庙在下花园的影响太深远了,所以奶奶山代替了鸡鸣山的正名,在下花园当地一直沿用至今。

一个强有力证据是,在清代嘉庆年间官修的《永定河志》里就把鸡鸣山标注作奶奶山。

二是昭太后祠庙演化成泰山奶奶庙。

鸡鸣山山上最早的寺庙就是昭太后祠庙。

尽管祠庙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确切的描述,但可以从历史文化流传中隐约发现一些当年的影子:祠庙主神像一定是昭太后怀抱男婴的塑像,以彰显对文成帝的抚育之恩;祭祀官员和200户守陵人的四时祭祀使祠庙香火旺盛,附近居民随之朝山进香;祠庙祭祀和鸡鸣山山神祭拜合为一体,祭日祭祀演变成泰山奶奶庙庙会。

因时间流逝,且当地战火不断、文化传承不甚流畅,经当地百姓代代口口相传,昭太后神像已经被演绎成鸡鸣山山神的化身,还与泰山接上了亲,成了东岳大帝的女儿碧霞元君,主管送子及一方平安,正式成为下花园的守护神。

三是四月十五的庙会正日,正是昭太后的祭日。

这是昭太后祭祀演变成奶奶庙祭拜最直接的依据。

遍查张家口的庙会民俗,其它地方奶奶庙庙会为三月初八、十五、二十,特别一点为四月十八,接近但都和鸡鸣山奶奶庙不一致。

另外鸡鸣山山上除山顶供奉泰山奶奶外,从山下往山上还分别供奉着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孔子、太上老君等众神。

中国传统的观音菩萨庙会首推二月十九,释迦牟尼佛为四月初八,孔子祭祀为八月二十七、太上老君为上元、中元、下元三节,日子就更不对了。

四月十五的庙会正日,深刻地反映出泰山奶奶作为下花园的守护神,虽然在道教里神阶较低,但是在当地的重要性还是超过道教、佛教和儒家这三教的最
高神的。

换句话说,鸡鸣山古寺庙是以奶奶庙为首,神袛是以泰山奶奶为尊。

杜甫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北魏时期显赫一时的昭太后享受了在鸡鸣山山上建祠庙,山下洋河畔修建陵寝和营建石窟的殊荣。

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昭太后墓早已成为一堆覆土,土丘前残存的半块石碑已是孤证;陵区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已经被堙没在地下,只有主窟在京张铁路的路轨侧下方被抢救性挖掘出来得以重见天日,但是主佛已经面目无存。

下花园百姓似乎也顺应历史潮流,遗忘了这位荣耀无比的太后。

如今,矗立在山顶的奶奶庙,见证着北魏昭太后与鸡鸣山山神的融合奇缘;也见证着山上奶奶庙人声鼎沸,山下太后陵冷清至极。

对比昭太后逝后千余年的这两种境遇,我不禁想问:真实的古迹遗存与绵延传承的人文精神,哪个更神奇?哪个更久远?我百思而无解。

今年是昭太后一千五百五十五周年祭,好想去陵前祭祀一番。

生前,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伟岸如山;死后,她化身为泰山奶奶,守护一方平安。

谨以盈联一副表达我最虔诚的敬意:“魂系鸣山洋水间,恩佑花园万民安!“
2015年3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