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向往,而一个家庭的和谐又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家风的良好建设。
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建设对个人的成长以及家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良好的家庭家教与家风。
首先是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方式。
父母要明确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并具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理性、沟通和尊重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家庭教育在传递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家庭价值观的建设。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品德培养和家训的传承。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传递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只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才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另外,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
家风是家庭成员行为的集合,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良好的家风可以凝聚家庭成员的力量,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风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要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家庭建设的基础。
家人之间要经常交流、相互倾听,增进理解和信任,共同解决问题。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挫折。
其次,要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不论是年长者还是年幼者,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要注重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互相关心照顾。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一起克服困难,共同进步。
最后,要注重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承担起家庭中的责任,共同为家庭的发展做出贡献。
父母要履行好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也应该尊重并承担起家庭中的义务。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
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

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和努力实践的一项任务。
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培养出健康、正直、独立和有责任感的子女,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下面是我对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的一些观点。
首先,父母要做出良好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
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的正直、诚实、善良、宽容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和与人相处时要注重公平和正义,不偏袒和瞒骗。
只有做出良好的表率,才能激发孩子追求优秀品质的动力。
其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品行道德的表现方式。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可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道德故事、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分担家庭事务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同时,父母还要不断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典范,让他们有榜样可循。
再次,父母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和谐的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成长的土壤。
父母之间要携手合作,相互尊重和支持。
要营造和乐融融、欢声笑语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另外,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熏陶。
教育是由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来,父母要耐心、细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可以通过读经典名著、讲述家族修养和传统文化、陪伴孩子学习等方式来进行教育。
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同时,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要给他们适当的成长空间。
总之,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廉洁持家、培育好家风、开展好家教的优秀经验做法

廉洁持家、培育好家风、开展好家教的优秀经验做法示例文章篇一:《廉洁持家、培育好家风、开展好家教》我家呀,就像一艘小船,在生活的大海里航行。
廉洁就像是船帆,好家风是船桨,好家教呢,就是那掌舵的人,它们一起让我们家这艘小船稳稳地前行。
先说说我爷爷吧。
爷爷以前在村里当干部呢。
那时候,村里有一些小工程,就有人想给爷爷送点东西,想让爷爷把工程给自己做。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叔叔提着一大包东西到我家来。
他笑着对爷爷说:“叔啊,您看那个小工程,我做肯定行,您就多关照关照。
”爷爷一下子就严肃起来了,说:“你这是干啥呢?这工程啊,得看谁有本事谁做,你这样送礼可不行。
”那个叔叔还想再说啥,爷爷就直接把东西塞回他手里,把他推出门去了。
爷爷对我说:“孩子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分一毫都不能要。
这就像那树上的果子,不是咱自己种的,咱去摘了那就是不对的。
”爷爷的话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
再看看我爸爸妈妈。
我们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爸爸妈妈特别注重诚实做人。
有一次,我在商店里买东西,那个售货员阿姨多找了我几块钱。
我可高兴了,心想这下可以买好多小零食了。
我一回家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妈妈。
妈妈的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说:“孩子,这钱不是咱的,得赶紧还回去。
”我还不情愿呢,说:“又不是我偷的,是她自己给错的。
”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宝贝啊,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如果咱拿了这钱,那就是不诚实。
就像你在学校里考试作弊一样,虽然可能一时得到了好处,但是以后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我听了妈妈的话,乖乖地把钱还回去了。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诚实是我们家很重要的东西。
在我们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大家都要互相尊重。
我有个弟弟,我们有时候会为了抢玩具或者看电视的事儿吵架。
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过来。
爸爸会说:“你们两个啊,就像两个小战士,但是在这个家里,大家都是平等的。
弟弟要尊重哥哥,哥哥也要爱护弟弟。
”有一次,我想看动画片,弟弟想看少儿节目。
我们又要吵起来的时候,我想起了爸爸的话。
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家风和家教

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家风和家教是家庭文明的基石,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失去了传统的家风和家教,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个人价值观的扭曲。
因此,在如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成为了一道重要的课题。
1.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家风和家教的内涵和体现。
通过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思想交流和认同感。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当注重传统家风和家教的传承。
传统的家风和家教代表了一种优秀的家庭文化,它伴随着历史的长河,代表了先辈的经验与智慧。
由此,家长应当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子女灌输传统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意义,增强家庭成员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另一方面,家庭文化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性和活力。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小家庭的特色文化,例如公义尚贤、孝顺敬老、助人为乐等,借此发掘和弘扬小家庭的价值和特点。
同时,在亲子关系的建构中,家长可以通过音乐、电影、文艺作品等资源,帮助孩子建立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意识,从而加强孩子和家庭成员的感情交流和互动。
2.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
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
家长应当注重孩子的性格和个性特点的培养,关注孩子的个体需求和成长过程,在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如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此外,家长还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确立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为家庭生活规范、和谐的维护提供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正面示范、惩戒与奖励等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此外,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同时,家长还应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减压和情感问题,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
3.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基础。
个人加强家风家训

个人加强家风家训
1. 明确价值观念:首先,要明确自己和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应该是积极、正面的,能够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决策。
2. 传承家族传统:了解并传承家族的传统和历史。
可以通过讲述家族故事、分享长辈的经验和智慧,让家庭成员了解家族的荣耀和责任。
3. 沟通与互动:建立开放、坦诚的沟通氛围。
定期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需求和期望。
在家庭决策中,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培养家庭成员的合作精神。
4. 以身作则: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以身作则,践行家风家训。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家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5. 教育与培养:注重家庭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诚实、勤奋和友善。
6. 制定规则: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家务分工、作息时间、礼貌待人等方面,帮助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 定期反思与调整:定期回顾家风家训的执行情况,对家庭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家风家训,使其更符合家庭的发展需求。
加强家风家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个人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优秀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总结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总结家风家教是指在家庭中培养并传承的良好的行为、价值观和教育方式。
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决定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品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方法以及努力营造良好家风家教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家风家教的重视和关注。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品质和素养,培养出有道德观念的公民。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风家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道德水平。
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塑造家庭成员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
同时,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提高家庭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父母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
他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通过相互尊重、理解和关心,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
其次,家庭成员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生活习惯是个人性格和品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增强个人的自律能力。
家庭成员要讲究卫生,保持整洁,遵守公共秩序,遵循社会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同时,家庭中的成员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勇于承担责任,乐观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再次,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慈善意识。
家庭应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诚信规则。
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育好家风家教实施方案

培育好家风家教实施方案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对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具有深远影响。
培育好家风家教,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实施方案的支持。
下面我将就培育好家风家教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家庭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家风观念。
家风是一种传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家风,这种家风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
家庭成员要明白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有自觉地去培养和践行好的家风。
其次,家庭成员要注重家教的实施。
家教是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是一种家庭教育的具体表现。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和教育引导,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再次,家庭成员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氛围。
家风家教氛围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最后,家庭成员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家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庭成员的持续投入和努力。
家庭成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方法,使家庭教育工作更加系统、科学、有效。
总的来说,培育好家风家教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实施方案的支持。
家庭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家风观念,注重家教的实施,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氛围,注重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的培育和提升,使家庭成员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培育好家风家教,让家庭成员都能成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社会人才。
以身作则管好身边人,培育良好的家教家风方面

以身作则管好身边人,培育良好的家教家风方
面
家教家风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家长或家庭成员,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方式来影响和带动身边人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
言语是我们与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我们说出的话语会对身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用语,尽量不使用粗鄙的语言,不要把生气或不满的情绪发泄给孩子或家人。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做出不良的示范或坏榜样。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创造适宜的环境,鼓励孩子学习、探索、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家庭规矩和道德准则。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培育良好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可以让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和鼓励。
我们应该注重家风建设,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家庭中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礼仪、诚信守信等价值观,让家庭成员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重视孩子的成长,积极培育良好的家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家庭中起到带头作用,为身边人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
屯昌县南坤镇加握学校黄霄红
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道德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独特作用。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多年构成的为人处世的风尚,或叫家规、家风、精神、品格等,包括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动准则。
构建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家长或家庭的主要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行动的认识和体现;其次,是家庭的规则,家庭规则虽然大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和要求,但身教、口传的传统美的教育非常关键;最后有着良好传统家风的家庭,在中国自古到今最重视的是子女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素养,构成良好的思惟方式、处世原则、行动规范,从而代代相传,代有提高,家庭的文化,良好的家风。
做好家风家教的宣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在新的历史时期,这项工作也面临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的蔓延和渗透,家庭结构变化导致的传统家风家教资源流失,我国成年人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
因此,倡导和培育优良的家风,让千家万户的日子越过越好,是最深层次的民生工程。
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
其中,起举足轻
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中国许多古人为了让后代品行端正,防止儿孙误入歧途,走上邪路,为家庭成员制定了系列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成为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就是家规。
不少家庭家族的家规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谆谆叮嘱,阐理透彻,不仅有神圣的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虽历经沧桑,依然能让人启悟,让人警策。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
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
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让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今天,如何更好地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
应把家风家教看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掘,在全国逐步建立起家风家教的文化研究体系;发挥各类先进家庭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长教育。
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要放在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上;建立家风家教宣传的长效、联动机制。
要运用各种方式,多方配
合,建立相应的切实有效制度。
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妇女素质提升相结合。
良好家风是人成长进步的起点。
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
优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优秀的子子孙孙。
回顾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只有把的良好风气融入到每个家庭的血脉中,不断地规范做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良好家风才能坚实并历经风雨传承下来。
只有让良好风气与千家万户共同价值追求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共生共长,才能在全社会激发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最近,电视上举办的一个节目搞得不错,值得称赞。
节目内容即“家风”教育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
这个内容在当今社会的确很重要,宣传中华精神文明,弘扬“尊老爱幼”光荣传统。
我们要从家庭内部做起,从社会基层实际生活出发,开启心灵窗户,传承伟大的民族精
神,对社会未来发展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社会最小组合单位,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分子。
没有小家庭就没有社会大家庭。
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光荣历史。
在传统思想教育史册上有着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还有家风教育汇聚成中华精神文明的核心。
在这百花盛开的园地里有许许多多代表人物,人们把关公、岳飞等人物塑造成“仁、义、礼、孝……”的化身,以忠孝为人生必须遵循准则,光荣的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家教在传统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迄今社会上大多数的家庭,继续秉承祖先的教诲,弘扬光荣传统,勤俭持家过日子,以尊老爱幼为出发点建设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样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称赞,值得渲染,促进社会稳定,快速向前发展进步。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人人向“钱”看齐,社会上滋生了一种畸形的思想观念:金钱至上。
在这种极其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对中华传统的精神文明冲击很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起到负而作用,而且影响极坏。
一些人在社会公共活动场合上公开宣称:良心值几个钱?可以断言,“良心”无价之宝藏。
“良心”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
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维持人的生存必备基础。
但是,良心是衡量做人是准则,是纯洁心灵中的核心,参与社会活动应遵循的公德规则。
失去了良心的人,其行为规则将是杂乱无章的,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家庭关系和睦、和谐,融洽,这与良好的“家风”,传承文明思想教育有直接关系。
对孩子的家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灌输文明的思想,启蒙教育影响人的一生。
在经济发展大浪潮下,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
传统的文明不能遗弃,中华文明精华不能丢掉,要坚持弘扬传承下去,东方古国文明风采不能没有。
伟大的中华民族行进在世界舞台上,要有风度,有神韵,展示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精华,优良的“家风”教育在此会发挥出积极作用的。
总之,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