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
简述改革先锋的人生故事和启示

简述改革先锋的人生故事和启示——赤诚映日月人格感天地--追忆“改革先锋”陈日新同志一段往事历久弥新,一种情缘穿透岁月,一种人格感天动地,一种精神荡气回肠。
走进平朔矿区,展览平朔博物馆,一个人的名字欣然映入眼帘。
他用豪情开启了平朔历史,他用智慧书写了平朔模式,他用果敢创造了平朔奇迹,他用奉献铸就了平朔精神,他就是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了“改革先锋”称号的陈日新同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改革开放大风潮。
在这场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作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首块“试验田”,荣耀地载入了中华民族对外改革开放的历史名录。
露天开采、工程浩大,中美合作、古今绝有。
面对如此浩大的建设任务,谁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谁有胆量接受这项任务?中央高层领导要求慎重选好人才。
这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示原煤炭部高扬文部长:“一定要选择年轻懂行的同志来搞这个项目”。
为此,高扬文部长在全国煤炭行业的精英中进行了过电影式的筛选人才。
几经筛选,深思熟虑,最后把人选目标定格在了陈日新同志身上。
因为陈日新同志在煤炭系统工作了30年,既有基层经验,又有领导能力,而且做事果断,又能担当,有勇有谋、有弛有张,是难得的煤炭管理人才。
人选敲定后,高扬文部长立即召唤陈日新同志进京,当时山西省委已给陈日新同志安排了两个高位,一是山西省煤炭厅副厅长、一是阳泉矿务局局长,当得知要他筹备平朔露天煤矿时,陈日新同志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这是中外合作项目,又是为国争光项目,高部长能找到他,这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
担心的是工程这么大,又和外国人打交道,面临的困难肯定多,只怕自己胜任不了工作。
在短暂的思考交锋后,陈日新同志果断表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舍身立义、为国争光,坚决完成首长交给的建设任务”。
随后陈日新同志被任命为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筹备组组长,后任中煤平朔露天煤矿第一任党委书记、总经理。
万事开头难,举步好艰辛。
简短的改革开放史小故事

简短的改革开放史小故事故事开始于1978年,那年,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在封闭的经济体制下,人民生活贫困,社会发展滞后。
然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出任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就是破除思想的桎梏。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呼吁全国人民敢于批评和自我反思。
他认为只有摒弃过去的陈规旧习,才能为新思想的滋生和传播铺平道路。
这一呼吁迅速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响应,他们纷纷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深思熟虑的蓝图。
改革开放的第二步是改变经济体制。
邓小平意识到封闭经济无法为人民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因此他决定向外界开放中国的市场。
他推动建立了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这些特区迅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先驱者,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和技术,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改革开放的第三步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的福祉,他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鼓励全国人民勤劳致富。
他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并放开了商品价格的管制。
人民通过勤劳努力和创新创业,逐渐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实现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改革开放的历程并不平坦,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然而,邓小平坚定地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调整政策,使改革开放成为一项稳步前进的事业。
如今,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推崇科学、尊重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正不断迈向更加繁荣和幸福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史的经典小故事

改革开放史的经典小故事《改革开放那些事儿》说起改革开放呀,我就想起了我们村里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们村有个李大叔,他家一直过得挺紧巴的。
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开始吹的时候,李大叔还有点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该不该跟着这股潮流干点啥。
有一天,李大叔听说隔壁村有人开始搞养殖挣了钱,他心里就琢磨开了。
回到家就跟家里人商量,说要不咱也养点啥吧。
家里人一开始也不太确定,毕竟没干过呀。
但是李大叔那股倔劲上来了,说干就干。
他先去买了几只小猪崽,那小猪崽粉粉嫩嫩的,看着特别可爱。
李大叔那叫一个上心啊,天天起早贪黑地照顾这些小猪崽。
给它们弄干净的窝,喂最好的饲料。
小猪崽慢慢长大,李大叔心里可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有一天,有只小猪突然不吃食了,还哼哼唧唧的没精神。
李大叔着急坏了,这可咋办呢。
他赶紧跑到隔壁村去请教那个养殖户,人家告诉他可能是生病了,给他说了几种药。
李大叔马不停蹄地去买药,回来就给小猪喂上了。
那几天呀,李大叔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一直守着小猪,就盼着它能好起来。
好在呀,小猪在李大叔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恢复了健康。
之后这些猪都顺顺利利地长大了,到了出栏的时候,可把李大叔高兴坏了。
那一笔卖猪的钱呀,让李大叔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就改善了不少。
从那以后,李大叔就尝到了甜头,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慢慢地,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逢人就说,多亏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呀,让他有了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关于改革开放的小故事,它真真切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
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呢?嘿嘿,改革开放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呀,我想,以后这些故事还会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
个人在学习改革开放历史的心得体会

个人在学习改革开放历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改革开放历史,个人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1.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里程碑。
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逐渐摆脱封闭和贫困的局面,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2.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通过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历史,我明白了改革开放的路径是一步步摸索的,需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政策和措施,才能取得成功。
3. 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领导者的智慧和勇气。
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实施的,他坚定地推动了改革开放政策,同时稳定了国家的大局,保持了社会稳定。
这使我深受启发,认识到领导者的作用和重要性。
4. 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改革开放历史让我明白,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我也认识到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与挑战,我们要保持警觉,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 改革开放历史告诉我,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阻力。
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总的来说,学习改革开放历史让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国
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容易,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并付出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故事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故事40年前的今天,中国发生了一场彻底的变革,那就是改革开放。
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面貌都非常的落后和封闭,与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处于一个相对贫困的状态。
毛泽东的去世后,邓小平接替了他的位置,开始了改革的路程。
改革的第一步,是开放。
开放到世界,引进外资,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中国的一席之地。
邓小平提出的“一边倒”的政策,是一种对外依附的态度,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必须的。
改革的第二步,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方方面面推进改革,不断试试看哪些能行,逐步锁定方向。
在经济领域,从现行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私有化,企业自主权的推进在历史上成为了里程碑。
在政治领域,赋予地方一个更大的决策权,允许有私营企业的存在,让市场在价格上能够自由浮动,成为经济领域改革的三驾马车。
作为改革的历史缩影,深圳这个小城市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本。
当时幼小的深圳以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改革先锋这个双重身份出现在国内外的舞台上,成为了让外界称道的创新省市之一。
深圳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推动,也有方方面面的支持。
深圳逐渐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转变为一个具体的锐角,每个人都知道,想起深圳就会在脑海中闪过一系列形象。
改革的第三步,是在开放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
这一步的目的是要让改革走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中,才能够实现和谐的基础,进一步推进人民的自由和幸福。
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面临的新的机会和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国家将会有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总之,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让我们感觉到了中国崛起的无限潜力和发展动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使命。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心得参考范文3篇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心得参考范文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心得参考范文精选3篇(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学习改革开放史的过程中,我深感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革,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在学习改革开放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变革尤其显著。
通过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国经济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不仅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民生水平的提升,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其次,在学习改革开放史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尤其是对外开放的交流合作,让中国与世界不再是隔离的状态,而是真正地融入国际社会。
这不仅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学习改革开放史让我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深化改革,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的来说,学习改革开放史让我对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改革开放是一个艰难而不断前行的过程。
只有不断迈向前进,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才能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心得参考范文精选3篇(二)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在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经典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经典历史人物故事1. 商鞅:改革开放的奠基人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出生于秦国。
商鞅以其深思熟虑和勇于创新的改革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鞅主张通过法治来统一和稳定国家,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均田制、法律法规的编纂、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等。
通过这些改革,他有效地打破了封建阶级的束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商鞅的均田制度为后世的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使农民和平民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土地权益,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产量。
同时,他重视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并为后续的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
商鞅还进行了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主张以才能取代出身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担任官职。
这一改革使得社会上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商鞅的改革思想不仅对秦国有很大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坚持法治思想、注重社会公平,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经典历史人物之一。
2. 孔子: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古代中国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提倡儒家思想和教育,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培养君子和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我修养、实现社会和谐。
孔子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他鼓励人们通过实践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孔子还建议君主以身作则,通过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来管理国家。
他提倡“君子爱人”,主张领导者应该善于体察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及现代以及世界范围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孔子被尊崇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改革开放相关人物事迹材料

改革开放相关人物事迹材料
《改革先锋——邓小平的故事》
邓小平,中国伟大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坚力量,他的一生可以被称为中国现代史的缩影。
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引领中国走上
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他毅然决然地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使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国家的发展也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和活力。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全面改革和全面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邓小平用他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为了伟大的改革先锋。
邓小平一生跌宕起伏,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改革创新。
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不可估量,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1977--2018)
引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从贫穷落后的乡村家庭,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年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史。
在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阶段,正确把握方向。
以认真的责任担当挑起家庭建设的重担,至2018年初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同时回顾了10年求学经历,25年南安电力发展的历史,叙述了在职场上参与家乡电力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个人成长历史。
家庭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歌颂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给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
一:改革开放前家乡和家庭面貌(1977-1984年)
1977年5月,我出生在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芦南乡苏垅村,当年自然环境未遭到破坏,空气怡人,村前村后青山绿水,人们的饮用水直接从田间的池塘取用,当时的田地已包产到户,这充分调动了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大家都捋起袖子干劲十足,劳动成果部分上缴国家,剩余部分归家庭所有。
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没有什么机械化工具,几家人共养一头牛耕田,农忙时家庭与家庭之间互帮互助,民风淳朴,家里养点鸡鸭到城里卖,是唯一可支配的经济来源。
家里生活条件较艰苦。
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咸菜配自家种的蔬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所以小朋友最盼望过年过节,因为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当时肉吃在嘴里,感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让人回味悠长。
我父亲是一位木匠,父亲木工活做的好,技术精湛,乡里乡亲只要有人家盖房子,都排队等父亲盖,父亲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位严父,对我们兄妹三人,家教特别严格,我现在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工作作风等,都是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
父亲除了帮乡亲盖房子,其他的时间都是在手管站工作,父亲手艺精,主要是为农民制作农用工具,父亲共生了三个孩子,爷爷在父亲年幼时已去世,父亲很早就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时一家6口人,靠父亲每月80元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穿的衣服通常是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缝缝补补老三接着穿。
孩童的游戏,是泥巴做大炮,看谁甩的响,破的洞大,谁就算赢。
玩石头跳格子、自制弹弓、掏鸟窝、捉迷藏等等,傍晚孩童在操场嬉戏,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唠嗑,拍下定格的照片,也是极美的画卷。
二:知识改变命运(1985-1995年)
1985年9月,我到了上学年龄,老师报名前考学生必须能从1数到100,才给入学,当时在家,父亲教了好几天,才学会,终于顺利报上名,背着妈妈做的花格子布书包,走路都一蹦一跳,心理乐开花,终于踏进向往已久的课堂。
当时的苏垅小学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两排低矮的砖瓦平房,课桌十分破旧,做的凳子都是从自己家里带,窗户基本没有玻璃,都是学生从自家带塑料布糊上,勉强挡住风雨。
大部分是民办的代课老师。
学校主要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什么美术、体育、天文、地理基本没有老师来教,学费很便宜每学期才30元,当时大部分学生兄弟姐妹都很多,除了读书很多时间要帮忙家里干农活,重视教育的家庭很少。
当时我爸读过小学,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农村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是好好学习,才能跳出农门,我们兄妹三人均上学,当时由于家庭的变故,奶奶离世,家里缺个帮手,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农民的父母并没有让我一个女孩辍学在家,所以我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上一直很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时间飞逝,转眼小学毕业,踏进中学的校园,当时芦南初中在我们乡镇算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复苏,政府投入,办学条件提高,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读书,哪种感觉是非常惬意的。
我们兄妹三人都上学,平时女孩在家要承担家务,农忙时我们都回家帮忙,我们都是小小的行家里手,干起活来,有模有样。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大哥非常能干,在学习之余,坚持做一些副业,贴补家用,可能就这个原因,大哥耽误了学业,大哥上完初中就未在求学,但是大哥对画画有造诣,这对他未来成为知名的技工需画图打下良好基础。
1995年我和弟弟同时考上中专,这对当时农村家庭来说,学习经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我们的父母认为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咬紧牙关、省吃俭用、父亲拼命干活挣钱、母亲也出去干苦力、用他二老挣得的血汗钱供我和弟弟完成中专的学业,写到这里,感觉当时的情形又历历在目,每次临行前,母亲塞给我100元,摸摸我的头,女该在外费用要高些,不要太节省,照顾好自己,拿着手中的钱沉甸甸的,当时心中就暗暗发誓,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论将来生活多么艰辛,一定积极生活,努力的工作,争取能出人头地,回报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在皖医护校学习和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工作发展阶段(1995-2003年)
1995-1998年,我在芜湖市皖医护校读中专三年,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每门功课成绩均是优,年年拿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中专第三年实习,服从分配到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实习,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被破格留用。
成绩的取得我并没有沾沾自喜,工作后更是脚踏实地、钻研业务、任劳任怨,作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服务更是用心、贴心,送走患者心中的雾霾,迎来患者生命的起航,收到患者和家属高度肯定和表扬,并接受记者采访,《微笑天使,用心服务》被登在马鞍山皖间晚报头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医院组建人才库我积极报名充分准备,高分入围,进入医院人才储备库。
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杆严要求,年年被评为先进。
随着医院的扩建、规模的增大,急需中层管理者,我抓住机会积极竞聘护士长,通过我的精彩演讲和管理理念,获得评审老师的赞誉,全票通过,成功竞聘为神经内科护士长。
2012年担任护士长以来,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引用冰心老人的诗句: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连续两次获得马鞍山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并连续六年获医院优秀护士长称号。
成绩只是过去,现在及未来我们将继续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战士。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医院开放床位从原来300张,到如今实际开放床位750张,医院也从原来的两栋楼,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仪器设备以更换高尖端,极大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目前医院全体员工一盘棋,本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创建精神,积极筹备,补缺补差,争取向评审老师交出满意的答卷。
2003年我结婚成家,2006年5月儿子出生。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增添了养育孩子的乐趣!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家庭的建设从此提到议事日程。
四:家庭成长和职业发展阶段(2003-2018年)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外地人,父母不在身边,随着孩子的出生,我们每天像上紧的法条,抽个鞭的陀螺每天飞快的旋转,每天看着孩子健康成长,事业上也做到风生水起,每天充实而满足。
孩子父亲研究生在读,本人自学完成本科学历,职称准备晋升副主任。
五:岗位成才担重责促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2008-2018)
2008—2018这十年,我们都是单位的中层力量,中流砥柱,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对业务精益求精、力足于我们本职岗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生活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幸福指数较高,只要你是勤劳的人,都会脱贫致富,我们先后买了两套房、一辆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给了人民安定的环境,国家对农村的惠民政策,父母在乡下农村,养老有保障也过着富足的生活,解除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最后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