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一)_1

沉香救母(一)_1
沉香救母(一)_1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

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

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

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愤、默”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三、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读词语

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

二、新授

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

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

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3、学生自读课文。

4、相互交流讨论。

5、教学第1~2自然段。

(1)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

(2)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

(3)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

(4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5)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

6、教学第3自然段。

(1)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2、是对付不了他的。

a.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

7、教学第4自然段。

(1)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1)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2)沉香怎样学艺的?

(3)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用“一……就……”造句。

2、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复习默读的要领。

2、指名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指导复述。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课文故事。

2、利用板书或挂图进行复述。

3、同座位互相复述。

4、指名复述。

三、课后练习4。

1、读一读句子。

2、用“一……就……”造句。

四、课堂作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0 沉香救母一

10 沉香救母(一) 教学要求: 1.会认“愤、辣”等9个生字,会写“叹、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4.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感受沉香为救母而付出的努力,体会课文蕴含的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愤、辣”等9个生字,会写“叹、泪”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宝莲灯》的主题曲,提问:《宝莲灯》里的有个劈山救母的小英雄,他是谁?(沉香) 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从小是怎样刻苦习武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将生字表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交流识记的方法,并根据形声字规律帮助识记生字。 (2)课件出示生词。生自读,指名读,随机正音。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好长句子。 5.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学生交流、归纳:课文写了沉香、爸爸、妈妈和二郎神。 6.再读课文,边读边将描写人物的词语用“___”画出来。指名交流汇报。 7.教师小结课文内容:原来,沉香美丽善良的妈妈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底下,小沉香太想妈妈了,所以,他拜师学艺,立志去解救妈妈。 三、指导书写 1.组织学生按生字的结构给本课生字分类,然后出示生字: 左右结构:叹、泪、付;上下结构:贪;半包围结构:压、武;独体字:良(1)指名读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指导学生小组内讨论识字方法,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类总结。 2.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师选择好中差的字在全班展示评价,学生再次练习。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沉香的妈妈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沉香知道这件事后,迫切想去救妈妈,那么他是怎样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呢?下节课我们在一起去探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3.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比一比组词语

1比一比组词语。 浆()够()测()稍()爬() 桨()购()侧()梢()耙()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山()地裂人声()沸齐头并()应接不()不容()疑千()百态()()细流若()若现风起云( ) 美不( )收另外写出3个描写水的四字词语()()() 另外写出3个描写色彩的三字词语()()()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嫩”字,可以查大写字母();可以查部首(),再查()画,这个字的第一画是(),用这个字可以组成2个词语()。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写近义词:照耀()静谧()霎时()奇妙() 写反义词:温暖()镇静()崭新()轻易() 四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描写老师的词语: 青出于蓝桃李争妍后继有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勤勤恳恳良师益友桃李芬芳 形容人聪明、优秀的词语: 文思敏捷聪明过人一鸣惊人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形容精神集中的词语: 专主致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形容学习刻苦的: 孜孜不倦、手不释卷、牛角挂书、凿壁借光 形容高贵品质的: 铁面无私、见义勇为、一心为公、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执法如山 形容团结合作的: 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形容建筑物的词语: 雕梁画栋、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 形容颜色丰富的词语: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形容面部神态的: 兴高采烈、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神采飞扬、愁眉苦脸、泪如泉涌、泪流满面 形容时间过快的: 岁月如流、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形容人多的词语: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来人往、济济一堂、水泄不通 形容运动会的词语: 高手如云、龙争虎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手忙脚乱 ABAB的词语: 研究研究、观察观察、讨论讨论、商量商量、收拾收拾、整理整理、检查检查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瓦蓝瓦蓝 ABAC的词语: 无法无天、自由自在、全心全意、无忧无虑、忧国忧民、我行我素 不A不B: 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卑不亢 描写爱国的成语 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疾恶如仇大义灭亲敢怒敢言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浩气长存料事如神 描写景色的词语 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江山如画鱼米之乡高耸入云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 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成语 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混沌不分大刀阔斧 变化万端与日俱增

沉香救母二教学课件.docx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关键: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血痕在乎 诚心打败凶恶激动 浑身巨响怀抱师傅跨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奔痕”读前鼻音/“捧诚”读后鼻音/“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

三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最新)

三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最新) 一、比一比,组词语。 架(_______)休(_______)钳(_______)虾(_______) 驾(_______)体(_______)甜(_______)吓(_______) 二、我能辨字组词。 淡(_______)橙(_______)料(_______)推(_______) 谈(_______)澄(_______)斜(_______)准(_______) 三、比一比,组词语。 宫(_______)贩(_______)栏(_______)摊(_______)吏(_______)官(_______)饭(_______)烂(_______)滩(_______)史(_______) 四、我会组词。 密(_________)芬(_________)倍(_________)诱(_________)蜜(_________)芳(_________)陪(_________)透(_________) 五、比一比,再组词。 蹈(_________)拂(_________)裂(_________)掠(_________)稻(_________)佛(_________)烈(_________)凉(_________) 六、辨字组词。 断(________)楚(________)宜(________)淡(________) 继(________)禁(________)且(________)谈(________) 七、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蝴(_________)评(_________)耍(_________)钓(_________)湖(_________)坪(_________)要(_________)钩(_________)

10、沉香救母(一)

二年级语文备课主备人:任小香编号: 10、沉香救母(一) 备课时间:2008年3月22日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 教学方法: 指导法,讨论法,图文结合. 教具准备:字卡,挂图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 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比一比组词(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比一比组词(完整版) 一、比一比,再组词。 旅(____)桃(____)铺(____)怜(____)挣(____) 族(____)挑(____)捕(____)冷(____)争(____) 二、辨字组词 恼(_________)铺(_________)搭(_________)末(_________)脑(_________)捕(_________)塔(_________)未(__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 宁________ 仰________ 渣________ 聚________ 冻________ 拧________ 抑________ 喳________ 骤________ 栋________ 四、辨字组词。 诚(_________)膀(_________)淡(_________) 城(_________)傍(_________)谈(_________) 票(_________)妙(_________)猎(_________) 漂(_________)抄(_________)惜(_________) 飘(_________)炒(_________)错(_________) 五、辨字组词。 断(________)楚(________)宜(________)淡(________) 继(________)禁(________)且(________)谈(________) 六、形近字组词。 晴________ 杨________ 臂________ 影________ 汉________ 猜________ 扬________ 壁________ 景________ 汗________

沉香救母(一)_1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 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 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 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愤、默”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三、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读词语 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 二、新授

二年级下学期比一比组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 第一单元 浪()彩()得()做() 很()采()的()作() 乡()只()清()后() 香()支()轻()厚() 麦()课()肤()娃() 表()颗()服()挂() 佳() 第二单元 闪()乎()佳()平()闲()呼()加()苹() 逗()借()龟()幸()豆()错()归()辛() 忘()席()旁()闭()望()度()劳()闲() 由()旧() 油()旦()

驶()朱()才()急()使()珠()材()集()便()村() 忘()席()旁()闭()望()度()劳()闲() 导()玉()祝()匹() 异()主()视()匠() 用()防()宫()贵()急()甩()访()官()革()争() 第四单元 酒()客()涛()钓() 洒()容()寿()钩() 飘()杆()惊()材() 漂()竿()凉()财() 价()凶()竟()汤() 介()汹()竞()扬() 杨 ( )

姐()旦()冷()希()妹()蛋()念()西() 机()季()站()只()击()李()战()织() 容()差()夺()止()荣()着()奇()址() 第六单元 扭()报()且()巧()丑()抱()姐()功() 盆()匠()坡()灾()盘()区()破()家() 怕()格()扇()泛()拍()各()羽()范() 级()洪()怕() 吸()红()拍() 极()

第七单元 粗()历()恒()狂() 组()厉()但()汪() 洪()吱()眼()披() 哄()枝()跟()拨() 晶()网()号()按() 品()冈()浩()安() 仅( ) 超()址()灾()汉()赶()扯()伞()汗() 第八单元 档()咪()颗 ( ) 由()挡( ) 眯()课()油 ( ) 棵() 抖()扬()估()王()料()杨()枯()汪() 故()旺() 留()想()种()娇()仅()流()相()钟()桥()叹()

小学语文: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帮助"造句。 难点: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的第四自然段的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三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自由读读第三段课文 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母亲的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四、五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3、阅读第五自然段 (1)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2)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五段来读读。

沉香救母(一)教案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九课 《沉香救母(一)》 张家港市后塍小学刘素红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课《沉香救母(一)》, 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我们先来把课文中的词语读好了。(如何指导分 层次的朗读呢?不知道怎么去实施。) 3、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沉香。是什么样的沉香?谁能观 察的仔细点?焦急的沉香。从哪个动作知道的?)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A、指名说。 B、理解词语“攥紧”。(把拳头握得紧紧的,这就叫“攥紧”。 做动作。) C、指名生边做动作边读该词,齐读词语。 D、指名读句。 E、小朋友,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攥紧了拳头?(体会沉香的 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该句。 2、沉香为什么会攥紧了拳头?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想 一想。(生交流:愤怒、伤心、难过;沉香为什么会这么伤 心,这么愤怒呢?) (1)学习第2小节。 A、出示: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 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①指名读,相机引出“美丽善良”,指导读词。(评价: 心地真好!非常温柔!)接着引读完整。 ②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评价:二郎神是多么冷酷无 情呀!真霸道!非常凶狠!) ③听了妈妈悲惨的遭遇,出示: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 默默地攥紧了拳头。(齐读句子) B、这个真情,是谁告诉沉香的? ①出示: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 一口气,没有回答。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

②交流:这个真情是爸爸告诉沉香的。你把这段话读一读。相 机出示句子。 ③是啊,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他已经长到八岁了,却从 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他是多么渴望能和妈妈见面啊!(相机点出:我怎么没有妈妈呢?)指名读句子。(真可怜啊!好伤心!奇怪。疑惑。)齐读句子。 ④沉香还会问爸爸什么?谁来做小沉香问一问?(爸爸,人家的 哦有妈妈,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我到底有没有妈妈呀,您告诉我呀!我的妈妈究竟在哪里呀?) ⑤沉香是多么想念妈妈呀!他问了一次、一次、又一次,这就 叫“再三追问”(相机点出),指名读词。(评价:很想知道! 很心急!)齐读。 ⑥引读,沉香(再三追问,)[这里再读,就是等于以齐读的方式 来读,也是读的一种形式。]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 指名读“含着眼泪”,齐读。(评价:勾起了爸爸伤心的往事。) ⑦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C、是啊,父亲失去了温柔的妻子,儿子失去了慈祥的妈妈,这八年骨肉分离的痛苦都是谁造成的?(生齐说:二郎神!)所以,引出:出示: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齐读句子) (2)学习第三小节。 A、过渡:此时此刻,沉香心里(又气愤又难过),(恨不得)(马 上)就去解救妈妈。 ①理解“又气愤又难过”。引读并相机点出。小沉香在气愤什么? 沉香又在难过什么?指名读词,齐读词语。(评价:二郎神太可恨了!沉香的妈妈太可怜了!) ②接着引读,点出相关字词,体会沉香救母心切的心情。 B、俗话说的好,“知子莫若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相机出示:二郎神心狠手辣…… )。 ①小声读读爸爸的话,想想爸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这句话的?△、交流:担忧、难过、伤心。你来担心的读读这句话。爸爸在担忧什么? △、理解“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二郎神心肠狠毒,手段毒辣,本领特别大!这就叫“心狠手辣、神通广大”。)指名读,齐读。△、而沉香只有(8岁)。8岁的沉香和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斗,就等于是拿鸡蛋去和石头碰! △、指名再读该句,齐读。 ②听了爸爸担忧的话语,出示: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

比一比组词

比一比,再组词。 磨()辽()艳()越()虑()峡()漂() 蘑()疗()绝()悦()虚()狭()飘() 倦()贴()泼()淀()摸()刃()矮() 圈()帖()拨()绽()模()仞()短() 棉()租()柜()糖()狠()转()仍()凉()绵()祖()拒()塘()限()传()扔()谅()锦() 陈()番()罢()恍()泊()皇()莫()录()阵()蕃()摆()慌()拍()呈()漠()寻() 扮()摇()洒()继()仆()滥()捂()郎()纷()遥()酒()断()朴()尴()悟()朗() 楼()散()统()贯()茁()优()感()寄()搂()撒()绕()惯()屈()忧()惑()寂() 莫()竞()沃()颂()偷()拟()淘()织()寞()竟()妖()项()喻()似()掏()炽() 徒()誉()刷()昂()毒()梅()砚()痕()陡()举()剧()仰()素()侮()现()疾() 坤()换()折()暑()绳()宵()燥()稀()伸()唤()拆()著()蝇()肖()澡()希() 漠()扩()哀()资()蜂()抹()芒()畔( )摸()旷( )衰()姿()锋()沫()茫()伴() 址()项()仓()耗()例()解( )允()晓()趾()顶()仑()耕()列()触()充()浇()

1、补充词语。 五()六()精()充()争( )斗()鹏程()() 人才()( ) ( )不()卷不分()()不知()() 兴致()( ) ( )( )动听鸟()花()争()恐()手足()()()()之心()()可鉴恩()如()情()似()()竽()数装()作()画()添()( )街()巷争()夺()()()万分()截了() 一无()()万般()奈富()堂()狂()暴()()()不绝全神()()滔滔()()万般()() 举()无()()能生()入()()分()无人烟 忍()挨()满不()()无可()()装()作() 如()添翼老()识()指()为()小肚()肠 龙()精神群()无()()()一息变化()( ) 2、有些成语借用某个事物特点来比喻或形容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比喻义: ()情深情深()()之恩恩重() ()之情()于水()之心()可鉴 3、有些成语代表积极意义是褒义词,有些事不好的含义是贬义词: 褒义词:日()月()熟能()厚()薄()闻名() 贬义词:不懂()自以()自作() ( )大方 4、有些成语的字容易写错: ()流不息清()见底不()其数()屈一指精心( )署出奇()胜英雄气()丰功伟() 5、有些成语反映长征的艰难和红军英勇不屈的精神: ()军()马()水()山风()露()()山()岭前()后()无()不() 我也会写这样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还学习了一些三字成语: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 一、比一比,再组词。 核(______)折(______)困(______)牲(______)涨(______)该(______)析(______)围(______)性(______)胀(______) 二、我能辨字组词。 淡(_______)橙(_______)料(_______)推(_______) 谈(_______)澄(_______)斜(_______)准(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 浅(_____)载(_____)摇(_____)飘(_____)庭(_____) 线(_____)栽(_____)遥(_____)漂(_____)挺(_____)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 汩(_______)菱(_______)啃(_______)屉(_______)泊(_______)凌(_______)肯(_______)屈(_______) 五、比一比,组词语。 龄(________)花(________)歉(________)盼(________) 铃(________)华(________)谦(________)扮(________) 坚(________)熟(________)珍(________)仰(________) 竖(________)塾(________)诊(________)抑(________) 六、比一比,再组词。 怜(________)载(________)蜡(________)沟(________)冷(________)栽(________)猎(________)勾(________) 七、比一比,再组词。

二年级下册比一比,再组词

一、比一比,组词 箩()篮()杨()萝()蓝()扬()弯()绕()缓()湾()晓()暖()破()些()推()坡()此()难()瓜()胆()挂()爪()担()蛙()躲()蜂()睛()射()峰()蜻()诚()带()吹()城()代()次()纪()眺()饺()记()跳()校()计()奋()考()什()备()老()坚()拔()浇()竖()泼()晓()喜()激()陪()鼓()游()培()

趣()倍()撒()最()部()洒()航()孝() 抗()老() 二、用下面的偏旁写字,再组词 木()()艹()()()()()()()()()() 竹()()冫()()()()()() ()()()() 日()()月()()()()()() ()()()() 虫()()礻()()()()()()()()()() 衤()()宀()()()()()() ()()()() 穴()()隹()() ()()()()

()()()() 鸟()()犭()() ()()()() ()()()() 三、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晴()眺()晾()()()() ()()()准()鹰()晓()()()() 四、选字填空 1、蓝篮兰拦 ()天花()()球天() ()花竹()()色()住 2、倒到道 ()影()立()底()路 ()车()流来()()理 3、恨狠很跟根银 凶()()从()本()好 仇()()心树()()多 ()不得白()

4、刚岗 ()才下()()位站()5、导异 指()()弹()常奇()6、哨消 ()所()灭()息口()7、功工弓公 ()艺()平()课()箭8、坐座做作 ()事()下星()工()9、其旗棋奇 ()特()他围()彩() 五、用横线画出不是一类的词。 1、稻谷麦子玉米花生庄稼 2、茶叶萝卜菠菜冬瓜西红柿 3、飞机潜艇导弹军队大炮 4、手枪步枪子弹机枪冲锋枪 5、地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 6、站岗巡逻巡航哨所放哨 六、照样子,写写看。 又白又胖又()又()又()又()又()又()又()又()

一、比一比,再组词

一、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沙()密()秀()塔() 纱()蜜()季()搭() 泼()扮()留()鸟() 波()份()流()岛() 二、反义词连线。(8分) 宽弱败减外富善贱 恶加内强胜贵穷窄 三、在合适的读音下划“————”。(10分) 1、我的爱好(hǎo hào )是看书,所以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好 (hǎo hào )看的书。 2、花坛里的鲜花盛(ch?ng shang )开了,美丽极了! 我端过妈妈的碗帮她盛(ch?ng shang)饭。 3、多么快乐(yua la),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yua la)曲。 4、墙上钉(dìng dīng )着钉(dīng dìng )子。 5、你能为这篇短文填空(kōng k?ng )么? 这只篮子空(k?ng kōng )空的什么也没有! 四、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川流不息的()茂密的() 绚丽多彩的()明亮的() 一()龙船一()灯光 一( ) 花炮一()立交桥 五、课文内容我知道。(10分) 1、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 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赶来了。 3、多么()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啊,1961年的泼水节! 4、夜晚的北京,多么(),多么()!

1.看拼音,写词语。 kāi zhǎn jiàn lì yǐn yuē mào shanɡ hu? po ()()()()() xi?nɡ wěi huī huánɡɡōu huà wan tí tí wan ()()()()() 2.比一比,再组词。 漫()题()绕()泼() 慢()提()烧()波() 密()摘()煌()钩() 蜜()滴()凰()勾() 4.填一填,读一读。 群山()四面()树木() 金碧()灯光()银光() 华灯()光彩()焕然() 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 5.背课文,填一填。 (1)__________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________的泼水节到了。 (2)长安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车,____________,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场四周,彩灯_______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___________轮廓。 (3)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汉族、藏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等_____个民族。 (4)朗志万听了伊琳娜的话,______________。他说:“我不是想________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句子。 例: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__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 例: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带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比一比组词(带答案) 一、选字填空。 木目 (____)耳树(____)(____)马(____)光(____)头 天田 (____)地几(____)白(____)(____)园(____)气 几己 自(____)(____)个(____)十(____)天(____)只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早(_______)青(________)打(________)网(________) 草(_______)清(________)拍(________)门(________)三、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我(_______)池(________)问(________)米(________)远(________)找(_______)地(________)间(________)迷(________)运(________) 四、比一比,再组词。 大了四 天子西 五、比一比,再组词。 木(_______)四(_______)云(_______)问(_______)本(_______)西(_______)去(_______)同(_______) 六、形近字,巧辨析。

入_________ 种_________ 吹_________ 人_________ 秋_________ 欢_________ 相_________ 运_________ 住_________ 香_________ 连_________ 往_________ 七、我们会比一比组词。 玉(______)间(______)古(______)李(______)运(______)王(______)问(______)右(______)季(______)远(______) 八、比一比,再组词。 快(_______)住(_______)地(_______)干(_______)块(_______)往(_______)池(_______)千(_______) 九、比一比,再组词。 日(__________)本(__________)马(__________)巴(__________)目(__________)木(__________)鸟(__________)把(__________) 十、比一比,再组词。 马(______)禾(______)月(______)山(______) 妈(______)和(______)用(______)出(______) 十一、比一比,再组词。 休(________)外(________)直(________)瓜(________)体(________)处(________)真(________)爪(________)早(________)认(________)问(________)村(________)草(________)让(________)间(________)林(________) 十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刀(______)已(______)入(______)午(______) 力(______)己(______)人(______)牛(______)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 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沉香救母(一)(1)

沉香救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读、书写本课四个生字“叹、含、泪、良”,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习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出示沉香图片)认识他吗?(板书:沉香)跟他打个招呼吧! 2.关于沉香,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沉香的故事。)沉香是怎样救出自己的母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补充课题。) 3.指导读准课题。师解说: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完后把生字画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相互合作,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自读。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了”的读音。) (2)指导用“沉香华山拜师学艺 劈山救母”说一句或几句话。 (3)简介:华山,五岳之一,峰峦峭拔,奇伟无比。 三、读演结合,体验情感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你们知道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吗? 讨论理解: ⑴沉香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便再三追问爸爸。 ⑵知道妈妈被三郎神压在华山脚下,心里十分难过和气愤。 2.以演促读。 ⑴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⑵请学生上台表演。评一评: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针对某些环节展开讨论。 相机出示句子: ①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 “再三追问”应该怎么演?指导学生读好沉香问爸爸的话。他会问什么? ②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沉香为什么又难过又气愤?“难过又气愤”时会是怎样的神情?他表演得好吗?你会如何表演? ③“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 谁来读读爸爸的话,这里爸爸的心情怎么样?(尝试练读,个别读。) ⑶还有哪位同学也想来试试?(师生评议:看了他们俩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⑷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教师小结:8岁的沉香那么急切地想去救自己的母亲,可是怎么斗得过心狠手辣而又神通广大的二郎神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叹、含、泪、良 2.扩词练习:比一比,谁给生字找的朋友最多。 3.尝试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4.交流: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合理的记忆方法:偏旁加熟字;熟字换偏旁等。) 5.课堂作业:描红、临写生字。 教学反思: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 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 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愤、默”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读词语 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 二、新授 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 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 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3、学生自读课文。 4、相互交流讨论。 5、教学第1~2自然段。 (1)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 (2)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 (3)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 (4 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 (5)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 6、教学第3自然段。 (1)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2、是对付不了他的。 a.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 7、教学第4自然段。 (1)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1)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2)沉香怎样学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