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课内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仪器和材料:计算机硬件设备(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搭建计算机硬件设备,将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组装连接好。

2.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3.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4.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CPU的使用情况。

5.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6.运行一些应用程序,观察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7.尝试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工作情况。

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可以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我们可以观察到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的变化。

通过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通过数据传输和计算来完成各种操作。

而内存则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通过读写操作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通过调度CPU和内存的使用来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分配。

结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系统通过CPU 的运算和数据传输来实现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了操作系统,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我们还实践了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_2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_2

1.实验目的1.1 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案例构建系统模型的方法, 训练系统建模的基本技能, 提高建模水平, 进一步熟悉EXCEL。

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计算机, EXCEL, WORD。

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西华大学为提高教学水平, 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由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12项:1.老师对教学很有热情 2、老师的表达很清楚3.老师乐意与我们交流 4、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5.老师对讲授内容及相关领域熟悉 6、这门课教学组织好7、老师对布置的任务给予必要的反馈 8、我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内容9、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0、总的说来, 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11.课程选用的教材很合适 12、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很恰当相关专家运用两两比较方法, 对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A=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 U11 U12 U1 1 1/5 1/2 1/4 1/10 1/5 2 1/3 1/5 1/5 2 2 U2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3 2 1/4 1 1/3 1/9 1/4 3 1/2 1/4 1/4 3 3 U4 4 1/2 3 1 1/7 1/2 5 2 1/2 1/2 5 5 U5 10 6 9 7 1 6 11 8 6 6 11 11 U6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7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8 3 1/3 2 1/2 1/81/3 4 1 1/3 1/3 4 4 U9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0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1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12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学生对其指标的评价等级主要有5项:1.优秀; 2、良好; 3、中等; 4、一般; 5、不合格现有一个教学班, 有62为同学,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情况见表2。

系统工程报告

系统工程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造价1003 学生姓名叶腾飞学号10030720开课时间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系统工程试验报告一(AHP)题目:一城市打算在河流上建设公路交通系统,提出了三个建设方案:桥梁P1;隧道P2;渡船P3。

对方案的评价有11个指标,请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个方案作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对不同方案的描述:桥梁P1:投资较大,维护费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较好,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小,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小;居民的搬迁较多。

隧道P2:投资大,维护费较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好,对河流航运的无影响,对河流中的生态无影响;居民的搬迁多。

渡船P3:投资低,维护费高;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差,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大,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较大;居民的搬迁少。

AHP方法的基本工具——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 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过程:第一层对第二层要素建立判断矩阵λ=12.4712585,CI=0.14712585,CR=0.09553627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λ= 3.032367,CI= 0.016183<0.1,可接受λ= 3.001982,CI= 0.000991<0.1,可接受λ= 3.064888,CI= 0.032444<0.1,可接受λ= 3.014152,CI= 0.007076<0.1,可接受矩阵八航运影响P1 P2 P3 优先向量级B8桥梁P1 1 1/2 3 0.3090隧道P2 2 1 5 0.5816 渡船P3 1/31/5 1 0.1095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 矩阵九景观影响B9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1/3 1/3 0.1396 隧道P2 3 1 1/2 0.3325 渡船P3 3 2 1 0.5278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 居民搬迁B10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桥梁P1 1 2 1/5 0.1786 隧道P2 1/2 1 1/5 0.1125 渡船P3 5 5 1 0.7089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一 方便性B11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3 1/3 0.2499 隧道P2 1/3 1 1/6 0.0953 渡船P3 3 6 1 0.6548λ= 3.018295,CI= 0.009147<0.1,可接受总体优先向量计算表:由上表可知桥梁方案的优先级为0.4838,隧道方案的优先级为0.9313,渡船方案的优先级为0.5850,可以认为三个方案排序为P2,P3,P1,即选择隧道方案。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l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l

xxxxxxx大学系统工程上机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系统动力实验实验一:一阶正反馈(简单人口问题)实验步骤:点击SE软件—输入密码Xy—进入软件的主界面。

在软件的主界面中点击—仿真分析—编辑文件;在编辑文件菜单中,按住shift+enter可以查看当前可以编辑的文件;在这里,我们新建个文件,文件名为11,作为实验一;回车,进入文件的编辑界面;输入如下代码:实验一系统SD程序:L P.K=P.J+DT*PR1.JKN P=100R PR1.KL=C1*P.KC C1=0.02GRAPH PPRINT P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按esc—fill—save保存文件—exit退出编辑界面。

回到主界面-选择编译文件—输入文件名123-回车-等待软件反应;输出文件—输出图形即可。

输出图形为:实验二:一阶负反馈(简单库存控制)实验步骤同实验一。

其系统SD程序:L I.K=I.J+DT*R1.JKN I=I0C IO=1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GRAPH IPRINT ISPEC LENGTH=10SPEC TIME=0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三:二阶负反馈系统实验步骤同一。

其系统SD程序:L G.K=G.J+DT*(R1.JK-R2.JK)N G=10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R R2.KL=G.K/WC W=10L I.K=I.J+DT*R2.JKN I=I0C IO=1000GRAPH GGRAPH IPRINT GPRINT I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四: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S和T)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相互增长的。

已知某高校现有本科生10000名,且每年以SR的幅度增加,每一名教师可引起增加本科生的速率是1人/年。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班级:目录实验一.........................................................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实验四.........................................................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小结与心得体会....................................... 实验七.........................................................一、实验题目.............................................二、实验目的.............................................三、总体设计.............................................四、详细设计.............................................五、实验结果与分析.......................................2)通过创建进程、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和终止进程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理解 Windows进程的“一生”。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案例背景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作为案例。

该系统是一个B2C(Business-to-Consumer)电子商务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浏览商品、下单购买、支付等操作。

系统还包括商家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

三、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用户沟通、调研市场需求等方式,我们得出了以下需求:1. 用户需求用户希望能够方便地浏览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图片、价格、描述等。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分类浏览等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将其加入购物车。

在下单购买时,用户需要填写收货地址、选择支付方式等。

2. 商家需求商家希望能够方便地管理商品信息,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商品等操作。

商家还希望能够查看订单信息、处理退款等。

3. 系统需求系统需要能够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

四、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 系统结构设计根据需求,我们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用户模块、商家模块和管理模块。

用户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购买等操作;商家模块负责处理商家的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操作;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配置、权限管理等。

2. 数据库设计为了存储系统的数据,我们设计了数据库。

数据库中包括用户表、商品表、订单表等。

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和索引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3. 系统接口设计系统接口设计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我们设计了一组清晰、简洁的接口,包括用户接口、商家接口和管理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不同模块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互和功能调用。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课题: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同组成员:评阅意见:录目评定成绩:指导老师签名:专业资料需求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1)功能分析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2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3、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4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

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

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

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

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专业资料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

”表示主码,“注意:“E-R图如下所示专业资料姓名性别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管理员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间图之管理员图1-3E-R性别姓名超级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理员超级管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E-图之超级管理1-数据字典设计:,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工资信(考勤信息表)、booklist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 息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表专业资料3()建立数据流图密码员工号普通职职员查询结密码员工号事职员查询条件管理员管管理员查询结果职员信息理管理员查询条件系密码员工号统报表相关部门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查询结果超级管理员查询条件1-5 顶层数据流图图专业资料员工号和密码不匹配专业资料无权限勤信4.1考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考勤信息文件角色成打生4.4无权限报印报表表信4.2员工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信息文件角色无权限资信工4.3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工资信息文件角色对“员工信息更新”的细化1图1-9 层数据流图—)建立状态图(4 1-10所示。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系统工程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评估的关键技术,培养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背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解决各类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以一个具体的系统案例为背景,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来实践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一)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实验所涉及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

通过与相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收集了大量的需求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明确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等。

(二)系统建模运用多种建模方法,如结构化建模、面向对象建模等,对系统进行了抽象和表示。

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流程模型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三)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建模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确定了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

同时,对系统的数据库、算法、用户界面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四)系统实现使用选定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系统代码。

在实现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五)系统测试对实现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并修复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满足需求和质量标准。

(六)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优化的方面包括算法效率、界面友好性、系统响应速度等,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实验步骤(一)准备阶段1、确定实验题目和目标,明确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的成果。

2、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组建实验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二)需求分析阶段1、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调研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infect
ask turtles with [sick?]
[ ask other turtles-here with [ not immune? ]
[ if (random-float 100) < infectiousness
[ get-sick ]感染其他变量通过同样的途径
免疫的变量不会得病
感染
询问变量带有[病毒?]
[询问这里其他变量带有[没有免疫?]
[如果(随机量-浮动100)小于被感染体
[感染病毒] ] ]
结束
;; Once the turtle has been sick long enough, it
;; either recovers (and becomes immune) or it dies.
set-current-plot-pen "sick"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sick?]
set-current-plot-pen "immune"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immune?]
set-current-plot-pen "healthy"
[
设置被感染的百分比(基础变量数目带有[感染病毒])/(基础变量数目)*100
设置免疫的百分比(基础变量数目带有[免疫的])/(基础变量数目)*100
]
结束
;;Turtle counting variables are advanced.
to get-older
ask turtles
[
set age age + 1
设置
清除所有
设置常量
设置变量
更新情节
更新全局变量
结束
;; We create a variable number of turtles of which 10 are infectious,
;; and distribute them randomly
to setup-turtles
set-default-shape turtles "person"
to recover
ask turtles with [sick?]
[ if (random sick-count) > (lifespan * (duration / 100)) ;; If the turtle has survived past the virus' duration, then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免疫?]
设置当前绘图笔“健康”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没有感染病毒?并且没有免疫力?]
设置当前绘图笔“总量”
绘制当前变量
结束
2)基本算法流程分析:
第一步:设置初始情节,一百五十人中有十人是感染病毒的。其余人群都是易被感染的。感染率为65%,回复几率为50%,二十周为一个时间段。
第二步:点击开始模拟。时间经过了两年半,感染率达到60.7%,免疫率是21.4%。
结束
to go
get-older
move
infect
recover
reproduce
update-global-variables
tick
update-plot
end
运行
变得更老
移动
感染
恢复健康
繁衍
更新全局变量
记号
更新情节
结束
to update-global-variables
if count turtles > 0
set sick? true
set immune? false
set color red
end
设置得病基础变量进程
设置感染病毒正确
设置免疫的错误
设置颜色红色
结束
to get-healthy ;; turtle procedure
set sick? false
set immune? false
set sick-count 0
]
end
基础计数变量是进化的
变得更老
询问基础变量
[
设置时间时间+1
如果感染病毒
[设置感染病毒人数(得病人数+1)]
当基础变量的寿命等同于生命长度(在这个模型中设置1500)
如果寿命大于生命长度
[死亡]
]
结束
;;Turtles move about at random.
to move
ask turtles
%immune ;; what % of the population is immune
lifespan ;; the average lifespan of a turtle
average-offspring ;; the average number of offspring a turtle could have
end
变成免疫变量进程
设置感染病毒错误
设置感染病毒人数0
设置免疫正确
设置颜色灰色
结束
to setup-constants
set lifespan 100
set carrying-capacity 750
set average-offspring 4
end
设置常量
设置生命长度100
设置运输能力750
设置平均后代4
and (random lifespan) < average-offspring
[ hatch 1
[ set age 1
lt 45 fd 1
get-healthy ] ] ]
end
如果变量比运输能力还要少
然后变量可以繁衍
繁衍能力由每个生命的后代的平均数量决定
在这个模型中是每个生命4个后代(例如.每一百周4个)
[ rt random 100
lt random 100
fd 1 ]
end
基础变量随意移动
移动
询问基础变量
[右边随机值100
左边随机值100
每次1步]
结束
;; If a turtle is sick, it infects other turtles on the same patch.
;; Immune turtles don't get sick.
;; reproduce at any given turn is 0.04 (if the population
;; is below carrying-capacity).
to reproduce
ask turtles with [not sick?]
[ if (count turtles) < carrying-capacity
因此,在任何假设的转换中每个变量繁衍的机会是0.04(如果人口是在运输能力之下)
繁衍
询问变量带有[没有感染病毒?]
[如果(变量数量)<运输能力
并且(生命长度随机值)<平均值-后代
[孵化1
[设置时间1
左边值45每次前进1步
设置健康] ] ]
结束
to update-plot
set-current-plot "Populations"
crt people
[ setxy random-xcor random-ycor
set age random lifespan
set sick-count 0
set immune? false
set size 1.5 ;; easier to see
get-healthy ]
ask n-of 10 turtles
[
set %infected (count turtles with [sick?]) / (count turtles) * 100
set %immune (count turtles with [immune?]) / (count turtles) * 100
]
end
更新全局变量
如果基础变量数量大于0
运输的能力曾经在世界上的变量的数量
]
;; The setup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routines
to setup
clear-all
setup-constants
setup-turtles
update-plot
update-global-variables
end
设置被分为三个子程序
plot count turtles with [not sick? and not immune?]
set-current-plot-pen "total"
plot count turtles
end
更新情节
设置当前绘图“人口”
设置当前绘图笔“感染病毒”
绘制变量数量带有[感染病毒?]
设置当前绘图笔“免疫”
[ ifelse ((random-float 100) < chance-recover) ;; either recover or die
[ become-immune ]
[ die ] ] ]
end
一旦变量已经感染足够长的时间,他要么恢复(并且变成免疫)或者他死亡
恢复
询问变量带有[病毒?]
[如果(感染病毒人数随机量)大于(生命长度*(持续的时间/100))
;; The probability of reproduction depends on average numb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