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仿真实验报告
交通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实验实验一 VISSIM班级:08交通工程学号:120081501131 姓名:王两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VISSIM绘制简单的路网;2.掌握如何给路网添加基本的路网元素(如:信号灯、路径决策、冲突区域、优先规则、公交站点等);3.掌握对仿真模型进行指标评价,包括行程时间、延误、排队长度以及相关参数的设置。
二、实验设备1.硬件要求:装有VISSIM的PC机一台;2.系统要求:能在Windows 2000、XP和VISTA环境下运行;三、实验要求在VISSIM中构建一个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模型,不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具体要求见试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绘制路网(1)根据实验要求导入背景图;(2)按照每车道宽3.5m设置比例尺参数,根据背景图绘制一个T形交叉口(北进口封闭),交叉口宽度:南北:45m、东西99m;(3)初步路网结果图.2.添加路网元素(1)对绘制好的路网标明车道方向;(2)输入车辆数:400辆/车道小时;(3)信号配时;(4)设置行驶路径决策;(5)设置一条跨越交叉口的公交线路并设置两种不同的公交站点:港湾式和路边式;(6)设置冲突区域。
(7)添加路网元素后的结果3.设置仿真评价指标(1)行程时间;创建时间检测,并在“评价->文件”进行行程时间检测设置。
(2)延误;(3)排队长度。
1.信号控制2.冲突区域通过该实验巩固了初步使用VISSIM对一个完整路网的构建,对Vissim 的各个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但由于实验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小细节出错了,导致两种控制方式的评价指标结果都一样,通过多次的调试仍然未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是该实验遗憾的地方。
理论上讲,该试验的交叉口可以看成是主干道与次干道的相交(东西为主干道,南北为次干道且),而且该交叉口的流量比较小,粗略判断应该是冲突区域控制会比信号控制更加优越。
同时,此次实验为我们以后自己动手进行交通仿真做了很好的铺垫。
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

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Simulink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Simulink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设计和仿真工具,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工程设计和研究中。
本次实验将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实验,通过搭建模型、参数调整、仿真运行等过程,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Simulink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系统仿真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1. 熟悉Simulink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 理解和掌握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学会调整系统参数、运行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绘制系统模型:根据实验要求,利用Simulink绘制出所需的系统模型,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传感器等。
2. 参数设置:针对所绘制的系统模型,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系统的参数,例如增益、阻尼系数等。
3. 仿真运行:通过Simulink的仿真功能,对所构建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运行。
4. 仿真结果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我们绘制了一个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设置了相应的参数。
通过Simulink的仿真功能,我们进行了仿真运行,并获得了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显示,系统经过调整参数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输出信号的稳态误差较小,并且在过渡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振荡或超调现象。
通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我们验证了系统的稳态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较为理想。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了解了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参数调整和仿真结果分析的方法。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工程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1. 《Simulink使用手册》,XXX出版社,20XX年。
2. XXX,XXX,XXX等.《系统仿真与建模实践教程》. 北京:XXX出版社,20XX年。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三、实验内容1.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中,通过使用控制系统工具箱,我们可以搭建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模型。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比例控制系统模型。
2.设定输入信号我们需要为控制系统提供输入信号进行仿真。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信号工具箱来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阶跃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3.运行仿真通过设置模型参数、输入信号以及仿真时间等相关参数后,我们可以运行仿真。
MATLAB会根据系统模型和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并显示在仿真界面上。
4.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稳态误差、超调量、响应时间等。
四、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软件,并在命令窗口中输入“controlSystemDesigner”命令,打开控制系统工具箱。
2.在控制系统工具箱中选择比例控制器模型,并设置相应的增益参数。
3.在信号工具箱中选择阶跃信号,并设置相应的幅值和起始时间。
4.在仿真界面中设置仿真时间,并点击运行按钮,开始仿真。
5.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记录下相应的数值,并根据数值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运行仿真获得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曲线。
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稳态值、超调量、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我们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并提取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控制系统仿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MATLAB软件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工具和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_2

1.实验目的1.1 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案例构建系统模型的方法, 训练系统建模的基本技能, 提高建模水平, 进一步熟悉EXCEL。
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计算机, EXCEL, WORD。
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西华大学为提高教学水平, 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由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12项:1.老师对教学很有热情 2、老师的表达很清楚3.老师乐意与我们交流 4、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5.老师对讲授内容及相关领域熟悉 6、这门课教学组织好7、老师对布置的任务给予必要的反馈 8、我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内容9、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0、总的说来, 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11.课程选用的教材很合适 12、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很恰当相关专家运用两两比较方法, 对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A=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 U11 U12 U1 1 1/5 1/2 1/4 1/10 1/5 2 1/3 1/5 1/5 2 2 U2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3 2 1/4 1 1/3 1/9 1/4 3 1/2 1/4 1/4 3 3 U4 4 1/2 3 1 1/7 1/2 5 2 1/2 1/2 5 5 U5 10 6 9 7 1 6 11 8 6 6 11 11 U6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7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8 3 1/3 2 1/2 1/81/3 4 1 1/3 1/3 4 4 U9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0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1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12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学生对其指标的评价等级主要有5项:1.优秀; 2、良好; 3、中等; 4、一般; 5、不合格现有一个教学班, 有62为同学,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情况见表2。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1. 引言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对某个实际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2. 实验背景本实验选择了一个电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电梯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探索电梯系统的运行规律,并提出优化方案。
3. 系统建模为了对电梯系统进行建模,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电梯系统通常由电梯、楼层按钮、控制器等组成。
我们可以将电梯系统抽象为一个状态机模型,其中电梯的状态包括运行、停止、开门、关门等,楼层按钮的状态则表示是否有人按下。
4. 仿真实验在建立了电梯系统的模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实验来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和初始条件,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电梯在高峰期和低峰期的运行情况,并比较它们的效率差异。
5. 仿真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梯在高峰期的运行效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大量乘客同时使用电梯导致的。
为了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我们可以考虑增加电梯的数量或者改变乘客的行为规则。
6. 优化方案基于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方案来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
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在高峰期增加电梯的数量,以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另外,我们还可以建议在电梯内设置更多的信息显示,以便乘客更好地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
7.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并应用于电梯系统的分析和优化。
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各种复杂系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电梯系统,并将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于更多的实际问题中。
8. 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国开形考工业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023最新

国开形考工业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023最新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工业工程系统仿真,探索系统优化和改进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以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
二、实验方法和流程1. 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工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如生产线、物流系统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数据,包括生产能力、工作时间、设备利用率等指标。
3. 建立仿真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工业工程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系统的结构、流程和资源分配。
4. 运行仿真模拟:利用仿真软件运行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并记录数据。
5. 分析结果:对仿真模拟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6. 提出优化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系统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包括调整流程、优化资源分配等。
7. 实施方案:将优化方案付诸实施,对系统进行改进,并记录改进效果。
8. 总结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三、实验结果根据仿真模拟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对象在当前的配置下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某些环节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针对某些瓶颈环节进行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四、实验结论通过工业工程系统的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优化工业工程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仿真模拟是评估系统性能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五、改进建议基于本次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针对生产效率低下的环节,优化流程和资源分配,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定期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持续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以上是本次国开形考工业工程系统仿真实验的报告,希望能对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l

xxxxxxx大学系统工程上机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系统动力实验实验一:一阶正反馈(简单人口问题)实验步骤:点击SE软件—输入密码Xy—进入软件的主界面。
在软件的主界面中点击—仿真分析—编辑文件;在编辑文件菜单中,按住shift+enter可以查看当前可以编辑的文件;在这里,我们新建个文件,文件名为11,作为实验一;回车,进入文件的编辑界面;输入如下代码:实验一系统SD程序:L P.K=P.J+DT*PR1.JKN P=100R PR1.KL=C1*P.KC C1=0.02GRAPH PPRINT P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按esc—fill—save保存文件—exit退出编辑界面。
回到主界面-选择编译文件—输入文件名123-回车-等待软件反应;输出文件—输出图形即可。
输出图形为:实验二:一阶负反馈(简单库存控制)实验步骤同实验一。
其系统SD程序:L I.K=I.J+DT*R1.JKN I=I0C IO=1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GRAPH IPRINT ISPEC LENGTH=10SPEC TIME=0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三:二阶负反馈系统实验步骤同一。
其系统SD程序:L G.K=G.J+DT*(R1.JK-R2.JK)N G=10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R R2.KL=G.K/WC W=10L I.K=I.J+DT*R2.JKN I=I0C IO=1000GRAPH GGRAPH IPRINT GPRINT I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四: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S和T)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相互增长的。
已知某高校现有本科生10000名,且每年以SR的幅度增加,每一名教师可引起增加本科生的速率是1人/年。
仿真软件操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仿真软件操作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
2. 掌握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建模、仿真、分析等。
3. 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仿真软件:XXX2. 计算机一台3. 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一、仿真软件基本操作1. 打开软件,熟悉界面布局。
2. 学习软件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各个部分的功能。
3. 掌握文件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等。
4. 熟悉软件的基本参数设置。
二、建模操作1. 学习如何创建仿真模型,包括实体、连接器、传感器等。
2. 掌握模型的修改、删除、复制等操作。
3. 学会使用软件提供的建模工具,如拉伸、旋转、镜像等。
三、仿真操作1. 设置仿真参数,如时间、步长、迭代次数等。
2. 学习如何进行仿真,包括启动、暂停、继续、终止等操作。
3. 观察仿真结果,包括数据、曲线、图表等。
四、分析操作1. 学习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数据统计、曲线拟合、图表绘制等。
2. 掌握仿真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3. 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 打开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项目。
2. 在建模界面,根据实验需求创建仿真模型。
3. 设置仿真参数,启动仿真。
4. 观察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5. 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6.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建模、仿真、分析等。
2. 在建模过程中,学会了创建实体、连接器、传感器等,并能够进行模型的修改、删除、复制等操作。
3. 在仿真过程中,成功设置了仿真参数,启动了仿真,并观察到了仿真结果。
4. 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了仿真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与实际数据或理论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工程仿真实验报告
姓名:_蒋智颖_ 学号:_110061047_ 成绩:___________
实验一:基于VENSIM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VENSIM是一个建模工具,可以建立动态系统的概念化的,文档化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模型。
PLE(个人学习版)是VENSIM的缩减版,主要用来简单化学习动态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富有弹性的方法从常规的循环或储存过程和流程图建立模型。
本实验就是运用VENSIM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加深对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理解。
二、实验软件
VENSIM PLE
三、原理
1、在VENSIM中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
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
3、仿真出系统中水准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趋势;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某城市国营和集体服务网点的规模可用SD来研究。
现给出描述该问题的DYNAMO方程及其变量说明。
L S·K=S·J+DT*NS·JK
N S=90
R NS·KL=SD·K*P·K/(LENGTH-TIME·K)
A SD·K=SE-SP·K
C SE=2
A SP·K=SR·K/P·K
A SR·K=SX+S·K
C SX=60
L P·K=P·J+DT*NP·JK
N P=100
R NP·KL=I*P·K
C I=0.02
其中:LENGTH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为个体服务网点数(个)、NS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个/千人)、SE为期望的千人均网点数、SP为的千人均网点数(个/千人)、SX为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SR为该城市实际拥有的服务网点数(个)、P为城市人口数(千人)、NP为年新
增人口数(千人/年)、I为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
要求:在VENSIM中建立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和DYNAMO方程,进行仿真。
五、实验结果
1、请将VENSIM中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流图拷贝如下:
2、画出系统中水准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趋势。
实验二:基于EXCEL的随机存储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理解构建仿真模型的步骤;学习利用Excel中的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利用VLOOKUP 函数找出对应的需求;熟悉应用仿真模型解决库存管理问题;了解利用Excel软件进行仿真的优缺点。
二、实验软件
MICROSOFT Excel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马克是一家五金商店的店主,他想为电钻制定一种优良的低成本的存货策略。
电钻的日需求相对比较低,但同时也比较容易受到变动的影响。
在过去的300天里,马克观察到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表1 电钻日需求的概率和随机数区间
需求频率概率累计概率随机数字区间
0 15 0.05 0.05 0-0.05
1 30 0.10 0.15 0.05-0.15
2 60 0.20 0.35 0.15-0.35
3 120 0.40 0.75 0.35-0.75
当马克通过订货来补充存货时,货物的发送往往会有1-3天的延时。
以往接受50笔订单所耗费的天数如表2所示。
如果订货提前期为1天,货物是在第二天晚间送达。
表2 再订货的订货提前期概率和随机数区间
马克想要模拟的第一种存货策略是订货量为10,再订货点为5,且考虑在途货物数量,上一订单未到货时不连续订货。
假设期初的库存量为10台。
电钻的每笔订货成本为10美元,存储电钻每台每天5美分,缺货成本每次6美元。
将仿真过程填写在表3中,并计算该存货策略的总成本。
表3 五金商店存货仿真
四、实验步骤
1、定义问题。
2、定义可控和不可控的输入变量。
可控变量为订货点和订货量,不可控变量为日需求和订货提前期。
3、建立仿真模型。
4、实现仿真。
假设期初的库存量为10台,订货量为10台,再订货点为5台,利用Excel RAND()函数生成随机数,将仿真过程记录于表3中。
5、检验结果。
对30天的期间进行仿真,计算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以及总的库存成本,并给出更好的订货策略建议。
五、实验结果
1、参数设置的截图:
2、请将仿真界面的截图拷贝如下:
3、更好的订货策略建议。
适当提高订货量。
因为缺货成本远大于储存成本,提高订货量所增加的储存成本小于缺货成本的减小量,从而减少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