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及其平衡的条件,同
时培养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因素以及反应的理解水平。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设备:实验用的主要仪器,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两种
颜色的指示剂。
(2)在实验杯中加入相应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各加入50毫升,滴入
两种颜色的指示剂。
(3)观察反应现象:将实验容器打开,接着观察其两种指示剂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可判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记录发生反应的系数: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记录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的平衡系数K,即把原来容器中存在的指示剂按反应系数进行乘法运算。
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钠混合时,由于其它离子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和
还原剂,因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指示剂的颜色,而各指示剂的发生的氧化还原
平衡系数K分别为:0.33、0.02。
结论:。
分析化学第五版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θ
θ
aFe 3+ aFe 2+ γ Fe 3+ [ Fe 3+ ]
γ Fe 2+ [ Fe 2+ ]
γ Fe 3+ γ Fe 2+ αFe ( III ) • cFe 3+ • αFe ( II ) cFe 2+
cFe 3+ cFe 2+
= E + 0.059lg
θ
= E + 0.059lg
γ Fe 3+ αFe ( II ) γ Fe 2+ αFe ( III )
+ 0.059lg
= E + 0.059lg
θ'
c Fe 3+ c Fe 2+
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0.059 OxRed E =E + n lg Red Ox
离子强度: 酸效应: 络合效应: 沉淀:
+ 0.0592 lg
cCe 4+ cCe3+
E Fe3+
'
Fe 2 +
'
+ ECe 4+
'
Ce 3+
'
E sp
E Fe3+ Fe2+ + ECe4+ Ce3+ 2
1.06V
VCe mL 滴定分数 电势 V 说明 0.00 0.0000 不便计算 1.00 0.0500 0.60 E=EFe /Fe =0.68+0.059lgcFe /cFe 10.00 0.5000 0.68 12.00 0.6000 0.69 -0.1% E=EFe /Fe +0.0593 19.80 0.9900 0.80 19.98 0.9990 0.86 突 E =(EFe /Fe +ECe /cCe )/2 20.00 1.000 1.06 sp 跃 22.02 1.001 1.26 0.1% E=ECe /Ce -0.0593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中的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中的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导致氧化或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铁可以被氧化成铁离子,该反应的方程式为Fe → Fe2+ + 2e-。
同样地,氯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氯气,方程式为2Cl- → Cl2 + 2e-。
氧化还原平衡是指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达到平衡状态。
在氧化还原平衡中,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而且有一定的电子转移速率。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速率,它可以通过方程式来计算。
例如,对于反应Fe2+ + 2e- → Fe,平衡常数为Kc = [Fe]/[Fe2+][e-]^2。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实验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的性质。
实验中需要用到一些化学试剂和仪器来观察和测量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和平衡常数等信息,从而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的本质和规律。
- 1 -。
实验十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目的]学会装配电池。
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
[实验用品]见教材。
[基本操作]一、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1)在试管中加入0.5mL0.1MKI溶液和2滴O.IMFeCb溶液,摇匀后加入0.5mLCCl4, 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有无变化。
(2)用O.IMKBr溶液代替KI溶液进行同样实验,观察现象。
(3)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滴碘水、溴水,然后加入约0.5mL0.1MFeS04溶液,摇匀后,注入0.5mLCCl4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有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定性地比较BTBr-、1別-和Fe3+/Fe2+三个电对的电极电势。
[思考题]1.上述电对中哪个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哪个是最强的还原剂?2.若用适量氯水分别与溴化钾、碘化钾溶液反应并加入CCI4,估计CCl4层的颜色。
二、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往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1mol • L-1ZnSQ溶液,在其中插入锌片;往另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1mo卜L-1CuSQ溶液,在其中插入铜片。
用盐桥将二烧杯相连,组成一个原电池。
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与伏特计(或酸度计)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极之间的电压(图9-3 )。
在CuSQ溶液中注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的溶液:CiT+4NH=[Cu(NH)4]2+测量电压,观察有何变化。
再于ZnSO溶液中加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为止:2+ 2+Zn +4NH=[Z n(N H"]测量电压,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利用Nernst方程式来解释实验现象。
(2)自行设计并测定下列浓差电池电动势,将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Cu| CuSO0.01mol • L-1) II CuSO(1mol •匚1) | Cu在浓差电池的两极各连一个回形针,然后在表面皿上放一小块滤纸,滴加1mol •L-1N Q SO溶液,使滤纸完全湿润,再加入酚酞2滴。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doc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doc 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电位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3. 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4. 学会应用实验方法,观察反应的现象,测量电势,分析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到电子的失去和得到。
一种原子失去电子而另一种原子得到电子,这种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过程中电子的得失程度的量度。
在标准环境下,氧化还原电位的另一名是标准氧化还原电极电位,用 E0 表示。
正离子还原成其对应的原子的过程是极荷态变化,构成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标准氧化还原电极电位 E0 可以用于判断以一个半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是否足以使得反应得到进行。
实验中一般是通过对标准氧化还原电极体系的测量,计算出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平衡是指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时,氧化和还原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的物质浓度,在反应物质的相对浓度间遵循一定的定量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每种物质都有它独特的氧化还原电位,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中低电位物质氧化剂氧化高电位物质还原剂还原,反之亦然。
在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氧化还原电位不变。
实验操作:化学试剂:FeSO4、BaBr2、NaClO等。
装置:单槽电位计、Pt电极、Cu电极等。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前准备:①将饱和 KCl 溶液柠檬酸盐置于标准模型窗口中。
此类溶液用于电势比较和电极反应活度系数的计算。
②将含 NaClO 的溶液滴加到烧杯内,并用试管夹夹住。
2. 电势测量连接电极,进行电势测量,并记录所测到的结果。
3. 记录半反应及反应机理根据电势测量结果,分析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式及反应机理。
根据反应平衡原理和 Kc 的表达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 Kc,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状态。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平衡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平衡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涉及到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通常被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物质。
这些电子的转移过程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可能会偏向其中一方向,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就是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状态下所达到的电子转移速率的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原理可以由电化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完成的。
当一个物质被氧化时,它就失去了电子,因此它通常具有更高的氧化态。
相反,当一个物质被还原时,它吸收了电子,因此它通常具有更低的氧化态。
而氧化还原反应在达到平衡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将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率相等。
在平衡状态下,电子转移的速率是稳定的,而相应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也保持不变。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状态可以通过研究反应的标准电位来确定。
标准电位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速率为1摩尔的条件下,电池的电势差。
标准电位越高,说明物质越容易被氧化,而标准电位越低,说明物质越容易被还原。
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势可以通过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放在一个电池中,并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势差来确定。
通过实验测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势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反应平衡状态的信息。
观察氧化还原平衡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率是否相等。
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正向反应的速率大于逆向反应的速率,那么反应将偏向正向方向。
相反,如果实验结果表明逆向反应的速率大于正向反应的速率,那么反应将偏向逆向方向。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变化或添加催化剂,可以调节反应的平衡位置。
总之,氧化还原平衡实验通过测量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差,可以得到有关反应平衡状态的信息。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反应正向和逆向速率是否相等,从而判断反应偏向的位置。
这项实验有助于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氧化还原平衡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1、原电池的组成:(Galvanic cells) (电解池 electrolytic cells) (2)半电池和电极 锌半电池:锌片,锌盐 铜半电池:铜片,铜盐 负极:锌片,给出电子,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得到电子,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E(H+/H2) = 0.0000 (V)
铂片上表面镀一层 海绵状铂(铂黒,很强的 吸附H2的能力)插入H+ 浓 度为1mol/dm3 的溶液中, 25°C下,不断地通入标 准压力的纯 H2气流,与 溶液中的H+ 达平衡。
原电池:(-)Zn|Zn2+(1mol·L-1)‖H+(1mol·L-1)|H2(100KPa),Pt(+)
S
+4, (+6) 0, (-2)
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 氧化数法
+4
+6
+6 +3 +6
3K2SO3+ K2Cr2O7 + 4H2SO4(稀)→ 4K2SO4+ Cr2(SO4)3 +4H2O
3× ↑ ↓
(2)离子—电子法(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
Cr2O72- + SO32- + H+ → Cr3+ + SO42-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 – (Electron Transfer)
年代 历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认
史 18世纪末 与氧化合 从氧化物夺取氧
氧化还原平衡的处理

氧化还原平衡的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反应,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使反应可以保持平衡状态。
氧化还原平衡是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处理方法也是影响化学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是一种物质得到氧原子的反应,还原是一种物质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它们可以表示为:氧化:A→A+ + e-还原:B+ + e-→B其次,要了解如何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反应进行调整,以获得平衡状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电极间发生的电子传递反应,即通过电极间的反应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物,从而实现氧化还原的平衡。
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平衡常数应该确定妥当,平衡反应的比例必须满足它,只有保持平衡反应比例稳定,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再次,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反应物和反应体的稳定性,只有当它们的浓度和活性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保持氧化还原平衡;(2)正确使用工具,反应实验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反应器、反应炉、电极等设备,以实现最佳反应效果;(3)在实验中应注意安全,无论是什么反应,都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保护好实验室和实验者;(4)气体反应实验中,还需要注意气体流量和压力,以便正确控制反应过程;(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从而找出最优的比例。
最后,要记住氧化还原平衡的处理应注意以上几点,只有把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氧化还原反应的处理对于反应的效果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平衡的处理方法,才能更好地避免无效反应,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氧化还原平衡的处理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且是实际操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在反应实验中,要注意其概念,确定正确的比例、正确使用各种实验设备和注意实验安全,才能取得期望的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使反应获得最佳的结果,并且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
还原平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目的]
1. 学会装配原电池;
2. 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
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 3.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
[基本操作]
1. 试管操作 要用专用滴管取液体,不得引入杂质。
清洗滴管时,里外都要冲洗干净。
滴瓶上的滴管不得用于别的液体的取用,滴加液体时磨口以下部分不得接触接收容器的器壁。
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放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流入橡皮头中。
在通常的性质实验中,反应液一般取3~5滴。
正常滴管中的一滴溶液约 mL ,例如,取 mL 的溶液,需要大约10滴。
2. 盐桥的制法
3. 伏特计的使用(区分正负极,伏特计和电极要接触良好) [实验原理]
对于电极反应:
氧化态(Ox )+ ne − = 还原态(Red ) 根据能斯特公式,有 ]
[]
[lg 0.05915][][ln F R o o 还原型氧化型还原型氧化型n E n T E E +=+
= 其中,R = J·mol -1·K -1,T = K ,F = 96485 C·mol -1
电极电势的大小与E o (电极本性)、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溶液的温度以及介质酸度等有关。
对于电池反应,
aA + bB = cC + dD
对应的能斯特方程是
b
a d
c n E E B]
[[A]D][[C]lg 0.05915o
-=池
池 电极电势愈大,表明电对中氧化态氧化能力愈强,而还原态还原能力愈弱,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能氧化氧化电极电势比它小的还原态。
E + > E -是氧化还原
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椐。
在实际应用中,若o +E 与o
-E 的差值大于V,可以忽略浓
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直接用o 池E 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该反应进行的方向。
[实验内容]
a Mn为粉红色,观察不到
[注意事项]
1. 原电池中试剂的取量一般不要超过15 mL,因为量的多少对电极电势不影响,而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2. 原电池实验中,导线接头不可与试剂接触,也不可将试剂滴到导线上,以免形成新的电极。
3. 化合物的颜色参看附录。
4. 实验报告按性质实验格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