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在大海中永生》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第1课时-在大海中永生

学习活动1
找一找:自读课文, 圈画出生字,并明确生 字所在词语。 读一读: 自己认读后, 再读给同桌听,同 桌之间互相正音。 认一认: 老师把生字上方的拼音去掉,让全 部学生一起拼读。 写一写: 用钢笔描红这几个生字。
返回
dǎng zhǎn wū yè jiāng gǎng shǔ
党崭呜咽疆港属
爱戴 热爱 爱抚 (1)为国操劳了一生的邓小平爷爷深受全党、全军和 全国各族人民的( 爱戴 )。 (2) 想到以后再也得不到邓小平爷爷的( 爱抚 )了, 他的眼泪流了下来。 (3)邓小平同志深深地( 热爱 )着自己的祖国。
3. 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ān yàn yè
我不小心把一块糖整个儿咽( yàn)了下去。 咽( yān)炎是老师们的职业病。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3.在大海中永生课件

教学流程
• (一)回顾历史,初入情境
(二)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三)细读句子,分层品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五)作业自助餐
• (一)回顾历史,初入情境
• 1、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 2、 学生交流预习中收集的资料,说 说邓小平爷爷为人民做出的贡献。
(二)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 1、设计导语,揭示课题 • 2、播放课件:万众送别邓小平的情景
(五)作业自助餐
• 1、让学生找出历史上那些和小平爷爷一样 在人民心中得到永生的人,收集他们的故 事。 • 2、搜集小平爷爷的一个故事,做一份题为 “伟人邓小平“的手抄报,阅读语文拓展 书中的相关文章。
(六)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 送 撒向大海
颂告别大海Fra bibliotek(三)细读句子,分层品悟
• 1、文章哪些段落能体现邓小平爷爷的伟大?
• 2、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重难点突破
• (一)逐句阅读,强化理解 • • (二)理解句式,学习特点 • • (三)指导阅读,以读促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 邓小平爷爷带着无限的眷恋和祝福走了, 瞧,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他不仅是 一位伟人,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此时此 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13课
在大海中永生
教材特色
• 单元主题 • 本课内容 • 感情主旨
无私奉献 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 人民对伟人的赞颂与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2、指导学生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体验来理解词句的意 思,初步理解拟人与排比的用法。 • 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了解邓小平爷爷的 丰功伟绩,理解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爷爷衷心 爱戴的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第2课时-在大海中永生

返回
在大海中永生 永生
返回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 出)
”标
盘旋 (pán
. 舷窗 (xián .
pén) 无垠 (yín
.
yíng) diào)
xuán) 痛悼 (dào
.
(yè 呜咽 .
yàn)
崭新 (zhǎn zǎn)
.
二、我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字或词填空。
邓爷爷虽然离开了人世, 但是邓小平 爷爷真的走了吗?谈谈你的想法。
没走
“在大海中永 生”的不是具 体的生命, 而 是伟人的不朽 功绩。
我 的 理 解
与大海同在; 与祖国 同在;与人民同在。 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 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 “ 在大海中永生”?
返回
邓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永远活在 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不会走,祖国和人 民永远忘不了他,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 永生。
邓爷爷的骨灰所到之处难道仅仅是 书上写到的几个地方吗?写一写。
不是。
骨灰撒大海, 鲜花送伟人。
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撒” 吗?
这一“撒” 就撒去了世界级的伟人; 这一“撒” 就意味着我们与小平爷爷永别了;
这一“撒” 就撒出了亲人们的多少不舍;
这一“撒” 饱含了我们对邓小平爷爷深深的怀念。
我 的 理 解
1.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约( 节俭 ) 原因( 原委 ) 清楚( 明白 )
2.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 …… 3. 邓希贤为什么拿父亲的钱? 邓希贤同学的妹妹生病快要死了,而家里没钱,于是邓希贤 就偷了父亲的五块银元给了他的同学 。 4.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请写下来。 可围绕:邓小平帮助别人,同情穷苦人等高 贵品质方面来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在大海中永生》|苏教版 (共44张PPT)

海 中
邓小平(1904— 1997):我党我军的卓 越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一 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 一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 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 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 20日回归祖国。
• “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 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时代超 国界”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
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 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 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 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 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 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 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
音Hale Waihona Puke 读通课文(用“∕”标出长句 的停顿)
2、概括主要内容(用文中语句或 自己的话讲述)
读准字音
民族
船舱
zhǎn
崭新
W呜ū 咽yàn 痛悼
篇章 海j疆iāng 超越 s属hǔ于 舷窗
震撼
爱戴
d ǎng
全党
香港gǎng
奔腾不息 波翻浪涌
我来读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 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1、飞向大海。 2、骨灰撒大海。 3、在大号中永 生。
第一段(1):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 海。 第二段(2——6):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7):邓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 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 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 祖国的辽阔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 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 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 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 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会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3.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开始时,我会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丽和宽广,引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思考。
2.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告诉他们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表现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例如,我会对学生的朗读、表达、思考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3.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2.每个小组会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思考。
3.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和核心观点,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3.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课文内容,介绍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和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呜咽”“痛悼”“永生”在文中的意思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小平爷爷这一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难点:缅怀小平爷爷超越时代与国界的影响,这是重点部分,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法: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品读,体悟人民和小平爷爷的血肉亲情,缅怀小平爷爷伟大的功绩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学思路: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而,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课文第一段。
给足时间使学生读、思、划、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
第二课时: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通过抓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悟清传情,内化迁移。
板书设计:在大海中永生也许……也许……撒向大海丰功伟绩也许……也许……告别大海怀念教学活动设计:一、激情导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继续在浩渺的大海中追忆、怀念这位伟人。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全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3篇

《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仰之情。
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祝福语普通话考试篇一说课朋友圈主义了语协议书:推荐决心书创业项目优秀说明书:辞职信评课稿警示语的同义词暑假作业说明文的规定同义词检测叙事句子的韦应物班会古诗计划书的协议摘抄古诗施工:韦应物开学第一课。
教学过程:篇二一、情境体验1、走进麦地,一边看,一边选择最大的麦穗。
注意:看到你认为最大的麦穗,就马上站起来示意。
看谁选得最大!2、揭题、质疑。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激起对他的崇敬之情。
3、学习课文第3小节的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透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课外资料理解第3小节蕴含的意思。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指导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帮忙理解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3小节。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邓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3、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至第七小节。
1、看大海图,听课文录音。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引读邓小平的话,体会他的博大胸怀及他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四、指导说话,升华感情。
1、看大海录像,问:看着大海,你想到了什么?2、指导说话。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写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学习生字、新词,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理解词义。
4.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5.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古诗两首》,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尝试朗读并背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家长督促并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情感需求。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与美好?人与自然是如何和谐共生的?”
2.学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大海的作文。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懂得与人和谐共处。
3.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努力成为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几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大自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感悟。《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情怀。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各族人 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 祖国的万里边疆。
我来读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 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 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 的骨灰。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 ∕送往/祖国的万里边疆。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 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 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 的最后一个篇章。
崭新历史:
指邓小平爷爷带领人民改革
开放,使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最后一个篇章:
邓小平同志临终前,再三叮嘱, 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 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自己 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 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 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骨灰撒 放大海谓为“完成他人生的最后 一个篇章”。
“
邓小平爷爷的 影响超越时代,超 越国界,他不仅属 于中国,也属于全 世界。
“超越时 代”“超越国界”说明 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 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光 辉形象不可磨灭。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 同在,与人民同在。 与( )同在· · · · · ·
在大海中永生
“在大海中永生” 的不是具体的生命, 而是伟人的丰功伟 绩。人们虽然明知 这位伟人与世长辞, 但仍希望他在大海 中永生,表达了人 民对邓小平同志的 美好祝愿和对他永 远的怀念之情。
1、飞向大海。 2、骨灰撒大海。 3、在大号中永 生。
第一段(1):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 海。 第二段(2——6):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7):邓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 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 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 祖国的辽阔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 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 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 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 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
澳门、香港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 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香港、 澳门同胞说:“ ”
香港夜景
香港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1842年被英国强占。 1898年,英国乘中国甲午战争失败之际,强迫清政府 将新界地区租借给他们,租期为99年。1997年租借到 期。我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经与英国政府多次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 中英联合声明,1990年4月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在 大 海 中 永 生
邓小平(1904— 1997):我党我军的卓越 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 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一 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 一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 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 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回归祖国。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 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 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 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 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 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 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 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 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 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 伟人的离去……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 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 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 伟人的离去……
“
“呜咽”的意思是低声哭泣,因为人 们心情悲痛,所以听到寒风卷着浪花哗 哗作响,使人感到大海也在哭泣。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 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 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 伟人的离去……
“鲜花伴着骨灰”中“伴”用的更确切, 更恰当。因为邓小平爷爷虽死犹生,永远活 在人民的心中,鲜花代表的是祝福,让鲜花 陪伴他,更能写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爱戴 之情。
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给不认识的字 注音)读通课文(用“∕”标出长 句的停顿)
2、概括主要内容(用文中语句或 自己的话讲述)
读准字音
民族 船舱
zhǎn
崭新
W ū yàn
呜咽 痛悼
shǔ
篇章 震撼
海疆
jiāng
超越
d ǎng
属于 舷窗 香港
gǎng
爱戴 全党
奔腾不息
波翻浪涌
我来读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 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澳门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者于1553年强行上岸租借,在 1887年强占去得中国领土。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双方 对澳门问题有了相互谅解。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访华时, 中葡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签署了联合声明,表达 了解决澳门问题的意向。1988年1月15日,中葡两国代表 在北京互换联合声明批准书,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 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观光塔夜景
宝岛台湾
也许,奔 腾不息的浪花 会把他的骨灰 送往宝岛台湾; 台湾同胞说: “ ”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 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 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 的最后一个篇章。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
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得海姆于1985年在北京 会见过邓小平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邓 小平相比,我们简直就不是人。”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 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邓小平, 就会烧成灰烬。” 印度总理甘地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 一些像邓小平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 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时代超 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