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课件教学提纲
别墅外环境景观设计课件

按建筑风格分类
从建筑形式上看,别墅的外观形状也早已打破 地域和国家界限,世界各国优秀的别墅建筑风格在中 国的别墅市场上几乎都有所体现。实际上,建筑风格 的划分从建筑理论上来说是十分复杂的,但按国内市 场上的说法,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别墅建筑风格 大致有:
A、中国传统的园林式风格
B、日式风格
4.3.1 园路: 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别墅绿地内容和使用者的容量大小来
决定。它既是交通的需要,又是游园的路径,一切景观 要围绕它布置。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 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 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4.3.2 别墅园路特点: 别墅庭园中的园路主要突出:窄、幽、雅。
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
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
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
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
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
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
目前广泛使用的形式有屋顶 绿化、墙面绿化、挑台绿化、 柱廊绿化、立交绿化和围栏、 棚架绿化等。
水体的作用:
1. 作为景观主体。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
C、欧陆传统的贵族风格
D、北美风情风格
1、 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特 点:浑然天成 幽远空灵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
2、日式庭院洗练素描
特 点:简练而精于细节 必备元素:碎石、残木、青苔
美式庭院豪放油画
特 点:大气、浪漫
必备元素:草坪、灌木、鲜花
4、 德式庭院 精巧版画
4.4 铺装材料
卵石铺装 石块和石板铺装 预制水泥板铺装 组合式铺装 砂土铺装 混凝土及沥青路铺装
28717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实践)大纲

4、实践试卷(作品)在规定的密封处写上考号和姓名,由工作人员密封。应考者不得在作品上署上应考者姓名,不得盖印,落款部分按规定要求书写,否则按作弊论处。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景观设计学》,(美)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1、无论是自学还是社会集中辅导,都应该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大纲所开列的考试要点为重点,认真全面地掌握专业中对于室内设计有全面的认识。
2、考核景观设计表现方式方法:平面图 立面图 效果表现图 广场设计
(三)考核要点
要求通过分析,合理布置平面.符合空间布局规划,在了解环境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效益问题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环境要素,环境面积,使环境单体景观设计与整体景观表现相结合,塑造出一定风格,人文气息的景观。
28717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实践)
南京艺术学院编 (高纲号 0759)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专业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要求应考者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划的基本要素,通过概念性的方案设计与构思,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结合实践性的方案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真正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有一定素质的具有环境景观设计能力的人才。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意见。
教案《景观设计》-提纲

(人工)景观(艺术)设计学时数:98、学分数:5.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必修专业课,为学生将来从事景观设计实践做准备,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其它方向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阐明的本质,的范畴,构成,思维特征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并通过课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环境设计基本知识和理论进行景观设计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掌握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内容和分类、的形态构成要素和原理、景观作品与环境设计的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掌握构思、设计方法和设计表现等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方法和技能。
(三)设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能运用所学知识于设计实践中,初步具备一般环境改造设计、规划设计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部分概述一、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二、景观设计构成三、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分类四、景观设计方法五、景观设计表现第二部分练习一、项目地段二、内容和要求三、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五、学时分配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学习三大构成及设计概论、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制图、效果图、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等学科基础课课程之后,运用设计原理的设计构思方法以及设计制图、效果图的表现手段、材料与工艺的材料加工方法等知识解决环境艺术和规划设计的创意构思创意表现和材料加工的问题,为随后景观设计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赵军.景观设计基础.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1]环艺形态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概论第一章景观设计导论第一节景观设计的内涵一、“环境”的内涵(一)“自然环境”(二)“人工环境”(三)“社会环境”(四)人与“环境”(五)“环境”的内涵二、“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一)“设计”(二)“环境设计”(三)“环境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三、景观设计的概念和特征(一)古人对“景观设计”的认识(二)现代“景观设计”的概念(三)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1.景观设计的功能特征2.景观设计的条件特征3.景观设计的关联特征4.景观设计的审美独创性特征(三)景观设计的本质1.景观设计是创新生活观念2.景观设计是文化创造第二节人工环境的历史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形成一、原始时代的人工环境二、农业时代人工环境(一)早期农业时代的建筑环境(二)中期农业时代的建筑发展(三)晚期农业时代的建筑装饰风格1.“巴洛克”2.“洛可可”3.“新古典主义”三、工业时代与景观设计的形成(一)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诞生(二)“包豪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形成(三)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四)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现状第二章景观设计构成第一节景观设计的内容构成一、景观设计的功能要素(一)景观环境的使用功能(二)景观环境的审美功能二、景观设计的实质要素(一)景观设计的空间与构造(二)景观设计的尺度和比例(三)景观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四)景观设计的要求和限定条件(五)景观设计的经济、技术条件(六)景观设计的施工因素(七)景观设计的主题与风格三、景观设计的关联要素(一)景观设计与美学(二)景观设计与材料学(三)景观设计与色彩学(四)景观设计与光学(五)景观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六)景观设计与环境心理学(七)景观设计与其它科学理论1.“系统论”2.“控制论”3.“信息论”第二节景观设计形式构成一、景观设计形式构成的概念二、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要素三、景观设计形式构成的组织要素四、景观设计形式构成的观念要素第三节景观设计的分类一、景观设计分类的意义二、景观设计的分类方法(一)按空间使用性质区分(二)按生活行为方式区分(三)按空间构成特点区分(四)按空间环境系统区分第四节景观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一、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反映新时代人们的生活理想和追求(二)追求设计的整体美(三)不断提高环境的附加值(四)突出景观设计的个性(五)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六)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二、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需求原则(二)资源原则(三)思维原则1.关联原则2.综合原则3.过程原则第三章景观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形态构成与视知觉一、视知觉的基本特性(一)视知觉的整体特性(二)视知觉的同型特性(三)视知觉的场力特性二、视知觉组织原则(一)视知觉成形原则1.视知觉的图与地关系2.视觉的成形原理①小的形比大的形容易成形;②视野中央的形容易成形;②单纯的形容易成形;③水平和垂直的形容易成形;④对称的形容易成形;⑤封闭的形比开放形易成图形;⑥凸出形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⑦动的形比静容易成形;⑧整体性强的形易成图形;⑨奇特的形容易成形;⑩对比的形较非对比的形容易成形;体验过的形容易成形。
室外环境设计PPT精选文档

3、什么是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 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 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 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解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2、什么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 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 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 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 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景观? 2、什么是景观设计? 3、什么是景观设计学? 4、景观设计师
1、什么是景观?
“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 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 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 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 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
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 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过 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 景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推进或阻碍自然过程的空间。 ”
第二章室外环境分析与设计ppt课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遮阴措施
❖ 1.绿化遮阴;2.建筑遮阴;3.地貌遮阴。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3.2建筑气候分区
夏热冬暖地区
温和地区
严寒地区
1
5
2
4
3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分区 法
I区
VII区 VI区
II区 III区
V区 IV区
1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3.4水系与地貌的保护利用
❖ 水循环系统要做到:1.增强地面透水能力。2.增加绿化面积。
环境景观设计 ppt课件

城市公园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市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来反 映绿地建设水平。“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与文化。公园在整 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
方面的特色”(1995年世界公园大会宣言)。
绿地面积与规模上。
(1)面积标准 研究面积标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决定该类绿地占市区用地的比例,另一种是
根据市区的总人口与平均每人应有的绿地面积计算。 20世纪60年代德国专家首先研究得出:每个居民需要40m²质量很高的绿地,
环境景观设计
ppt课件
1
12
16.1.1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
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中的一大类型。它一般位于城市范围之内,经专门 规划建设的绿地,供居民日常进行游览、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 并起到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功能 等作用。按2002年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的定义 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
有公园类型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状公园、儿童公园、少年公园、青年公园、
老年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专类植物园、森林公园、盆景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名园、 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雕塑公园、交通公园、科学公园、国防 公园、游乐公园、主题公园等
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城市公园类型比较多,但却名园一个完整的城市公园分类系统,而且如
3我国较早的城市公园
我国较早建成的城市公园代表案例是上海的外滩公园,即现在的黄浦江公园。 1866年开始建造的外滩公园,原址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接处的一片滩地。外 滩公园两面临水,视野开阔,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园景,成为 上海最享盛名的游览地之一。
最新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教学提纲精品课件

02伦敦 (lún dūn) 湿地公园 简介
开发背景 伦敦湿地公园曾是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的蓄水池,称为维多
利亚水库。后由于伦敦泰晤士环城水道建成,水库被逐步废弃。 鉴于该地块原先就有多种鸟类和昆虫栖息、同时也是多种鸟类迁 徙过冬的所在,水库的拥有者沃特家族决定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 (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 (WWT))合作,将水库转换 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zhōngxīn)和环境教育中心(zhōngxīn)。 开发策略
第十七页,共40页。
01拉维莱 特借鉴 ( jièjiàn)之 处 (1)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功能是首位,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带给游客的不同的
人性的,富有新意(xīn yì)的空间体验。 (2)与周围环境融合,并延续场地的历史文脉。点线面的组合方式使设计严谨又富有变化。对比法国
古典园林,拉维莱特构思大胆新颖,但又保持了城市的格局,加.入新的元素产生丰富的空间。
广场分割为两部分,西侧是国立音乐学院,平面布
局比较规整(ɡuī zhěnɡ),包括200间练习用的琴房,
三个音乐
厅和图书馆资料馆等。东侧是音乐教育研究所。
第五页,共40页。
01拉维莱 特设计 (shèjì)理 念 (1)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
第七页,共40页。
01拉维莱 特点 (tèdiǎn)系 统
红色 (hóngsè)Folies 红色的疯狂构筑物“Folie”,采用金属( jīnshǔ)钢制的现代材料,在空间上它们是3个大型公建的
延续,这使得建筑的空间得以在园林中延续和拓展,这神疯狂的构筑物成功的将科技工业城,音乐厅 和多功能大厅融合在公园的系统之中,形成了建筑与园林相互穿插的公园形式。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教程

2.西蒙兹:
[景观设计是站在人类生存 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 究。]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 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国内学者的观点
1.刘滨谊 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 性的、面向户外环境建 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 术、科学、工程技术于 一体的应用专业。 2. 俞孔坚 [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土 地的分析、规划、设计、 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 学和艺术”]
——2000年11月30日于中山大学地 理系的讲演《景观设计学发展与 实践》
•我们总结
广义的景观设计概念是随着我们对于自然和自身认识 程度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目前来讲,我们所说 的景观设计主要包含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
场地规划 规划 景 观 设 计 土地规划
控制性规划
城市设计 环境规划 具体空间设计(狭义的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主要是城市化地区的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 计。例如城市形态的把握,和建筑师合作对于建筑面 貌的控制,城市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包括街道施、 标识)等,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
环境规划: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规划设计 和环境保护。目的在于维护自然系统的承载里和可持 续性发展。
2、狭义的景观设计学
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变。聚居环境的城 市化和工业化日益加剧。
• 今天,人类对于聚居地的改造再也不仅仅 是逃避自然的侵蚀,更重要的是要将整个生态 环境中各个因素所组成的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使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环境达到一种最适合状态。
• 对于一个景观设计师来说,了解自然环境 和人类自身自然节律和秩序就成为了设计之 “初”:尊重自然所赋予的河流、山丘、植被、 生物,在其中巧妙地设计景观,将人为景观和 原有地形地貌结合在一起,以两者和睦相处、 相得益彰为最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竖向设计的表现
第五节 道路设计
• 道路设计主要分两个方面:道路的平面形式;道路的剖面 形式
一、道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 1、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 • 2、车行及人行安全 • 3、建筑布置有较好朝向 • 4、满足道路与绿化、工程技术设施等统一协调
•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大 小关系,与具体尺度无关。
(五)均衡与稳定
• 构图在平面上的平衡叫均衡,在立面上的平衡叫稳定。可分为:对称 均衡;不对称均衡
二、铺装
三、其他设施
• 1.室外台阶
• 2.坡道 • 3.座椅
4.栅栏、围墙、栏杆
第四章 室外环境类型与系统设计
• 2.人行道的纵坡与横坡:最大纵坡不宜超过8%;横坡一 般为1%~2%。
• 3.人行道与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距离:最小距离为1.5m。
第六节 景园设计
• 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感性因素,对整个场地设计起到修饰与润色作 用。
• 绿化与景园设施设计是景园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植物
(一)对比与协调
1.空间的对比与协调
三、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 建筑群的外部空间设计除要创造一个完美的外部空间艺术效果外,还必须满 足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
• 1、朝向 • 中国的建筑布局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因为这样能为室内冬暖夏凉的环境创
造条件。
萨伏伊别墅
2、间距 建筑间距对单体建筑的组合有着直接影响。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关系。
作业
• 临摹经典的平面作品图,不 仅可以学习手绘的技法,而 且从中吸取优秀的设计方法。
第四节 竖向设计(剖面图)
• 竖向设计师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水平面方向的布置与 处理。
一、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一,因地制宜。 • 第二,兼顾实用与造景 • 第三,注意节约,降低工程费用,维持土方平衡。
二、竖向设计的内容
二、道路的平面设计
• 1 道路的宽度 • 2 道路的转弯半径 • 3 道路交叉口的视距 • 4 回车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叉口视距
三、道路剖面的形式
• 1、道路的横断面形式 • 2、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四、人行道设计
• 1.人行道的最小宽度:设在道路一侧或者两侧的人行道 ≥1.0m;其他人行道的最小宽度≤1.0m
平均层数(层)=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之和(㎡) 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住宅基地面积的总和 (㎡)
• 3、绿化控制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二)场地设计直接依据
• 设计任务的要求是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设计的每一步都是在设计目标的指 引下对具体设计要求的落实。在某种程度上,与设计要求的吻合程度是衡量 设计的重要指标。
第三节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就是在了解项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功能性质、空间特性以 及场地自然条件等角度分析用地布局、用地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在交 通、空间和视觉等方面有一个很好地衔接。
一、建筑布局方式
1、以建筑自身为核心。一般布置在 场地中间,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的 格局。
• 2、建筑物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 。
• 5、工程系统 • 一是工程与设备管线;二是场地地面的一些工程设施
三、场地的分类
陡坡地(无障碍的陡坡)
平地 阿富汗水晶桥博物馆
四、场地设计的概念
• 1、场地的前期策划 • 2、场地选择 • 3、场地分析 • 4、建筑布局、 • 5、城市公共设施 • 6、场地的调整与场地的扩建
五、场地设计的制约条件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
第三章 室外环境场地设计
第一节 场地设计概述
• 一、什么叫场地?
• 狭义:“室外场地”,与“建筑物”相对应而存在,但不包括建筑物本身。
• 广义:基地中包含的所有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 具体包括:场地的自然环境
•
场地的人工环境
•
场地的社会环境
• 二、场地的构成要素
• 1.建筑
• 它是场地中的核心要素,处于控制与支配作用。建筑的形式、规模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了场地的基本模式。
• 第一节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包括空间设计、绿化设计、铺装样式设计、雕塑与环境小品设 计。 一、控制广场空间形态的因素
(三)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
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是场地条件。 场地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以及公共限制条件等
第二节、场地分析
• 场地分析是在场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设计者掌握大量信息,进而对 场地特征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主要从地形、气候条件、植被、基础设施、 环境状况以及场地定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2、交通系统(连接与纽带作用) • 一方面,可以把场地中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 另一方面,可以使场地与外部取得联系。
• 3、室外活动设施
• 4、绿化景园设施 • 对场地的景观效果、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它是场地的功能载体之
一;其次,绿化景园设施对于使用者的视觉及心理感受的影响是无可替代; 第三,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看,良好的绿化景园设施对场地的小气候环境能 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 2.体量的对比与协调
形状各异、大小相同,观赏 效果不佳
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观 赏效果较好
• 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二)节奏与韵律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植物的单体或形态、色彩、 质地等要素进行有节奏的搭配。
(三)统一与变化
• 统一与变化包括: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风格、形体。
(四)比例与尺度
• (一)城市规划层面 • (二)场地设计直接依据 • (三)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
(一)城市规划层面
• 1、道路红线与城市道路用地
• 2、建筑高度、密度及容量控制
• (1)建筑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 (2)建筑覆盖率
建筑密度=各类建筑基地面积总和(㎡)/场地用地面积(㎡)*100% • (3)建筑高度
二、建筑布局与基地环境
• 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除了对建筑物进行布局外,还应布局周围的道路系统,组 织与城市干道的衔接。同时还要考虑到绿化、建筑小品的布置,以达到美化 环境的目的。
• 建筑基地的环境对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影响是很大的。建筑地段的范围、大小、 形状、朝向、地势起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