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全揭秘(解析版)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2021-2023)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1.(2023·山东·高考真题)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EE或ee,着丝粒(点)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__(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__,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和__,B错误;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或ee、__,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交换,则第1极体只能是Ee,综合以上,第一极体为Ee和EE两种,D错误。
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正确;F1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代出现性状分离,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F1中雌蝇(X A X a)与白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正确;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雄蝇(X a Y)全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X A X a),若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但不能用显微观察证明,D错误。
2020_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下人类遗传病pdf含解析20200916181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人类遗传病[考纲展示]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4.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核心概念及重要结论】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的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考点速览】考点一: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1.人类遗传病(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病因、类型及实例(连线):2.人类遗传病的特点3(1)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开展产前诊断等。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①体检、诊断: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②分析: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③推算: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④建议: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3)产前诊断①手段: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
②目的: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4)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4.人类基因组计划(1)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3)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
(4)不同生物的基因组测序1.实验原理(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分别了解发病率及遗传病遗传方式情况。
第22讲 第二课时: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是
。
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 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但遗传物质组成不变.
优P146 1.(必修2 P29 问题探讨T2)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
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
序列。不测定全部46条染色体的原因是
叔伯姑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自己
兄弟姐妹
子女
兄弟姐妹的子女
舅姨的子女
舅姨的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叔伯姑曾孙子女
孙子女
兄弟姐妹的孙子女 舅姨的曾孙子女
或曾外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或曾外孙子女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禁止结婚。”
思考 我国婚姻法为什么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
C 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C.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
(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
配子 A
a
子代 Aa 褐色
工蜂或蜂王
a 黑色 雄峰
1.自然界的性别决定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染色体倍数决定(如蜜蜂) 受环境影响(如温度) 基因决定 2.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会受环境的影响。 3.玉米、小麦、西瓜等雌雄同株的生物,无性染色体。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10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突破练10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单项选择题1.(2020山东枣庄、临沂6月模拟)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控制,但是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灰体,其余25%的个体为黑檀体。
现将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果蝇杂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2种B.只考虑控制体色的基因,F1黑檀体都是纯合子C.若F1灰体与黑檀体之比为9∶7,亲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灰体和黑檀体的比例与F1相同2.(2020山东德州4月一模)某闭花授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株高有高茎和矮茎。
现用矮茎紫花植株与高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表现为高茎紫花。
F1中高茎紫花自交,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C.F2高茎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D.植株A的产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3.(2020山东威海4月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若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D.若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4.(2020山东潍坊4月一模)某昆虫(XY型)的红眼与白眼、裂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
高考生物《伴性遗传》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伴性遗传》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别C.人类的X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D.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中出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从性遗传是指同一基因型在雌雄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虽然也与性别相关联,但由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不能决定性别,B错误;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无论在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C正确;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对于由其上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 a X a×X a Y 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D错误。
2.[2024·浙江1月]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张翅(A)对正常翅(a)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位于X 染色体。
从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个体的概率为()A.9/32 B.9/16C.2/9 D.1/9答案:A解析:分析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_X b X b,红眼正常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Y,由题干信息“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可知,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子一代群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1∶1∶1∶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附答案)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进程中的子代局部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以下是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温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请考生检测。
一、选择题1.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反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A.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往往与性别相关联,再加上有些基因在一对性染色体上的散布状况不一样,所以伴性遗传表现出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不一样的特点,如正、反交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等。
常染色体遗传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反。
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中都会出现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答案: C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在以下杂交组合中,经过眼色即可直接判别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 B3.以下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画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清楚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清楚的显隐性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能够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
答案: C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反,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
由此可以推测()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议的基因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解析:剖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议的基因;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由于Ⅲ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所以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虽然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反,而是与性别有关,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中一切显性集体均为女性,一切隐性特性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一切显性集体均为男性,一切隐性集体均为女性。
专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全揭秘(原卷word版)

母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母题来源一】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母题原题】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 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 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详解】A.由II-3患病而I-1和I-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根据电泳结果,II-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I-1和I-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II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II 识别,B错误;C.I-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D.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II-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
故选CD。
【点睛】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一女病。
其父子有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同步测试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果某种遗传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可能是()A.伴X染色体遗传B.细胞质遗传C.伴Y染色体遗传D.常染色体遗传2.根据下图所示的内容,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细胞质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一对夫妇,他们的母亲都是色盲患者,父亲都正常.这对夫妇生有4个孩子,其中1个完全正常,2个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A.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二女二男D.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4.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A. X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l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16D.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6.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9D. 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7.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8.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9.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A. AaX B X b 、AaX B YB. BbX A X a、BbX A YC. AaBb 、AaBbD. AABb 、AaBB二、非选择题10.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由一对等位基因B——b决定),某同学对此作了如下假设:“如果该遗传病属于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Ⅱ代不可能出现女性患者.”(1)该同学的假设是否全面?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2)若该同学的假设成立,6号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3)若5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后,生下一女孩患该病,则3号的基因型_______.1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较小,下图为某人X和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 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1)在A段上的基因在C段可以找到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此区段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上(3)从发病率概率来看,如女性患者的数目高于男性,则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段,为性遗传.如果女性患者的数目低于男性,则致病基因位于段,为性遗传,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的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段.(4)如此人B区段和D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几率是12.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13.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患儿()①23A+X ②22A+X ③2lA+X ④22A+Y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于代的发病率情况是:①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②男性患者的女儿病率不同;③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④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基因检验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面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一、选择题1—9 ACCBDCCAB二、非选择题10.(1)不全面,假设①如题中情况,假设②如遗传病属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II代可能出现女性患者遗传图解如下:X B X b X X B Y Bb X Bb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BB Bb bb(2)1/2 (3)bb11.(1)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基因的分离规律(2)B(3)B 显 B 隐D(4)如B段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100%;如B段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50%12.(1)常隐(2)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3)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13. C(精子类型必须是含Y染色体的.无论卵细胞或精于中任一者中,比正常的22条常染色体多出一条第21号染色体即得到异常卵细胞或精子)14. A(在显性前提下,女性有2条相同的XX性染色体,其发病率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相同)15.(1)需要.表现型正常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婚配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2)女性.女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时,所有的女性胎儿都带有来自父亲的X 染色体上的正常显性基因,因此表现型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母题来源一】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母题原题】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 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 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详解】A.由II-3患病而I-1和I-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根据电泳结果,II-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I-1和I-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II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II 识别,B错误;C.I-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D.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II-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
故选CD。
【点睛】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一女病。
其父子有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
”进行判断,有些家系图含有的个体较少,可能无法判断具体的遗传方式,则利用假设法,如本题的乙家系。
解答本题还要结合DNA的电泳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
【命题意图】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比较,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对人类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提高关注遗传病的意识,辩证地看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体健康。
【命题规律】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已造成一定危害,可能导致人类的遗传物质的损害而影响下一代。
高考题中加大了本部分考题与生活的联系,针对人类的遗传病问题,高考常借助文字信息、表格数据和遗传图谱考查遗传病的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某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等。
【得分要点】1.巧用分解组合法解答遗传病概率问题(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3)甲、乙两病均患的概率是m·n;(4)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2.XY型的三种遗传类型的比较3.“三步法”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4.口诀法区分常见的遗传病类型5.表格法比较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1.(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6基因型为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C.Ⅱ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X Ab的配子D.若Ⅱ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Ⅱ15和Ⅱ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且具有“父患女必患”的特点,说明甲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和Ⅱ−7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0和Ⅱ−11都不患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根据1号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X AB Y,1号的XAB染色体传递给6号,同时根据12号只患乙病的男孩,说明基因型为X ab Y,而12号中的X染色体也来自6号,因此6号的基因型为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B正确;C、Ⅱ−6基因型是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
由于其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 Ab的配子,所以Ⅱ−13患两种遗传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Ⅱ-15号的基因型为1/100DdX aB X ab,Ⅱ-16号的基因型为1/3DDX aB Y或2/3DdX aB Y,单独计算,后代患丙病的概率=1/100×2/3×1/4=1/600,正常的概率=1−1/600=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Ⅱ−15和Ⅱ−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599/600×1/4+1/600×3/4=301/1200,D错误。
故选D。
2.(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
某一CMT 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
下列相关分析一定正确的是A.若该患者为男性,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该患者为女性,则该患者的哥哥为隐性纯合子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其妹妹也是携带者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该患者就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
说明这种病可能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等,患CMT,与不患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
【详解】A、若该患者为男性,由于该患者及母亲均患病,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此家庭中的儿子(他哥哥)也应该会患病,A错误;B、若该患者为女性,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该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其母亲的基因型也为(aa),其哥哥正常,应该为Aa,为杂合子,B错误;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为aa,该病一定为常染色隐性遗传,母亲的基因型为aa,则其妹妹也是Aa,是携带者,C正确;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为显性遗传,父亲为aa,则该患者也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3.(2020·全国高三一模)如图为某家族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可得出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I-2、Ⅱ-6均为杂合子,且Ⅱ-4和Ⅱ-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由Ⅱ-5和Ⅱ-6及Ⅱ-9个体,可推知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5号和6号患病,而9号正常,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B、据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I-2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Ⅱ-4、Ⅱ-5、Ⅱ-6均为杂合子,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B错误;C、由Ⅱ-5和Ⅱ-6及Ⅱ-9个体,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正确;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该病是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4.(2020·天津实验中学高三一模)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 b不育,而雌配子X b可育。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 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 B X 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 b 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 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 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 B 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5.(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人的听觉形成与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密切相关。
a基因纯合导致传导性耳聋;b基因纯合导致神经性耳聋;aabb个体表现为综合性耳聋。
下图为某家系遗传图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1号和2号个体均不可能是综合性耳聋B.8号和10号个体都有可能为纯合子C.若7号和8号婚配,子女可能出现3种类型的耳聋D.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神经性耳聋的概率为7/16【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信息可知,aaB-为传导性耳聋,A-bb为神经性耳聋,aabb表现为综合性耳聋。
5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6号为神经性耳聋,基因型为A-bb;9号为综合性耳聋,基因型为aabb;10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
【详解】A、通过图示可知,1号和2号个体均不可能是综合性耳聋,A正确;B、正常的3号和4号生出9号综合性耳聋,基因型为aabb;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故8号和10号个体都有可能为纯合子,8号为AABB,10号为aaBB,B正确;C、8号正常,其基因型为A-B-,7号也是正常个体,其基因型为A-B-,由于7号的家庭出现5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6号为神经性耳聋,基因型为A-bb;8号家庭出现aabb的个体,故7号和8号的基因型都有可能为AaBb,若7号和8号婚配,子女可能出现3种类型的耳聋,C正确;D、通过B选项可知,若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为AaBb,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神经性耳聋(A-bb)的概率为3/4×1/4×1/2=3/32,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