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DOC)
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 跨文化对比训练

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跨文化对比训练中国与外国七夕节区别跨文化对比训练中国和外国的七夕节虽然都是传统的情人节,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不同,两者在庆祝方式、节日内涵以及活动特色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中国与外国七夕节的异同。
一、庆祝方式在中国,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主要的庆祝方式是男女间的浪漫交流。
传统的习俗是以佳人织女和牛郎相会为主题,许多人会喜欢在这一天赠送礼物或者举办浪漫的约会。
而在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情人节通常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日期限制。
许多国家将情人节定在2月14日,这一天的庆祝方式更为多样化,除了浪漫相会外,也包括互赠贺卡、送花和赏月等等。
二、节日内涵七夕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浪漫的传说,在文化上具有独特的内涵。
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此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人们常常用这个节日表达爱意和美好的祝福,加深感情。
而在外国,情人节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更多的是商业推波助澜。
外国人通常将这一天视为表达爱意和情感的好机会,通过送礼物、赠送花束或者举行浪漫的晚餐来表达爱意。
三、活动特色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浪漫佳节,人们在这一天经常会赏月、挂灯笼、放烟花、写信贴在树上等等。
此外,七夕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女孩们在这天乞巧,既可以练习手艺,还可以表达爱意。
而在外国,在情人节这天,人们通常会送对方一些特别的礼物,例如巧克力、鲜花或者珠宝等。
很多地方会举办特别的活动,如音乐会、烛光晚餐或者夜间浪漫游览等,营造浪漫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与外国的七夕节在庆祝方式、节日内涵以及活动特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外文化在情人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了两个国家在情感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不同的节日风俗,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展示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同时,欣赏和推崇各自的文化传统,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对比的学习,增进友谊与互信。
情人节中国与西方的异同

情人节中国与西方的异同情人节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庆祝。
中国和西方在庆祝情人节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西方在情人节的庆祝方式、文化背景和商业化程度上的差异。
一、庆祝方式的差异中国的情人节主要是在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传说,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却被天河分隔,只有在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他们才能相会。
在这一天,中国年轻人会给自己的另一半送去花束、礼物或者一起赏月,表达爱意。
而在西方国家,情人节通常是在2月14日庆祝。
西方情人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相赠送巧克力、鲜花、贺卡和礼物,用以表达爱意。
此外,西方情人节还有风俗就是公开示爱,男生会在这一天向心仪的女生表白或者了结对方,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情人节与七夕节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七夕诗歌和传说使得这一节日充满了浪漫和文化意义。
尤其在南京的秦淮河边,每年的七夕节都有灯会和花车巡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相比之下,西方情人节缺乏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
尽管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演变成商业化的节日。
现代的西方情人节更多地侧重于商业宣传和消费,人们更多地注重赠送昂贵的礼物和参加浪漫的晚餐。
因此,尽管有浪漫的氛围,但西方情人节的文化意义相对较低。
三、商业化程度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在情人节的商业化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七夕节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现代商业将七夕节与产品推销结合在一起,但这一节日的商业宣传相对较少。
七夕节更多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浪漫的象征,更加强调情侣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与此相反,西方情人节的商业化程度极高。
商家们利用这个时机推销各种礼品、巧克力、红酒、鲜花等产品。
商场和网店也推出各种打折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因此,西方情人节被认为是一个商机,商家们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推动经济发展。
中西情人节的异同与传承

中西情人节的异同与传承情人节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既有中西方的差异,也有传承和衍变的共同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西情人节的异同之处以及这些节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承。
一、中西情人节的起源和历史1. 中情人节的起源和历史中情人节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的“七夕节”。
这个节日源于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讲述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会的浪漫爱情故事。
中国的七夕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是一种纪念牛郎和织女的习俗,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2. 西情人节的起源和历史西情人节则起源于古罗马,源自于圣瓦伦丁的传说。
据说,圣瓦伦丁是一位古罗马的牧师,他匿名偷偷地为年轻恋人们举行秘密婚礼,但最终被罗马帝国发现并处决。
西情人节的庆祝日定在每年2月14日,以纪念这位牧师的行为和献身精神。
二、中西情人节的庆祝方式1. 中情人节的庆祝方式在中国,情人节通常以浪漫的方式庆祝。
年轻人会送花、送巧克力、写情书或者一起享受浪漫晚餐。
还有一种受欢迎的传统是在这一天赠送精美的手链或项链,象征着承诺和珍贵的爱。
2. 西情人节的庆祝方式西情人节的庆祝方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多种多样的。
人们会互赠礼物,如鲜花、巧克力、珠宝等。
此外,情侣们还会一起度过浪漫的时光,比如看电影、共进晚餐或者参加约会活动。
在巴西、马来西亚等国,情人节甚至被视为正式结婚或求婚的好时机。
三、中西情人节的传承与发展1. 中情人节的传承与发展中情人节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
虽然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在现代社会有所改变,但人们仍然坚持以各种形式表达爱情。
此外,随着移民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西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和参与。
2. 西情人节的传承与发展西情人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节日,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尽管庆祝方式有所变化,但其代表爱情与浪漫的含义始终保持不变。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西情人节现在也在世界范围内被庆祝和接受。
综上所述,中西情人节虽然在起源和庆祝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代表着对爱情和浪漫的追求。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西方情人节概述 • 中西方情人节的起源与传说 • 中西方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与习俗 • 中西方情人节礼物与饮食文化 • 中西方情人节文化影响与差异产生的原因 • 中西方情人节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中西方情人节概述
中国的七夕节
传统节日
七夕节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西方的Valentine's Day起源与传说
总结词
西方的Valentine's Day起源于古代罗马 的瓦伦丁节,是庆祝爱情的传统节日。
VS
详细描述
Valentine's Day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瓦 伦丁的基督教圣徒而设立的节日。传说中 ,瓦伦丁是一位罗马士兵,他因违反罗马 皇帝的禁令而入狱。在狱中,他帮助一对 相爱的年轻人结婚,受到了皇帝的惩罚。 为了纪念瓦伦丁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人们 设立了Valentine's Day来庆祝爱情和婚 姻。
03
中西方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与习俗
中国的七夕节庆祝方式与习俗
庆祝时间
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庆祝习俗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会通过祭祀、穿针乞巧、投针 验巧、礼拜七姐、烧香祈福等活动来庆祝。特别是穿针乞巧和礼拜七姐是最为常见的习俗 。
文化内涵
中西方社会对情人节的认知也存在差 异。在中国,七夕节被视为一个具有 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而在西方,情 人节则被视为一个浪漫的节日,更注 重表达爱情和情感。
06
中西方情人节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中西方情人节的发展趋势
中国情人节发展迅速
中西方情人节对比

更多的文化融合: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情人节 将会有更多的西方元素融入,如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在 情人节送礼物、共度浪漫时光等。
西方情人节展望
更个性化的庆祝方式:未来西方情人节可能会有更加个 性化的庆祝方式,如定制化的庆祝活动、更加个性化的 礼物等。
01
02
03
04
西方情人节起源于基督教,是 庆祝爱与爱情的节日。
西方情人节是全球范围内庆祝 的节日,被视为浪漫的节日。
西方情人节的传统习俗包括送 礼物、浪漫晚餐、烟火等。
西方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以浪漫 、温馨为主,体现了对爱情的
珍视和祝福。
PART 02
中西方情人节的异同点
庆祝时间
西方情人节:2月14日 中国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西方情人节简介
中国情人节-七夕节
01
七夕节源于中国古老的 牛郎织女传说,具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
02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03
七夕节有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包括对爱情的向 往、对家庭的重视等。
04
七夕节传统习俗包括穿 针引线、祈祷姻缘、赏 月等。
西方情人节
PART 06
中西方情人节的活动建议 与展望
中西情人节活动建议
中国情人节活动建议
送礼物:建议选择有特殊意义的礼物,如手工艺品、定制化的饰品或亲手制作的糕 点等,以表达心意。
共度浪漫时光:可以一起去看电影、去公园散步或者共度晚餐,创造浪漫的氛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西情人节活动建议
外国情人节与中国七夕节的对比

外国情人节与中国七夕节的对比情人节,这个浪漫的节日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
然而,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却有所不同。
在中国,七夕节是一个类似于西方情人节的节日,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意义。
本文将对外国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异同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外国情人节。
在西方国家,情人节通常是每年的2月14日庆祝的。
这一天,人们会互赠礼物、送上甜蜜的爱情信件,或者一起享受浪漫的晚餐。
商家们也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使得这个节日成为了商业化的象征。
然而,尽管商业化的程度较高,外国情人节依然是一个让人们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
与之相比,中国的七夕节则有着更久远的历史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
据传,牛郎和织女是两颗相爱的星星,被天帝分开放在了天河两岸。
每年的七夕夜,他们有机会相会一次。
因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意,同时也会祈求自己的爱情能够长久。
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与外国情人节有所不同。
中国人会在这一天向自己的爱人送上礼物,例如花束、巧克力等。
此外,人们还会放飞孔明灯,这代表着对幸福的祈愿。
在一些地方,还会举行传统的乞巧活动,女孩子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祈求智慧和技艺。
七夕节的庆祝方式更加注重传统和仪式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爱情和家庭的重视。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国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流行起来。
许多年轻人开始参与到情人节的庆祝活动中,与西方的庆祝方式相似。
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无论如何,无可否认的是,外国情人节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正在不断增加。
总结而言,外国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虽然都是庆祝爱情的节日,但在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外国情人节更加商业化,而七夕节更加注重传统和仪式感。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外国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受到欢迎。
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有何不同

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有何不同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这两个关于爱情的节日,虽然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在起源、文化内涵、庆祝方式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不同。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这个传说赋予了七夕节浪漫而又凄美的色彩。
在古代,七夕节主要是女子们展示巧手和智慧的节日,她们会向织女乞求灵巧的技艺,希望能在女红、厨艺等方面有所长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逐渐演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成为了情侣们表达爱意的日子。
西方情人节,即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罗马时期。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修士,因违反当时的法律为情侣们秘密举行婚礼而被处死。
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去世的日子——2 月 14 日定为情人节。
从文化内涵来看,七夕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不离不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责任的重视。
而西方情人节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浪漫激情。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互赠鲜花、巧克力、贺卡等礼物,以直接而热烈的方式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
在庆祝方式上,七夕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
比如,女子们会在这一天穿针引线,比试谁的手艺更巧;有的地方还会举行乞巧仪式,供奉瓜果,向织女祈求智慧和灵巧。
此外,情侣们可能会一起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感受那份跨越银河的爱情。
而西方情人节的庆祝方式则更加现代化和商业化。
人们会精心挑选礼物,安排浪漫的约会,如共进晚餐、观看电影等。
许多商家也会借此机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夕节更多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相联系。
它不仅是爱情的象征,还与季节变化、天文历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西方情人节则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强调爱情的神圣和庄严。
从社会影响来看,七夕节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传承传统技艺、增进家庭情感的机会。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

中西方情人节差异【篇一: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double-seventh festival and the westernvalentine’day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4月14日摘要情人节和七夕节都是与爱情有关的节日,但它们最初都起源于生殖崇拜。
情人节和七夕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同,情人节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
本文通过情人节和七夕节的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我们应该知道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应懂得更加地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殖崇拜情人节七夕节目录摘要 ....................................................................................................... ..................................... i 目录 ....................................................................................................... (ii)引言 ....................................................................................................... (1)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 (1)1.1起源 ....................................................................................................... .. (1)1.2习俗 ....................................................................................................... .. (2)二.七夕和情人节的对比 (3)2.1七夕比情人节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3)2.2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 (3)三.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共同特点 (4)3.1同根同源:生殖崇拜 ....................................................................................................... .. 43.2同一主题:爱 ....................................................................................................... .. (4)四.重拾七夕往日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 (6)致谢 ....................................................................................................... (7)引言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州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分析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Double-Seventh Festival and The WesternValentine’Day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4月14日摘要情人节和七夕节都是与爱情有关的节日,但它们最初都起源于生殖崇拜。
情人节和七夕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同,情人节在中国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
本文通过情人节和七夕节的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我们应该知道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应懂得更加地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殖崇拜情人节七夕节目录摘要 (I)目录........................................................................................................................................... I I 引言. (1)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 (1)1.1起源 (1)1.2习俗 (2)二.七夕和情人节的对比 (3)2.1七夕比情人节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3)2.2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 (3)三.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共同特点 (4)3.1同根同源:生殖崇拜 (4)3.2同一主题:爱 (4)四.重拾七夕往日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引言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州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在2月14日这一天,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慕之情,人们大都喜欢在这一天以相互赠送小礼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少青年男女还以幽默诙谐的短信形式来表达埋在心里的爱,有的人还别出心裁在报上上刊登广告公开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情,青年男女常常在情人节这天举办舞会、订婚和举行婚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中国的情人节”。
在我国民间历来有七夕乞巧的习俗,“乞巧”就是气球灵巧,乞巧是七夕节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尽管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同,但出现最早且流行最广的乞巧方式就是女子月下拿线穿针。
在七夕的月光下,妇女们眼望星空,用彩丝线竞赛穿针乞巧,大显身手,先穿完为“得巧”,迟穿完为“输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已悄悄渗透到我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一个重要节日,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正遭受着寒流。
一.七夕和情人节的起源与习俗1.1起源中国的七夕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的一个节目。
我们经常会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的时候,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
而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天上的情人一年一度的银河会,地上的情人也甜蜜蜜去约会。
这个以牛郎和织女的真挚爱情为主线的浪漫故事。
不但具有缠绵悱恻的情调,而且充满罗曼蒂克的韵味。
因这个缘故,七夕又称儿女节、乞巧节、情人节。
中国人个性含蓄,心中情意是婉婉流出,借着节日,互诉衷情。
故事中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更是大家所向往和追求的。
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
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
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
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
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
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
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
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
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
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所以英语中,情人节直译为“圣瓦伦丁节”。
1.2习俗中国七夕的活动很多,如拜织女乞巧、穿针赛巧、漂针验巧、喜珠应巧、月下结盟等。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节,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声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情人节有趣的习俗追溯到1837-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当时的习俗最为独特: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的花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
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
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含放,交相辉映。
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如果双蕾各分东西,相北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双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合家欢乐;倘若一花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险。
现今的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带着玫瑰和巧克力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二.七夕和情人节的对比2.1七夕比情人节有更多的文化底蕴若将这两个节日做个比较,中国的七夕节在文化底蕴、情人内涵已抢占先机。
七夕无论是生成时间上,还是文化底蕴、文化内涵,以及浪漫程度上,都远胜于西方情人节。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演绎出缠绵悱恻。
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两千多年了,年年的七夕,年年的相聚,把浪漫的爱情故事流传于千年,将凄美的传说变成永恒。
中国的七夕,升的那么高,走得那么远,爱得那么痴迷。
其浪漫程度西方情人节就更无法可比了。
七夕的爱情文化底蕴是民俗文化中的事实,这种七夕的爱情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是我们的祖先对于爱情的感悟和体验,是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怀。
将中国人天才地久的爱情发挥的如此唯美,如此的浪漫,相比之下,红玫瑰与巧克力虽然浪漫美丽,却无灵魂可言。
七夕几千年来都在给人们讲诉着关于爱恋、思念和别离的凄美的传说: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不论是男女,还是情窦初开的青涩恋人,都希望能一起仰望星空,体味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爱情真谛,教我们珍惜身边的幸福的相聚,相比之下,西方情人节时,情人纵然带着名表,开着名车,戴着999多玫瑰,也不可能跨越银河举办浪漫的烛光晚餐,所以他们在欢庆节日时,似乎缺少了些可以回味无穷的浪漫气息。
2.2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七夕已经面临不敌西方情人节之势,并有逐步被淡去、遗忘的危险。
有人曾做过一次小范围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七夕的典故完全了解,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七夕的典故完全了解,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完全不知道七夕的涵义。
虽然七夕是中国的节日,但大部分中餐厅的反应却比较冷淡,在七夕时期搞促销活动的并不多,反倒是西餐厅对这个中国情人节更显重视,纷纷推出了各式七夕情侣套餐。
而且,西方情人节另有更宽广的意义,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亲、母亲、亲戚、同事、朋友,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三.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共同特点3.1同根同源:生殖崇拜关于情人节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鸟儿配偶”,古代人认为二月中旬是白鸟发情择偶的开始,人们推鸟及人,认为青年男女也应该在这一天择定配偶。
另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牧神节的生殖崇拜。
直到16世纪后期,情人节的风俗有所改变。
在情人节那天,青年人当天看见的第一个年龄相当的异形,将成为自己的情人。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到,在情人节的早晨,姑娘们在卧室窗口等候男子走过,这表明,情人节最重要的内容是帮助女子找到丈夫,这和生殖崇拜也是相关的。
生殖崇拜是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迹象,生殖崇拜深刻反映了一种庄严的意志——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
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最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并非是无缘无故地喜欢,而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
最早的生殖崇拜都是女性崇拜。
在封建社会中里,生育的重任几乎全部推给了女子,能否生育,生多生少,生男生女都是女子的责任,所以女子对于七夕尤为关心,以至于后来七夕节基本上成为了她们的节日。
由此可见,从七夕节本身来看,生殖崇拜是它的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与七夕节有关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在七夕相会于天河。
从牛郎织女的传说来看,七夕节也跟生殖崇拜有关。
3.2同一主题: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情人节和七夕节爱情故事,使得情人节和七夕节拥有了浪漫的爱情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其实,关于情人的节日很多,然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情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爱人情人节,爱在每一个有情人的心中。
人们在这一天对于爱情总有很多美好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情人节和七夕节所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节日的那一天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四.重拾七夕往日的辉煌,使之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七夕在中国古代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针对目前冷清的现状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家缺乏把这类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意识,对这类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重视不够,导致媒体宣传的偏失。
对传统节日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意义等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诠释,以至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心里至存有模糊印记;再者随着该科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社会,使得西方节日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
其热闹程度远超过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使得这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节日反倒受到我们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