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语音概说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语音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语音
决定的
–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音强不同所致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 在有的语言或汉语方言里,音长能区别意义
4、音色:声音的特色,又叫“音质”,主要决定于物
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
–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发音体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 优点:巨大的进步,是拼音法的萌芽 • 缺陷:必先认识一定数量汉字,有时也得用难字注易字 • 问题:古今语音有变,方音有异,有些当时所注的反切
后人已不能准确读出
• 第二类是注音字母(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
– 1913年制定,1918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汉字 笔画式的汉语拼音方案。语音标准为国语,拼写形 式采用声韵双拼或声、介、韵三拼。
•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 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 人的发音器官三大部分 – 呼吸器官:肺、气管 等,动力源
– 喉头和声带:振动器 官,发音体
– 口腔、鼻腔和语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约 定俗成的
– 不同语言之间 相同的概念“书”:书(汉语)book(英语) 相同的语音[bi:]:闭(汉语)bee(英语)
– 同一语言内部 同音(同形)异义:别去、区别、别离、别针 异音(异形)同义:头、脑袋 同音(异形)异义:形式、形势、行事、刑事
•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 在甲语言中认为是不同的音,在乙语言中可能被认为相同 霸[pa]怕[p„a],[p][p„]不同;spring [p] pen [p„],都记作[p„]
– 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 率,叫做固有频率。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 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为人耳所察觉。

第二章 语 音

第二章  语 音
第二章 语 音
一、目的要求 语音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 等,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 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
第一节 语音概说
❖ 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 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使语言的交际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 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1、什么是音素
❖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音节如果 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 ,这就是音素。
❖ 汉字语音通常包括1~4个音素。例如,啊、书、好、庄。 ❖ 音素和字母的关系:
音素和字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 小的语音单位,而字母则是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单位。 拉丁字母是目前国际上使用得最广泛的字母。
贯通整个音节的声调。
❖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语
❖ “语音”这一概念要从两方面来解释:
(1)必须是人发出的声音; (2)必须有明确的意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人们发出的呻吟声、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 声音并不表示确切的含义。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发出的信号,如咳嗽声 、学鸟叫的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是临时性 的,而且只有交际双方才能理解,不具有社会性。汽车行进途中的喇 叭声、冲锋号声、警车声、警报声也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虽然 代表一定的意义,但并不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 就作为注音符号的《汉语拼音方案》来说,音素和字母有三种关系: (1)一 对一 的关系,即一个音素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例如:b、p、m、 ɑ 、o、…… (2)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音素用两个字母来表示。例如:zh、ch、sh、 ng、er。由于这五个音素分别是一个发音单位,《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在 给汉字注音时为了使拼式简短,前面4 个音素分别写作ĉ、ŝ 、ŋ ;而er没 有省写式。

语音与语音教学

语音与语音教学

io u
ua
ngiBiblioteka a o(u)uei
i
üa
n
a
i
声 调
上声 阴平 去声 上声 阳平 阴平 阳平 去声
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对韵母所作的分类。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或者不以i、u、ü开头。 齐齿呼:韵母是i或者以i开头。 合口呼:韵母是u或者以u开头。 撮口呼:韵母是ü或者以ü开头。
汉语声韵配合表
(2)钻(zuān) 研(yán) 马(mǎ) 列(liè) 心(xīn) 明(míng) 眼(yǎn) 亮(liàng) 光(guāng) 明(míng) 磊(lěi) 落(luò) 胸(xiōng) 怀(huái) 广(guǎng) 阔(kuò) 山(shān) 河(hé) 锦(jǐn)绣 (xiù) 英(yīng) 雄(xióng) 好(hǎo) 汉(hàn) 兵(bīng) 强(qiáng) 马(mǎ) 壮(zhuàng) 山(shān) 明(míng) 水(shuǐ) 秀(xiù) 诸(zhū)如(rú)此(cǐ)类(lèi) 坚(jiān) 持(chí) 努(nǔ) 力(lì)
大树 确定 放映 变化 灿烂 电线 笨蛋 特色 会议 瀑布 大地 看到 印象 电视
3、“一、不”的变调 (1)在去声前都变为35调。
一定、 一向 、一对
(2)在非去声前,“一”变为去声(51),“不”不 变。 一行、一举、一想、一般、一两、一年、一边
不吃、不干、不同、不管、不想、不远、不愿
(3)夹在重叠的动词之间,变为轻声。 看一看、 问一问、 打不打、 来不来
音,则称为零声母。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部分,它可以是一个
元音,或者是元音的组合,也可以是元音
和辅音的组合,如: “八”bā 韵母是ɑ,单元音; “叫”jiào 韵母是iao,元音的组合; “行”xíng 韵母是ing,元音和辅音的组合。 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声调的变化,附

30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音

30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音

(三)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标记各种语言语音的国际通用的一套
记音符号。它由国际语音学会拟定,1988年发表, 后经多次修订补充沿用至今。(见教材P58)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和辅音音位 (一)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声母和辅音是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
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 学习掌握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最重要的是认识
该语音系统的规律性和独特性。
二、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一)音节·音素·音位 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
单位。
(二)元音·辅音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没有收到阻碍而形
“重轻”格式。 不带轻声音节:第一音节中音,第二音节重音,
“中重”格式。
2.三音节词重音 中间带轻声音节的三音节词,第一音节词读中音,
第二音节轻音,第三音节重音。即“中轻重”。 不带轻声音节的三音节词,第一、第二音节读中
音,第三音节重音。即“中中重”。 3.四音节词重音 “中轻中重” “中重中重”
(二)声母的分类
(三)辅音音位及其变 体
1.辅音音位的条件变体
浊音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唯闭音
圆唇化
舌位略前
腭化
舌位略后
圆唇兼腭化
二、韵母和元音音位 (一)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韵母和元音是从不同的 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停
的概念。它们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二)韵母的分类
(三)元音音位及其变体 1.元音音位的条件变体 2.元音音位的自由变体
(三)韵脚 1.十三辙和十八韵 “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艺人归纳出来的十三
个大致相近的韵部。 “十八韵”是我国语言学者于1941年议定的作新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解读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解读
➢音位
记音符号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 能够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 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 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耕(geng)中的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单位
➢音素 ➢音节
➢声母、韵母、声调
➢音位
记音符号
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 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音节结构
声调
声母
韵母
庄(zhuāng),声母是zh,韵 母是uang,声调是阴平声。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单位
➢音素 ➢音节 ➢声母、韵母、声调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 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 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 薄厚、松紧有关。人的声带 不会完全相同。
成年男人声带长而厚,所以 声音低;
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 声音高。
第一节 语音概说
1.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物 理属性。 2.语音具有生理属性。 3.语音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 的本质属性。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第二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单位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 意义的声音。
记音符号
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色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音长:声音的长短 , 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时间长短。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音色(音质) :声音的特色,决 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 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产生不同音色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发音部位指发音时气流受到 阻碍的位置。 (1)双唇音 3 个:b、p、m。 (2)唇齿音 1个:f (3)舌尖前音 3个:z、c、s (4)舌尖中音 4个:d、t、n、l (5)舌尖后音 4个:zh、ch、sh、r (6)舌面音3个:j、q、x (7)舌根音3个:ɡ、k、h
(一) 声母的发音部位
(一) 声母的发音部位 (二) 声母的发音方法
cs (3)分辨f和h
(4)注意zcs、gkh不 跟i、ü韵母相拼
(5)读准普通话零声母 的字
两个困难
两个策略
一、读不准音 一、捏鼻法
2 看声带是否振动 1 看阻碍的方式 3 看气流的强弱
(1)送气音(塞音、塞擦音): (p t k q ch c )
(2)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普通话声母

普通话声母

普通话声母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的构成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言传达意义,以语音作为物质形式来实现。

语音就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首先,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语音具有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四个要素。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他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势不同。

其中“音色”在语音中的作用最重要,是表达语义的主要手段。

同时,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时,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不同、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这属于语音的生理属性。

此外,语音所具有的表意功能是一定社会赋予的,因而语音具有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即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语音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而且一种语言的语音自成一套系统,即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

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方面,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一标准的确立,使得普通话便于学习和推广。

二、语音构成(一)、音节和音素语音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音节。

音节是人们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就是语流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再就是一个贯通整个音节的声调。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汉字,儿化是个例外。

例如,“馅儿(xiànr)”“猫儿(müor)”,写出来是两个汉字,读出来是一个音节。

如果对一个音节从音色角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单位,这就是音素,音素也就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庄”这个音节可以分析为zhuɑ nɡ四个音素;“稼”这个音节可以分析为jiɑ三个音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理属性
•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发音器官 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生理性质。考察语 音的生理性质必须从发音器官出发。
根据发音器官在语音形成中的作用,人 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提供 发音原动力的肺和气管;作为发音体的 喉头和声带;作为共鸣器的口腔、鼻腔 和咽腔。
1.动力 部分 (肺 和气 管)
三、语音符号 三、汉语拼音方案
为了给汉字注音,人们采用过多种记录方法。
(一)汉字记音法。
1. 直音法。冶,读若“也。”“蛊,音古。” 2. 反切法。同:徒红切。(上字定声,下字定韵、调)
(二) 注音符号法。注音符号又称 “注音字母”,
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一套符号,字体为汉字笔画 式。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 府教育部发布,1920年进入小学,成为小学语文教 学的第一环节。1930年改名为“注音符号”。
★思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并能从“其声”分辨出“其 人”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主要是因为人的口腔、鼻腔、咽腔的形状 和大小,声带的长短、厚薄、粗细都会不 同,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音色。
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音波的频率。 音强: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的振幅。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色: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或特征。
(三)声母、韵母、声调
• 汉语传统的分析音节的方法是把汉语 的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和贯通整 个音节的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

韵母
• 1.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如:“普通话”(pǔ tōng huà)。 • 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称为零声母。如由
• 该方案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前影响最大的 拼音方案。我国大陆直到1958年以前,小学语文 都是教学注音字母。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以后,中国大陆地区停止推广使用。但台湾仍一 直使用注音字母。
注音符号常用的37个字母
ㄅb ㄆp ㄇm ㄈf ㄉ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ㄏh ㄐj ㄑq ㄒx
元音或者元音加辅音构成。如: “普通话” (pǔ tōng huà)。
• 思考:
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有什么关系呢?
区别:
1.分析的角度不同:
声母、韵母是从分析汉语音节的结构得出的,
元音、辅音是从分析音素的性质得出的;
2.范围不同:
汉语普通话中元音10个,韵母39个;辅音22个,
辅音声母21个。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和声母的区别
1.物理属性
• 几个物理概念: • 声源:因振动而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 声波:因声源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振动波, 这种振动波就是声波。
• 振幅:振动的幅度。 • 周期:振动的周期。完成一个全振动需要的时间。
• 频率:在一秒钟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或发音体在一 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波形图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叫乐音。
ㄓzh ㄔch ㄕsh ㄖr
ㄚa ㄛo ㄜe ㄝie
ㄗ zi ㄘci ㄙsi
ㄞai ㄟei
ㄠao ㄡou ㄨwu/-u
ㄢan ㄩyu/ü
ㄣen
ㄦer
ㄤang
ㄧyi/-i
ㄥeng/ong/ing
(三)汉语拼音方案 • 1.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
学习语音,必须使用一套便于记录、便于学习的 符号来表示这无形的声音。《汉语拼音方案 》就 是为教学普通话而制定的一套记录普通话语音的 拼音方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中国文 字改革协 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 员会从事研究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 。1956年2月, 拟订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在全国广泛征 求意见。后经全国政协多次讨论,又经国务院下 设的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反复审议,并报请 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 最后于1958年2月由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 方案公布推行。
• 语音的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 联系,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声音形 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这完全 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 如:汉语 “书”,英语为book; • 普通话中“马铃薯”,方言中“土豆”, “山药蛋”或“洋山芋”。
•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 地域特征。 • 不同语言的语音表现为不同的民族特 征。 • 例如:汉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 和不送气两类,如bao和pao,dao和 tao等,如果将前后两个音节的声母读 错,它们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二、语音单位
(一)音节
音节是由音素(或音位)构成的语音片段 ,是听话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通 常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肌肉紧张一次 ,就是一个音节。Xià n dà i hà n yǔ
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 示。只有儿化的时候例外,一个音节写成两个 汉字,如:gà ir——盖儿,wá nr——玩儿。
• 4.音位
•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是在实际语言 里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一些音节里的某个 音素变了,但这个音节表示的意义并不随 之改变。如:(粤方言区学生的翘舌都发 成平舌音,但表示的意思不变)可见并不 是每个音素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汉语普通话语音中:bao ba bai bian • 这四个音节中都有一个“a”,仔细体会一下 这四个”a”的发音是有细微差别的。 • 前面三个a 发音时舌位一个比一个前。 • 它们分别为后a、中a和前a. • Bian中的a 舌位最靠前,在实际语音中这4 个a 如果发得不准确,并不影响它们所表 示的意义。因此,这4个a并不是4个音位, 只能看作是一个a音位的三个音位变体。
音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
b、p、m等。又叫子音。汉语中有22个辅音(声母21 个)。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 a、o、e、i等。又叫母音。 汉语中10个元音(韵母39个)。
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区别:
分类 发音特点 受阻碍情况 不受阻碍 各部位均衡紧张 气流较弱 一定受阻碍
产生不同音质的三个制约因素:
(1)发音体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结论: 语音中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
四种物理属性是不可分割的。这四种属性在不 同语言或不同方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音高、音强、音长属于语音的韵律特征, 可以合称为音律,与音色相对。音律必须依附 于音色才起作用。
高变化形成的。
次数多,频率 大,声音高。
次数少,频率 小,声音低。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 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弱。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说 话声音大小是由音强决定的。 ●语音中轻重音的区别主要就是音强在起作用。 英语中: content(内容) content(满意的)
一、语音及其性质 一、语音的性质
(一)什么是语音
•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
• 思考:“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 声音”这句话对吗? • 人们的咳嗽声、打喷嚏声、呻吟声也能传递信息 ,但并不是语音,只有有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二)语音的性质
物理属性(声音) 生理属性(发音器官) 社会属性(表示意义)
元音
辅音
器官紧张情况
气流强弱 声带状态(发 音是否响亮)
受阻部位特别紧张
气流较强 不一定振动;一般 不响亮(边音l)
振动,发音响亮
音节和音素的关系:
• 音节由音素构成,音素是从音节里分析出 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可以是一 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
• 如:啊(ā)、鹅(é)、搭(dā)、人 (rén)、交(jiāo)、先(xiān)。
• 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 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 叫口音。
• 软腭和小舌小垂,口腔某部位闭塞,气流只 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叫鼻音(m、 n )。
• (三)社会属性
•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 的本质属性。 • 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 成的。
汉语中:地道(地下通道) 地道(标准的)
振幅小,声音弱。
振幅大,声音强。
上图中: 水平频率相同,音高相同; 上下振幅不同,音强不同。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 间的久暂。振动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
之则短。
♫说话快慢就是音长的表现。
英语和粤语用音长区别意义。例如: 英语:eat [i:t]—it [it] ; 广州话:三[sa:m55] —心 [sam55]
• 呼吸器官。主要由肺和气管组成。
• 肺是由无数肺气泡组成的海绵状组织,肺 所产生的气流是发音的动力。没有肺的呼 吸作用就不可能有语音。
• 人类语言大都是利用呼气发音,也有少数 语言中的某些音是利用吸气发出的,即吸 气音。非洲有一些语言,如萨鲁语的二十 几个音就是利用吸气发出的。
2. 声源部分(喉头和声带-发声区)
第二章 语音
语 音 概 说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第一节 语音概说
• 教学内容: • 语音的性质 、语音单位 、语音符号 • 教学目的要求: • 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掌握语音的四要素; 熟悉发音器官的基本构造;掌握汉语拼音方 案和国际音标对照表。 • 重点与难点: • 语音四要素;发音器官的基本构造。
• (二)音素
• 将音节拆分成最小的语音片断,就得到音素。
•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不能再切分。如酷, k-u;爱ai。这时,k,u, a,i就不能再分了。 • 一个音节最多只能有4个音素。 • 普通话中有32个音素,可分为元音音素(10个 )和辅音音素(22个)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