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助消化药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助消化药
助消化药:能促进食物消化,用于消化道分泌功能减弱,消化不良,
多为消化液中成分或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药物。
达吉胶囊(复合消化酶胶囊)含有胃蛋白酶、木瓜酶淀粉酶、熊去氧
胆酸、纤维素酶、胰酶、胰脂酶
用法:(成人)一日三次,餐后口服1-2 粒,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可能发生口内不快感,偶有呕吐,软便
多酶片: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
用法: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酸性条件下易损害,故服用时切勿嚼碎;放置日久,效力
降低,宜用新制品;铝制剂可能影响本品疗效,故不宜合用
六味安消胶囊:0.5g/粒主要成分为土木香、大黄、诃子、山柰、寒
水石(煅)、碱花。
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的功能。
用于
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用法:口服,每次3~6粒,每日2~3次
注意事项: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
谷参肠安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0.5g/粒主要成分为茯苓、甘草、谷氨酰胺等,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保护及促进肠粘膜修复,增强
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
不良、食后腹胀、肠道溃疡、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疾病;促进创
伤及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重建。
用法:餐前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勿将胶囊内药物倾出服用,孕妇慎用。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消化内科是一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专科,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炎、肝炎、胆囊炎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常用的药物有很多种。
下面我将就一些常用的消化内科药物进行介绍和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抗酸药1. 质子泵抑制剂(贝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适用于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
2. 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药物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
这类药物能抑制胃酸的分泌,适用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腹胀等。
3. 抗胃酸药:常用的药物有胃蛋白酶抑制剂(如奥美特)、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胃黏膜修复剂(如伊托必利)等。
这些药物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治疗。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如便秘、腹痛、乏力等。
二、抗生素1. 链霉素类抗生素:常用的药物有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这类药物可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杆菌,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等。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腹泻等。
三、抗炎药物1.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乌头碱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胃炎、胃肠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痛、出血等。
2. 类固醇类抗炎药: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重症胃炎、肝脏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抑制、水肿等。
四、抗病毒药物1.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替加韦、阿德福韦酯等。
这类药物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等。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文(2篇)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文消化内科常用药知识:一、抗消化性溃疡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1、抗酸药:达喜: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
注意事项:致胃肠不适、大便次数增加、腹泻。
嚼碎服在两餐之间或睡前。
2、h2受体阻断药:法莫替丁、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泰胃美注意事项。
餐后____小时或临睡前口服,少数有轻度暂时性腹泻、疲倦、眩晕、皮疹。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波利特注意事项:口服用法:餐前,须整片吞服,至少半杯液体送服,不可咀嚼、压碎,可将其分散于水、微酸性液体,如:果汁中,并在____分钟内服用。
4、粘膜保护药:硫糖铝、舒可捷(硫糖铝混合液)、瑞倍注意事项:不能与抗酸药同用5、根除hp药物:两联:阿莫西林、甲硝唑二、胃肠解痉药:1、山茛菪碱:外周抗胆碱药注意事项:可出现口干,心律加快、视力调节障碍、嗜睡、心悸、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眩晕及头痛等。
2、得舒特:对胃肠道具有高度选择性解痉作用的钙拮抗药注意事项。
应用足量水(一玻璃杯水)将整片药吞下,切勿掰碎、咀嚼或含化药片。
宜在进餐时用水吞服,不要在卧位或睡前吞服药片。
三、助消化药:1、复合多酶片注意事项。
饭前用水吞服,不可与酸性或碱____物同服。
2、胰酶注意事项。
不宜与酸____物同服。
四、治疗肝炎药:1、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2、甘利欣: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3、肝得健:肝细胞膜____再生4、古拉定: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
可减轻____损伤,促进修复。
能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并促进胆酸代谢,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k、e)。
不良反应:少见恶心、呕吐、头痛,罕见皮疹。
5、利加隆。
稳定肝细胞膜、保持其完整性,保持正常细胞功能,促进受损细胞膜复原。
6、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肝泰乐,葡萄糖醛酸内酯、7、干扰素(安福隆):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细胞应答。
2024年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本总结主要介绍了____年消化内科常用药,其中包括了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
在总结中,我将对每种药物的名称、分类、适应症、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抗酸药类:1. 药物名称:奥美拉唑。
适应症: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黏膜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药物相互作用:与贝他胺类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多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2. 药物名称:雷贝拉唑。
适应症: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
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药物相互作用:与氯呲格雷等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二、抗溃疡药类:1. 药物名称:奥硝唑。
适应症: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作用机制: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K拮抗药物同时使用时,可增加出血风险。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2. 药物名称:兰索拉唑。
适应症: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
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药物相互作用: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同时使用时,可增加出血风险。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恶心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三、消化系统解痉药类:1. 药物名称:肠复安。
适应症:用于缓解肠道痉挛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肠壁平滑肌的收缩,产生解痉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麻黄碱类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消化系统用药一览表(消化内科)

京常乐
六、止泻药
蒙脱石散
溶于半杯(50ml)温水混匀快速服完。
偶见便秘,大便干结,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本品可能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思密达之前1小时服用其它药物。
七、通便药
硫酸镁
口服
下泻作用较剧烈,常用于肠镜治疗前的肠道准备。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失水,经期、妊娠期女性及老人慎用
保护胃黏膜硫糖铝餐前1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需在酸性环境中才发挥作用不能与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同用不宜与多酶片同服可减少西咪替丁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服用本品后大便呈灰褐色属正常现象长期服用本品无枸椽酸铋钾等同类药所具有的舌苔变黑便秘等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麻木眩晕便秘腹胀腹泻肝功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酸性条件下易破坏,故服用时切勿嚼碎;放置日久,效力降低,宜用新制品;铝制剂可能影响本品疗效,故不宜合用
五、调节肠道菌群
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
饭后半小时冷/温开水服用
注意事项:2~8℃保存
乳酸菌素
无明显不良反应。
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
无明显不良反应,服用期间应停用其他抗菌药物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
雷贝拉唑
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高20%,与酮康唑同服可减少酮康唑的吸收
兰索拉唑
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
泮托拉唑
不良反应较少,很少引起药物相互作用。
埃索美拉唑(耐信)
常见不良反应头痛、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便秘
三、促进胃动力,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
饭前服
常见不良反应有昏睡、烦躁不安、疲怠无力。少见乳腺肿痛,恶心,便秘,腹泻,皮疹等。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溢乳等。
消化内科常用药

13
编辑ppt
胰酶片、消化酶胶囊
胰酶片适应症: 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服用:餐前服用
消化酶胶囊适应症: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 不适、嗳气、早饱、餐后腹胀、恶心、排气过多 服用:饭后服用
14
编辑ppt
莫沙必利分散片
适应症: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 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也可用于胃食 管反流性疾病。
25
编辑ppt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
适应症:用于脂肪肝、肝内胆汁淤积、一般肝脏 机能障碍。用于急、慢性肝炎、肝肿大、早期肝 硬化
不良反应:偶见眩晕,口渴,食欲不振等,可自 行消失
26
编辑ppt
多烯磷脂酰胆碱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急性和慢性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 怀孕导致的肝脏损害(妊娠中毒) 等,可以使受损的肝功能 和酶活力恢复正常
适应症: 为用于肝性脑病,适用于忌钠的患者,也适用于 其他原因引起血氨增高所致的精神症状治疗。
药理作用 :直接参与肝细胞的代谢,并能激活肝脏解毒功 能中的两个关键酶,因而能够协助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 由基,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迅速降低过高的血氨,促 进肝细胞的自身修复和再生,从而有效的改善肝功能,
恢复机体的能量平衡。
10
编辑ppt
必奇(蒙脱石散)
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结肠炎,返 流性食管炎,食管炎,胃炎,胃痛。
药理作用: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 强的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 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 因子的防御功能。
服用:食管炎患者宜于饭后服用,其他患者于饭前服用。
消化内科常用药

消化内科常用药消化内科是指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医学专业。
消化内科主要治疗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的胃肠道疾病。
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胰腺炎、便秘和腹泻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医生们需要使用一些消化内科常用药。
一、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药物1. 抗酸药抗酸药是胃肠道疾病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酸反流等症状。
抗酸药常见的制剂形式包括胶囊、片剂和液体剂。
常见的抗酸药包括贝类特、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等。
2. 抗生素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症状。
在消化内科治疗中,常见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
3. 镇痛药长期胃肠疾病可能会导致胃痛和腹部疼痛等症状。
消化内科医生在诊断后可以使用一些镇痛药,以减轻疼痛症状。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吗啡和芬太尼等。
4. 肠道抗炎药肠道抗炎药主要用于治疗肠炎和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消化内科常用的肠道抗炎药包括硫糖铝和美托洛因等。
二、胃肠道功能调节药物胃肠道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如食物传输、溶解和吸收等。
消化内科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胃肠道功能调节药,以帮助患者调节消化功能。
1. 放松药放松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症状,如肠绞痛等。
放松药可以减轻胃肠道紧张,改善肠道蠕动,从而缓解症状。
常见的放松药包括哌替啶和乙酰唑胺等。
2. 促进肠道蠕动药促进肠道蠕动剂主要用于治疗便秘和肠梗阻等疾病。
它们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速食物的通过,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常见的促进肠道蠕动药包括多潘立酮和甲硝唑等。
3. 促进消化药促进消化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消化不良和胃炎等疾病。
它们可以增加胃酸和酶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营养吸收率。
常见的促进消化药包括胰酶和酵母菌等。
4. 抗胆碱药抗胆碱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抗胆碱症状,如反酸、腹泻、便秘、腹痛等。
它们可以阻断神经传递,减少胆碱的分泌,从而改善症状。
常见的抗胆碱药包括酚妥拉明和托品等。
总之,消化内科常用药分为两大类: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药物和胃肠道功能调节药物。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

消化内科常用药个人小总结范本消化内科常用药是指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药物。
消化内科疾病包括胃肠道感染、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疾病、胆管结石等。
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消化内科药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抗酸药1. 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
它们通过抑制胃部的H2受体,阻断胃酸的分泌,可以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烧等。
2.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胃酸过多最有效的药物,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它们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从而阻断胃酸的分泌,对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3. 铝镁剂铝镁剂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常用的有氢氧化铝、氧化镁等。
它们能够中和胃酸,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屏障,缓解胃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二、抗生素1.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强力的抗菌活性,对消化系统中的细菌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的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在消化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
2.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谱抗菌活性较好,对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它们常用于消化道感染、胆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3. 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常用的有头孢菌素、阿米卡星等。
它们可以应对消化系统中复杂的细菌感染,如腹腔感染、腹型伤寒等。
三、解痉药1. 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常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治疗,如胃肠功能紊乱、痉挛性腹泻等。
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可待因等。
它们通过激活胃肠道平滑肌的β2受体,从而松弛痉挛的肌肉,缓解相关症状。
2. 抗胆碱药抗胆碱药可以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缓解痉挛症状。
常用的有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
它们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道过敏反应等疾病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酚磺乙胺(止血敏):能使血 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也 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 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 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
1.用于防治多种手术前、后的出血。 2. 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 加而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3.还可用于其它原因引起 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 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 和皮肤出血等。 本品毒性低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合使 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合使用
十一、间羟胺(阿拉明):主要作用于α 受体,直接兴奋α受体,较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为弱但较持久,对心血管的作用与 去甲肾上腺素相似。能收缩血管,持续 地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其升压作用可靠, 维持时间较长,较少引起心悸或尿量减 少等反应。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升压反应过快过猛 可致急性肺水肿药液外溢,可引起局部 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坏死糜烂或红 肿硬结形成脓肿。
不良反应为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 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 还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十六、尼可刹米(可拉明):用于中枢 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其他中枢 抑制药的中毒急救。大剂量可引起血压 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应及时停药 以防惊厥。
十七、洛贝林(山梗菜碱): 用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新生儿窒息。不 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剂且过大 可致心动过速。
二、抗酸剂
• 临床主要有磷酸铝凝胶:可中和胃酸, 减少氢离子的逆向弥散,降低胃蛋白 酶的活性,减少胃粘膜刺激,从而缓 解疼痛症状。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 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 病。 • 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密切 相关PPI制剂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可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程为7-10天。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作用 及副作用
一、抑酸剂
①、质子泵抑制剂(PPI)
• 临床主要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 索美拉唑镁、雷贝拉唑。
• 主要作用:与胃壁细胞的质子泵结合,抑制 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 环节,抑制H+向胃腔的分泌,通过快速提高 胃液的PH值、减少胃粘膜刺激。 • 适应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 膜病变、返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 • 主要副作用:头痛、腹泻、皮疹;少见头晕、 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疲 劳。
常用急救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一、苯海拉明:抗组胺药。具有抗 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阿托品样 作用。适用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 还可用于预防晕船、晕车、晕飞机 等晕动病。思睡、口干为其主要不 良反应。
二、地塞米松注射液(氟美松):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 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 性疾病。
4、抗休克;5、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不同剂量所致的不良反应大致如下: 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 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 扩大;2mg,心悸、显著口干、瞳孔扩 大,有时出现视物模糊。
九、多巴胺:多巴胺对于伴有心肌收缩 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为补足的 休克患者尤为适用,心肌梗死、创伤、 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 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 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 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由于本品 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 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静注5 分钟内起 效,持续5-10分钟,作用时间的长短 与用量不相关。
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常见者与水、 电解质紊乱有关、尤其是大剂量或 长期应用时,如体位性低血压、休 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等。
六、去乙酰毛花甙注射液(西地兰): 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由于其作用较快, 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 全急性加重的患者主要用于心力衰竭。 由于其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 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 ⑷、复方甘草酸单胺S:用于急、慢 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 常。可减轻细胞的损伤和坏死,不良 反应有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皮 肤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心悸等。 • ⑸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肝病,改 善肝功能异常。可抑制肝细胞损伤, 促进肝细胞增殖,还有抗过敏作用。 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长期用药 可出现低钾,,血压上升。
4、降低门脉压力和内脏 血流的药物
• ⑴、生长抑素: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 等扩血管激素的释放,间接收缩内脏 血管减少门静脉和奇静脉血流,降低 门静脉和曲张静脉內压力,并抑制肠 道积血引起的胃肠充血,为静脉曲张 出血的一线用药。生长抑素还可抑制 胃泌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减 少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抑制胰腺 外分泌可使胰液量、消化酶减少。因 此,生长抑素可用于肝硬化食道、胃 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重症胰腺炎的 治疗。
十二、去甲肾上腺素(正肾):用于治 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 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 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 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 以使血压回升,以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 压维持。
不良反应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可以使重 要脏器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 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 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 量减少。
五、呋塞米:1、水肿性疾病 包括充血 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 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 衰竭)。2、.高血压 不作为治疗原发性 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 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 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用于各种原因导致 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十四、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或感 染性休克。2 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搏骤停。常见不良反应口咽发干,心 悸不安。
十五、利多卡因: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 常药。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 麻醉,并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 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 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 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 常无效。
三、止血药
• 维生素K1:增加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 因子的的合成和活化,促进凝血。推 荐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硬化出血患 者。 • 局部止血药物:1)去甲肾上腺素:暂 时收缩胃內血管而发挥止血作用。临 床常用0.9%氯化钠500毫升+去甲肾上 腺素40毫克配置成8%的正肾水口服或 胃管內注入,以达到止血目的。 • 凝血酶:局部凝血药物,严禁静脉注 射。经常与磷酸铝凝胶混匀服用,以 减少不适症状。
注意: ⑴.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 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 感染治疗。 ⑵.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⑶.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 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 慎用。
三、赖氨匹林:为阿司匹林和赖氨 酸复盐,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 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 抗炎作用。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 偶有轻微胃肠道反应,用量较大时 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长期应 用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并可以 抑制血小板聚集,发生出血倾向。
• 常见的副作用:胃肠道紊乱、头痛、 高血糖、皮疹、瘙痒等。 • ⑵、奥曲肽:作用与生长抑素类似, 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皮下注射。 • ⑶、血管加压素:具有收缩内脏小动 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作用,从而 减少内脏血流、门体侧枝循环和门脉 血流、降低门静脉和曲张静脉內压力。
五、促胃肠动力药
• ⑴、多潘立酮:胃动力药,于餐前 15-30分钟服用。 • 副作用有腹泻、便秘、腹痛、恶心、 呕吐。 • ⑵、莫沙必利:胃肠动力药,于餐前 服用,用于消化不良、腹胀等疾病。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心 悸、心律失常(尤其用大剂量)、全身 软弱无力感;心跳缓慢、头痛等,过量 时可出现血压升高,此时应停药。
十、多巴酚丁胺: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时 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 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 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 气短等。
八、阿托品:典型的M胆碱受体阻滞剂。 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 扩大瞳孔、心率加快各种内脏绞痛,如 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对胆绞痛、 肾绞痛的疗效较差;2、全身麻醉前给药、 严重盗汗和流涎症;3、迷走神经过度兴 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型 心失常,也可用于继发于窦房结功能低 下而出现的室性异位节 。
十三、肾上腺素(付肾):对血压的影 响与剂量有关,常用剂量使收缩压上升 而舒张压不升或略降,大剂量使收缩压、 舒张压均升高。主要适用于支气管痉挛 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 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 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抢救用药。 不良反应心悸、头痛、血压升高,有时 可有心律失常。
七、酚妥拉明: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 滞药,对α1与α2受体均有作用,能拮抗 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 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脏后负荷降 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 心搏出量增加,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二十、硫酸镁:镁离子可抑制中枢神经 的活动,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使痉 孪的外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因而对子痫 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收缩 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早产。可作为 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 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
不良反应 : 静脉注射硫酸镁常引起潮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脉注射时可 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 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2 剂量大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 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 止3 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病 人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
十八、氨茶碱: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 松弛作用。茶碱能增强膈肌收缩力,尤 其在膈肌收缩无力时作用更显著,因此 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 不良反应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 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μg/ml, 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严重的甚 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