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计算

合集下载

上向流斜管沉淀池计算

上向流斜管沉淀池计算

斜管管厚δ=
0.4
mm
手册
斜管内径或边距d= 35
水平倾角θ=
60
二、
1、池体
工艺设计计算 书
计算
mm
手册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
°
规范》GB50013-2006
中9.4.20要求,斜管
(1)清水区面积
净水厂设计规模 = 55000 水厂自用水量系数 = 0.05 沉淀池设计规模Qs = 57750
沉淀池数量N = 2 单池设计水量 = 28875
问璐璐姐 (6)出水总管
3、水位 计算
(1)进水整流墙前 面 (2水)位进水整流墙水 头损失:
(3)沉淀池起端水 位 (4:)沉淀池沿程损 失 (5估)算出:水整流墙前 面 (6水)位出:水整流墙水 头损失:
4、排泥 系统
(7)出水整流墙后 面 (8水)位三:角堰上水 头 (9:)堰出水跌落高 度 (1:2)集水槽末端 水 (1位3:)集水槽末端 水 (1深4:)集水槽出水 跌落高度:
m3/s
槽内水流速度V
=
0.50
m/s
范围0.4-0.6m/s
集水槽宽度B
=
0.4
m
(4)计算槽
槽内终点水深 H2=Qj/V/B
=
0.138
m
内起点水深:
临界水深Hk
=
0.070
m
槽内终点水深H2
=
0.138
m
(5)槽内起
起点水深 H1=(2hk^3/h2+h2^
=
0.160
m
端和末端的水
槽内起点水深H1
每个孔眼面积ω0 = 0.018
孔眼个数n0=Ω0/ω = 37

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计算书一、已知条件1、设计水量:6000m3/d2、自用水系数: 1.13、清水上升流速:2mm/s,实际上升流速1.86mm/s4、蜂窝斜管内切圆直径:30mm,倾角60度。

6、颗粒沉淀速度:0.3mm/s7、分成两组每组水量:3300m3/d组数2组二、设计计算1、单池设计水量Q=3300m3/d=0.0382m3/s2、清水区面积A=19.1m2其中斜管结构占面积按8%计,即有效系数φ=0.92A=20.76m23、为配合沉淀池尺寸采用:沉淀池净宽B= 4.2m沉淀池长度:L= 4.9m尺寸调整L= 4.9m4、沉淀池面积B×L=20.58m2沉淀负荷q= 6.7m3/(m2·h),规范:5.0~9.0m3/(m2·h)管内流速v0v0=v/sinθ= 2.3mm/s考虑到水量波动,采用v0=3mm/s斜管长度ll=d×(1.33v0-μsinθ)/μcosθ=562.4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l'=250mm斜管总长L=l+l'=812.4mm,按1000mm 计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水力半径R=d/4=7.5mm=0.75cm管内流速v0=0.23cm/s运动粘度ν=0.01cm/s(当t=20℃时)Re=Rv0/ν=17.3沉淀时间T=L/v0=433s =7.22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5、池高超高0.55m清水区高度 1.13m斜管高度0.87m布水区高度(沉淀池底到斜管支撑) 1.55m排泥区高度0.7m总高H= 4.8m采用 4.8m6、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花墙花墙厚300mm,砌块300×300,孔洞150×150,孔距300水流通过花墙流速采用0.1m/s穿孔花墙净面积A=0.382m2,取0.40m采用150×150方形孔:横向间距300D=0.15m孔眼数n=17.8个实际采用18个实际流速v=0.094m/s,峰值系数 1.5,v=0.141m/s。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计算案例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计算案例
0.070
0.013
.

0.10
.
.
i=
槽内起点水深:h1=ℎ
0.040m2
.
0.152
51.41
0.00048
.
0.00048
5.3
0.10
超负荷 30%时出水槽内流量 Q=0.01215×1.3=0.01579m3/s,集水总槽内流速
取 0.3m/s,槽宽 b=0.2m。
.
槽内终点水深:h4=
池子总高度为:0.3+1.5+1.5+0.6+0.87=4.8m。
(3)参数复核
1)雷诺数:
水力半径 R=d/4=30/4=7.5mm
运动粘度=0.01cm2/s(t=20℃)
Re=0.75*0.2/=0.75*0.2/0.01=15
2)沉淀时间:
T=l/ =1000/2.373=421s=7.02min
絮凝池的反应过程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放置密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5m/s,第二段放置疏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2m/s,第三段放置栅条。第
一段过孔流速为 0.3~0.2m/s,第二段过孔流速为 0.2~0.15m/s,第三段过孔流速为
0.15~0.1m/s。
以下为絮凝过程中不同段的竖井隔墙上孔洞尺寸及过孔流速,共 15 个竖井,
(4)排水渠计算
集水槽坡降为 0.15,水面坡降为 0.035m。
排水渠底的标高在集水槽的基础上降低 0.2m,宽度设置为 0.4m。
七、排泥方式及计算
沉淀池日排泥量为 472.23m3/d,则每小时为 19.68m3/h。设置每小时排泥一
次。设置排泥管的管径为 DN200mm,管道横截面为 0.0314 m2,穿孔管长度为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mm
mm
t % t/m3 m3
m3 m3
污泥斗
m3
m2
m2
m2
大于单斗排泥
m3

6.0
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m m m/min m3 min
mm h m/s
m m
m m m m
mm cm cm/s cm2/s
s min
满足排泥要求
1.已知条件:
2.单池计算 a.清水区面积 b.斜管长度L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
进水量Q=
5
自用水系数=
5
则进水量Q'=
0.608
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
单座Q1=
0.304
清水区上升流速=
1.3
取颗粒沉降速度=
0.3
取SS与NTU相关系数为
1.2
进水NTU=
50
出水NTU=
3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
管厚=
0.3
清水区高h清=
1.2
e.复核Re及 沉淀时间T
布水区高h布= 污泥斗高h斗=
斜管高 沉淀池总高H=
水力半径R= =
管内流速V0= 取运动黏度ν=
则雷诺数Re= 沉淀时间T= =
1.5 2.5 0.69 6.19
8.75 0.875
0.15 0.01 13.13 532.94 8.88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6.11
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取刮泥板高h2= 刮泥板宽b2=
刮泥两板台行刮进泥速机度一V个2= 工作刮循泥环机刮一泥个量工V刮作=
循环所需时间T刮=
取排泥管直径d= 取排泥时间t排= 则排泥流速V泥=

斜管沉淀池计算书

斜管沉淀池计算书

T(h)
v刮吸泥机 (m/s)
v1(m/s)
n(个)
100 支管长度
60 干管长度
4 支管内径
0.11 干管内径
2 支管沿程 水头损失
7 干管沿程 水头损失
L支(m)
L干(m)
D支管内径 (mm)
D干管内径 (mm)
i(m)
i(m)
0.9
22.8
107.9
265.1
排泥管路
12
真管空内泵 空的气 量
斜管倾角
有效系数
水的运动 黏度(20
℃)
斜管总长
v(mm/s)
u0 (mm/s)
(mm) d(mm) θ(°)
φ
υ(×106m2/s)
L(mm)
上向流
2.5
0.4
蜂窝六边 形塑料斜
0.4
40
60
0.95
1.007
1000
3 清水区净面积、斜管部分面积、管内流速
清水区净 斜管部分面 斜管部分
面积

平面宽度
排除时间
空气量流 量
Q(m3)
t排真空
Q
(min) (m3/min)
0.0705 0.5509
0.208
1
0.208
Q总 (m3/s)
0.315
总损失系 数 ζ总
1.676 最长吸泥 管管长 L(m)
23.6 总沿程水 头损失
(m) 0.6214
正确
合计
局部水头 损失
总损失
ΔH局部 (m)
0.0128
前段断面宽
前段断面 长
前段断面 积
面积A2/面 积A1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在设计斜板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到污水流量、污水水质、沉淀效果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一、斜板管沉淀池的原理和构造斜板管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沉淀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重力沉淀和斜板管的作用来实现固液分离。

污水经过斜板管沉淀池后,固体颗粒会沉淀到底部,而清水则从上部倾流出去。

斜板管沉淀池通常由一个沉淀池和内部设置的一系列斜板管组成。

二、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1.污水流量:污水流量是设计斜板管沉淀池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使用的单位是立方米/小时(m³/h),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2.污水水质: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和颗粒大小对沉淀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通过测量悬浮物含量来确定污水的水质。

3.沉淀效果:沉淀池的设计应该达到一定的沉淀效果,常用参数是沉淀效率。

通常情况下,沉淀效率要求为90%以上。

4.斜板管参数:斜板管的长度、斜度和数量都是影响沉淀效果的重要因素。

斜板管的长度和斜度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流量等参数来确定。

三、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方法1.计算沉淀池的尺寸:首先要根据污水流量和停留时间来确定沉淀池的尺寸。

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一般根据水质和沉淀效果来确定,通常取值在1-3小时之间。

2.计算斜板管长度和斜度:斜板管的长度和斜度要根据沉淀池的尺寸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斜板管的长度为沉淀池的总长度的3-6倍,斜度为沉淀池的总高度的1-4倍。

根据具体污水水质和要求可以进行微调。

3.计算斜板管数量:斜板管沉淀池中斜板管的数量一般取决于污水的流量和沉淀效果要求。

通常情况下,斜板管的数量应该能够保证污水在斜板管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达到设计要求。

四、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注意事项1.对于不同水质和要求的污水,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设计斜板管沉淀池时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在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沉淀池的排放口设置,以确保清水排放的质量。

斜管沉淀池计算

斜管沉淀池计算

工程名称: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195000 m3/d斜管沉淀池分两组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2.清水区面积: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0.866)d30/0.35×0.5=607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4.池子高度:采用保护高度:0.3m工程名称:清水区:1.2m布水区:1.2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ξRe=Rv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0.289cm/s管内流速:v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Re= 0.75×0.289/0.01=21.68沉淀时间:T= L// v=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1、清水区面积A2110001.1==63.02m824Q A q 式中:2332m m 5~9m /m h,A Q q ——清水区面积,;——单组斜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

2、清水区实际面积A263.0267.77m 0.93A A 式中:2m 0.92~0.950.79~0.86A ——清水区的实际面积,;——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的不同的而已,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的有系数为,石棉水泥板的有效系数为。

3、清水区宽B同絮凝池。

通常,为保证排水均匀,清水区宽B 沿絮凝池的长边布置。

即是清水区宽为:10.8mB 4、清水区长L6.28mAL B 5、斜管长取斜管长为1ml 斜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

等边角钢对中置于钢筋混凝土上,两侧电焊连接,角钢与扁钢垂直搁置并在接头处的扁钢两侧焊牢固,钢筋混凝土两端与池壁现浇。

6、沉淀池水力校核斜管内流速取为 3.5mm /(3~10mm /)s s 一般为Re =56<500管内流速水力半径/运动粘度,要求,满足。

2-5=765.63>10Fr 管内流速,要求,满足。

水力半径运动粘度7、沉淀池池高H12345=0.3+1.2+0.87+1.6+0.54=4.51mH h h h h h 式中:12233114450.3m;1.0m;=sin (m),601.5mm h h h h h l l h h h o——超高,取为——清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斜管区高度,,为斜管长为斜管放置倾角,通常为;——配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泥斗高,。

8、沉淀池出口设计—集水系統目前采用的办法多为集水槽出水。

断面为矩形的集水槽,采用淹没式孔口集水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已知条件
处理水量Q=195000 m3/d
斜管沉淀池分两组
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
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
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
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
2.清水区面积:
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
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
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
管内流速:v
=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
-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
0.866)d30/0.35×0.5=607mm
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
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
4.池子高度:
采用保护高度:0.3m
工程名称:
清水区:1.2m
布水区:1.2m
穿孔排泥斗槽高:0.8m
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
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
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
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Re=Rv
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
=0.289cm/s
管内流速:v
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
Re= 0.75×0.289/0.01=21.68
沉淀时间:T= L// v
=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
8min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