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艺
MBBR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MBBR工艺的原理和特点来源:思普润水处理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
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载体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MBBR)技术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悬浮载体,它具有有效比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既可用于有机物去除,也可用于脱氮除磷;既可用于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更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改造和升级换代。
1、MBBR工艺的原理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品质,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由于悬浮载体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
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
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氧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2、MBBR的优点与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料生物膜法相比,MBBR既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运转灵活性,又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特点。
(1)悬浮载体特点悬浮载体多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泡沫体等制成的,比重接近于水,以圆柱状和球状为主,易于挂膜,不结团、不堵塞、脱膜容易。
(2)良好的脱氮能力悬浮载体上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发生,对氨氮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3)去除有机物效果好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10倍,可高达30~40g/L。
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工艺原理

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工艺原理前言MB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其中,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则是用于进行实验室研究和小规模试验的一种设备。
本文将对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设备工艺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MB膜生物反应器MB膜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膜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反应器。
它采用超滤膜或微孔膜作为分离膜,利用膜的分离作用将微生物细胞与培养基分离开来,防止微生物的流失,从而可以维持稳定的微生物群落。
在MB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细胞固定在膜的一侧,形成生物膜。
底部则是培养基,微生物在生物膜中生长代谢,产生废水和废气等物质。
这些废物经过膜的过滤作用进入底部的培养基,从而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回收。
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一般由反应器主体、膜组件和配件组成。
其中,反应器主体为圆筒形,材质一般为PP或PVC,配备进口电磁阀、液位控制器、发泡压力计等功能组合,以满足实验室操作的需要。
膜组件则包括分离膜和固定膜,用于保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
最后,配件则包括气泵、加热器、水泵等,为反应器提供必要的氧气、热量和水等资源。
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原理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原理一般包括微生物种植、废物处理和产品回收等三个阶段。
微生物种植阶段在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种植阶段中,首先需要将培养基注入反应器底部,然后向反应器引入适当浓度的微生物种子,并通过加热器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同时,通过气泵将空气送入反应器,为微生物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
在此过程中,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会在生物膜上生长繁殖,并分解底部的培养基产生废物。
废物处理阶段在实验室用MB膜生物反应器的废物处理阶段中,生物膜的分离膜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流失,并通过过滤废物等物质,使底部的培养基得到净化和回收。
同时,处理后的水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fmbr工艺流程

fmbr工艺流程Fmbr(Fluidized 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结合了生物膜技术和流化床技术,在实现高效生物降解的同时实现了高度的固液分离。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Fmbr工艺流程。
1.进水处理:首先将污水通过粗格栅和细格栅进行初步的物理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然后进入配药槽,加入化学药剂进行混合反应,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结合或沉淀。
这样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道进入进水沉淀池。
2.流化床反应器:进水沉淀池中的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水流和空气的鼓动,使生物膜颗粒在水流的冲刷下产生流化床的效果。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流化床内颗粒状生物膜会与进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接触和降解。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过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完成进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3.固液分离: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通常采用膜滤池技术,通过超滤膜将污水中的胶体、颗粒物和微生物截留在膜表面,使其不能通过膜孔,从而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
膜滤池一般采用中空纤维膜或平板式膜。
4.水质提升:经过固液分离后的产水质量相对较高,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质以满足排放要求。
进一步处理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果需要进一步去除残余有机物和氨氮,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除氨等方法。
5.出水排放:经过提升水质的产水可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或者作为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等。
需要注意的是,Fmbr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运行条件,如反应器内的水流、空气鼓动、进水流量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效果。
此外,对于生物膜的培养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措施,以保证生物膜的活性和降解能力。
以上是Fmbr工艺流程的一个简要介绍,总结来说就是通过配药、流化床反应器和固液分离等环节,将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最终得到符合排放要求的干净水。
MBBR工艺工作原理及填料性能指标

MBBR工艺工作原理及填料性能指标目前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已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建成了数千套污(废)水处理设施,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MBBR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活性污泥法的优点,以悬浮填料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通过悬浮填料在二级生化池中的充分流化,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
一、工作原理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需要具有比重接近于水,有效比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等特点的悬浮填料,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设备厂商开发成功,我国也颁布了相应的行业规范。
悬浮填料在生化池中轻微搅拌即可悬浮起来,易于随水自由运动,能够很好的形成流化状态。
在好氧条件下,曝气充氧时产生的空气泡上升浮力能够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
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
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化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降解的目的。
MBBR工艺的核心是实现悬浮载体填料的充分流化,以达到强化处理污染物的目的。
在MBBR工艺的实际应用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生化池池型、悬浮填料投加量、曝气系统、拦截筛网、推进器等。
在曝气区内生物填料的流化是系统实现良好处理功能的关键。
其主要依靠生化池的好氧区曝气系统来实现。
在好氧区中适当的曝气系统能够确保生物载体流化填料的流化效果,保证流化填料在水体中做上下、前后的流动,使填料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和、碰撞、接触,有效完成污染物、水、气三向的接触、交换、吸附等过程。
填料比重一般选择为0.94-0.97,在培菌期间,填料表面会慢慢附着大量的生物膜,附着量越大,比重逐渐增加,当填料上生物膜到一定厚度时,其比重大于1,填料从非曝气区下沉到水池底部,曝气区底部的冲击力最强,能迅速冲洗掉填料上的残余生物膜,脱膜后的填料比重也随之降低到1以下,并在曝气区上升。
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是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是通过加絮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发生凝絮,产生絮凝物而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级处理后污水中无机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的有机物。
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水的要求和废水排放标准。
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的三个级别中的第二级。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进行二级处理,以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相当长时间以来,把生物处理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二级处理通常作为生物处理的同义语使用。
城市污水经过筛滤、沉砂、沉淀等一级处理(预处理),虽然已去除部分悬浮物和25~40%的生化需氧量(BOD),但一般不能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和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和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需要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工艺按BOD的去除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完全的二级处理。
这种工艺可以去除BOD75%左右(包括一级处理),出水的BOD可在60ppm以下,主要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等设施。
另一类是完全的二级处理。
这种工艺可以去除BOD85~95%(包括一级处理),出水的BOD可在20ppm以下,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
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效果较好时,出水的BOD可在10ppm以下,悬浮物可在15ppm以下,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近年来,有的国家在研究和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处理法作为二级处理主体工艺,预期这些方法将随化学药剂品种的不断增加,处理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而得到推广。
污水二级处理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
随着污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需要获取更高质量的处理水,以供重复使用或补充水源。
为此,有时要在二级处理基础上,再进行污水三级处理。
MBBR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

MBBR ™ 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MBBR ™ 生物膜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
技术关键在于研究和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 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
生物填料具有有效表面积大, 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
填料的结构以具有受保护的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内表面积为特征。
当曝气充氧时, 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 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 并被分割成小气泡。
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
在厌氧条件下, 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起来, 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生物分解的目的。
流动床 TM 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由此而得名。
其原理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因此, 流动床 TM 生物膜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膜法 (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堵塞和配水不均,以及生物流化床工艺的流化局限的限制,为生物膜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专利技术的 Kaldnes 悬浮填料工艺打开了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新领域。
该工艺是基于一种生物膜技术,其实质是微生物以膜状生长悬浮填料上。
该悬浮填料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水中自由飘动。
在悬浮填料上没有附着生物膜的情况下,其比重接近于 1g/cm3。
在好氧反应器中由于曝气器的曝气以及缺氧单元中的机械搅拌而不断运动。
悬浮填料反应器内最大填料填充率可以达到 67%,其有效生物膜面积可以达到 350m 2/m3反应器容积。
该工艺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完成生化好氧降解有机污染物 (如 BOD , COD 或完成生物脱氮, 后者适用于预反硝化或后反硝化或者两者结合。
在后反硝化过程中在反应器中的总水力停留时间只要2.5-3小时就可以使脱氮率达到 70%。
Kaldnes 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优点很多,例如具有高容积利用率,反应器形状灵活,无污泥回流的优点。
MBBR工艺生物流化床填料

MBBR工艺生物流化床填料产品特点活性生物悬浮填料(流化床填料)是一种新型生物活性载体,它采用科学配方,根据不同水质需求,在高分子材料中融合不同种类有利于微生物快速成附着生长的微量元素,经过特殊工艺改性、构造而成,具有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好、流动性好、生物活性高、易挂膜、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主要特点:特殊配方及加工,加速填料挂膜;有效比表面积大,生物附着量多;依靠生物膜处理,可省污泥回流;高效脱碳除氨氮,提高出水水质;低能耗节省占地,缩短工艺流程。
二、产品技术核心1、按流体力学设计几何构型、强化表面附着能力2、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生物量多3、无需支架、易流化、节省能耗4、节省占地,通过增加填充率提升处理能力及效果,无需新增构筑物(1)按流体力学设计几何构型、强化表面附着能力填料外部膜更新快活性强,内部膜受到充分保护,微生物生长状态良好,改变传统填料外部生长的方式,使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更高。
特殊的结构使水中空气气泡和污染物可自由穿过填料内部,增加生物膜与氧气污染物的接触机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质效率,提高生物的降解活性。
填料内部生物菌群生命周期长,菌种丰富,特别适合硝化菌的生长,并兼有厌氧好氧的特点,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
(2)填料比表面积大、附着生物量多足够大的载体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的吸附生长,有效生物浓度高,处理能力强。
较高的生物浓度使来水的水质波动得到充分的分散,并迅速被消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科学的配方使得微生物更容易附着在填料上,使得对难降解和易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共同生长,生物丰富,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3)无需支架、易流化、节省能耗恰当的比重(挂膜前0.97~0.98.挂膜后~1),使填料在停气时成漂浮态,曝气直处于悬浮流化态,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填料自由通畅的旋转,增加对水中气泡的撞击和切割,破碎大的气泡,延长水中停留时间,氧的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有效的降低了供拉能耗,(4)节省占地,通过增加填充率提升处理能力及效果,无需新增构筑物活性生物填料生物膜工艺只需在原池基础上增加填料投配量,即可满足提升进水负荷或提高出水水质的需求,无需新增处理池,同比可节省1/2~3/4占地。
MBBR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

MBBR™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MBBR™生物膜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
技术关键在于研究和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
生物填料具有有效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
填料的结构以具有受保护的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内表面积为特征。
当曝气充氧时,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
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
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生物分解的目的。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由此而得名。
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因此,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膜法(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堵塞和配水不均,以及生物流化床工艺的流化局限)的限制,为生物膜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专利技术的Kaldnes悬浮填料工艺打开了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新领域。
该工艺是基于一种生物膜技术,其实质是微生物以膜状生长悬浮填料上.该悬浮填料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水中自由飘动。
在悬浮填料上没有附着生物膜的情况下,其比重接近于1g/cm3.在好氧反应器中由于曝气器的曝气以及缺氧单元中的机械搅拌而不断运动.悬浮填料反应器内最大填料填充率可以达到67%,其有效生物膜面积可以达到350m2/m3反应器容积.该工艺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完成生化好氧降解有机污染物(如BOD,COD)或完成生物脱氮,后者适用于预反硝化或后反硝化或者两者结合。
在后反硝化过程中在反应器中的总水力停留时间只要2。
5—3小时就可以使脱氮率达到70%.Kaldne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优点很多,例如具有高容积利用率,反应器形状灵活,无污泥回流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生物流化床工艺
膜生物流化床工艺以生物流化床为基础,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简称PAC)为载体,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的固液分离技术,使反应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为一体,使水体中难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与在曝气条件下处于流化状态的活性炭粉末进行充分地传质、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浓缩区域;粉末活性炭同时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特别是以目标污染物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菌群;同时,粉末活性碳对水体中溶解氧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然后利用陶瓷膜分离系统将水和吸附了有机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悬浮颗粒分开,通过错流过滤,进一步净化污水,使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
在MBFB反应系统中,粉末活性碳(PAC)由于吸附大量微生物,成为生物活性碳(BAC),使PAC不仅存在着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还存在着PAC对微生物的吸附和保护作用、PAC对溶解氧的吸附作用、在局部高污染物浓度和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以及PAC的生物再生作用。
PAC、微生物、溶解氧、污染物等要素在高强度流化、混合、传质、
剪切作用下,实现对微污染小分子有机物的高效分解。
1、PAC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PAC能富集污染物形成局部高浓度区,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对微污染小分子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2、PAC对微生物的吸附和保护作用;
3、PAC对溶解氧吸附作用,随着活性炭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加,PAC 对溶解氧的吸附作用越来越强;
4、微生物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分解作用,MBFB工艺通过PAC对微生物、污染物和溶解氧的吸附和富集作用;通过PAC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使微生物能有效利用微量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以溶解氧为电子受体,分解微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实现水质深度净化;
5、PAC的生物再生作用,活性炭表面生物膜对吸附的有机物具有氧化分解作用,可通过生物降解恢复活性炭吸附能力,实现PAC的生物再生,在MBFB 系统中,高强度的三相传质、混合、紊流、剪切和活性炭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使活性炭表面老化生物膜不断脱落,使MBFB保持高效的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
MBFB优势:
1、活性炭粉长期使用,勿需更换或再生;
2、三相传质混合,反应效率高;
3、载体不流失;
4、载体流化性能好;
5、氧的转移效率高;
6、污染物高度富集,生物量大;
7、对微污染水处理效果好。
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艺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能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经过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离系统,进一步降低COD、NH-N、浊度等指标,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替代原有砂滤、保安过滤、超滤等冗长过滤流程,同时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寿命,降低回用水处理成本,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是世界第一套污水处理专用的无机膜分离系统,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